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灰阶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3例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患者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单一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灰阶超声以及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43例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瘤9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66例、甲状腺滤泡癌21例、甲状腺髓样癌5例、腺癌3例)、良性肿瘤4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1例、滤泡状腺瘤9例、嗜酸细胞腺瘤4例、桥本甲状腺炎4例);灰阶超声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63%,66.67%和70.63%,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16%,81.25%和82.52%,联合检查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68%,91.67%和93.01%。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灰阶超声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或灰阶超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状腺隐匿癌的声像图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依据。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状腺隐匿癌,对肿块特点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资料显示甲状腺隐匿癌与增生结节炎或良性肿瘤共存,增生结节或良性肿瘤发生后可以部分癌变,癌变可以从微小的局部发展至很大的肿块。超声提示甲状腺恶性肿块12例均为实质性回声伴钙化点,硬度偏硬。2例内部等回声或低回声分布均匀、2例囊实混合回声,硬度一般或软。结论彩超能检出甲状腺微小肿块,对于患者无创伤、无痛苦,较其他影像学诊断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认为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疾病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匡敏 《内蒙古中医药》2014,(17):110-111
目的:探讨微钙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表现中的分布情况及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对已行甲状腺手术病检证实的178例术前超声表现有钙化的甲状腺肿块患者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178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超声表现中微钙化149例,粗钙化29例,其中PTC146例,其他癌6例,良性肿块26例。乳头状癌微钙化中139例,占93%(139/149),乳头状癌粗钙化7例,占24%(7/29),乳头状癌中约95%(139/146)表现为微钙化。结论:微钙化在PTC的术前超声表现中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对诊断PTC有高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与其病理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检查结果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均表现为乏血供型,超声造影几乎不能进入肿块内。结论乏血供是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68例盆腔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先后给予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同时结合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68例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盆腔肿块,其中经腹超声检出者有54例,检出率为79.41%(54/68);经阴道超声检出者有66例,检出率为97.06%;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盆腔肿块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相对于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对于盆腔肿块的诊治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和中期因子(Midkine)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甲状腺腺癌患者98例,为甲状腺腺癌组;选择同期甲状腺腺瘤患者45例,为甲状腺腺瘤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各组血液中Chemerin和Midkine水平。观察3组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变化,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甲状腺腺癌患者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差异,观察甲状腺腺癌患者治疗后Chemerin和Midkine水平变化,评价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诊断甲状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及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 05),而甲状腺腺瘤组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 05)。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包膜是否突破无明显相关性(P均 0. 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P均0. 05)。手术后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hemerin和Midki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在鉴别甲状腺腺瘤和腺癌中,Chemeri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844,95%CI[0. 774,0. 900],最佳临界值为2. 69 mg/L,敏感度为78. 2%,特异度为78. 5%; Midkine的AUC为0. 893,95%CI[0. 831,0. 939],最佳临界值为12. 63 ng/L,敏感度为97. 4%,特异度为76. 9%。甲状腺腺癌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与Midkin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 673,P 0. 05)。结论血清Chemerin与Midkine水平是反映甲状腺腺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能成为指导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自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3月 ,笔者共收治各类甲状腺疾病 164例 ,手术 162例。 11例术后出现皮下积液 ,经过引流后痊愈 ;1例出现术后结扎线松脱出血 ,二次手术止血后缓解 ;2例桥本氏病经药物治疗后缓解 ,现将诊断及手术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2例中 ,男 10 2例 ,女 62例 ,男女比例约为 1.7∶ 1,年龄 14~ 78岁。甲亢 32例 ,桥本氏病2例 ,甲状腺良性结节 10 8例 (甲状腺滤泡状腺瘤 4 7例 ,甲状腺乳头状腺瘤 31例 ,甲状腺单纯囊肿 30例 ) ,甲状腺恶性结节 2 2例 (乳头状甲状腺癌 18例 ,甲状腺滤泡状癌 3例 ,甲状腺髓样…  相似文献   

8.
笔者应用切面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7例涎腺肿块 ,现将结果做如下分析评价。1 资料与方法本组共有 47例涎腺肿块 ,男 30例 ,女 17例 ,年龄2 5~ 78岁 ,平均 5 4.8岁。其中良性 35例 (囊肿 6例 ,涎腺混合瘤 2 3例 ,腺淋巴瘤 6例 ) ;恶性肿瘤 12例 (恶性混合瘤 4例 ,粘液表面样癌 4例 ,腺癌、乳头状囊腺癌、转移性肿瘤及淋巴肉瘤各 1例 )。全部病例均为穿刺或手术后获得病理诊断。检查用机 :美国 ADR SIL 2 0 0 0型和 Sonos2 0 0型 ,探头频率 5 .0~ 7.5 MHz。先用切面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界及内回声 ,后彩色多普勒了解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本地区甲状腺瘤的发病情况及其各组织类型的分布现状 ;并探讨各型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标准。方法 :收集本院 1973~ 1999年 76 3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 ,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并重新复习切片 ,统一诊断标准再次确认诊断。结果 :甲状腺肿瘤以良性多见 ,良恶性之比为 6 .2∶ 1。各类型肿瘤发生高低顺序为 :滤泡性腺瘤 (占 85 .19% ) ,乳头状腺癌 ,滤泡性腺癌 ,乳头状腺瘤 ,髓样癌 ,未分化癌 ,不典型腺瘤 ,儿童甲状腺癌。各类型肿瘤均以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好发年龄 2 0~ 5 9岁。肿瘤发生于甲状腺右侧多见。结论 :本组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 ,好发年龄、性别、良恶性之比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对于甲状腺肿瘤的病理诊断应注意 :大体标本应常规行“书页状切开”对光透视 ;对可疑恶性病变 ,应连续切片观察包膜、血管、周围组织浸润情况 ,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9月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88例,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中切除病理检查。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理诊断88例,彩超诊断81例,诊断符合率为92.0%;甲状腺腺瘤病理诊断78例,彩超诊断85例,诊断符合率为91.7%;甲状腺癌病理诊断22例,彩超诊断21例,诊断符合率95.4%。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到甲状腺结节不同性质的不同特征,诊断率高,检查方便,应作为甲状腺结节临床常规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提高对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22例患者资料,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例微癌为单一小结节低密度,20例表现混杂密度灶;15例原发病灶及9例颈部转移淋巴结颗粒钙化,2例原发病灶囊壁钙化;22例原发实质病灶及10例颈部转移淋巴结双期增强扫描呈"强化一致性",16例原发实质病灶及4例颈部转移淋巴结有乳头结节状强化。结论原发实质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双期增强扫描"强化一致性"、原发病灶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重要征象,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乳头结节状强化、颈部转移淋巴结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性表现。对肿瘤是否累及周围组织器官应慎重,以组织器官管腔僵硬及管腔内肿物突出为诊断肿瘤外侵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60例甲状腺腺瘤手术切除标本中的VEGF—C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P〈0.01);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的阳性表达率(P〈0.001)。不同临床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VEGF—C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癌组织中二者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EGF—C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5,P〈0.05)。结论VEGF—C和PTEN蛋白的表达改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形成有一定关系;二者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MRI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RI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或高度怀疑甲状腺癌的病例50例,术前行MRI检查并做定性诊断,结合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MRI表现及主要特点。结果43例病例MRI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证实38例,阳性率88%;其中37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8例信号不均匀,病理上显示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33例肿瘤边缘模糊,其中26例出现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病理发现肿瘤已侵犯并突破假包膜;26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23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肿瘤形状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是甲状腺癌的MRI特点,而瘤周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是甲状腺癌MRI的特征性表现;MRI检查能发现一些小肿瘤,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对临床分期评价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MMP2、MMP7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MMP2、MMP7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腺癌38例,腺瘤40例)标本中MMP2、MMP7的表达。结果MMP2及MMP7蛋白在各甲状腺肿瘤组织中,腺癌表达显著高于腺瘤(P<0.05),MMP2与MMP7呈正相关性(r=0.774,P<0.01);MMP2及MMP7蛋白表达与腺癌转移(P<0.05和0.01)、预后指数(P<0.01和0.05)有相关性,MMP7在甲状腺乳头癌表达显著高于滤泡性癌(P<0.05)。结论MMP2、MMP7在原发性甲状腺癌病变中高度表达,检测MMP2及MMP7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其表达水平可能是判断甲状腺癌预后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MRI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RI对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甲状腺癌的患者30例,术前均行颈部MRI检查,标记可疑转移淋巴结,按颈部分区定位。同期行颈清扫术并将淋巴结分区送病理,标记MRI所示可疑淋巴结做病理对照,分析其MRI表现及主要特点。记录术后颈清扫标本中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RI标记淋巴结阳性率73.1%(98/134),阳性淋巴结检出率60.5%(98/162)。结论MRI检查能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对临床分期评价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以及超声对其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0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其中恶性病变49例,良性病变51例。结果:甲状腺超声图像中,病灶形态、边缘、和钙化表现与病变的良恶性关系密切;恶性病变中,大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钙化;良性病变中,病灶一般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无钙化。结论:超声图像特征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腮腺良性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腮腺良性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的超声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患者79例和恶性多形性腺瘤患者15例,对其肿块的大小、硬度、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声像图特点与良性多形性腺瘤相似,但其肿瘤相对较大,质地更硬,内部回声分布更紊乱。不同性质的肿瘤的大小和质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形性腺瘤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二维图像之特点。当多形性腺瘤大于3.0 cm,硬度较硬,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多提示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含量测定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69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细胞色素C含量。结果甲状腺癌组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甲状腺腺瘤组细胞色素C含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细胞色素C含量对判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并行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109例,超声造影后观察显影情况进行判定,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皮超声造影78例为阴性,经病理诊断89例阴性,经皮超声造影灵敏度为55%,特异度为77.53%,准确度为73.39%。结论:经皮超声造影常规超声检查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可以提高常规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