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自尊水平的效果。[方法]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进行团体心理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自尊量表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治疗前,自尊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情绪疗法应用于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维护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提高病人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2.
唐洁  刘能 《当代护士》2018,(2):46-48
目的研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焦虑、抑郁、韧性以及自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2016年本院13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运用HADS、Resilience Scale和RSE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韧性以及自尊状况,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0.7%和16.9%患者有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性别对自尊和韧性均有影响;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中,并发症仅对抑郁有影响;韧性高的女性患者不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而自尊高的女性患者容易出现焦虑;韧性高的男性患者不容易出现抑郁,而自尊高的男性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会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女性容易抑郁、焦虑以及高自尊,而男性则韧性强,这就需要我们在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时,特别需要制定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对不利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病人焦虑、自尊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128例HPV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自我效能干预,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Rosemberg自尊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对两组病人焦虑、抑郁、自尊、睡眠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D、HAMA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尊评分及总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降低HPV感染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自尊感,改善病人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陈静  龙德蓉  俞劲 《护理研究》2014,(2):566-56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自尊水平的效果.[方法]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进行团体心理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自尊量表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治疗前,自尊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情绪疗法应用于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维护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提高病人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自尊水平、焦虑及抑郁现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自尊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对22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自尊得分为(26.52±4.07)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并发症种类与焦虑、抑郁是自尊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尊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干预或健康教育时,应关注糖尿病并发症、焦虑和抑郁水平高者,帮助其做好自我心理调适,从而提高患者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丽  孔媛 《护理研究》2004,18(21):1907-1909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的自尊水平以及焦虑抑郁情绪 ,并进行认知治疗效果评价。 [方法 ]将14 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 ,在治疗前后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自尊量表 (SES)、自卑感量表 (FIS)对两组进行评定。 [结果 ]研究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前后SAS、SDS、SES、FIS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且治疗后两组间SAS、SDS、SES、FIS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低自尊水平和焦虑抑郁症状 ,认知行为治疗可缓解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命意义、自尊对老年人死亡焦虑的影响,验证自尊在生命意义与死亡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生命意义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死亡焦虑量表对215名健康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生命意义得分为(49. 83±10. 50)分,自尊得分为(29. 94±5. 12)分,死亡焦虑得分为(12. 71±5. 17)分。相关分析显示,生命意义(r=-0. 42,P0. 01)、自尊(r=-0. 57,P0. 01)均与死亡焦虑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生命意义能显著预测死亡焦虑(F=46. 50,P0. 01,R2=0. 18);路径分析显示,生命意义对死亡焦虑的影响效应中有53. 49%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完成。[结论]生命意义与自尊均能显著影响老年人的死亡焦虑,自尊在生命意义对死亡焦虑的影响中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动配合护理干预对抑郁病人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住院及门诊人96例,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6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6周的运动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尊量表(SE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17、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SES、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运动配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抑郁病人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并能缓解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负性情绪的现状,探讨其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分析其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70例健康体检的成人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分析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分析患者抑郁情况,应用自尊评价量表分析患者的自尊情况.观察2组负性情绪的差别,探讨观察组中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负性情绪的表达差别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自尊评分均与患者的性别及学历有关.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自尊的评分呈负相关,抑郁与自尊的评分呈负相关,焦虑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表现出以焦虑及抑郁为主的负性情绪,患者的自尊感下降,尤其是女性患者及低学历的患者表现更为明显,临床应积极开展针对此方面的治疗及干预,以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抑郁及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量表,对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评定。[结果]60例病人中存在焦虑的53例,占88.33%,其中同时合并抑郁者42例,占70.00%,仅有单纯焦虑者11例,占18.33%。不同年龄、居住地及文化程度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焦虑及抑郁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病人与家人关系及婚姻质量的好坏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家庭经济条件差、婚姻质量坏及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是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产生焦虑及抑郁症状的重要原因。采用针对性整体护理措施,既可以减轻精神分裂症病人抑郁焦虑情绪,又可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焦虑、抑郁对老年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为促进老年病病人有效的自我管理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2011年5月—10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内科系统住院的454例老年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患焦虑、抑郁的老年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运动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沟通得分明显低于无焦虑、抑郁者。[结论]焦虑、抑郁影响老年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无焦虑、抑郁的病人自我管理水平高于患焦虑、抑郁的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认知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132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治疗,观察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采用自尊量表评定自尊水平,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抑郁状况.结果 治疗2个月末,研究组自尊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自尊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2个月末研究组自尊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22,P<0.01),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77、3.36,P<0.01).结论 认知治疗能显著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自尊自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其复发率、自杀率均较高.抑郁症的表现涉及躯体和心理两方面,前者包括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疲劳感,精神运动迟滞或激越;后者包括丧失自尊或有负罪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犹豫不决,有自杀意念或想法等[1].部分患者表现明显的焦虑、睡眠障碍或其他躯体症状[2].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是抑郁症发病早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抑郁症状群重要的组成部分[3].睡眠障碍可加重抑郁症患者焦虑情绪,会严重影响抑郁症患者康复.本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919例妊娠晚期女性焦虑、抑郁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调查933例妊娠晚期女性的一般情况、睡眠质量、社会支持情况和焦虑、抑郁发生率,分析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妊娠晚期女性焦虑检出率为16. 5%,抑郁检出率为11. 0%,5. 4%的女性存在焦虑、抑郁共存。回归分析提示,抑郁、睡眠质量和社会支持是妊娠晚期焦虑的影响因素;焦虑、孕期居住方式、社会支持、产次、文化程度、计划妊娠、家庭月收入是妊娠晚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妊娠晚期女性的焦虑、抑郁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给予重视,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癌病人自尊和死亡焦虑水平状况,探讨其自尊与死亡焦虑的关系,为改善肺癌病人生存状态和实施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和死亡焦虑量表对207例肺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肺癌病人自尊与死亡焦虑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病人自尊得分为(28.89±4.17)分,死亡焦虑总分为(7.01±3.05)分,其中高死亡焦虑117例(56.5%),低死亡焦虑90例(43.5%)。肺癌病人自尊与死亡焦虑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肺癌病人自尊水平与死亡焦虑呈负相关,通过针对性的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自尊,降低病人的死亡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学生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对某校医学生1 632人进行心理测评,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除独立性因素外,15种人格因素均与焦虑相关,忧虑性、紧张性、聪慧性、怀疑性和实验性5种人格因素对焦虑做出了预测,解释变异量为21.5%;16种人格因素均与抑郁相关,忧虑性、稳定性、敢为性、自律性、怀疑性、兴奋性、世故性和聪慧性8种人格特质对抑郁做出了预测,解释变异量为38.3%。[结论]医学生人格因素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是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护士长心理压力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调查护士长焦虑、抑郁的程度和由此导致的心理压力及其原因,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集中问卷方式对43名在职护士长的焦虑、抑郁症状及产生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状,焦虑总分平均44.2分,远远高于常模上限;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平均为0,51,属轻度抑郁水平。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为经济报酬不合理、护理纠纷增加、后勤支持系统援助不足、社会地位低、个人发展空间小等。[结论]必须高度重视护士长群体的身心状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缓解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抑郁、焦虑、自尊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92名ICU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ICU大部分护士存在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中等,生活满意度低,尤为工作3~5年的护士和工作10年以上的护士焦虑水平最高,工作2年以内的护士焦虑水平最低。结论 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应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特异性、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的现状,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住院乙型肝炎病人80例,应用慢性肝病特异性量表、焦虑评定量表、抑郁评定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接受治疗后其特异性症状、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所减轻,但在随访3个月和6个月后有所反弹。焦虑和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应强化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社会支持,以减轻特异性症状,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8w。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8w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采用自尊量表评定患者的自尊水平,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理干预8w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自尊量表评分有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心理干预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帮助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消除疑虑和担忧,减轻心理负担,改善不良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提高其自尊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