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润  指导:姜树民 《新中医》2017,49(11):177-178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老人或儿童,男女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UC病因尚未明确,病变主要位于大肠黏膜层与黏膜下层,好发于直肠,亦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段回肠,临床上多以腹痛、反复发作的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1])。大多数UC起病为亚急性,少数呈急性,病程长,多反复发作,尚未发现根治性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的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主要侵犯远端结肠及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影响结肠黏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UC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UC与结肠癌关系密切,UC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约为2%~5%,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属于癌前病变[1].本病属中医"泄泻"、"痢疾"等范畴,中医治疗具有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的优点,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UC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的炎症性病变,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药交替保留灌肠治疗UC64例疗效确切,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4例均为我院2002年9月~2006年6月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18~68岁,平均43.52岁;病程2周~6个月。均以腹痛、腹胀、粘液血便为主要表现,按病程分级均为轻、中度,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为主。直肠炎20例,累及乙状结肠34例,累及降结肠-横结肠10例。均经电子结肠镜、钡剂灌肠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参照2000年成都会议诊断标准确诊[1]。2治疗方…  相似文献   

4.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20~4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中药直肠滴入是基于中医理论延伸出的一种治疗方法,中药药液可通过直肠黏膜的强大吸收作用,使药效遍布全身,从而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2])。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粘膜组织Bcl-2、Bax的变化,探讨葛根芩连汤对UC大鼠细胞凋亡的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组、葛根芩连汤组;采用免疫诱导法(第1、10、17、24d于大鼠双侧足趾、双侧腹股沟及背部皮下注射抗原乳化液)复制UC大鼠模型;第30d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程度并评分,ELISA法分析结肠黏膜组织匀浆中Bcl-2、Bax水平变化。结果 UC模型大鼠结肠溃疡形成,可伴有炎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Bcl-2水平显著降低,Bax水平显著升高(P<0.05);葛根芩连汤组结肠黏膜Bcl-2水平显著升高,Bax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可能与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的变化有关;葛根芩连汤可上调UC模型大鼠Bcl-2水平、下调Bax水平。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UC大鼠IL-4的影响,以及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和血清IL-4水平。结果:模型组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的IL-4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灌服四逆散和柴芍后,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IL-4明显增加,以四逆散组增加最为显著。灌服柴芍枳后,实验大鼠结肠黏膜组织IL-4虽显著增加,但明显低于四逆散组;而实验大鼠血清IL-4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四逆散能够通过促进实验性UC大鼠IL-4的分泌上调IL-4水平来干预实验性UC,以全方作用最为显著;方中君、臣药物的配伍作用与全方作用一致,发挥了主要作用,但配伍枳实后,作用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是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及复发性炎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病变多侵袭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病位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有终生复发倾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也可见于儿童和老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近年,我国UC患病率明显增加~([1])。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由于黏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结肠康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豚鼠结肠黏膜匀浆与Freund佐剂的混合乳剂注射造成UC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和病理学变化。结果:结肠康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的表症状况,提高体重增长速度;降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肉眼评分值而及组织病理学病变;使模型大鼠结肠组织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结论:结肠康对UC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浊毒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层的炎症性病变,以溃疡、糜烂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也可遍及全结肠。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提示,UC的发病率在国内外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此病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直肠和结肠黏膜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北京地区UC发病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黏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UC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纽和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学方法加局部刺激制备UC大鼠模型。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分别进行隔药灸和电针治疗,每目1次,连续治疗14d。光镜观察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学变化,采用PAS—AB、HID—AB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粘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结肠黏膜IGF-1和SOCS2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UC大鼠结肠溃疡形成和炎症,结肠黏膜粘蛋白减少(P〈0.01),IGF-1表达升高(P〈0.01),SOCS2表达降低(P〈0.01);隔药灸、电针治疗后,结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粘蛋白增加(P〈0.01),IGF-1表达降低(P〈0.01),SOCS2表达升高(P〈0.01)。结论:UC大鼠结肠黏膜粘蛋白分泌减少,IGF-1表达升高、SOCS2表达下降;隔药灸、电针能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调节结肠粘蛋白的分泌及IGF-1和SOCS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属"泄泻""痢疾""肠澼"范畴,其中慢性复发型又属中医"休息痢"范畴,慢性持续型属中医"久痢"范畴。本病变主要位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可见于任何年龄,但20~35岁最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  相似文献   

13.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结肠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重者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端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黏液脓血便和腹泻,病情迁延不愈。笔者自拟沙拉嗪片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45岁;病程8个月~6 a;左半结肠9例,直肠乙状结肠11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62岁;病程9 a~5.5 a;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医分型与结肠黏膜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关系。方法:将UC病人按中医分型分为4组,并设对照组。所有患者用电子结肠镜取结肠黏膜组织3~5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UC患者结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CD8+细胞水平升高及CD4+/CD8+比值下降为主,湿热内蕴型CD4+细胞明显下降,CD8+细胞明显升高;气滞血瘀型CD4+细胞明显下降,CD8+细胞轻度升高;脾肾两虚型CD4+细胞轻度下降,CD8+细胞轻度升高;阴血亏虚型CD4+细胞轻度下降,CD8+细胞明显升高。结论:UC的中医分型与T细胞亚群关系密切,检测UC患者结肠黏膜中T细胞亚群可为中医对UC的分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loitis,UC)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并伴有里急后重为主,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不论在国内和国外,UC的发病率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有学者[3]报告,与10年前相比,我国UC病例数增长了3.8倍。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和根本治愈的方法[4~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形态学及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法加局部刺激制备UC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隔药灸组、电针组,并与正常大鼠作对照。隔药灸组、电针组选取上巨虚穴分别进行隔药灸、电针治疗,连续治疗14次。治疗结束后采用光、电镜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GH、IGF-I蛋白表达。结果:UC大鼠结肠光镜观察可见溃疡形成和炎症,电镜观察可见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脱落短小缺损,胞膜损伤,线粒体肿胀,嵴消失,高尔基体囊泡较少,杯状细胞膜严重受损,胞内没有黏液颗粒;结肠GH、IGF-I蛋白表达增高。隔药灸组、电针组经过治疗后,结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结肠GH、IGF-I蛋白表达降低,趋于正常。结论:隔药灸、电针上巨虚穴均能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病理损伤,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修复;UC大鼠结肠GH、IGF-I表达增高,隔药灸、电针上巨虚穴均能促进结肠异常增高的GH、IGF-I的表达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7.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1]。病情一般较轻,但临床亦可见重症UC腹泻每日6次以上,明显黏液血便、伴贫血、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属内科急症,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重症UC的治疗和护理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10月~2014年9月消化内科收治重  相似文献   

18.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多因素、病因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但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高峰出现在30~40岁阶段,有明显的地区和经济学差异,不存在性别优势~([1-2])。UC临床上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常见的症状有出血和里急后重,并且有可能是直肠炎患者的唯一症状。当病变累及近端结肠时,常见腹痛、腹泻。对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涉及遗传易感性、上  相似文献   

19.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和直肠,也可向近端扩展,以致遍及整个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在4~6周以上,可伴有皮肤、黏膜、关节、眼和肝胆等肠外表现[1]。发病机制与免疫、凝血、肠黏膜屏障受损等相关。西药治疗主要靠阻断炎症反应和调  相似文献   

20.
冯冬梅 《国医论坛》2010,25(6):25-26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亦可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UC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其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治愈难度大,且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治疗用药主要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柳氮磺胺嘧啶为主,还包括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等,但疗效不肯定。近年来中药灌肠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