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40例肾脏病者作尿血渗透压测定,并与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判断肾功能作一对比,发现本测定能较早反映肾功能损害,且在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增高之前,是肾功能早期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且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虚证及虚实夹杂证患者可通过尿血渗透压测定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差异。方法:分别对60例肺气虚证患者(COPD30例、支气管哮喘30例)、55例肺阴虚证患者(COPD30例、支气管哮喘25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血清IL-8、IL-1β、TNF—a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血清IL-8、IL-1β、TNF-a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有显著增高(P〈0.05),且肺阴虚组高于肺气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存在高水平的细胞因子,肺阴虚证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差异。方法分别对COPD肺气虚证患者30例、COPD肺阴虚证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血清IL-8、IL-1β、TNF-α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且肺阴虚组高于肺气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存在高水平的细胞因子,肺阴虚证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80年至81年期间,在本院消化道专科门诊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按中医的虚实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故作如下小结。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在20岁以下者2例,21~40岁30例,4l~50岁12例,51岁以上者6例。其中慢性胃炎34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属于虚证者41例,实证9例。本组病例均有消化道症状、体征及发病史,并经纤维胃镜及胃、十二指肠X线钡餐检查后确诊。辨证施治本组分型的主要辨证依据,是以“痛而纳谷稍安”属虚证,“伤食恶食,腹痛作饱”属实证。治虚证施以补养脾胃,疗实证则以分消胃土。依据治法拟定了两张基本处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6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解剖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按中医辨证属虚证者12例,虚实夹杂证44例,实证仅6例。除1例外,凡有脏器重量减轻或萎缩者均有虚象。老年患者病理检查常发现有多脏俱病及多种疾病。本组老年患者的病理解剖疾病数及中医辨证虚象所涉及的脏腑数皆随年龄增加而递增,提示老年患者病理学上的多种疾病是中医辨证多脏俱病的病理基础。本组病例胃肠道及肾病理变化的发生率分别为88.5%及86.7%,85岁以上患者皆有胃肠道及肾的病理变化。故治疗上常宜从调治脾胃入手,或同时调补脾肾、补益肺气、气阴兼顾等综合措施。对于治疗老年病,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疾病肺气虚证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患者、30例支气管哮喘(支哮)肺气虚证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 、CD4 、CD8 、CD4 /CD8 的值。结果:与健康组相比,支哮肺气虚证组CD4 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CD3 、CD8 、CD4 /CD8 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肺气虚证CD4 、CD4 /CD8 降低,CD8 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CD3 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肺气虚证较支哮肺气虚证组CD3 、CD4 、CD4 /CD8 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CD8 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气虚证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不同疾病其病机不同,肺气虚证分度亦不同,免疫功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阳萎是男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并且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多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率也增高。在临床实践中,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阳萎48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属门诊病人。最大年龄者52岁,最小年龄24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3个月,大多数发病在一年左右;其中有误犯手淫者24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344例心气虚证患者(含19个西医病种)的分析,表明心气虚证的共性症状为疲乏、气短、心悸等。心气虚伴有心脏病者有血瘀、痰湿,水邪等兼证者最为常见,其中冠心病兼血瘀者多,风湿性心脏病兼水湿者多。心气虚不伴有心脏病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神不宁,多有失眠、健忘、多梦等表现。为此作者建议将前者称为"心气虚证",后者称为"心神不宁",以资区别。心脏病患者首先出现的证型是心气虚证;其最常见的标证是血瘀;水邪为患是心气虚证进一步恶化的征象。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 ,其发病有逐年增高和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趋势。笔者既往多采用推拿、牵引疗法治疗 ,起效较缓慢 ,自 2 0 0 0年以来 ,改用水针刀疗法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2 0 0例中 ,男 83例 ,女 117例 ;年龄 32~ 70岁 ,平均年龄 39.2岁 ;病程 15天~ 6年不等。症状与体征 本组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颈部及肩背部酸痛 ,颈部发僵 ,活动不灵。其中单纯颈项部疼痛者 5 4例 ;颈项痛伴单侧肩胛部疼痛 6 3例 ,双侧疼痛 46例 ;伴头痛、头晕者 77例 ;伴心悸、汗出 31例 ;因头晕而致倾倒史者18…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将22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①证素研究中血瘀证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候,且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分类证候研究中虚证以3支以上为主(66.7%),明显高于实证组(30.2%)与虚实夹杂组(47.1%);实证组单支病变为主(41.3%),高于虚证组(25.0%)和虚实夹杂证组(23.6%),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呈现:虚证组>虚实夹杂证组>实证组;3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研究显示,血瘀证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较非血瘀证出现的多,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②Gensini积分研究显示:虚证积分高于虚实夹杂证和实证,即: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3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的积分高于非血瘀证,但二者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虚证和血瘀证的患者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多,病变程度重,提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炎血清FN、Col Ⅳ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宝 《光明中医》2011,26(1):12-15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血清纤维化相关指标纤维连结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80例原发性慢性肾炎病人和6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FN、ColⅣ的水平。结果①慢性肾炎患者血清FN水平分别与BUN、Scr水平呈负相关;血清ColⅣ水平分别与BUN、Scr水平均呈正相关。②中医本虚证型中肺肾气虚证型在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中构成比最高,而脾肾阳虚证型在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炎患者中构成比最高;血瘀证在慢性肾炎中医标实证型患者中构成比最高。③在慢性肾炎本虚证型患者中,肺肾气虚证型患者血清FN表达水平降低最少,脾肾阳虚证型患者在肾功能不全组中血清ColⅣ水平增高最明显;在慢性肾炎标实证型患者中,湿热证型患者血清FN水平降低最明显,血瘀证型患者血清ColⅣ水平增高最明显。结论推测慢性肾炎患者中医证型与其血清FN、ColⅣ水平的表达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BUN水平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特征。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252例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按BUN水平分为较低水平组(BUN<9.25 mmol/L)与较高水平组(BUN≥9.25 mmol/L),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发症、感染部位等数据,按中医四诊信息并结合BUN水平进行中医证候要素判定,对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变量作为候选变量引入并进行中医证候要素与BUN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较低水平组比较,较高水平组中医实性证候要素中瘀血证[74.60%(94/126)比53.17%(67/126)]患者比例更高(P<0.01),毒热证[52.38%(66/126)比65.87%(83/126)]患者比例更低(P=0.029);中医虚性证候要素中气虚证[67.46%(85/126)比45.24%(57/126),P<0.01]、阳虚证[11.90%(15/126)比3.97%(5/126),P=0.032]患者比例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水平组脓毒症发生率与气虚证(OR=3.425,95%CI:1.934~6.068,P<0.01)、阳虚证(OR=3.460,95%CI:1.160~10.325,P=0.026)、肾虚证(OR=2.212,95%CI:1.173~4.173,P=0.014)有相关性。结论较高水平组脓毒症患者瘀血证、气虚证、阳虚证比例更高,可能与气虚证、阳虚证、肾虚证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3-16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初步探讨其与肾功能、尿蛋白、血糖和血脂的相关性。对335例DN患者的分期、本证和标证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临床前期136例,早期102例,临床期55例,终末期42例,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临床前期患者中气阴两虚证92例,占67.65%,阴虚燥热型44例,占32.35%,未出现阴阳两虚证;早期居首位的为气阴两虚证89例,占87.25%,阴虚燥热证13例,占12.75%;临床期、终末期患者中阴阳两虚证发生率上升至首位,分别占63.64%、80.95%。阴虚燥热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尿蛋白、BUN和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与阴虚燥热证和气阴两虚证比较,阴阳两虚证患者的尿蛋白、BUN、SCr、TC、TG、L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Hb A1c水平与中医证型无关;与瘀血证比较,痰湿证及水湿证的尿蛋白、BUN、SCr、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水湿证患者SCr水平高于痰湿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N中医证型演变规律: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BUN、SCr、TC、TG、LDL-C水平与中医证型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绝经后妇女在骨量丢失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方法:将2389例绝经后骨量丢失的妇女分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三阶段,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常见症状和中医证候特征。结果:在骨量丢失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有差异,且绝大多数已有中医虚证表现,症状、证型的排序总体一致;症状以健忘、腰脊痛、腰膝酸软、下肢抽筋、发脱齿摇为主,五脏气血证型以肾虚、肝虚、心虚为主,肾虚兼证以合并肝虚、心虚、脾虚为主,临床常见证型以肾虚血瘀、肝肾阴虚、脾胃虚弱为主。结论:绝大多数骨量丢失人群已有中医虚证表现,症状、证型排序基本一致,各个阶段均以肾虚、肝虚为主,比例随骨量丢失增多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患者初诊中医证型与病灶颅内侵犯潜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初诊鼻咽癌患者中医证型与其鼻咽原发病灶颅内侵犯潜力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按常规进行治疗,然后随访1年以上,分析初诊中医证型与鼻咽原发病灶颅内侵犯潜力的相关性。结果 气阴两虚型鼻咽癌初诊患者于确诊后1年余时间内,其颅内侵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气阴两虚型鼻咽癌初诊患者较气血凝结型、火毒困结型有更高的颅内侵犯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温肾消白汤对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经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温肾消白汤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肾炎四味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24 h尿蛋白、BUN、Scr、Alb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肾消白汤可降低脾肾阳虚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4~5期脾肾亏虚证的效果。方法:将CKD4~5期脾肾亏虚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剔除1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合中药、骨化三醇及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合中药、骨化三醇及益肾泄浊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比较2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i PTH)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87%(26/31),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e GFR、BUN、血磷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血钙、i PTH、AL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5期脾肾亏虚证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的动态变化。方法:对8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采集患者不同时间的中医四诊信息,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患者前后两次主要的症状、体征以及中医证候因子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的临床征象,中医证候积分上,肝肾阴虚中医证候因子积分明显高于其他证候组,阴虚血热、肝气郁结、脾肾阳虚这三类中医证候积分均较第一次随访时有明显增加(P0.05),而肝肾阴虚、脾虚湿盛两组随访前后证候积分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肝硬化阶段呈现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正虚以肝肾阴虚为主,并且随着病情进展,肝肾阴虚证候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 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