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肝内胆管癌RBE细胞转移的效果研究。方法培养人肝内胆管癌RBE细胞,MTT实验检测紫草素对RBE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检测紫草素对RBE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紫草素对RBE细胞侵袭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紫草素对RBE细胞转移的影响;蛋白质印迹分析实验检测M2型丙酮酸激酶(PKM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钙粘附蛋白N(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随着紫草素浓度的增高,RBE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凋亡逐渐增加;侵袭能力逐渐减弱,转移能力逐渐减弱,PKM2、STAT3、p-STAT3、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紫草素通过调节PKM2/STAT3抑制RBE人肝内胆管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2.
蒋可心  李宁  张旭 《安徽医药》2021,25(3):474-478
目的 探讨钙激活的氯离子通道A4(CLCA4)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正常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与人食管癌细胞中CLCA4的表达;将合成的CLCA4过表达载体及其对照分别转染至食管癌细胞Eca109,分别记作CLCA4过表达(pcDNA-CLCA4)组、CLCA4阴性对照(pcDNA-NC)组,并将未转染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NC)组.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p-JAK2多肽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JAK2、STAT3、磷酸化JAK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Het-1A相比,人食管癌细胞KYSE170、Eca109、TE10中CLCA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pcDNA-NC组比较,pcDNA-CLCA4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52.16±11.41)%比(99.57±13.49)%,P<0.05],迁移细胞数[(56.47±10.03)%比(112.49±13.52)%]与侵袭细胞数[(63.43±9.87)%比(123.47±16.58)%]减少(P<0.05),CyclinD1、MMP-2、MMP-9、p-JAK2、p-STAT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P2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可逆转CLCA4过表达对Eca10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CL-CA4过表达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16):2176-2179
目的:评价3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侵袭行为及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5 m L/kg)、桃红四物汤组(5.7 g/kg)、血府逐瘀汤组(8.5 g/kg)和抵挡汤组(2.8 g/kg),以生药计,每天ig给药1次,连续10 d,末次给药2 h后制备10%含药血清培养液。以10%含药血清培养液干预U251细胞1周后,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MMP-9、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细胞中MMP-2、MMP-9 m RNA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比较,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能降低细胞侵袭率(P<0.05),下调细胞中MMP-2、MMP-9 m RNA及其蛋白表达以及细胞中p-JAK2、p-STAT3蛋白表达(P<0.05或P<0.01);而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和抵挡汤含药血清作用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中,血府逐瘀汤具有显著抑制U251细胞侵袭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下调MMP-2、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miRNA-93调控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影响喉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人喉癌Hep-2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miRNA-93组)、联合组(miRNA-93+STAT3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ep-2细胞中STAT3及miRNA93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Hep-2细胞质粒-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s)、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B淋巴细胞瘤-2、生存素基因的表达。结果转染miRNA-93对STAT3基因mRNA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转染miRNA-93可明显下调STAT3蛋白(P<0.05)。故而提示miRNA-93于转录后水平调控STAT3基因的表达;3组对Hep-2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P<0.05);而与实验组比较,联合组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P<0.05);转染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转染miRNA-93后,p-STAT3、Cyclins、c-Myc、CKI、B淋巴细胞瘤-2、生存素基因明显下调,而联合组可使p-STAT3、c-Myc、B淋巴细胞瘤-2表达明显上升。结论 miRNA-93可通过与STAT3基因mRNA93结合而于转录后水平调控该基因的表达,并且通过下调STAT3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从而抑制Hep-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重组人白介素-2(IL-2)作用于胃癌细胞系AGS,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利用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阻断JAK2/STAT3(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的异常激活,研究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重组人IL-2干预、四唑鎓盐(XTT)法检测胃癌细胞系AGS增殖活性;以特异性抑制剂AG490抑制JAK通路,X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检测干预前后JAK蛋白、STAT3蛋白、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重组人IL-2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GS细胞增殖,JAK特异性抑制剂AG490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GS细胞增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490可显著抑制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论 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早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术内酯Ⅰ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Ⅰ(0、25、50、75、100、150μmol/L)处理子宫内膜RL-95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将RL-952细胞分为对照组(无处理)、白术内酯Ⅰ(50μmol/L)组、IL-6组(10 ng/mL)、白术内酯Ⅰ(50μmol/L)+IL-6组(10 ng/mL),MTT法、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qRT-PCR法检测细胞中IL-6、STAT3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MP-2、Ki-67、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0μmol/L比较,25μmol/L、50μmol/L、75μmol/L、100μmol/L、150μmol/L白术内酯Ⅰ干预的RL-95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白术内酯Ⅰ组RL-952细胞活力、增殖率、迁移和侵袭个数、IL-6和STAT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 TGP)通过白细胞介素 -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 3(IL-6/STAT3)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 2019年 10月至 2020年 2月。选择 SPF级雄性小鼠 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急性肺炎模型组、 TGP低剂量组、 TGP中剂量组和 TGP高剂量组。采用苏木精 -伊红( 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IL)-1β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 IL-6、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 3(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 IL-6、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被破坏,肺泡间隔增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TGP药物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存在不同程度改善,白芍总苷高剂量组肺组织仅存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 45.12±9.73)ng/L、(21.38±2.13)ng/L相比,模型组及 TGP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 TNF-α(89.30±9.26)ng/L,(84.32±5.08)ng/L,(75.36±4.67)ng/L,(64.06±5.90)ng/L、IL-1β含量( 59.69±3.60)ng/L,(56.87±  相似文献   

9.
解晨  王强  汤旎  吴月容  谷有全 《安徽医药》2022,26(6):1089-1093
目的探讨溴莫尼定对缺氧诱导的 PC12细胞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于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8月进行,建立缺氧诱导的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 PC12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损伤)、缺氧 +0.25 μmol/L溴莫尼定组、缺氧 +0.5 μmol/L溴莫尼定组、缺氧 +1 μmol/L溴莫尼定组。采用 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根据检测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 B细胞淋巴瘤 -2( Bcl-2)、 Bcl-2相关 X蛋白( Bax)及蛋白激酶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3(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缺氧处理后,细胞活力较对照组降低[(0.35±0.04)比( 0.69±0.08)](P<0.05)溴莫尼定不同剂量组细胞活力较 Hypoxia组升高[(0.37±0.05)、(0.40±0.06)、(0.44±0.05)、(0.53±0.07)、(0.60±0.09)比( 0.35±0.04),](P<0.05); Hypoxia组细胞凋亡率增加[(32.89±3.46)%比( 3.58±0.34)%](P<0.05),溴莫尼定干预后细胞凋亡率降低[(7.41±0.75)%比( 32.89±3.46)%](P<0.05)Bax蛋白表达量降低[( 1.48±0.16比 3.76±0.31)](P<0.05)而 Bcl-2蛋白表达量升高[( 0.89±0.12)比( 0.29±0.04)](P<0.05);Hypoxia组细胞 SOD含量较对照组降低[( 50.43±5.36)U/mg比(173.39±18.21)U/mg](P<0.05),溴莫尼定干预后可提高缺氧诱导的细胞 SOD含量降低[( 143.28±15.43)U/mg比( 50.43±5.36)U/mg](P<0.05); Hypoxia组细胞 LDH[(62.31±6.82)U/mL比( 19.07±1.65)U/mL]、丙二醛含量[(4.29±0.43)μmol/g比( 1.35±0.12)μmol/g]较对照组增高(P<0.05)溴莫尼定处理后可降低缺氧引起的 LDH[( 31.35±3.21)U/mL比( 62.31±6.82)U/mL]、丙二醛含量[( 1.76±0.19)μmol/g比( 4.29±0.43μmol/g]增加(P<0.05); Hypoxia组细胞 Akt、p-Akt、mTOR、p-mTOR、STAT3、p-STAT3表达降低( P<0.05)溴莫尼定处理后可提高细胞 Akt、p-Akt、mTOR、p-mTOR、STAT3、p-STAT3的表达( P<0.05);抑制 Akt/mTOR/STAT3信号通路转溴莫尼定对缺氧诱导的 PC12细胞增殖、凋亡及 LDH、丙二醛、 SOD水平的影响。结论溴莫尼定可通过激活 Akt/mTOR/STAT3信号通路促进缺氧诱导的 PC1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及增强其抗氧化能力进而对缺氧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鹏远  刘月  张慧英 《中国药师》2022,(11):1910-1921
摘要:目的:研究小檗碱通过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50μmol·L-1和100μmol·L-1两个浓度小檗碱处理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70,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以及细胞周期和转移侵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小檗碱处理组的KYSE170细胞的平均存活率、迁移细胞和侵袭细胞数目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小檗碱处理能显著抑制金属蛋白酶2(MMP-2)和9(MMP-9)、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表达(P<0.05),上调P21蛋白表达(P<0.05),同时下调JAK2和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阻断食管癌细胞周期进程和促进凋亡,抑制食管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黄芩素对人食管鳞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考察黄芩素对食管鳞癌细胞(EC9706和KYSE30)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KYSE30细胞构建裸鼠肺转移模型考察黄芩素在体内对食管鳞癌转移的影响。本文中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河南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黄芩素对食管鳞癌细胞中ERK/ELK-1/Snail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黄芩素能够显著地降低EC9706和KYSE3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黄芩素在体内对食管鳞癌转移也具有很强抑制作用;分子机制研究发现,黄芩素显著地降低ERK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T202/Y204)和ELK-1(ETS-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1,S383)的磷酸化,下调果蝇蜗牛同源蛋白(Snail)、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同时促进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使用ERK1/2抑制剂U0126或siRNA能够显著地增强黄芩素对以上蛋白的调节作用。综上所述,黄芩素可能通过调节ERK/ELK-1/Snail信号通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陈斌  王猛  张囡囡 《安徽医药》2021,25(9):1775-1779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正常肝细胞MIHA、肝细胞癌细胞SK-Hep1中HDAC3的表达;将si-NC组(转染si-NC)、si-HDAC3组(转染si-HDAC3)、si-HDAC3+DMSO组[转染si-HDAC3并用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si-HDAC3+MHY1485组[转染si-HDAC3并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MHY1485处理]用脂质体法转染至SK-He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Akt激酶、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核糖体p70S6激酶蛋白(S6K1)、磷酸化核糖体p70S6激酶蛋白(p-S6K1)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肝细胞MIHA(1.00±0.06)相比,肝细胞癌细胞SK-Hep1中HDAC3表达(4.38±0.34)显著上调(P<0.05).敲减HDAC3后,SK-Hep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得到明显下调,凋亡能力得到明显上调.有趣的是,敲减HDAC3后,SK-Hep1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Akt、4E-BP1、p-S6K1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并且激活mTOR信号通路可部分逆转敲减HDAC3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调控作用.结论 长链非编码RNA HDAC3可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TOR信号通路相关,可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微 RNA(miR)-125a、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 3(STAT3)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验证两者的靶向关系。方法 2020年 1月至 2021年 12月,采用 qRT-PCR检测卵巢癌细胞和正常人卵巢上皮细胞中 miR-125a、STAT3 mRNA水平。利用转染技术将 SKOV3细胞分为 miR-NC(miR-125a阴性对照组质粒)组、 miR-125a(miR-125a过表达质粒)组、 si-NC(沉默 STAT3阴性对照质粒)组、 si-STAT3(沉默 STAT3质粒)组、 miR-125a+si-NC和 miR-125a+si-STAT3组。 MTT实验、 Transwell实验和凋亡实验分别检测不同组间细胞的 OD值、穿膜细胞数和凋亡率。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 SKOV3细胞中 miR-125a与 STAT3的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组间 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 HOSEpiC细胞 miR-125a和 STAT3 mRNA水平( 1.00±0.15、0.54±0.08)相比, SKOV3、CAOV3和 PEO1细胞中 miR-125a水平(0.41±0.07、0.56±0.08、0.58±0.10)降低, STAT3 mRNA水平( 1.87±0.22、1.54±0.07、1.54±0.08)增加;选用 SKOV3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 miR-NC组相比, miR-125a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穿膜细胞数降低、凋亡率增加。与 si-NC组相比, si-STAT3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穿膜细胞数降低、凋亡率增加。与 miR-125a+si-NC组相比, miR-125a+si-STAT3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穿膜细胞数降低、凋亡率增加。 STAT3+miR-125a mimic组与 STAT3 WT组相比, STAT3蛋白表达较弱,且 miR-125a与 STAT存在靶向结合位点。结论卵巢癌细胞中 miR-125a的过表达可靶向 STAT3抑制 SKOV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对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2019年 8月至 2020年 2月,从美国模式培养物研究所( ATCC)购入膀胱癌 T24细胞,体外培养并分为对照( NC)组、黄芪组、 miR-133a模拟物( mimic)阴性对照( miR-NC)组、 miR-133a mimic(miR-133a)组、 miR-133a抑制剂( inhibitor)阴性对照( anti-miR-NC)组、 miR-133a inhibitor(anti-miR-133a)组、芪+anti-miR-NC组、黄芪 +anti-miR-133a组、黄芪 +anti-miR-133a+AG490组。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黄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磷酸化 Janus激酶 1(p-JAK1)、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6(p-STAT6)蛋白表达;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检测 miR-133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组 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迁移[(81.42±8.05)比( 175.43±16.02)]和侵袭[(71.23±8.01)比( 142.55±14.03)]数量降低, miR-133a表达水平[( 2.36±0.21)比( 1.00±0.11)]升高, p-JAK1[( 0.12±0.01)比( 0.55±0.04)]、 p-STAT6[( 0.08±0.01)比( 0.38±  相似文献   

15.
陈吉柏  范长玲  张浩 《安徽医药》2022,26(6):1084-1088
目的研究薯莨提取物是否影响食管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自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采用( 10、20和 30 mg/L)浓度的薯莨提取物处理食管癌 Eca109细胞,分别记为薯莨 -L组、薯莨 -M组、薯莨 -H组,另以未加薯莨提取物的 Eca109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计数试剂盒 8(CCK-8)测定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克隆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 p21(P21)、上皮钙黏素( 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2)蛋白表达, Transwell分析细胞迁移、侵袭,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KTN1反义 RNA 1(KTN1-AS1)表达。在 Eca109细胞中转染 KTN1-AS1小干扰 RNA(si-KTN1-AS1),或转染 KTN1-AS1过表达质粒( pcDNA3.1-KTN1-AS1)并使用薯莨提取物处理,观察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薯莨 -L组、薯莨 -M组、薯莨 -H组 Eca109细胞的抑制率[( 1.06±0.21)%比( 19.25±1.68)%比( 38.57±3.69)%比( 62.14±6.06)%]、 P21、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提高,细胞的克隆形成数、迁移细胞数[( 142.00±11.59)比( 121.00±11.07)比( 94.00±9.26)比( 73.00±7.15)]、侵袭细胞数[( 81.00±8.03)比( 67.00±6.21)比( 50.00±5.04)比(37.00±3.56)]、 MMP-2蛋白表达量、 KTN1-AS1表达量显著减少( P<0.05)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 KTN1-AS1明显增加 Eca109细胞的抑制率[(1.04±0.17)%比( 47.81±4.55)%]、 E-cadherin、P21蛋白表显著降低迁移细胞数[(144.00±13.52)比达量,(85.00±8.51)]、侵袭细胞数[(80.00±8.11)比( 47.00±4.36)]、克隆形成数和 MMP-2蛋白水平( P<0.05)。过表达 KTN1-AS1能减弱薯莨提取物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薯莨提取物通过下调食管癌细胞中 KTN1-AS1的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食管癌细胞凋亡和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加入食管癌细胞Eca9706中,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结果:MG-132对食管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24、48、72、96h后的IC50分别为120.2、18.1、—12.2、—16.9μmol/L;5.0μmol/L的MG-132作用于食管癌细胞24、48、72、96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0.4)%、(31.7±3.5)%、(50.4±4.8)%、(66.6±6.2)%;Survivin在食管癌细胞中呈高表达,经MG-132作用后,表达明显降低。结论:MG-132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溴苯基姜黄素(GL63)对人胆管癌RBE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L63[0(空白对照,下同)、1.25、2.5、5、10、20、40μmol/L]作用48 h对RBE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GL63(0、5、10、20μmol/L)作用48 h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342染色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GL63(0、5、10、20μmol/L)作用24 h对细胞周期分布、凋亡情况以及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GL63(0、5、10、20μmol/L)作用24 h对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GL63组(1.25~40μmol/L)RBE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并呈剂量依赖趋势;其IC50为(8.46±1.30)μmol/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GL63组(5、10、20μmol/L)RBE细胞的集落形成抑制率均显著降低(P<0.01);G0/G1期细胞占比均显著升高,S期细胞占比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且细胞核呈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并可见凋亡小体;细胞迁移愈合率均显著降低(P<0.01),穿过基底膜的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1);细胞中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B淋巴细胞瘤-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前体胱天蛋白酶9(Pro-caspase-9)、Pro-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裂解Caspase-9(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GL63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来实现对人胆管癌RBE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8.
雷建卫  汪媛  贺利荣 《安徽医药》2022,26(4):777-782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 1(SFRP1)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6月。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检测正常结肠上皮细胞 HCoEpiC、人结直肠癌细胞 HCT8、SW480、RKO中 SFRP1的 mRNA表达;将 pcDNA 3.1组(转染 pcDNA 3.1)pcDNA 3.1-SFRP1组(转染 pcDNA 3.1-SFRP1)、 pcDNA 3.1-SFRP1+DMSO组[转染 pcDNA 3.1-SFRP1,再用二甲基亚砜( DMSO)处、理]、 pcDNA 3.1-SFRP1+IGF组[转染 pcDNA 3.1-SFRP1,再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信号通路激活剂( IGF1)处理]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 HCT8细胞。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 SFRP1、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黏连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 N-钙黏蛋白( N-cadherin)、上皮钙黏蛋白( E-cadherin)、 MAPK/ERK信号通路关键基因( Ras)、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ERK1/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p-ERK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的蛋白表达;迁徙实验( 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结果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 HCoEpiC相比,人结直肠癌细胞 HCT8、SW480、 RKO中 SFRP1的表达显著降低[mRNA(1.00±0.06)比( 0.36±0.03)、(0.62±0.05)、(0.59±0.05);蛋白( 1.00±0.04)比( 0.24±0.02)、(0.48±0.04)、(0.47±0.04)均 P<0.05]。过表达 SFRP1可抑制 HCT8细胞的迁移( 120±11)比( 65±6)和侵袭( 98±8)比( 47±4)并下调Vimentin(0.96±0.05)比,(0.23±0.02)、FN(1.00±0.07)比(0.51±0.04)、MMP-9(0.98±0.08)比(0.35±0.03)、N-cadherin(1.01±0.09)比(0.43±0.04)上调 E-cadherin(0.99±0.06)比( 3.71±0.27)抑制 MAPK/ER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 Ras(0.97±0.07)比( 0.34±0.03)、mTOR(1.03±0.07)比(0.42±0.04)、 p-ERK1/2(0.98±0.08)比(0.29±0.03)和 ERK(1.01±0.06)比( 0.31±0.03)的表达。激活 MAPK/ERK信号通路可逆转过表达 SFRP1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SFRP1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失活 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将可为 SFRP1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宗桃梅  李其银  杨登权  杨风波 《安徽医药》2022,26(12):2363-2367
目的探讨蒲公英萜醇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1月,将鼻咽癌细胞 SUNE1分为对照组、蒲公英萜醇低、中、高浓度组、微小 RNA(miR)-NC组、 miR-610组、蒲公英萜醇 +anti-miR-NC组、蒲公英萜醇 +anti-miR-610组。 MTT法检测 SUNE1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1A(p21)、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蛋白表达;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检测 miR-610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蒲公英萜醇处理鼻咽癌细胞 SUNE1后,细胞增殖抑制率[( 16.72±1.42)%、(31.95±2.95)%、(54.59±5.0)%比( 0.00±0.00)%]和 p21、miR-610(1.68±0.14、2.37±0.21、3.09±0.29比 1.00±0.06)表达水平升高,迁移( 70.02±5.72、56.49±5.35、43.37±4.19比 86.71±7.05)、侵袭( 50.70±4.41、39.12±3.89、26.28±2.78比 69.12±4.80)细胞数和 Cy. clinD1、MMP-2、MMP-9水平降低,呈浓度依赖性( P<0.05)。过表达 miR-610可提高细胞增殖抑制率[( 46.66±4.48)%比( 7.11±0.74)%]和 p21表达水平,降低迁移( 52.18±5.35比 87.40±6.86)、侵袭( 33.11±3.29比 70.27±5.39)细胞数和 CyclinD1、MMP-2、 MMP-9表达水平(P<0.05)。抑制 miR-610表达逆转了蒲公英萜醇抗鼻咽癌 SUNE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结论蒲公英萜醇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上调 miR-610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