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性脑病起病迅速,症状危急,病情严重,是肝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理论分析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症并治篇》对痈之证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结合自己的肛肠专业浅谈肛痈的证治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斧正。1关于病因病机肛痈,又称脏毒、臀痈,属痈疽的范畴。古代《灵枢经》称为"锐疽"。中医认为肛痈的发生多因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栓性浅静脉炎属于中医”血痹“、“脉痹”等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取得了可喜成果,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对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机,古代早有论述,隋代巢元方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有冬春受恶风,入络脉中,其血淤结所生”。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黄鳅痈》指出此病“有肝脾两经湿热凝结而成”。当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又有了新的认识,黄大文[1]认为本病多由气虚血淤,血流滞缓,脉络不通,淤于肌肤脉络而致本病发生。黄平平等[2]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虽有药物刺激、外伤、感染、高凝状态、过敏与不明原因等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主要论述外吹乳痈在古籍中的记载,包括辨证论治源流及各种外治方法的来源、操作方法,体现古籍中针对外吹乳痈的病因病机与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息息相关的特点,与中医临床治疗外吹乳痈的外治法即以清热解毒药物外敷为主的方法相契合;除此之外,外吹乳痈在古籍中多种外治法与现代中医学相近,即以通为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的治法。现总结本病在古籍中的外治理论与治法,认为清热解毒药物外敷是最适用于外吹乳痈的外治法。  相似文献   

5.
<正>乳腺癌属中医"乳岩"、"乳石痈"等范畴,历代医家对乳腺癌病因病机多有论述,其中肝失疏泄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全过程,而肝阴不足、痰瘀互结则是本病发生、发展而转化的两个重要病机。笔者现结合相关文献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慢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它多由急性肝炎迁延,或持续不愈发展而来;也有急性期病情隐匿直至出现症状已成慢性者。本病具有证情反复波动,缠绵难愈,病因病机和证治比较复杂等特点。笔者现将在临床诊疗中对本病的粗浅体会叙述于下。病因病机虚是根本纵观中医文献,多数都认为慢性肝炎的病因病机是湿热邪外侵;或情志因素致肝郁气机不利,湿邪内停;或饮食、劳倦因素致脾虚  相似文献   

7.
祁坤的《外科大成》是中医外科正宗派的代表作之一,论治肛痈特点鲜明。在病因病机方面,其提出了肛痈病因一为经脉湿痰凝结,二为内虚致疡,核心病机为经络亏虚;在肛痈的治疗方面主要有四个特点:辨证论治、分期论治、内外并重、外治形式丰富。祁氏对肛痈的脓肿切开引流术达到了清代的最高水平,在论治疾病时分类合理、辨证精细、取效佳捷,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霞 《吉林中医药》2011,(9):917-918
对于中风病的最早认识,当首推《内经》,虽未见专篇论述,但对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病证、治则治法、预后及预防等多方面内容均有记载,对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尤其对于病因病机的认识,已有外风和内风的区别,已经认识到火、痰湿、饮食、情志等内在因素的致病作用。在预防方面提出了"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中医学称之为“粉刺性乳痈” ,临床以非周期性乳痛、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及乳晕部瘘管为特征。本病多反复发作 ,经久不愈。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临床疗效好、损伤范围小、痛苦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因本病病因病机复杂 ,疾病发展变化多样 ,但经诸多医家数 10年探索总结 ,使得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从单纯内治、外治发展到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在辨证施治基础上 ,未溃偏重内治 ,已溃偏重外治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万华主任应用清化痰湿法治疗粉刺性乳痈的经验。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木郁土壅,痰热互结,治疗重在清化痰湿,并结合分期辨治、兼证辨治。  相似文献   

11.
吴德兴主任医师,临床五十载,精研脾胃学说,尤其对老年性糖尿病的研治,主张从脾阴挟瘀论治,笔者有幸侍诊案侧,受益匪浅,兹整理其经验如下。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老年性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病变累及气血阴阳及各个脏腑,病情复杂,近年来,有关学者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糖尿病挟瘀现象,主要由气虚、气  相似文献   

12.
浅谈产褥感染的中西结合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褥感染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西医治疗,临床多以体虚感染邪毒多见,辨证论治急则治其标,清热解毒,排脓散结消痈。同时细菌培养+药敏及引流的治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乳腺增生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通过现代数据挖掘方法,系统收集、整理清代中医古籍中乳核的相关内容,从病名、病因病机、外治、内治,预后、调摄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和挖掘了此时期各医家对乳核的认识、治疗思路和方法。清代中医古籍中对此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析及治疗的论述对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仍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间质性肺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疑难病,目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国内中医界对本病的治疗做了很多探讨,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虽有共识,同时也有歧义。笔者仅就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以及临床研究谈谈自己一些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历代医家对鼻渊病机的认识各有不同,笔者认为鼻渊可从湿热阳虚论治,阳虚寒凝、气血瘀滞、湿热化腐是本病的重要病机,湿热与阳虚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在鼻渊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鼻渊与痈在病因病机、疾病发展变化规律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结合鼻渊的临床症状和所处的病程阶段,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给予清热利湿,温阳散结,消痈排脓为治法,运用经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6.
夏云 《河北中医》2008,30(11):1220-1220
肺痈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热火毒,壅滞于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痈.西医学中肺脓疡、支气管扩张感染、化脓性肺炎等与本病相似.  相似文献   

17.
肖红梅 《中医药导报》2012,18(11):92-94
阐述了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病因病机,从辨证论治、专方验方、中医外治3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疗效,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湿疹治验     
黄霞  黄忠田 《光明中医》2008,23(1):88-89
关于湿疹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祖国医学早有记载。中医古籍中虽然没有湿疹的病名,但对于诸多疾病的描述都与本病相同。包括浸淫疮、四弯风、粟疮、血风疮、奶癣等。隋《诸病源候论》中说:“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侵溃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浸淫疮》:“此证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提出了本病的病机、表现。而汉·张仲景则在《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中有了治法的记载,如“浸淫疮,黄连粉主之。”而导师则指出:湿热为患,浸淫肌肤作痒为病机关键,同时与禀赋不耐,脾肝肺心功能失常也密不可分。并指出应将本病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分别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19.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危急重症,治疗难度较大。本文旨在通过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分析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论治要点,从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传变规律,探讨选药原则以及临床具体应用。目的在于从传统中医理论的思路出发,探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病因病机及治法,探究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本病诊疗的指导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病,急性再障病死率高,慢性再障迁延难愈,中医对本病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手段。结合各家对再障的证治异同,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及发热、出血等并发症治疗方面总结分析本病的中医证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