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茵药物提供参考和用药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提取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抗菌药物原始处方数据、用量与销售金额,并从医院病案室提取各年住院患者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利用Excel2003对我院2008-2011年抗茵药物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抗茵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维持在6%以下,较住院药房抗茵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低,且抗菌药物处方量占门诊总处方量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门诊患者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销售金额呈现较高的增长趋势,其中注射用头孢唑肟增幅最大,年均增长率(CAGR)达728.33%;口服制剂以硝基咪唑类药奥硝唑片增幅最大,CAGR达257.67%;罗红霉素胶囊与阿莫西林胶囊的DDDs排序居前列。DDC排序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则为注射用关洛西袜/舒巴坦钠、注射用阿洛西林和注射用头孢硫脒。而住院药房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由2008年的30.30%降至2011年的13.89%,下降近2倍,且抗茵药物处方量占总处方量比例呈逐年下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由2008年的75.11DDD降至2011年的54.42DDD。住院药房注射用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占主导,其中注射用头孢硫脒增幅最大,CAGR达317.76%;第3代头孢菌素类注射用头孢噻肟和注射用头孢曲松DDDs排序居前列;第2代头孢菌素注射用头孢孟多DDC排序居首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须进一步规范,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每月盲法抽取我院2009-2011年度门诊患者处方2000张,通过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排序法和药物利用指数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2009-2011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所有处方的比例均小于20%且逐年下降,抗菌药物金额也逐年减少。金额构成比排序前5位的抗菌药物种类有第3代头孢菌素、青霉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金额构成比排序前5位的药物有头孢地尼、头孢唑肟、莫西沙星、依替米星、阿奇霉素,其中头孢地尼金额构成比在3年均排在第1位。2009年DDDs值排在第1位的是阿奇霉素口服制剂,2010年是头孢呋辛酯口服制剂,2011年是阿莫西林口服制剂。2009年DUI≤1的不同剂型的抗菌药物占79.6%,2010年的占84.8%,2011年的占67.3%。结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需进一步提高,应从制定使用权限、规范医生使用抗菌药行为等加强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其进一步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医院药品信息库提供的数据,对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住院患者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销售金额逐年下降,其中2012年出现大幅度下降;DDDs呈逐年下降趋势。从构成结构上看,第二代头孢菌素在2012年取代第三代头孢菌素,位居各类头孢菌素销售金额之首。3年来DDDs排序一直在前10位的药物有注射用头孢硫脒、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用头孢孟多、注射用头孢替安4个品种。结论: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以第二、三代为主,第一代品种受限,但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注射用头孢硫脒DDDs排序一直靠前。注射用头孢硫脒存在过度使用现象,这将会导致细菌耐药的增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考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各年上半年同期使用抗菌药物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2012年上半年比2011年上半年下降了19.82%,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3年下降了38.59%。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最多的剂型是注射剂型,约占83%,口服剂型约占15%,其他剂型约占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25%,病房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约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75%。2012年上半年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下降了10.03%,病房AUD下降了44.14%。β-内酰胺类药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比例最高,其中第1代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增长较快;林可酰胺类药、咪唑衍生物类药销售金额下降明显。由用药频度(DDDs)排序可见,大环内酯类药、第3代头孢菌素的DDDs排序居前列,硝基呋喃衍生物DDDs增长迅速;碳青霉烯类、糖肽类药的DDDs稳步上升,说明严重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逐渐增多。2012年注射用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头孢硫脒、氨曲南、五水头孢唑林;口服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硝呋太尔、头孢克肟、克拉霉素。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我院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4~200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西药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和青霉素类药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菌药物的前4位;克林霉素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各年度均列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存在选择起点偏高、过多依赖经验治疗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其合理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病原菌耐药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销售金额排序居前列;3年来头孢菌素类在销售金额与DDDs中一直占据较大比例;抗菌药物DDDs与病原菌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药物选择起点偏高、病原菌耐药率高等问题,医院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尽量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调查上海市12家二级医院和14家三级医院2007—2008年抗菌药物的处方张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比高于三级医院;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处方张数和均次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在各管理类别抗菌药物使用上存在差异;第2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均居二、三级医院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用药金额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中,二、三级医院均以头孢替安和头孢西丁增幅最大;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10位的品种大多数相同。结论:二、三级医院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部分差异,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陈醒  袁力 《安徽医药》2013,17(2):328-331
目的评价该院2008--2011年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叫顾性办法,对该院2008_2011年儿科门诊中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儿科药品总销售金额的30%左右,处方量约占总处方量的20%,4年来比例变化小大,且以口服剂型为主,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索。DDDs排名显示,阿莫西林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用药频瞍减少,而以头孢克洛为代表的2代头孢以及以头孢地尼为代表的3代头孢的用药频度显著增加。结论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杨琦 《抗感染药学》2019,16(2):213-216
目的:分析某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等相关因素,为基层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间门诊处方364 359张,分析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品种及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的合理性。结果:364 359张处方中,其中抗菌药物处方20 871张占门诊总处方的5.73%;抗菌药物种类以第2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喹诺酮类药物为主;销售金额前3位的药品为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和头孢丙烯口服剂型;DDDs排序前3位的药品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克洛和阿奇霉素口服剂型;DDC最低的是头孢呋辛酯口服剂型。结论:该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属基本合理,但仍需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必要性。方法:收集上海市9家综合性三级医院2008-2010年含抗菌药物在内的原始电子处方,采用Excel对各项处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用药频度(DDDs)、年均增长率(CAGR)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并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9家样本医院抗菌药物处方数及处方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在总处方数和总处方金额中所占比例保持稳定。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类别中,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稳居首位,且DDDs上升的CAGR也最高。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中,属头孢菌素类的有4个,上升最快的是头孢呋辛(片剂),CAGR达17.3%。限制使用类药在抗菌药物中所占比例最高,超过50%;非限制使用类药所占比例次之,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特殊使用类药虽然所占比例最小,但3年来呈极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样本医院A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3年来一直在65%以上,5个重点科室的抗菌药物AUD为40.37~198.43DDD/100人/天,与本次专项整治活动的标准均存在不小的差距。结论:虽然近年来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力度加强,但滥用现象仍较普遍,需要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上海市二、三级医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12家二级医院和14家三级医院2007-2009年的抗菌药物用药数据,包括处方量、用药金额、均次费用、用药频度(DDDs)、复合年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比例显著高于三级医院(22.11% vs 15.05%,P<0.01).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处方量和均次费用逐年增长,并且特殊管理类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比最高.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居前3位,头霉素类药物用药金额增长最为迅速.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有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但各药品的复合年增长率有所不同.二、三级医院DDDs排名前10位的品种大多数相同,DDDs的排序与用药金额的排序不一致.结论:二、三级医院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有部分差异.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落实,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及不合理用药状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方法:从药库计算机管理软件中查询门诊药房2008年抗菌药物各品种的总量及金额,对用药频度(DDDs)进行分析排序;随机抽取2008年我院门诊处方,每月抽取2日处方,对处方不合理用药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的DDDs前20位的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9种。DDDs排序位居前3位依次是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使用中存在给药次数、用法用量、溶媒使用不当等方面的问题。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基本合理,但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医院仍需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控,通过处方点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区二、三级医院2006年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上海地区10家三级医院和13家二级医院2006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数据,包括其销售金额、品种排序、门诊应用情况和住院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地区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总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比例二级医院明显高于三级医院;非手术和手术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高,术后用药时间大多持续3~7d。结论: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和时间,以保证抗菌药物应用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
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门诊普通处方200份和出院患者病历120份。对门诊患者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处方指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全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金额进行排序。结果抗菌药物DDDs前3位为头孢唑林、甲硝唑、头孢美唑钠;头孢菌素类应用最多,占抗菌药物种类的53.85%,金额排序前3位为拉氧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唑肟钠。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选择不合理(40.00%)、给药次数不合理(46.67%),尤其是手术给药时机不当的问题较突出。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还应进一步加强其使用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肿瘤医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药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列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的前3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舒巴坦、莫西沙星的用药频度最高;多种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高耐药率。结论: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6.
2006—2009年住院部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06—2009年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2.71%~15.14%,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及其复方制剂销售金额最大,占头孢菌素销售金额的50%以上,第4代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第2、3代头孢菌素的销售金额、DDDs和DDC均比第1代高,但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销售金额、DDDs逐年增加,至2008年和2009年均排序第1位。DDC波动范围较大,最高者达1068元/日。结论:我院住院部头孢菌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用药起点过高现象,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0-2012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及干预成效进行评价,为持续改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构成比和用药强度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2年本院抗菌药物的DDDs比2010年下降10%,其中注射剂的DDDs下降9.26%。抗菌药物的用药结构发生了变化,大环内酯类、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的DDDs构成比有所增加,而喹诺酮类、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DDDs构成比显著下降。整改以后,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下降,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用法用量和用药疗程合格率均有显著改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和检出阳性率也逐步提高。结论: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措施成效显著,使得用药合理性明显改善,但某些指标还未达标,需继续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