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萍  梁劲松 《贵州医药》2005,29(8):694-69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与黄芪当归合剂联用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者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和胆固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及环磷酰胺(CTX)治疗,治疗组给予激素、CTX治疗的同时,另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黄芪当归剂治疗。在治疗第8,12周时分别检测各组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和胆固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尿蛋白,血肌酐(Scr)和胆固醇明显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显著回升(P〈0.05)。结论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方面,低分子肝素与黄芪当归合剂联用比激素和CTX更能有效降低尿蛋白。血肌酐和胆固醇,增加血浆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芪当归合剂佐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黄芪当归合剂佐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70例INS患儿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均在同时采用标准疗程强的松治疗的基础上,A组(25例)加黄芪当归合剂口服治疗;B组(23例)加洛汀新、洛伐他汀片口服治疗;C组(22例)不另加药作为对照组。观察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清脂谱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A、B组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1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且A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升高较B组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A、B两组升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尿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尿蛋白治疗后与C组比较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较A组治疗后比较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A、B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且A组血清清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较B组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黄芪当归合剂佐治小儿INS疗效显著,能有效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脂,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百令胶囊加泼尼松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薄守波  徐雁  何汶婴 《中国药师》2003,6(9):570-571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加泼尼松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 (AAN)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14例慢性AAN患者用百令胶囊加泼尼松治疗 ,治疗效果与单用泼尼松治疗组 (对照组 ) 12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Cr、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1;P <0 .0 5 ) ,治疗组血Cr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有效率 85 .7% ;对照组有效率 6 6 .7%。结论 :用百令胶囊加泼尼松治疗慢性AAN可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当归黄芪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当归黄芪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6个月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6个月的血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当归黄芪汤治疗DN效果显著,能够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脂,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邹香国  梁湖  高丽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23):53-53,55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伴有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S)的治疗效果。方法  115例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 0例 ,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针 5 0 0 0U皮下注射 ,每日 2次 ;对照组 5 5例 ,用潘生丁片5 0mg/次 ,3次 /日 ,口服。结果 治疗后尿蛋白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血清白蛋白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 (P <0 .0 5 )。纤维蛋白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全部患者血小板计数、KPTT、PT、血脂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黄芪注射液佐治慢性肾炎 ,观察其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治疗 ,肾功能不全时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磷饮食 ,血压高时口服降压药 ;治疗组同对照组 ,另加用黄芪注射液。结果 :两组治疗后高血压控制、蛋白尿、镜下血尿 ;2 4h尿蛋白均减少 ,两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下降 ,感染次数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减少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两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1) ,TCH、TG治疗组治疗前后明显下降 (P <0 .0 5 ) ,对照组无变化。结论 :黄芪具有明显的利尿、显著减轻蛋白尿及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芪注射液佐治慢性肾炎疗效满意。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途径。方法 :16 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单盲分成黄芪组和西药对照组。西药组给予维生素C 15 0~ 2 0 0mg/kg·d× 1月静滴 ,三氮唑核苷 10~ 15mg/kg·d× 1周 ,能量合剂静滴 ,及抗心律失常药物。黄芪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 1~ 2ml/kg·d× 2周静滴。结果 :应用黄芪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P <0 .0 1) ,心肌酶谱恢复较快 (P <0 .0 1) ,心功能及心脏形态恢复明显 (P <0 .0 1)。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黄芪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黄芪具有改善心功能、抗病毒、保持心肌并促进受损心肌修复的功能 ,对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以黄芪为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 6例病人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加用黄芪为主的中药治疗 ,其他措施与对照组相同 ;观察尿量、体重、2 4h尿蛋白及尿钠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尿量、尿钠治疗后治疗组有明显增加 (P <0 0 1) ,对照组无显著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以黄芪为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 ,能促进尿钠排泄、增加尿量 ,并有减少尿蛋白漏出、提高血浆白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莉  王顺莹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03-340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6例NS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常规治疗,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治疗2周;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脂、血胆固醇、尿量,水肿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脂、血胆固醇、尿量、水肿、并发症(出血及血栓形成)方面,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LMWH能减少NS患者尿蛋白,缓解高凝状态,是治疗抗凝和NS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用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 mg·d-1,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d-1;对照组37例,单用黄芪注射液30 mL·d-1,两组均静脉滴注,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细胞比容(PC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因子Ⅰ(FIB)及24 h尿微量蛋白(UAE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除TC、LDL-C外,其他指标的改善均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有较好的调节血脂、改善血粘度及降低尿蛋白排泄率的作用。葛根素注射液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比单用黄芪注射液好,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和低分子肝素,然后进行疗效观察,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ALB)、肾功(UREA、CREA)、血脂(TG、Tch)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变化,并观察水肿消退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完全缓解率及总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水肿平均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均能明显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显著差异(分别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对提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肾功、降低血脂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APT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出血倾向及其他副作用。结论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明显降低尿蛋白和血脂,提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肾功,并能迅速减轻水肿,其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NS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患者加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患者加用高剂量低分子肝素。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hUP)、血肌酐(S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延长,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1.67%比10.00%,P>0.05)。结论 与低剂量相比,高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NS,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及血脂水平、促进血流循环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Ⅳ期糖尿病肾病 58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 30ml/d静滴。对照组不用黄芪注射液 ,余同治疗组 ,共治疗 2个疗程 2 8d。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尿蛋白减少 (P <0 0 1 ) ,血白蛋白上升 ,LDL、TG、TC下降 (P <0 0 5) ,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立普妥 (阿托伐他汀钠 )对脂蛋白的调整作用 ,探讨阿托伐他汀钠降低蛋白尿的机理。方法 :肾病综合征 (NS)患者 6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及对照组 30例 ;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 8周后清晨 8时抽取静脉血 ,脂蛋白系列在BEC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测量。强的松采用诱导缓解、移行减量及拖尾疗法 ;阿托伐他汀钠成人每次 2 0mg ,qd ,儿童 0 1mgkg- 1d- 1。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组内治疗前后脂蛋白系列含量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脂蛋白系列含量、血浆白蛋白、 2 4h尿蛋白定量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钠在调整NS患者脂蛋白代谢紊乱及降低蛋白尿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临床顺应性好 ,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丹参与黄芪配伍对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丹参与黄芪配伍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 CCl4 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予以丹参与黄芪配伍提取物灌胃治疗 ,观察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白蛋白 (Alb)、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含量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 AL T、AST、Hyp显著升高 ,Alb显著降低 ,肝纤维化病变明显 ,给药组 AL T、AST、Hyp明显降低 ,Alb明显升高 ,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 P <0 .0 5 ) ;并能明显减轻大鼠肝细胞损害和胶原纤维增生的程度。结论 :丹参与黄芪配伍提取物有较好的保护肝功能和防治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的降压作用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 4 8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和硝苯地平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后 1个月 ,2个月观察其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蛋白排泄量、血钾 (血K)及药物副作用。 结果 :氯沙坦及硝苯地平治疗后 ,SBp和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氯沙坦治疗组尿蛋白排泄量显著下降 (P <0 0 1 ) ,硝苯地平组尿蛋白排泄量无改变 (P >0 0 5)。结论 :氯沙坦是一疗效确切的 ,耐受性良好的降压药物 ,且有不依赖于降压作用的降低尿蛋白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压、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评价罗格列酮的降糖作用及对血压、血脂、血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5 9例 2型糖尿病病人 ,均为男性 ,分治疗组 30例 ,年龄 (6 8±s 10 )a ,对照组 2 9例 ,年龄 (6 6± 10 )a。在原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服罗格列酮 ,对照组加服二甲双胍 ,疗程均为16wk。观察 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及血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2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下降 (P <0 .0 1)。胰岛素敏感性均有改善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0 .1± 0 .3)mmol·L- 1,P <0 .0 5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 (P <0 .0 1,P <0 .0 5 ) ,对照组无此变化。结论 :罗格列酮有很好的降糖作用 ,并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调节血脂 ,可能对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治疗IgA 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科就诊的IgA肾病患者65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ACEI 类药物贝那普利(10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非ACEI 类降压药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尿蛋白、血清清蛋白、血脂、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血压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清清蛋白显著升高(P<0.01),血脂、血肌酐和肌酐清除率等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3 个月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CEI 类药物可以减轻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保护此类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灯黄汤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8例,在胰岛素控制血糖基础上,随机分为尿毒清颗粒对照组(23例),灯黄汤治疗试验组(25例),疗程12 w.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脂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各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血脂改善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改善程度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相比,除血脂下降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改善程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灯黄汤对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加用厄贝沙坦150mg,1次/日。治疗组除加用厄贝沙坦150mg,1次/日外,另加用黄芪颗粒4g,2次/日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复查以下各项指标:血压、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酸、24h尿蛋白定量、血、尿β2微球蛋白。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治疗1月和3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尿Bz微球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尿酸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P〈0.01)。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月后,24h尿蛋白定量和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3月后,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酸明显下降(P〈0.05),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芪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