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侯刚  倪佩卿 《新中医》2000,32(11):59-59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常见内分泌疾病.笔者以仲景理论为指导,从脾伤湿郁论治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体会浅谈如下.1 病因病机糖尿病与饮食关系密切,如《素问·奇病论》谓:“有病口甘者……,此人必数食甘美丽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由于多吃甜和油腻的食物,形成内热,进而伤  相似文献   

2.
杨辰华 《中医研究》2002,15(3):51-52
1 对“除陈气”的阐发“除陈气”思想肇源于《内经》。《素问·奇病论》云 :“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治之以兰 ,除陈气也。”王冰注 :“兰 ,谓兰草也……言兰除陈久甘肥不化之  相似文献   

3.
消渴述源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帝曰:病有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滥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相似文献   

4.
应用仲景方药治疗消渴的脏腑辨证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滥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虽然对消渴的症状未曾说明,但已概括了消渴的病因病机。《灵枢·五变篇》又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除“消渴”、“消瘅”之外,还有如“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  相似文献   

5.
正"消渴"首见于《内经》~([1]),《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此外,《内经》[1]中的"脾瘅""消瘅""鬲消"等概念与"消渴"类似,均指代现代疾病中的糖尿病。宋代首次出现"三痟"~([2])的记载,"夫三痟者,一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明代张景岳从上、中、下三消辨治消渴,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在《景岳全书·三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素问·奇病论》记载:“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消渴病的病因病机不断得到阐发补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指出,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以多尿、多饮、多食、疲乏等为主要表现,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古籍记载为"消渴",病机多以燥热偏盛,津液耗伤立论,治疗多从"三消"入手。然痰湿与消渴亦互为因果[1]。关于湿浊与消渴,《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指出过食肥甘,脾胃功能障碍为消渴的发病原因之一。《临证指南医案》载"治之以兰,除陈气也"[2],指出治疗消渴病应涤甘肥、醒脾气、化湿浊。有研究表明,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  相似文献   

8.
消渴,治之以兰《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相似文献   

9.
从脾论治消渴病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为现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其病因病机持点及临床表现,归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对此病亦多有论及。今就诊治本病多从脾辨治作一初步探析。且从四群治的理论探源消渴之病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云:“脾瘁……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在病因病理机制中,古籍历有载录,在饮食失调方面,《素问·奇病论》云:“此人必数食百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通评虚实论》云:“消津仆击,…··用吸人…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古书籍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理论基础源于《皇帝内经》。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中,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此语不仅明确提出消渴之名,而且指出消渴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积热内生,中焦气机逆乱所致。"消"按《素问.阴阳别论》[1]的解释是:"二阳结,谓之消"。二阳,即为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胃热化燥伤津,大  相似文献   

11.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奇病论》就有"……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当时对消渴的病因病机及其与饮食结构和肥胖的相互关系已有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消渴之名首先见于《内经》:“其人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巢氏病源》对其症状进行了描述:“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者是也。”《景岳全书》则指出了“消者,消烁也,亦消耗也,凡阴阳血气之属日见消败者,皆谓之消”,消证有阴阳虚实之分,诊治时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从肝论治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振杰  林国清 《陕西中医》2005,26(12):1399-1400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长期以来阴虚燥热病机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早在《素问.奇病论》即有“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在《素问.阴阳别论》提出了“二阳结谓之消”,从而阐发了胃热津伤,阳明燥热致消的机制。后世对论治消渴,有从脾论,有从心论,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不离阴虚致燥论。随着对糖尿病的深入认识,特别是由于目前检测手段的提高,大量早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被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无典型的。三消”症状,甚至无任何临床表现。这对阴虚致消的传统理论受到了挑战。消渴病从肝论治早在《内经》中即有认识,其后又有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糖尿病的研究深入,消渴病从肝论治得到了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14.
“脾气下脱”是消渴病的主要病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渴之因,正如《内经·奇病论》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隋·甄立言在其《古今录验方》中更给消渴病下了定议,“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三消论》中明确提出消渴病之病机是:“小水不臭  相似文献   

15.
从肝论治糖尿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亦谓“满摊”,该病首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谓“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该病以多饮、多尿、消瘦、尿甜等为主要特征,历代文献对其病因之认识,不外肺脏热甚、损及律液、胃热炽盛\多食易饥、肾脏亏损、固摄失职等所致。因而其治疗多围绕肺、胃、肾三脏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然而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肝脏在本病之发生发展过程中,亦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笔者在临床中以肝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一定的疗效。举例如下:例1:胡xx…  相似文献   

16.
李欣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10):32-33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而消渴是以多饮、多食、消瘦,尿浊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症。早在《内经》,即有“消渴”之名的记载,并对其病因病机有所认识,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有关,如《素问.奇病论篇》:“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另外在《灵枢.五变》中记载有“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对本病的研究又有进展,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创立了证治方药,至今仍有较广泛的应用。唐代孔…  相似文献   

17.
运用“除陈气”治疗消渴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中医研究》1998,11(3):48-49
《素问·奇病论》在论述消渴病时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这段经文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作了系统而简明扼要的阐述。笔者在临床上以此理论为指导,对于一些...  相似文献   

18.
“除陈气”治疗消渴病验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涛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12):561-562
《素问·奇病论》在论述消渴病时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这段经文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作了系统而简明扼要的阐述。笔者在临床上以此理论为指导,对于一些...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辨治规律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近年来,传统医学与现代医疗手段的结合,使消渴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笔者揣度前辈之旨,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及导师的经验,就糖尿病临床辨治规律略陈己见,不足之处,望同道斧正。 1 病出多因,郁滞为本,首责肝脾 消渴病是多因素所致的慢性渐进性病证。《内经》论:“消渴责之热,而发病有三:一曰过食肥甘,二曰情志失调,三曰脏腑柔弱。”《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  相似文献   

20.
顾友谊  邹勇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98-698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是以多饮多尿、消瘦 ,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我市名老中医田文主任医师认为脾气虚痰湿中阻为糖尿病的重要病机 ,以健脾温中化湿治疗收到很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糖尿病的发病与过食、肥胖有直接关系。“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过食伤脾”。长期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厚味 ,致脾胃运化失职故而发病。《素问·奇病论》有脾瘅之论 ,“夫无味入口 ,藏于胃 ,脾为之行其精气……此肥美之所发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即论及此意。胃主受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