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唾液腺腺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与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7例唾液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VEGF、iNOS、eNO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分布及表达。结果:①30例(63.83%)唾液腺腺癌组织表达VEGF,31例(65.96%)表达iNOS;33例(70.21%)表达eNOS;②VEGF与i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VEGF与eNOS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③表达VEGF的唾液腺腺癌PCNA标记指数(PLI)明显高于不表达VEGF的唾液腺腺癌;表达iNOS的唾液腺腺癌PLI明显高于不表达iNOS的唾液腺腺癌。表达eNOS的唾液腺腺癌PLI与不表达eNOS的唾液腺腺癌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①VEGF与i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说明iNOS在VEGF的生成和发挥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②PLI随着VEGF和iNOS表达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两者对唾液腺腺癌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抑郁症的单胺假说已得到很多研究证明,但是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与抗抑郁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报道。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的差异,以及抗抑郁治疗与抑郁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研究所和精神科。对象:抑郁症组(n=40)为南京脑科医院住院抑郁症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gt;17。对照组(n=20)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志愿献血者。干预:抑郁症组均用抗抑郁药治疗4周:氟西汀[20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帕罗西汀(20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万拉法新[20~100mg/d,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氟伏沙明(50~100mg/d,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进行测定,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20.3&;#177;14.6),(124.8&;#177;103.6).(54.7&;#177;32.1)μ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9.5&;#177;28.4),(334.5&;#177;107.3),(88.5&;#177;37.2)μg/L],差异有显著性(P&;lt;0.05)。经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羟吲哚乙酸含量[(37.1&;#177;21.9)μ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lt;0.05);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和高香草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经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治疗后,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含量[(35.4&;#177;25.2),(291.2&;#177;120.4)μg/L]均比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lt;0.05);高香草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的单胺递质代谢产物可反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状态,血浆中单胺类递质的变化可作为抑郁症疗效评定的-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与异体骨植骨联合跟骨锁定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48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于跟骨体部残留的缺损处进行植骨,根据植骨材料不同分为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组和异体骨组。其中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组28例,男23例,女5例;年龄22~52(34.46±7.33)岁;SandersⅡ型8例,Ⅲ型11例,Ⅳ型9例。异体骨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24~55(36.40±7.93)岁;SandersⅡ型6例,Ⅲ型7例,Ⅳ型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并发症,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B觟hler角变化情况,并采用Maryland评分对术后12个月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并获得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各自B觟hler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体骨组术后5例出现伤口并发症,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组2例发生切口边缘坏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8,P0.05)。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使用切开复位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方法效果良好,与异体骨相比,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作为植骨材料应用于跟骨骨折效果相当,但无排斥反应,可减少相关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建立雄性大鼠精瘀动物模型,探讨肝郁与精瘀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郁药物组,肝郁精瘀组,每组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肝郁大鼠模型,在肝郁病理基础上,继续予以束缚处理以建立精瘀模型,并通过检测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α-糖苷酶(α-glycosidase,α-GLU)等指标的改变以确定肝郁致精瘀模型的建立。按每毫升含3 g生药给肝郁药物组大鼠灌胃柴胡疏肝散,其他两组则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4周。在末次刺激的24 h后,对三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随即股动脉取血,静置后离心,取血清待测。采用ELASA方法检测E2、ACP、α-GLU的浓度。结果:肝郁模型组、肝郁精瘀组与对照组大鼠比较,行为多表现为倦怠少动、叫声尖细、反应迟缓、饮食减少、毛发晦暗、大便松散甚呈水样;三组E2浓度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药物组与肝郁精瘀组比较,ACP明显降低(P0.05);肝郁精瘀组与肝郁药物组比较,α-GLU明显升高(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改变精瘀大鼠行为,改善精瘀大鼠相关实验室指标,提示情志-肝郁-精瘀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研究神经外科中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预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自行编制问卷,采用回归分析对患者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120例研究患者中预后良好率为68.33%,预后不良率为31.67%,同时研究发现康复训练到位是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我们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制备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及其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效应.方法 应用小鼠重组GM-CSF和IL-4培养小鼠骨髓DC,用HIFU制备CT26肿瘤细胞抗原致敏DC疫苗,用3H-TdR法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标准的4 h 51Cr 释放测定法检测CTL杀伤活性.结果 HIFU组、肿瘤细胞冻融组、肿瘤上清组和PBS组的DC在体外均可以诱导CTL增殖,但HIFU组、肿瘤细胞冻融组的DC体外诱导CTL增殖能力明显高于肿瘤上清组和PBS组(P<0.05).HIFU组和肿瘤细胞冻融组DC体外诱导的CTL对CT26结肠癌均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与肿瘤上清组DC和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体外诱导的CTL杀伤活性与肿瘤细胞冻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制备抗原致敏DC可以诱导CTL大量增殖,并能诱导出杀伤效应较强的CTL.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详见本刊2006年第26卷第1期第65页。2临床讨论本例有如下特点:(1)中年男性,既往体健。(2)隐袭起病,病程4个月。自觉胸闷、乏力,偶有盗汗、双指关节疼痛,体重下降3kg。无发热、咯血。(3)颈部及锁骨上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下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4)影像学示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5)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正常。(6)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及前列腺超声检查均未见异常。(7)血常规、血糖正常,肝、肾、甲状腺功能正常,风湿免疫相关抗体阴性、病毒系列抗体阴性、血肿瘤相关抗原无异常,纯化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椎体生理性旋转与个体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50例因肺部或纵隔内疾病在我院行胸部CT检查的被证实无脊柱侧凸畸形的患者的CT图像为研究对象.分三个组,各50例,幼儿组年龄为0~3岁,少儿年组为3~11岁,青年组为11~16岁.各组男女比例为1/1.椎体旋转角度的测量采用HO等人提出的角平分线法进行测量.分别对各个年龄组T2~12椎体旋转度进行测量.结果 幼儿组椎体旋转角度为(-1.24±1.80)°~(1.72±1.01)°.少儿组椎体旋转角度为(-1.38±0.97)°~(1.18±1.36)°.青年组椎体旋转角度为(-1.52±1.23)°~(2.03±1.22)°.在T6节段幼儿组旋转角度明显大于少年组(p<0.01),在T7节段少年组旋转角度明显小于青年组(P=0.03)其余之间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正常人椎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性旋转.椎体的旋转角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剧,到达成年后椎体旋转角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29岁,因体检发现纵隔占位性病变10天入院。患者临床无特殊症状,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前纵隔内见一软组织团块,直径约6.5 cm,呈分叶状,偏向右侧,强化后密度欠均,邻近血管受压移位,纵隔内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图1)。心影检查未见异常。考虑前纵隔占位,伴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侵袭性胸腺瘤不排除。外周血未及异常改变。行胸腺瘤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胸腺肿大明显,大小8 cm×7 cm×5 cm,质地硬,境界不清,无完整包膜,侵犯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