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检出率逐年增高,耐药性不断增强,对临床治疗提出严峻挑战。阐明MRSA的耐药机制以及快速准确地检测MRSA是预防和控制MRSA感染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也是当前MRSA研究的热点。现就MRSA的耐药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MRSA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对神经外科短期内出现的7例MRSA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趋势.结果 加强医护人员的MRSA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感染防控意识,充分运用MRSA感染暴发预警机制对MRSA感染患者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可及时控制MRSA的暴发和流行.结论 MRSA感染的暴发是可防、可控的.  相似文献   

3.
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蓉 《护理研究》2006,20(4):851-85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易传播、多重耐药的特性,使得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率逐年上升且传播迅速、治疗困难。MRSA感染主要通过医务人员带菌的手以度环境、空气进行传播,高危感染人群涉及年老体弱、危重、侵袭性操作、长期住院者。提高护士对MRSA的认识、及早发现MRSA感染、特别注重洗手、实行消毒隔离等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控制MRSA感染。  相似文献   

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规范留取血标本后血培养阳性是诊断菌血症的金标准。临床诊断MRSA血流感染后应注意寻找可能的原发感染源和迁徙感染灶,及时处理原发感染灶和转移性感染灶是MRSA血流感染治疗成功的前提与基础。指南推荐万古霉素和达托霉素是治疗MRSA血流感染的一线抗生素,而利奈唑胺可作为万古霉素耐药或合并肾功能不全MRSA血流感染患者补救性治疗。系统回顾MRSA血流感染若干热点问题,关注感染来源和去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粤西地区近5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定植、院内爆发、社区感染、检出率、耐药率、菌落形态学变迁与特征,以提高对MRSA菌检测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3~2008年形态学、医院感染、定植、社区感染、MRSA检出率、院内爆发,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医院感染MRSA所占比例上升至70.2%;②医院感染MRSA占95.2%,社区MRSA占4.8%;首次培养分离呈不溶血MRSA占85.7%;⑧社区MRSA对复方磺胺、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16.7%、0%、33.3%、33.3%、33.3%,医院MRSA则为53.7%、100%、100%、70.4%、98.2%。结论MRSA首次培养分离呈不溶血菌落特征为主;医院感染MRSA逐年递增.呈递增趋蛰.随院内感染爆发次数增加而递增;社区MRSA相比医院MRSA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MRSA感染率明显升高。虽然社区MRSA感染率增加,但MRSA感染主要仍见于医院、护理院、疗养院,部分社区MRSA感染也存在于医疗机构。改变MRSA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可能会诱发新的MRSA克隆,所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喹诺酮类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赖晓全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91-1192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MRSA)是ICU内发生高患病率及高死亡率的重要病因,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医院,MRSA菌株都属于医院获得性,占临床总分离菌株的29%~35%,在欧洲,1992年的研究表明,所有ICU获得性金葡菌感染中,MRSA占57%。可见,MRSA在ICU的危害是极大的,本文主要探讨ICU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以及控制方法,为有效降低MRSA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引起全球性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目前医院正面临着MRSA感染日益严重和多重耐药的挑战。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如何预防及控制MRSA在病人手术过程前后的传播,手术室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现阶段我院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4年8月~2005年8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其中MRSA的分离率为59%。MRSA患者多数伴有复合感染,且对抗生素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结论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MRSA的流行和散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止MRSA医院感染的播散。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年~2006年住院患者发生的MRSA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我院4年内共检出MRSA209例,药敏结果显示MRSA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我院神经外科MRSA医院感染严重。采取联合措施可有效控制MRSA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住院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特征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有效控制MRSA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感染MRSA特征及其耐药性变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 337株,其中含MRSA 428株,检出率为31.68%。MRSA科室分布居前3位的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和保健病房,构成比依次为21.73%、17.29%和15.42%。MRSA主要分离自痰液和分泌物,构成比分别为40.65%和28.97%。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和替加环素敏感,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率均在90%以上。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比较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抗菌药物管理。  相似文献   

1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且引起的感染和病死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MRSA的检出率在不断上升,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0%左右[1]。本文主要介绍MRSA的感染现状、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措施。1MRSA感染现状1961年英国首次报道了MRSA,其后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MRSA曾一度得到过控制。然而由于耐药菌的不断出现,使得MRSA的感染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升高了。目前MRSA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除荷兰、丹麦、瑞典等极少数的几个国家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控制效果,探讨MRSA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有效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比某医院实际干预措施前后MRSA检出及感染情况,对干预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规范流程和采取综合感染控制措施后,MRSA检出率和医院感染患病率低于2012年水平(P<0.05)。结论通过督导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可以降低MRSA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蓉 《护理研究》2006,20(10):851-85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易传播、多重耐药的特性,使得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率逐年上升且传播迅速、治疗困难。MRSA感染主要通过医务人员带菌的手以及环境、空气进行传播,高危感染人群涉及年老体弱、危重、侵袭性操作、长期住院者。提高护士对MRSA的认识、及早发现MRSA感染、特别注重洗手、实行消毒隔离等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控制MRSA感染。  相似文献   

15.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MRSA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中下呼吸道MRSA医院感染率高,MRSA多重耐药严重.严重的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机械通气及感染前应用抑酸剂及抗菌药物是下呼吸道MRS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治疗护理措施以预防和控制SICU下呼吸道MRSA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术创伤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是术后易发生感染的原因,其术后感染发生率高达37%~86%。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呈升高趋势。本研究分析肝移植术后感染SA的耐药性,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MRSA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可为预防与降低肝移植术后SA的感染,正确合理运用抗生素,制定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梅燕 《全科护理》2013,11(8):710-711
[目的]了解掌握重症监护室(ICU)内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现状,探讨ICU内MRSA感染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住院的56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563例病人中有10例感染了MR-SA。[结论]ICU内MRSA的感染极难控制,危害极高,应针对病源菌的来源及分布切断其传播途径,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MRSA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田增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04-540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衍生物表现为多重耐药[1],是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要求特殊监测的细菌.我院2010-01-2010-12对MRSA感染部位、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对MRSA感染者按照标准预防原则进行严密的隔离,在各项诊疗和护理中,最大限度地控制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了MRSA耐药率,使感染病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强化手卫生控制ICU内MRSA感染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强化手卫生,包括改进医护人员洗手条件,加强洗手教育,提高洗手依从性等措施,对ICU内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监测分析强化手卫生前后ICU内痰标本MRSA菌株检出率的变化。结果强化手卫生使ICU内痰标本MRSA的检出率从16.9例/1000人天/月降低到9.3(P〈0.05),并且降低的程度与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密切有关。结论强化手卫生对控制ICU内MRSA的医院感染切实有效,而合理安排工作量,加强教育和监督才能提高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0年1-5月ICU205例病人中MRSA院内感染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ICU 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8.6%,MRSA院内感染率是7.3%,结论:严密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及严密的呼吸道管理,能有效地降低MRSA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