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地尔硫缓释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 2组 ,地尔硫组 37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7例 ,年龄 5 6a±s13a ,病程 6a± 4a ,给予地尔硫缓释片 90mg ,po ,qd ;氨氯地平组 35例 ,男性19例 ,女性 16例 ,年龄 5 5a± 13a ,病程 6a± 4a ,给予氨氯地平 5mg ,poqd。 2组服药 2wk后如不能控制心绞痛发作可剂量加倍 ,疗程均 6wk。结果 :对心绞痛症状的疗效地尔硫组显效 5 1% ,有效4 1% ,无效 8% ,总有效率 92 % ;氨氯地平组显效5 1% ,有效 4 0 % ,无效 9% ,总有效率 91% (P >0 .0 5 )。对心电图的疗效地尔硫组显效 2 7% ,改善 2 4 % ,无改变 4 9% ,总有效率 5 1% ;氨氯地平组显效 2 6% ,改善 2 6% ,无改变 4 8% ,总有效率5 2 % (P >0 .0 5 )。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地尔硫缓释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比较地尔硫与硝苯地平对伴有心率增快的高血压病人在降低血压和心率上的疗效。方法 :地尔硫组 37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16例 ;年龄 5 0a±s11a)接受地尔硫缓释片 180mg ,po ,qd× 4wk。硝苯地平组 38例 (男性 2 3例 ,女性15例 ;年龄 5 1a± 10a)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 2 0mg ,po ,bid× 4wk。结果 :2组治疗后BP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1)。SBP :地尔硫组从 (2 2 .7± 1.6)kPa下降至 (18.0± 1.3)kPa ;硝苯地平组从 (2 3.8± 1.5 )kPa下降至 (17.6± 1.3)kPa ,组间比较 (P>0 .0 5 )。DBP :地尔硫组从 (12 .7± 1.3)kPa下降至 (10 .4± 1.5 )kPa ,硝苯地平组的从 (12 .8±1.6)kPa下降至 (10 .8± 2 .3)kPa ,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地尔硫组治疗后HR从 (90± 10 )次·min- 1下降至 (71± 8)次·min- 1(P <0 .0 1) ;而硝苯地平组由治疗前 (90± 9)次·min- 1至治疗后的 (93± 8)次·min- 1;组间差异明显。结论 :地尔硫对伴有心率增快的高血压病人兼有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 ,优于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地尔硫缓释片与倍他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开放对照试验 ,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 ,4 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分成 2组 ,各 2 0例 ,进入 6wk治疗期。2组病人分别服地尔硫缓释片 2 0 0mg或倍他洛尔 10mg ,qd ,2wk后如舒张压≥ 12kPa ,则增量至地尔硫缓释片 30 0mg或倍他洛尔 2 0mg至疗程结束。结果 :2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 (P <0 .0 1) ,有效率分别为 79%及 84 % (P >0 .0 5)。同时 2种药物均有降低心率的作用。动态血压显示 2药持续降压作用达 2 4h。结论 :地尔硫缓释片每日 1次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地尔硫缓释片对高血压病人肱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 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进入地尔硫缓释片治疗组或美托洛尔治疗组 ,用脉冲多普勒法测定肱动脉功能参数。地尔硫组 32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 9a±s8a(4 2~ 60a) ,每日口服地尔硫 90~ 180mg ;美托洛尔组 2 3例 ,男性 13例 ,女性 10例 ,年龄 5 0a± 10a(4 0~ 60a) ,每日口服美托洛尔 5 0~ 10 0mg。结果 :治疗 10wk后 ,2组的血压下降 [SBP分别为 (17.7± 2 .5 )kPa ,(17.7± 2 .5 )kPa ;DBP为 (10 .8± 1.1)kPa ,(1.0 8± 1.1)kPa]幅度相同 ,地尔硫组的肱动脉扩张 [肱动脉管径为 (0 .4 2± 0 .10 )cm]、血流量增加为 (65 9± 2 0 1)mL·min- 1、前臂阻力和最小阻力减小 ,而美托洛尔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 :地尔硫缓释片不仅可以降低血压 ,而且能改善肱动脉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地尔硫与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心绞痛病人 90例 ,分为地尔硫组 4 2例 ,以地尔硫注射液 5 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中 ,10~ 15mg·h- 1,drip ,qd× 7d。硝酸异山梨酯组 4 8例 ,以硝酸异山梨酯 2 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2 .5~ 4mg·h- 1,drip ,qd× 7d。结果 :地尔硫组总有效率为 81% ,心电图总有效率为 74 % ,硝酸异山梨酯组总有效率为 74 % ,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5 % ,2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但在自发性心绞痛中 ,地尔硫组较硝酸异山梨酯组胸痛次数明显减少 ,ST段变化也有改善。随访 2mo ,2组心血管事件无显著差异。结论 :地尔硫与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相近 ,对自发性心绞痛效果可能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地尔硫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门诊及住院轻、中度高血压病人 30例 ,用地尔硫缓释片 90~ 180mg·d- 1。 12例病人作动态血压观察 ,整个疗程为 12wk。结果 :30例病人 11例 (37% )显效 ,13例 (4 3% )有效 ,总有效率 80 %。 2 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从 (18.8± 0 .9)kPa和 (11.7±0 .4 )kPa降至 (15 .8± 0 .5 )kPa和 (10 .0± 0 .4 )kPa。结论 :地尔硫能持续、平稳、有效地降压 ,其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地尔硫缓释片与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肾小球滤过功能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5 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地尔硫治疗组 30例 ,给地尔硫缓释片 90mg ,po ,bid ;卡托普利组 2 4例 ,给卡托普利2 5mg ,po ,tid ;疗程为 4wk。研究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肌酐 (Cr)、每分钟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素氮(BUN )、β2 微球蛋白 (β2 MG )、2 4h尿清蛋白(ALB) ,尿 β2 MG的排泄率。结果 :入选病人治疗前血Cr ,BUN无明显增高 ,而血 β2 MG ,2 4h尿清蛋白 ,尿 β2 MG的排泄量均有所增加 ;经 4wk治疗 ,地尔硫缓释片与卡托普利均能使血压降至正常 ,地尔硫组血、尿 β2 MG ,2 4h尿清蛋白 (ALB)分别降至 (2 .2± 0 .4 )mg·d- 1,(0 .32± 0 .2 7)mg·L- 1和 (12± 5 )mg·L- 1(P <0 .0 5 ) ,Cr与BUN水平同治疗前相当 ;卡托普利组研究期间有 4例病人不能耐受咳嗽退出研究 ,地尔硫组未有不良反应发生 ,无 1例终止研究。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微蛋白尿出现先于血Cr与BUN的升高 ,地尔硫缓释片与卡托普利一样可有效控制血压 ,同时降低血和尿 β2 MG及尿清蛋白量 ,改善肾脏功能 ,地尔硫组病人依从性好于卡托普利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地尔硫及单硝酸异山梨酯针剂治疗急症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方法。 60例急症高血压病人分为地尔硫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各 30例 ,分别静脉给予地尔硫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均为 5~10 μg·min- 1,观察 0 ,10 ,2 0 ,30 ,60 ,12 0min各血压变化。结果 :地尔硫组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组血压均显著下降 ,有效率分别为 73%和 80 % ,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不良反应轻。结论 :地尔硫治疗急症高血压安全、有效 ,与硝酸异山梨酯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地尔硫对肺心病伴轻、中度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 :肺心病伴轻、中度心功能不全病人 77例 ,对照组 39例 (男性 35例 ,女性 4例 ,年龄 65a±s5a)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 38例(男性 33例 ,女性 5例 ,年龄 63a± 6a)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按每公斤体重加用地尔硫 0 .6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 ,静脉微泵维持 2h。疗程均为 1wk。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为 94 % ,对照组为 80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地尔硫可用于肺心病伴轻、中度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治疗 ,而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 (静滴 )地尔硫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顽固性高血压且扩血管药物疗效不好的病人 ,静滴地尔硫2 0~ 5 0mg后 4 8h内 ,观察心绞痛症状、血压、心率变化、心电图转变及副作用。结果 :静脉滴注地尔硫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 97%。 31例中有 30例用药 4 8h内心绞痛次数减少 (3.2± 2 .1)次 ,发作持续时间缩短 (11± 4 )min ,静脉滴注地尔硫后血压、心率明显降低 ,收缩压由 (2 2± 3)kPa降为 (18±4 )kPa (P <0 .0 5 ) ;舒张压由 (12 .8± 1.8)kPa降为(10 .3± 2 .3)kPa (P <0 .0 5 )。 11例病人用药后ST段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副作用少。结论 :静脉滴注地尔硫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4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硝苯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三组均采用常规基础降压和冠心病对症治疗,生活习惯不变。此外,硝苯地平组:硝苯地平片30 mg/d,口服;吡格列酮组:吡格列酮15 mg/d,口服;联合用药组:联合应用口服硝苯地平片30 mg/d和盐酸吡格列酮15 mg/d。治疗6个月,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有效率、血压降低水平、心率变化水平和心绞痛发生率等。结果三组治疗后各检测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指标变化较单用吡格列酮或硝苯地平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格列酮和硝苯地平具有降压作用,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郑恒  范亚斌  叶青  刘东  苑力娜  汪震  方淑贤 《医药导报》2004,23(7):0473-0475
目的:研究地尔硫、硝苯地平联合用于环孢素治疗肾移植并发高血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40例经环孢素治疗的肾移植并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地尔硫,每次30 mg,po,bid;硝苯地平每次10 mg,po,tid。对照组只给予硝苯地平,用法同治疗组。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治疗组地尔硫和对照组硝苯地平剂量。对患者进行>2 a的临床观察,观察患者血药浓度及动脉血压、肾功能。结果:地尔硫干扰环孢素代谢,导致环孢素剂量降低40.0%,但未见其增强环孢素肾毒性。两组的平均血压水平相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两组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尔硫、硝苯地平联用于肾移植并发高血压症,安全有效,并能节约肾移植患者的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单用依那普利(Ena)与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nif-CR),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方法:单用Ena组36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67±s13a),剂量5~20mg,po,bid,平均剂量为24±8mg/d;联用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8±5a)。采用Ena片2.5~10mg,po,bid,平均剂量为12±4mg,加用Nif-CR片30mg,po,qd。疗程均4wk.结果:单用组与联用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42%与78%,总有效率分别为72%与94%,组间比较P<0.01。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联用组疗效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地尔硫在高血压急性脑卒中病人中的降压作用。方法 :有急性脑卒中的高血压病人 6 5例 ,根据血压值不同 ,分为A组 31例 ,先采用地尔硫针剂 5 0mg溶于氯化钠注射液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 ,iv ,gtt ,2~ 4h滴完。 2 4h后 ,采用地尔硫缓释片剂 90mg ,po ,qd ,服用2wk。B组 34例 ,采用地尔硫缓释片剂 90mg ,po ,qd ,服用 2wk。结果 :A组和B组用药后d 14降压有效率分别为 90 %与 88% ,P >0 .0 5。A组病例静脉用药后 10 ,2 0 ,30 ,6 0 ,12 0min血压降压幅度与其前一观察时刻的血压值差别有显著意义 ,降压安全性达 90 %。 2组病例治疗后d 1,2 ,7,14的血压降压幅度与其前一观察值差别均有显著意义 ,治疗后d 7,1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 ,与用药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所有病例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地尔硫对高血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降压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the most common arrhythmic complication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CAB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molol and diltiazem were compared in patients with post-CABG AF. METHODS: This study was a retrospective medical record review of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post-CABG AF > or =15 min in duration with a ventricular rate > or =110 b.p.m. who received either i.v. esmolol (n = 59) or i.v. diltiazem (n = 48) with or without concomitant digoxin therapy at a single university-affiliated teaching hospital. Treatment success was defined as either cardioversion to sinus rhythm or a reduction in the ventricular rate to < or =90 b.p.m. at 24 h after the start of therapy. Time to treatment succes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ffects were considered secondary outcomes. RESULTS: A total of 107 patients with post-CABG AF were treated with i.v. esmolol (n = 59) or i.v. diltiazem (n = 48). The mean maximum dose of esmolol and diltiazem were 115 +/- 38 microg/kg/min and 11.2 +/- 3.5 mg/h,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the esmolol and diltiazem infusions were 19.3 +/- 8.5 h and 20.1 +/- 11.3 h,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combined efficacy endpoint of cardioversion or ventricular rate control, esmolol wa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than diltiazem (90% vs 77%; p = 0.038). Time to treatment succes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for esmolol than diltiazem at all time points (1, 2, 4, 6, 12, and 24 h post-treatment).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adverse effects was 44% with esmolol and 60% with diltiazem (p = 0.04). Rates of drug discontinuance for adverse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for esmolol (20%) compared with diltiazem (38%) (p = 0.04). CONCLUSIONS: Esmolol i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than diltiazem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CABG AF. More patients converted to sinus rhythm with esmolol as compared to diltiazem. Esmolol was associated with fewer adverse effects than diltiazem, including adverse effects leading to drug discontinuance. Due to study design limitations (retrospective data collection), an adequately power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is needed to confirm these preliminary finding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氨氯地平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68.8a±s1.2a)用氨氯地平5~10mg,po,qd×8wk;硝苯地平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67.8a±1.3a)用硝苯地平10~20mg,po,tid×8wk。结果:氨氯地平降压总有效率94%,硝苯地平91%,2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氨氯地平组12%,硝苯地平组24%,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疗效好,在安全性方面优于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17.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为双盲对照试验。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40例 (男性 3 2例女性 8例 ,年龄 49a±s 1 0a)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各 2 0例 ,分别给予厄贝沙坦 1 5 0mg ,po,qd或缬沙坦 80mg ,po,qd ;2wk后按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厄贝沙坦增加到 3 0 0mg ,po,qd或缬沙坦增加为 1 60mg,po,qd;总疗程 4wk。结果 :厄贝沙坦治疗 4wk末的总有效率为 75 % ,收缩压下降 (2 .7± 1 .8)kPa,舒张压下降 (1 .5± 0 .8)kPa均P <0 .0 1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5 %。结论 :国产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短期疗效明显 ,每日服药 1次 ,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水飞蓟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4)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联合用药组(n=45)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每日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加服水飞蓟宾70m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8周,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情况,对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组组总有效率91.9%(57/62),对照组总有效率77.6%(45/5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疗程结束后复查时,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水飞蓟宾联用能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尼索地平缓释胶囊对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76例 1级和 2级高血压并稳定性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尼索地平组 (40例 )和硝苯地平组 (36例 ) ,分别给予尼索地平缓释胶囊 10~ 2 0mg ,与硝苯地平控释片 30~ 6 0mg ,均po ,qd× 6wk。结果 :尼索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92 % ,硝苯地平组为 94 %。 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 >0 .0 5 )。 2组治疗后 2 4h、日间及夜间平均SBP和DB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尼索地平组治疗后SBP ,DBP的谷/峰比值 (T/P)分别为6 0 .5 %及 5 1.2 % ,硝苯地平组为 6 3.8%及 5 4.8%(P >0 .0 5 )。 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耗量及心电图蹬车运动负荷试验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尼索地平缓释胶囊能有效降压 ,改善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症状和运动能力 ,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硝苯地平控释片3种剂量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小、中和大剂量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 0 2例病人被随机分为 4组 ,分别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 30mg·d-1(n =2 7) ,60mg·d-1 (n =2 5) ,90mg·d-1 (n =2 6)和安慰剂 (n =2 4 )治疗 ,为期 6wk。结果 :经过 6wk的治疗后 ,硝苯地平控释片 3种剂量均能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 ;均能延长运动至ST压低 1mm时间和总运动时间 ;各治疗组治疗前后或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 81 % ,88%和 89% ;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56 % ,60 %和 65 %。不良反应发生率 90mg组高于其余 3组。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 30 ,60和 90mg·d-1 短期治疗均能有效改善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运动能力 ,但每日剂量以低于60mg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