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评价Haigis公式预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方法通过理论性计算,比较不同公式的LASIK手术前后等效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率。LASIK手术患者31例(59眼),眼轴〈28mm。分别用Haigis、Holladay I、SRK/T公式计算LASIK手术前后等效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aigis、Holladay I、SRK/T公式计算LASIK手术前后等效眼屈光力的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率分别为1.01±0.01、0.96±0.02和0.94±0.02,三组之间两两配对t检验,P值均等于0.000。Haigis、Holladay I、SRK/T公式的LASIK手术前后等效人工晶状体度数误差在±0.5D以内的准确率分别为79.7%、11.9%和1.7%,误差在±1.0D的分别为100%、68.4%和27.1%。Haigis公式计算LASIK手术前后等效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差值随角膜屈光矫正值的增大而增大,校正公式为△D=-0.267-0.114×△SEQSP。结论Haigis公式是比较适合于LASIK术后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与Holladay I和SRK/T公式相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高角膜屈光力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①探讨角膜屈光力异常增大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屈光力计算准确性的影响。②比较不同计算公式对高角膜屈光力患者IOL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对33例(43眼)角膜屈光力高于47D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术前采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屈光力,根据高斯光学理论和临床资料推导得出IOL屈光力理论计算公式(本方法)。采用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Hoffer Q、SRFUT与SRK2公式对IOL屈光力进行计算,植入IOL术后人工晶状体眼实际屈光状态与术前预测值的差异为预测误差(predictive error,PE),预测误差的绝对值为绝对预测误差(absolute predictive error,AE),分别计算不同计算公式的PE与AE。用SPSS11.0软件进行如下分析:①比较不同公式AE的差异。②回归分析不同公式AE与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结果①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Hoffer Q、SRK/T与SRK2公式所产生的AE分别为(0.28±0.17)D、(0.24±0.18)D、(0.27±0.17)D、(0.25±0.23)D、(0.59±0.35)D及(0.83±0.48)D,SRK/T与SRK2公式产生的AE高于所研究的其他计算公式,差异具有显著性。②SRK2公式与SRK/T公式的AE分别与角膜屈光力呈正相关(SRK2公式:r^2=0.522,F=44.82,P〈0.01;SRK/T公式:r^2=0.443,F=32.63,P〈0.01),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及Hoffer Q公式产生的AE与角膜屈光力不相关。结论对于角膜屈光力异常增大的白内障患者,SRFUT与SRK2公式的计算准确性较差,两者的计算误差与角膜屈光力大小相关,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与Hoffer Q计算的准确性不受角膜屈光力的影响,其计算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对称性角膜切开术(AK)治疗伴有高度散光患者的安全、有效、可预测性。方法对27例(38只眼)散光>2.00 D伴随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AK。分别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地形图和IOL-Master。结果术前和术后曲率性散光的平均度数为(3.30±1.52)D和(1.59±1.20)D(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平均裸眼视力为0.28±0.23和0.55±0.28(P<0.01),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61±0.32和0.75±0.2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AK角膜散光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矫正曲率性高度散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丰菊  王丽茹  于芳蕾  鲁智丽 《眼科》2010,19(3):179-182
目的 探讨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AcrysofSN60TF)术后的稳定性及散光度变化,评价Toric人工晶状体治疗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白内障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患者3例.方法 于2008年2月至5月就诊的白内障患者3例,术前测量所需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球镜度数和角膜本身散光度数,并通过ALCON软件计算所需植入晶状体型号,术中将人工晶状体散光轴标记线和角膜屈光力最强的子午线重合,术后定期测量患者视力、散光度数、晶状体轴位变化.3例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度数分别为1.5 D、2.5 D、5.5 D,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ori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应用IOLMaster(德国Carl Zeiss公司)仪器,SRK/T公式计算出人工晶状体球镜度数.应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患者的角膜散光轴,并将最大屈光度、最小屈光度及所在轴、所需球镜度数、手术导致的散光度、手术切口位置输入Alcon计算公式内,计算所需晶状体型号及晶状体散光轴向位置.散光度1.5 D患者植入AcrysofSN60T3 IOL,2.5 D患者植入AcrysofSN60T4.5.5 D患者植入AcrysofSN60T4.术后随访1年以上.主要指标术后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散光度数及轴位.结果 术后随访1年,3例患者晶状体位置均无明显偏心,轴位偏移均小于5度.裸眼远方视力分别为0.6、1.0、1.0.较术前均显著提高,无明显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结论 Toric人工晶状体为治疗中高度角膜散光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小切口常规白内障手术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口矫正散光的效果。方法对角膜散光>1.00D的30例(37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以散光度数≥2.00D为A组,共11例(13眼);散光度数小于2.00D为B组,共19例(24眼)。两组患者均在角膜最大屈光径线上行角膜缘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组患者再在白内障手术切口对侧角膜缘处行4mm穿透性切口。检测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散光度数和视力变化。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A组平均视力分别为0.57±0.07、0.67±0.07、0.67±0.06,B组分别为0.52±0.07、0.56±0.06、0.59±0.06,A组术后各时间段均优于B组。A组患者术前平均散光度数为(3.06±0.89)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分别为(1.58±0.18)D、(1.18±0.17)D、(1.03±0.22)D,手术前后散光度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患者术前平均散光度数为(1.69±0.17)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数分别为(0.67±0.04)D、(0.47±0.05)D、(0.26±0.13)D,手术前后散光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角膜散光平均矫正量为(2.08±0.08)D,B组患者角膜散光平均矫正量为(1.42±0.02)D,A、B两组患者手术散光矫正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常规白内障手术联合对侧角膜缘穿透性松解切口可以更大范围地矫正术前已存在的角膜散光,提高患者裸眼视力和减少患者的不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IOLMaster测量超长眼轴眼时,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Haigis、SRK Ⅱ、Hoffer Q、Holladay 1及SRK/T公式)准确性,指导临床工作中超长眼轴眼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选择以及术后屈光度的预留.方法 前瞻性临床病例研究.收集以IOLMaster测量眼轴且眼轴长度大于28.5mm的白内障患者34例(46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过IOLMaster仪器内置软件计算各个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术后屈光度.术后3个月后,验光明确患者实际术后屈光度.比较各个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术后屈光度与实际术后屈光度的直线相关性,绝对预测误差的分布以及预测误差值平均值的差异.结果 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术后屈光度与实际术后屈光度直线相关系数分别是:Haigis公式r=0.902,SRK Ⅱ公式r=0.696,Hoffer Q公式r=0.871,Holladay 1公式r=0.896,SRK/T公式r=0.783.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绝对误差分布均较为分散,仅Haigis公式在1.01~1.50 D百分率超过60%.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误差平均值分别是:Haigis公式(1.12±0.40) D,SRK Ⅱ公式(0.82±1.53)D,Hoffer Q公式(1.91±0.46) D,Holladay 1公式(1.67±0.41) D,SRK/T公式(1.31 ±0.59)D,除SRK Ⅱ公式外,其他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误差值均为正值.结论 在IOLMater测量超长眼轴眼中,Haigis公式的预测术后屈光度与实际术后屈光度相关性最强,Haigis公式的绝对预测误差值61%分布在1.01~1.50 D,临床应用中可根据Haigis公式预测误差平均值调整术前预留屈光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曲率和Haigis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对于Lasik术后预测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方法 临床病例分组对照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病人,按时间随机选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73例103只眼.根据术前近视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即低度近视组(近视≤-3.0 D),共5只眼,平均近视(-2.87±0.60)D;中度近视组(近视~≤-6.0 D),共42只眼,平均近视(-4.33±0.60)D;高度近视组(近视>-6.0 D),共56只眼,平均近视(-8.75±0.60)D.术后随访1个月.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曲率并与临床病史法得出的角膜曲率值比较;使用Haigis公式计算Lasik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并分别与角膜旁路途径和SRK/T公式计算出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近视度组患者使用Pentacam测量出的角膜曲率值与临床病史法得出的数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23,-1.189,2.019;P >0.05).将所有患者使用Pentacam测量出的角膜曲率值分别带入Haigis公式和SRK/T公式,使用IOL Master仪器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并与角膜旁途径法得出的数值进行比较.Haigis公式和SRK/T公式计算出不同近视度组的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aigis公式预算的屈光度更接近于术前预测值(t值分别为1.821,1.422,-3.707;P >0.05).结论 Pentacam可以精确地测量角膜中心区域的前后表面的曲率,该数值可直接应用于IOL计算公式;Haigis公式计算Lasik术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高度角膜散光患者植入高度数环曲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术后的视力和屈光结果。 方法:对21例24眼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回顾性系列研究,术前角膜散光≥2.5D,植入AcrySof Toric IOL(T6,T7,T8或者T9)。研究数据包括术前和术后3mo的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BCDVA)、术前角膜散光、术后残留散光和散光轴向的偏离情况。 结果:术后3mo的UCDVA中75%(18/24)患眼视力>05,显著高于术前BCDV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5)。术前角膜散光是3.45±0.63D。术后3mo残留的散光是0.72±0.23D。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128,P<0.01)。术后67%(16/24)的眼残留散光<0.75D,83%(20/24)的眼<1.00D。术前预计矫正散光312±0.54D,术后实际矫正散光3.05±0.66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05)。人工晶状体术后3mo和1wk之间的旋转度数是3.2°±2.1°。 结论:植入高度数Toric IOL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和可预测的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角膜散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术前伴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在植入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和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术后的裸眼视力,并探讨术前角膜散光的程度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裸眼远视力的提高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患者44例57眼的病例资料,其中球面组有23例27眼,非球面组有21例30眼,记录术前及术后1d裸眼远视力(UDVA)、术前角膜散光度数、人工晶状体型号及等效球镜度数、术中人工晶状体轴位.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d裸眼远视力(LogMAR)差别以及术后1d裸眼视力0.4以上患者的比例,并按散光度数进行分层,散光度数小于2.0D为低散光层,散光度数≥2.0D为中高散光层,比较两组术后裸眼远视力的提高效果.结果:球面组和非球面组术后1d裸眼远视力0.4以上患者比例分别为92.6%、93.3%,与术前14.8%、13.3%相比明显增加.两组术前、术后1d裸眼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裸眼远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散光层内两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裸眼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术后1d裸眼远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不同程度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在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后,术后裸眼远视力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术后1d裸眼远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球面及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有效地提高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裸眼远视力,但在提高裸眼视力方面,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并不优于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Acrysof Toric 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和旋转稳定性,以及角膜曲率测量方法对其矫正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植入Toric IOL 的白内障患者20例23只眼.随机根据自动验光仪、角膜地形图和IOL Master测量的角膜曲率值计算植入相应的Acrysof Toric IOL,观察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散光、总散光、人工晶状体旋转度,计算术源性散光(SIA),比较术前三种角膜曲率测量方法对散光矫正的影响.结果 术后患眼的UCVA为0.69±0.16,BCVA为0.83±0.15.患眼的总散光从术前的3.23D降至0.59D,下降了约82%.而术前后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术后总散光与目标残余散光的差值,三种角膜曲率测量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rysof Toric 人工晶状体具有良好的散光矫正效果和旋转稳定性.自动角膜曲率测量方法对其散光矫正效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眼易诱发和加速白内障的形成,白内障联合硅油取出术前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准确测算是术眼获得术后良好视觉质量的关键. 目的 研究不同仪器和不同IOL计算公式在硅油填充合并白内障眼行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前IOL屈光度测算的差异,并测算术前预测IOL屈光度与术后术眼屈光度的误差,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于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连续纳入玻璃体切 割术后硅油填充合并白内障者36例36眼,患眼均于硅油乳化后4个月~2年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硅油取出术,术前分别用IOLMaster及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MK)测量术眼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CC)和前房深度(ACD)等生物学参数,分别采用SRK-Ⅱ、SRK/T、Hoffer Q、Holladay 1和Haigis计算公式和预留的屈光度计算拟植入的IOL屈光度,分析和比较IOLMaster及A型超声联合MK用上述计算公式测算的IOL理论屈光度值与术后术眼实际屈光度值的平均预测误差(MPE)和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 结果 A型超声+MK和IOLMaster测得的AL分别为(25.21±1.02) mm和(25.43±0.90) mm,ACD分别为(3.07±0.62) mm和(3.22±0.38)mm,A型超声+MK测量的AL和ACD值明显小于IOLMaster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IOLMaster与A型超声+MK测得的CC分别为(44.58±1.57)D和(44.56±1.6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8).用IOLMaster测量时,SRK/T公式的MAE明显小于SRK-Ⅱ、Hoffer Q、Holladay 1和Haigis公式的MAE,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7、0.009、0.012、0.001);Haigis公式的MAE明显大于SRK-Ⅱ、HofferQ和Holladay 1公式的MA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35、0.021).用A型超声+MK测量时,Haigis公式的MAE明显大于与SRK-Ⅱ、SRK/T、Hoffer Q和Holladay 1公式的MA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4、0.018、0.006).用SRK-Ⅱ、SRK/T、Hoffer Q和Holladay 1公式计算时,IOLMaster与A型超声+MK间测量的MAE≤1.0D眼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07、2.250、0.845、0.084,均P>0.05);用Haigis公式计算时,IOLMaster测量的MAE≤1.0D眼数明显多于A型超声+MK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1,P=0.035). 结论 使用IOLMaster时SRK/T公式测算的IOL屈光度准确性最高,用A型超声+MK测量时推荐使用SRK-Ⅱ、SRK/T、Hoffer Q和Holladay 1测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王骞  朱俊英  肖燕  陈鹏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9):1618-1619
目的:评价白内障手术中植入AcrySof IQ Toric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及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的稳定性。

方法:对21例26眼伴有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植入AcrySof IQ Toric散光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 术前角膜散光、预计散光、总散光,术后角膜散光及残余散光; 以及术后人工晶状体旋转度。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 术后残留散光0.55±0.33D,与术前总散光2.05±0.57D相比明显下降(t=13.574,P<0.05); 与术前预留散光0.47±0.19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149,P>0.05)。术后3mo角膜散光-1.89±0.53D,与术前角膜散光2.01±0.58D相比无差异(t=1.908,P>0.05); 所有26眼的人工晶状体旋转度均<20°,平均旋转为(3.65±2.86)度。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AcrySof IQ Toric IOL植入矫正散光手术,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散光,术后IOL旋转稳定性良好,是治疗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的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应用Pentacam AXL全景生物测量仪3 种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SRK/T、Haigis和 Barrett Universal Ⅱ)预测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3 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超高度近视[眼轴长度(AL)≥28 mm]白内障患者,应用Pentacam AXL全景生物测量仪进行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等数据测量,个性化选择适宜的预留屈光度IOL,获取3 个公式理论预留屈光度,术 后3 个月随访时测量患者实际屈光状态,计算各个公式理论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实际屈光度的差值即平均屈光误差、差值的绝对值即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非正态分布定量资料数据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或卡方检验;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眼轴与平均绝对屈光误差的相关性。结果:共32例(56 眼)患者纳入研究,SRK/T、Haigis和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平均屈光误差分别为-0.18(-0.53,0.23)、-0.18(-0.54,0.09)、-0.11(-0.49,0.15),MAE分别为0.40(0.20,0.61)、0.32(0.14,0.64)、0.27(0.12,0.55)。对于平均屈光误差,Barrett Universal Ⅱ与SRK/T公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7,P=0.012);Barrett Universal Ⅱ与Haigis公式、Haigis与SRK/T公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MAE,Barrett Universal Ⅱ、Haigis与SRK/T公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3 种IOL计算公式,MAE与AL均相关,对于SRK/T公式,AL增加1 mm,MAE增加0.23 D;在Haigis公式中,AL增加1 mm,MAE增加0.04 D;但是在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中,AL增加1 mm,MAE反而会减少0.01 D。结论:3 种IOL计算公式对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IOL度数的预测都是相对准确的,其中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Barrett UniversalⅡ、Haigis和Olsen三种公式在不同角膜曲率的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中的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于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的86例(86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眼角膜曲率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A组26例,角膜曲率为>42~44 D;B组28例,角膜曲率为>44~46 D;C组32例,角膜曲率>46 D,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收集患眼术前分别依据Barrett UniversalⅡ、Haigis和Olsen公式计算的预留屈光度和术后3个月患者的实际屈光度,计算并比较各个公式的平均屈光误差,分析平均屈光误差在不同屈光域的占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角膜曲率分别与三种计算公式获得的平均屈光误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间性别、年龄、视力、病程及术前眼压、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依据Barrett UniversalⅡ、Haigis、Olsen三种公式计算后患眼的屈光误差A组、B组、C组3组组间比较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依据Haigis、Olsen公式计算的患眼屈光误差A组、B组、C组组内均高于依据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计算的患眼屈光误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计算后屈光误差≤0.50 D 的患眼占比显著高于依据Haigis、Olsen公式计算后患眼的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依据Barrett UniversalⅡ、Haigis和Olsen公式计算的患眼屈光误差与角膜曲率均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依据Barrett UniversalⅡ、Haigis和Olsen三种公式计算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在不同角膜曲率的白内障患者中都较为准确,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的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为临床上避免屈光误差(refractive error,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72例(80眼),依术前平均眼压将测试眼分为两组:正常眼压组(10~21 mmHg,1 kPa=7.5 mmHg)和高眼压组(>21 mmHg),分别为28眼和52眼。比较各组内术后3个月验光所得实际等效球镜度与术前人工晶状体 Master中 4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SRK/T、Holladay1、Hoffer Q及Haigis)相应预测等效球镜度的差异。定义实际等效球镜度减去预测等效球镜度即为RE,当RE<0时为屈光近视漂移,而RE>0则为屈光远视漂移,RE取绝对值为绝对屈光误差(absolute refractive error,ARE),评估眼压对各公式术后ARE及RE的影响。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P=0.000),且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正相关(r=0.974,P=0.000)。正常眼压组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高眼压组各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4)。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远视漂移时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RE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3、0.422)。正常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LSD两两比较,SRK/T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小(均为P<0.01),Haigis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大(均为P<0.05),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高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总体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6.757,P=0.000),经LSD两两比较,Hoffer Q公式RE较其他公式的小(均为P<0.01),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可提高患者视力并改善眼压,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明显正相关。计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人工晶状体度数时,术前平均眼压正常者应选SRK/T公式较为准确,而术前平均眼压高时Hoffer Q公式更合适。  相似文献   

16.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不同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力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及Orbscan对角膜屈光力测量准确性和对IOL屈光力计算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以OrbscanⅡZ对18例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屈光力进行检查,分析角膜中央直径3min区域的角膜总体屈光力(KbackH)与角膜地形图屈光力(Kback);根据高斯光学理论推导优化的IOL屈光力计算公式,应用SRK/T、HofferQ、Holladay、Holladay2与本公式分别计算IOL屈光力和IOL植入眼屈光状态的预测值(REpackt),以IOL植入眼的实际屈光状态(REpact)为标准,REpcediet与REpost的差异为预测误差(PE),PE的绝对值为绝对预测误差(AE),比较不同计算公式的PE与AE的差异;将REpost分别代人IOL屈光力计算公式与Holladay2公式回推计算角膜屈光力的理论值,比较本公式计算所得角膜屈光力(Kback)、Holladay2公式的计算值(KbackH)与KT、KK的差异。结果IOL屈光力计算公式、Holladay2的PE值(D)均小于Holladay、HofferQ、SRK/T公式的PE和AE,均小于其他计算公式(P〈0.05),IOL屈光力计算公式与Holladay2公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backH值、Kabck值与K,值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小于Kk值(P〈0.05)。应用KT计算IOL屈光力产生的AE小于KK产生的AE。结论本公式与Holladay2公式测试角膜屈光手术后IOL的屈光力较为准确;Orbscan分析所得角膜中央直径3rnm区域K,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KT联合本公式或Holladay2公式计算IOL屈光力可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基于新型扫频光源生物测量仪测量的全角膜屈光力(TK)和传统角膜屈光力(K)计算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21年5—1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因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衍射型三焦点IOL植入术的患者29例(58 眼)。使用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进行术前眼轴长度、前房深度、中央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前后表面角膜屈光力、TK、白到白角膜直径的测量。分别使用K和TK按照目前常用IOL度数计算公式(SRK/T、Haigis、Holladay2及Barrett Universal Ⅱ)及额外新增加的Barrett TK Universal Ⅱ公式计算IOL度数及预测屈光度数。术后1、3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远视力检查及主觉验光。计算绝对预测误差、绝对预测误差均值、绝对预测误差中位数(MedAE)及各个公式预测误差值在±0.25、±0.50、±0.75、±1.00D内所占的百分比。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McNemar's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TK值和K值的差异平均值(TK-K)为0.007D,二者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6 (P<0.001),提示二者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在Haigis和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使用TK值计算的MedAE略小于K值计算的MedAE;在SRK/T和Holladay2公式,使用K值计算的MedAE略小于TK值计算的MedAE。Barrett TK Universal Ⅱ比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预测误差值在±0.25、±0.50D内所占的百分比略高,而SRK/T、Haigis及Holladay2公式K值计算比TK值计算预测误差值在±0.25、±0.50D内所占的百分比略高,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新型扫频光源生物测量仪测量的TK值在不同IOL度数计算公式中的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与K值一致,利用TK值在Barrett TK Universal Ⅱ公式的计算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切口对角膜散光的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位置和形态的手术切口对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散光及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术前角膜散光值>1.00D的白内障患者43例52眼,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为位于上方10∶30~11∶30的透明角膜隧道切口。B组患者采用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角膜散光值为1.00~2.00D的患者,切口为位于角膜最大屈光度径线的直线形巩膜隧道切口,长度为6.0~7.0mm,角膜散光值>2.00D的患者,在上述直线形切口对侧角膜缘处,另作一弧形板层松解切口。分别于术后2wk,3mo随访患者,检查裸眼视力及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B组患者术后2wk,3mo裸眼视力好于A组。B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在术后2wk,3mo时均小于A组。结论:位于角膜最大屈光度径线的6.0~7.0mm直线形巩膜隧道切口,及此切口联合作对侧弧形板层松解切口均能有效矫正白内障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