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MD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MDCT)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方法 对于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评估冠心病风险具有广阔前景.总结MDCT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以及管腔狭窄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其诊断价值与限度,探讨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多层CT(MD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可以无创性评估非钙化性、钙化性和混合性斑块。冠状动脉斑块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他汀类药物的影响。方法对连续63例  相似文献   

3.
慢性闭塞病变(chnmic total occlusion,CTO)是指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3个月或有造影资料证实闭塞时间>3个月[1].有研究[3]证实,短期CTO的病变以富含脂质的软斑块为主,而长期CTO的病变以纤维钙化的硬斑块为主.因此导丝通过及球囊扩张比较困难,且从冠脉造影图像上很难分清闭塞段斑块的性质,以及闭塞段是否有钙化等.无创的冠脉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computed tomographic,MDCT)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准确性较高[3].本研究旨在探讨MDCT对于CTO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有无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64层MDCT在判断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测量血管大小、斑块负担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患者经MDCT显示的位于冠脉近、中段的粥样硬化斑块作为研究对象,在斑块的最大层面测量斑块的CT值,根据CT值将斑块分类。并测量、计算最小管腔面积、血管外膜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以IVUS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DCT判断斑块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各类斑块的平均CT值,并对血管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例患者粥样硬化斑块25个,软斑块11个,纤维斑块7个,钙化斑块7个,平均CT值分别为49±32HU,93±23HU,1138±350HU。MDCT对脂质、纤维和钙化斑块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和92.9%;85.7%和94.4%;100%和100%。MDCT测量的管腔面积、血管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高于IVUS测量的结果,但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64层MDCT是一种准确无创的诊断和测量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MDCT检查计算机量化及肉眼评估诊断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对比研究,确定斑块成分对诊断程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评价127例行64层MDCT检查及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D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方法105例患者(包括高心率、冠状动脉钙化及肥胖病例,但除外房颤病例)作MDCT冠状动脉成像,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MDCT图像质量及对冠状动脉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每例均对冠状动脉的13个节段进行分析(共1365个节段)。1144个节段能满足管腔评价,221个节段因钙化严重(153个节段)或运动伪影(68个节段)无法满足管腔评价。105例中钙化积分中位数为154(范围0~1983);87例钙化积分〈1000,中位数105(范围0~994);18例钙化积分≥1000,中位数1477(范围1115-1983)。MDCT发现≥50%狭窄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7.9%、93.0%、95.5%。当评价局限在钙化积分〈1000的患者时,MDCT发现≥50%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98.9%、95.3%、99.0%。临床正确诊断率(发现或排除至少1个有意义病灶)为92.4%(97/105)。结论对非选择性病例,MDCT可提供高诊断准确性的冠状动脉图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于不同程度钙化情况下冠状动脉CTA显示明显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系统性评价和荟萃分析。方法检索文献中有采用冠状动脉CTA对明显狭窄的研究,这些检查均使用16排以上的MDCT设备,均采用钙化积分判断狭窄程度。以有创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为参考标准。根据钙化积分和CT设备的情况对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共14121篇文章和51项研究报道了钙化积分对于冠状动脉CTA诊断效能的影响,可收录到此系统性回顾中。其中的27项研究(5203名受试者)适合进行荟萃分析。对病人水平的分析显示,当钙化积分分别为0~100,101~400,401~1000和>1000时,冠状动脉CTA发现明显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95.8%、95.6%、97.6%和99.0%;特异度分别为91.2%、88.2%、50.6%和84.0%。对于钙化积分为401~1000时,由于没有明显狭窄的病人较少,所以冠状动脉CTA的特异度显著低于其他组。16排MDC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明显低于更多排的现代CT系统。结论即使在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的情况下,冠状动脉CTA对于明显狭窄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很高。采用64排MDCT或更新的CT系统,钙化积分对于冠状动脉CTA的诊断几乎不再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低辐射量CT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TCA)联合斑块钙化积分对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行低辐射量CT℃A检查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占65.33% (49/75),女患占34.67% (26/75),均采取低辐射量CTCA扫描,在低辐射量CTCA图像中评估斑块钙化积分,并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参考标准,综合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分为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和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斑块钙化积分,分析低辐射量CTCA、斑块钙化积分及两者联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的斑块钙化积分503.2±557.4,高于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的42.6±79.6,差异显著(P =0.002,<0.01);低辐射量CTC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2%、78.26%、90.67%,斑块钙化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19%、100.0%、89.47%,两者联合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15%、100.0%、97.33%.结论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方法选择上,低辐射量CTCA、斑块钙化积分分别具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准确率,不额外增加辐射剂量、延长扫描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易损斑块形态、成分及大小的价值.方法 6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ACS组3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33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ACS组及稳定性心绞痛组的管腔狭窄程度、斑块最低密度值、钙化形态(点状钙化或大钙化)及斑块大小进行评价.计算64排MDCT对ACS易损斑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ACS组与SAP两组之间特征的差异描述和分析,定性变量用卡方检验,定量变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两组之间管腔的狭窄程度无差别.ACS组斑块的最低密度CT值[(39±78)HU]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斑块的最低密度CT值[(103±114)H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315).斑块的总体积两组比较无差异,软斑块体积比例>40%的例数,ACS组较稳定性心绞痛组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状钙化在ACS组更频繁而稳定性心绞痛组大钙化更为常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0.221).斑块最小密度CT值<35 HU的比例在ACS组较SAP组更频繁(P<0.01,t=0.161).同时存在点状钙化及斑块最小CT值<35 HU这两个特征对ACS诊断显示很高的阳性预测值,而缺少这两个特征阴性预测值很高.结论 ACS易损斑块CT特征包括:斑块低密度、点状钙化、软斑块体积所占比例较大的特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同时具有CT值<35 HU、点状钙化特征高度提示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CT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6例疑诊为冠心病患者行64层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以CAG为标准评价CCT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并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分析其与经CAG确诊的冠脉狭窄程度之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36例患者中共检出105个斑块。冠脉轻度狭窄以钙化斑块引起为主,冠脉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以混合斑块引起为主。CCTA诊断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与管腔轻度狭窄、混合斑块与中重度管腔狭窄存在相关性。结论:64层CCTA可在诊断冠脉狭窄的同时无创性评价斑块性质,可及时发现冠脉中脂质成分丰富的斑块,以便尽早及时给予临床干预,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