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D-氨基半乳糖(D-Gal)/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中肝组织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变化,探讨TLR4在识别内毒素、启动炎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腹内注射D-Gal 900 mg/kg与内毒素(即脂多糖,LPS)10 μg/kg后0~7 h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以评价肝功能;另随机取10只小鼠给药后观察致死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Tanon Gis 2.0软件分析不同时间点肝组织中TLR4 mRNA表达,并与血浆TNF-α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实验数据用SAS软件分析.结果给药后4 h,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与0h比较,P<0.05);血浆TNF-α含量逐步上升,在2 h、5 h有两个分泌高峰;7 h小鼠开始死亡,10 h致死率达80%.正常小鼠肝组织少量表达TLR4 mRNA,给药后表达明显增强(与0 h比较,P<0.05);免疫组织化学也显示TLR4蛋白有类似的变化,尤其肝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表达更为显著.血浆TNF-α含量与肝组织TLR4 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肝内细胞膜上表达的TLR4可能通过启动下游的炎性应答基因表达及细胞因子释放而诱导出肝组织对LPS的炎性应答.因此,调控TLR4表达可能是感染性疾病防治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二草清肝汤对内毒素性肝损害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二草清肝汤对内毒素/脂多糖(LPS)性肝损害的防护机制。方法:采用LPS腹腔注射(10mg/kg)制备小鼠内毒素血症肝损害模型,BALB/c小鼠2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二草清肝汤小剂量组和二草清肝汤大剂量组;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TLR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二草清肝汤能明显提高小鼠存活率,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减轻;二草清肝汤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小鼠的IL-12、TNF-α水平显著低于LP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二草清肝汤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小鼠肝组织TLR4 mRNA水平也明显低于LP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二草清肝汤大、小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草清肝汤能明显减轻LPS所致的肝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各种细胞的TLR4表达,同时下调IL-12、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中对肝损伤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N)构建FHF小鼠模型,采用ELtSA方法和RT-PCR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及肝组织TNF-αmRNA表达,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RT-PCR法检测血清NO水平及肝组织iNOSmRNA,在小鼠用药后不同时期动态观察TNF-α、NO及肝损伤的变化,并对模型鼠分别给予TNF-α单抗和NO合成酶抑制剂L-NMMA,动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在FHF小鼠中,用药后2~4h肝组织TNF-αmRNA表达显著增加(0.91±0.75→0.82±0.08,P<O.01),伴血清TNF-α水平升高,给予TNF-α单抗后可阻断LPSD-GalN介导的肝损伤,用药后4~8 h肝组织iNOSmRNA表达及血清NO水平亦显著升高(0.87±0.08→0.85±0.08,P<0.01),给予L-NMMA后使肝损伤反而加重.FHF小鼠用药后8~12 h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ALT明显异常,肝组织切片可见肝组织大块状出血和坏死. 结论:在LPS/D-GalN所致的FHF中,TNF-α的产生与肝损伤成正相关,而NO在此模型中似有保肝和肝损伤的双重作用,TNF-α和NO在FHF模型鼠的肝损伤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Toll样受体4(TLR4)在内毒素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动态观察在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分离肝Kupffer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 mRNA的表达;将Kupffer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孵育,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基质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正常大鼠肝组织TLR4 mRNA表达水平较低,Kupffer细胞未检测到TLR4 mRNA表达;CCl4处理2~6周大鼠的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CCl4处理4周和6周大鼠Kupffer细胞的TNF-α基础分泌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大鼠(P〈0.05);在LPS的刺激下,TNF-α的分泌水平较基础值进一步增高(P〈0.05),呈浓度依赖性。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在肝损伤过程中逐渐增高,相关分析显示在慢性肝损伤的早、中期。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 mRNA的表达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在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过程中,大鼠肝脏TLR4基因表达上调,与Kupffer细胞活化和肝脏的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耐受模型小鼠对LPS刺激的反应性,以及肝组织中SOCS-1表达的变化,试图从机体水平探讨SOCS-1与内毒素耐受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脂多糖(LPS)预处理建立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耐受动物模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时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肝组织中SOCS-1mRNA的表达,并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OCS-1在肝脏的表达.结果:在LPS刺激后,LPS组血清TNF-α水平、TNF-αmRNA、SOCS-1mRNA均在1h开始升高,至3h时达到峰值,随后又逐渐下降正常水平;PBS组血清TNF-α水平及TNF-αmRNA表达几乎没有明显变化,且无SOCS-1mRNA表达,与LP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耐受组(ETT)的3h血清TNF-α水平较非耐受组(NETT)低(693.38ng/L±95.2ng/Lvs1110.24ng/L±164.33ng/L,P<0.01);3h肝组织TNF-αmRNA表达峰值较NETT组低(97.96±19.67vs139.14±31.17,P<0.05);而肝组织SOCS-1mRNA表达峰值较NETT组高(91.58±12.94vs 52.82±6.96,P<0.01);肝组织可见脂肪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超微结构表现为Kupffer细胞激活,吞噬功能增强;免疫组织化学可见肝组织中SOCS-1的表达.结论:内毒素耐受状态下,肝组织中的SOCS-1mRNA表达却明显增强,肝组织中的SOCS-1mRNA表达、Kupffer细胞的激活以及机体的内毒素耐受状态三者间可能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犬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对16条健康犬静注LPS建立AU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VHF治疗组;用放免法检测其成模时及治疗后1、2、4h静脉血TNF—α、IL-6、IL-10,RT—PCR法检测其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6条健康犬AU建模成功;与成模时、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治疗组血清TNF-α、IL-6、IL-10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治疗4h后,治疗组TLR4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电镜检查显示,治疗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HVHF能通过清除细胞因子TNF—α,下调TLR4表达,从而下调细胞因子高表达和肺内炎症反应,减轻肺内炎性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心肌TOLL样受体4(TLR4)受体表达的影响及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取8周龄的雄性SD大鼠32只,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LPS+乌司他丁组,LPS+地塞米松组.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三组给予脂多糖8 mg/kg大鼠阴茎静脉注射,LPS+乌司他丁组与LPS+地塞米松组分别同时给予乌司他丁2.5万/kg、地塞米松5 mg/kg;正常对照组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3h后断头取血并取心肌液氮保存;ELISA法测血浆TNF-α的水平;放免法测定心肌组织中AngⅡ水平;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TLR4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心肌组织TLR4含量.结果 (1)LPS组TNF-α、CRP、IL-6水平和心肌AngⅡ水平显著增高;与LPS组相比,乌司他丁组TNF-α 、CRP、IL-6和心肌AngⅡ显著降低(2)LPS可明显增加心肌中TLR 4 mRNA及蛋白表达,乌司他丁明显抑制心肌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乌司他丁能抑制LPS诱导大鼠心肌的炎症反应.乌司他丁能降低LPS诱导大鼠的心肌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乌司他丁可能通过降低TLR4水平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暴发性肝衰竭中Toll样受体2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D-氨基半乳糖(D-Gal)/脂多糖(LPS)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模型中肝组织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变化及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关系,探讨TLR2在启动炎性应答而致肝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BALB/C小鼠腹内联合注射D-Gal 900 mg/kg与LPS 10μg/kg后观察其存活率,并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转氨酶和血浆IL-18、TNF-α和IFN-γ含量。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Tanon Gis2.0软件分析各时间点肝组织中TLR2 mRNA表达,并与血浆IL-18、TNF-α、IFN-γ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组织TLR2蛋白的表达。 结果 给药后4 h,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与0 h比较,P<0.05);10 h小鼠死亡率达80%。血浆IL-1 8、TNF一α和IFN-γ含量逐步上升,IL-18在1 h即显著升高,之后持续高表达;TNF-α在2 h、5 h有两个分泌高峰;IFN-γ在2 h前增加不明显(F=2.5 7,P=0.1 3),但3 h及以后则显著升高(与0 h比较,P<0.01)。正常小鼠肝组织少量表达TLR2 mRNA,给药后1 h表达即显著增强(与0 h比较,P<0.05);免疫组织化学也显示TLR2蛋白有类似的变化,尤其肝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表达更为显著;且部分肝细胞凋亡、坏死后,残存肝组织仍有较高TLR2表达。相关分析表明,肝组织TLR2 mRNA表达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2、4(TLR2、4)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TAC)诱导ANP肺损伤动物模型,并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和氯喹阻断组。计算肺组织学分值和肺损伤指数以评价肺损伤程度,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组不同时间点肺组织TLR2和TLR4 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胰腺炎组大鼠3h时肺组织TLR2、4mRNA表达开始增高,12h时达到峰值(P〈0.05),同时,肺损伤加重,肺组织TNF -α浓度升高,NO浓度逐渐降低;给予氯喹治疗后,TLR2、4mRNA表达降低,肺损伤程度减轻,肺组织TNF-α浓度降低,NO浓度显著升高。结论ANP时,肺组织内TLR2和TLR4的基因表达上调,其升高同肺组织损伤呈正相关,在ANP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TLR4在细菌内毒素(LPS)致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中对气道炎症损伤与黏液分泌的调控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慢性支气管炎组(LPS组)、多粘菌素B干预组(LPS+PMB组)、多粘菌素B自身对照组(PMB组),每组10只。用气管内注入LPS 200μg/200μl及每日LPS溶液雾化吸入1 h的方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3 w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对大鼠肺脏进行病理学检查,肺组织阿先蓝过碘酸雪夫(AB-PAS)阳染面积,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黏蛋白Muc5AC、TLR4在支气管肺内的表达及荧光定量RT-PCR Muc5AC mRNA、TLR4 mRNA在肺内的表达。结果 LPS组大鼠BALF细胞总计数、中性粒细胞个数、TNF-α水平。AB-PAS阳染面积、Muc5AC、TLR4蛋白表达量及Muc5AC mRNA、TLR4 mRNA水平与LPS+PM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NS组和PMB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LR4介导LPS诱发的慢性呼吸道炎症反应可能导致Muc5AC蛋白与mRNA高表达。多粘菌素B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TLR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而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老龄大鼠感染性多器官损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大鼠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和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选用气管插管法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由肺炎导致多器官损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肺、心、小肠组织TLR4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主要相关分子表达变化.结果 老龄模型组和青年模型组肺、心、小肠组织内毒素结合蛋白(LBP)、CD14、TLR4、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 mRNA和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kB(NF-κB)阳性细胞数和/或光密度表达分别较老龄对照组和青年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或P<0.05),老龄模型组肺、心、小肠组织TLR4和NF-κB分子表达又较青年模型组增高显著(P<0.01或P<0.05).结论 TLR4信号转导介导了老年感染性多器官损伤,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化瘀祛痰方药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 TLR4/NF-kB信号通路活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全方组、补气组、化瘀组、祛痰组,各组大鼠分别以生理盐水和相应中药煎剂连续灌胃9d,末次灌胃给药2h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随机分为7组,即①正常对照组、②LPS刺激组、③全方组、④补气组、⑤化瘀组、⑥祛痰组、⑦空白血清对照组.其中②组加入终浓度为10μg/ml的LPS,③~⑦组用各组含药血清(浓度为10%)预处理24 h后加入终浓度为10 μg/ml的LPS,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进行各项指标测定.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定量分析TLR4、NF-kB和TNF-α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TLR4、NF-kB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TLR4、NF-kB和TNF-α表达显著增加(P<0.01),全方组TLR4、NF-kB和TNF-α的表达与刺激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拆方各组中,化瘀组TLR4、NF-kB和TNF-α水平均显著减少(P<0.01),而补气组和祛痰组TLR4、NF-kB和TNF-α水平降低不明显.结论 化瘀祛痰方药及化瘀拆方可显著抑制内皮细胞TLR4/NF-kB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这可能是其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2、4(TLR2、4)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TAC)诱导ANP肺损伤动物模型,并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和氯喹阻断组.计算肺组织学分值和肺损伤指数以评价肺损伤程度,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组不同时间点肺组织TLR2和TLR4 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胰腺炎组大鼠3 h时肺组织TLR2、4 mRNA表达开始增高,12 h时达到峰值(P < 0.05),同时,肺损伤加重,肺组织TNF-α浓度升高,NO浓度逐渐降低;给予氯喹治疗后,TLR2、4 mRNA表达降低,肺损伤程度减轻,肺组织TNF-α浓度降低,NO浓度显著升高.结论 ANP时,肺组织内TLR2和TLR4的基因表达上调,其升高同肺组织损伤呈正相关,在ANP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丹皮酚对Toll样受体(TLR)、核因子(NF) -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10%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4 mRNA表达.不同浓度的丹皮酚干预脂多糖(LPS)诱导的HUVEC-C TLR4表达(24 h)及NF-κB活化(2 h),PCR法测TLR4 mRNA及NF-κB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测TLR4蛋白及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血清作用24 h后,高血压病组TLR4 mRNA的表达较健康组增高(P<0.01).丹皮酚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LPS诱导的TLR4 mRNA高表达,抑制LPS诱导的TLR4蛋白高表达和IκBα蛋白的降解(P<0.05,P<0.01,P<0.001).结论 TLR-NF-κB信号途径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紊乱是高血压病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之一,丹皮酚可通过抑制其表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卵泡抑素样蛋白3(follistatin-related protein 3,FSTL3) 在不同诱因所致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脓毒症肺损伤模型,左肺门夹闭后开放构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模型。分别检测肺损伤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FSTL3含量,肺组织中FSTL3的蛋白及mRNA表达。FSTL3中和抗体(FSTL3-neutralizing antibody,FSTL3-NA)腹腔注射或FSTL3基因敲除后评估FSTL3抑制对两种诱因所致的小鼠肺损伤的影响。结果 LPS (10mg/kg)注射6 h后,小鼠血清中FSTL3逐渐升高,12 h达到峰值,18h至24h起趋于稳定,均高于0 h(P<0.05);缺血2 h,再灌注2 h起,小鼠血清中FSTL3逐渐升高,6 h达到峰值(P<0.05);Western blot和RT-PCR显示LPS刺激18h后,肺组织FSTL3蛋白和mRNA水平达到峰值(P<0.05); 缺血2 h,再灌注4 h时,肺组织FSTL3蛋白水平达到峰值(P<0.05),6h时FSTL3 mRNA水平达到峰值(P<0.05)。FSTL3-NA处理可明显减轻脓毒症小鼠肺病理损伤,下调肺组织TNF-α和MCP-1的蛋白表达(P<0.05),上调SOD1和SOD2的蛋白表达(P<0.05);FSTL3基因敲除可明显减轻IR小鼠肺病理损伤,下调肺组织TNF-α和MCP-1的蛋白表达(P<0.05),上调SOD1和SOD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 LPS或IR刺激后,小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的FSTL3明显升高,FSTL3抑制或敲除可明显减轻小鼠肺组织炎症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旋毛虫感染对小鼠不同组织细胞TLR2/ TLR4(Toll样受体)表达量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感染前、后不同时期小鼠心肌、肺及腹腔巨噬细胞,应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TLR2/ 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应用ELISA方法对血清相关炎性因子进行检测.结果 随着旋毛虫感染时间的变化,TLR4和TLR2在心肌、肺和腹腔巨噬细胞上的表达略有不同,但大致呈双峰状.旋毛虫感染初期4d左右,TLR2/ TLR4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之后降低,14 d左右,心肌与肺TLR升高,巨噬细胞TLR则继续下降,在21 d左右,心肌TLR表达量达到最高值,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肺组织TLR呈下降趋势,巨噬细胞TLR表达升高,之后下降并趋于稳定.感染鼠的血清中炎性因子IL 2和NO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TNF-α、IL-10和IL-12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IL-6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旋毛虫感染可引起小鼠心肌、肺和巨噬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TLR2/TLR4表达发生变化,继而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分泌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旋毛虫生活史不同阶段抗原及其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和组织器官损伤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Toll样受体4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Toll样受体4 mRNA(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TLR4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36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不同的再灌注时间(0、0.5、1、24和8 h)处死动物.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心肌TLR4蛋白表达情况.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定量心肌TLR4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1)Sham组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IR组心肌损伤较重,缺血心肌恢复血液灌注8 h内,其病理学变化未见显著改善.(2)Sham组与IR组TLR4蛋白都有阳性表达,IR组TLR4表达增加,且以再灌注1 h最为明显(19.62±3.84,P<0.01).(3)与Sham组比较,IR组心肌,TLR4 mRNA表达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以再灌注1 h达到峰值[(4.03±0.85)×10-2,P<0.01],而Sham组各时间点未见明显改变.(4)IR组心肌TNF-α水平高于各对应时间点Sham组(P均<0.05),且心肌TLR4 mRNA表达与TNF-α呈正相关(r=0.728,P<0.01).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心肌TLR4表达迅速上调,TLR4的激活可能通过促进TNF-α等炎性因子的产生分泌增多来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王传强 《山东医药》2011,51(33):26-28
目的探讨肝素对烫伤鼠血浆TNF-α及门静脉内毒素(LPS)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无烫伤组10只,烫伤组及烫伤后使用肝素组(肝烫组)各30只。肝烫组于烫伤后即刻4、h、8 h皮下注射硫酸肝素100 U/kg,烫伤组和无烫伤组相同时相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烫伤组、肝烫组分别于烫伤后8、12、24 h处死动物,无烫伤组8 h全部处死。取门静脉血测LPS,取腹主动脉血测血浆TNF-α。结果与无烫伤组相比,烫伤后大鼠血浆TNF-α及门静脉LPS均显著升高(P均〈0.01)。使用肝素后,烫伤鼠血浆TNF-α及门静脉LPS均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烫伤可导致大鼠血液LPS和TNF-α升高;肝素可能通过保护烫伤鼠肠黏膜屏障抑制LPS移位,使血浆TNF-α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9.
背景:正常肠上皮作为物理屏障能限制肠道微生物的入侵。肠上皮细胞极低表达Toll样受体(TLR)4和髓样分化蛋白(MD)-2,不与脂多糖(LPS)反应。目的:探讨以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IFN)-γ和LPS刺激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后,TLR4和MD-2的表达及其对LPS反应性的变化。方法:将FIT-29细胞分为8组,分别加入RPMI1640、TNF-α、IL-1β、IFN-γ、LPS、TNF-α+LPS、IL-1β+LPS、IFN-γ+LPS干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内IL-8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TLR4和MD-2 mRNA的表达。结果:TNF-α、IL-1β和IFN-γ能显著上调HT-29细胞TLR4、MD-2 mRNA和IL-8的表达(P〈0.01);HT-29细胞与,TNF-α、IL-β、IFN-γ预孵育后再以LPS刺激,IL-8的表达进一步上调(P〈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γ)可增加肠上皮细胞TLR4和MD-2的表达,促进其对LPS的反应,引起肠上皮细胞对常驻菌的过度反应.从而启动或加重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在老年感染性多器官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和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采用气管插管法注入肺炎克雷们杆菌,由肺炎导致多器官损伤;应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肺、心、小肠及肾脏组织病理改变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6变化情况。结果与同龄对照组比较,老龄模型组和青年模型组肺、心、肾、小肠组织TNF-α、IL-1、IL-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P〈0.01或P〈0.05);而老龄模型组肺IL-1、心TNF-α、IL-6和小肠IL-1、IL-6表达水平又较青年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或P〈0.05),脏器损伤亦较重(P〈0.05)。结论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6参与了老年感染性多器官损伤,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