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莉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172-1173
义乌是中国小商品的集散地,经济繁荣,人口流动频繁,由于种种因素,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水平较低。近年来,全省外来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数逐年上升,本次调查旨在对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状况进行分析,做好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1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状况1·1义乌现有常住人口680446人,外来人口703633人,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213972人。1·2近年在各医院分娩的产妇中,流动人口孕妇的比例逐年增加,2001~2003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构成见附表。附表2001~2003年新生儿构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常州市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现状,为促进流动人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常州市1 400名孕产妇孕产期检查和分娩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医疗保险、常住人口数、月收入与流动人口产前检查次数是否达到4次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孕产妇的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医疗保险情况是产前检查是否达到4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常州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文化程度仍较低,但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孕产妇的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医疗保险情况是主要影响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危险因素。如何根据这一特点改变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管理模式,是提高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俞洁  李丹  马孝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44-1546
目的:分析徐汇区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状况,为提高徐汇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徐汇区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起徐汇区早孕建册率和系统保健管理率逐步提高,且流动人口孕产妇提高显著。结论:孕早期保健是影响徐汇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的主要环节,通过开展孕情监测工作,有助于孕妇尽早进入孕产期保健网络,尤其对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早孕建册率、系统管理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蒋美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278-4281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现况及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浦东新区10个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对472名流动人口孕产妇在孕产期保健服务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有76%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5.39±0.153)次;93.6%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在医院中分娩;44.2%的产妇接受了产后访视。影响其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有:孕产妇及其配偶的文化程度、生育史。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意识,是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徐汇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了解城市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状况。方法:调查上海两医院1995年1月~1997年2月的分娩病历,并以问卷形式调查来医院分娩的产妇。结果:外来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本地人,主要原因是缺少合理的产前保健。文化程度、妇幼保健知识及经济收入是影响是否接受孕产期保健的因素。结论:在加强健康教育和文化教育,促进外来孕产妇主动积极地接受孕产期保健的同时,也要从保健制度方面作些改革,以减少外来孕产妇接受孕产期保健的困难和阻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现场随机拦截访问的形式对江东区669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建立产检情况、第一次产检时间、产检次数、孕产期保健知识指导和接受产后上门访视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 istic分析。结果: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在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收入水平的育龄妇女产检率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第一次产检时间及产检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流动人口妇女的文化程度及收入水平是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降低收费水平,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提供便捷的孕产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卫生工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11名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孕产妇基本情况、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和实际利用情况等信息,并与出生信息和病案首页信息匹配。结果 60.89%的孕产妇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平均产检次数为(6.02±2.53)次,产检次数≥5次者占70.84%;影响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有是否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人均月收入、子女数、支付产检费用和认为产检费用是否合理。结论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宣教,落实保健保障政策,提高服务的可及性,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孕产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提出促进流动人口孕产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的建议。方法在北京和杭州两市流动人口聚集区,对1 446例流动孕产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3.3%的流动孕产妇女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档案,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为59.5%,住院分娩率为86.9%,产后访视率为11.6%。结论流动人口对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低,需要通过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健康教育、打击非法接生,来促进流动人口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描述中国2000-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其与孕产期保健措施间的关系,为改善孕产妇死亡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动态数列法描述2000-2015年中国孕产期保健状况的变化趋势,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与孕产期保健措施的关系。结果2000-2015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各项孕产妇保健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高危产妇比重增长相对较快。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与各项孕产期保健措施均呈负相关,其中高危产妇比重与孕产妇死亡率关系最密切。结论中国孕产妇死亡状况已明显改善,有关部门应致力于各项孕产期保健措施的均衡发展,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孕产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提出促进流动人口孕产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的建议.方法 在北京和杭州两市流动人口聚集区,对1 446例流动孕产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3.3%的流动孕产妇女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档案,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为59.5%,住院分娩率为86.9%,产后访视率为11.6%.结论 流动人口对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低,需要通过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健康教育、打击非法接生,来促进流动人口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与蝶翼针在CT增强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将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 690例,对照组1 680例.分别采用留置针与蝶翼输液针进行肘静脉穿刺输注,评价检查结束后2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未出现造影剂渗漏现象;而采用传统蝶翼针时,其中22例患者完成扫描却有少量造影剂外渗,另有4例患者造影剂大量外渗,被迫中断增强扫描.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可在CT扫描前预先留置好,增强时直接连接高压注射器即可,节约了床旁穿刺的时间.结论:与蝶翼输液针比较,静脉留置针不但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节省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attempt, to evaluate the remote effects of carrying and moving heavy loads on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and maternal function of female workers. 364 married women employed in various types of occupation involving carrying and moving different weights were subjects inducted in this study. The workers were divided into light load group (less than 20 kg) and heavy load group (greater than 20 kg) according to weight carried by workers at each time. 267 married sales women who worked in standing posture and 183 married art and craft factory workers who worked in sitting posture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Histories of menstruation,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among the workers were recor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revalence of disturbances of menstruation between weight carrying and control groups was found. However, there was a tendency to increasing of prevalence of pelvic infection with the weight carrying group, by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birth in the heavy load group (7.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ight load group (3.4%) as well as that of the art workers, but they a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position of uterine cervix was lower in the heavy load group by measuring the distances of cervix to edge of vaginal membrane.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走罐与右旋布洛芬对非异性下腰痛(NLBP)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符合标准的80例NLB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隔天一次,6次为一疗程的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每天3次走罐治疗,每次0.15g,疗程为12d的右旋布洛芬治疗。使用VAS疼痛视觉模拟量尺和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所有NLBP患者一疗程前、后的疼痛程度、日常社会生活活动能力及整体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以反映疗效。结果:两组间比较,发现走罐组较药物组两种指数的变化更显著,并且走罐组有效率为92.5%,也远高于药物组的75%,说明走罐对NLBP的作用优于药物。结论:走罐可减轻以至消除NLBP患者的疼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和心理,是值得推荐的经济有效的治疗NLBP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表达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确诊的8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血液中GDF-15、Fib水平,并行64排螺旋CT检查。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DSA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比较GDF-15、Fib、64排螺旋CT单一及联合诊断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中GDF-15、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F-15诊断肺动脉栓塞阳性78例,Fib诊断肺动脉栓塞阳性78例,64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阳性79例,平行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阳性98例,系列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阳性59例。平行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P<0.05),系列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P<0.05),平行联合及系列联合诊断的AUC值均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P<0.05)。结论:血清GDF-15、Fib表达联合64排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有效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制儿童X线防护床模型在婴幼儿X线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需要进行X线摄像的0~1岁婴幼儿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应用自制儿童X线防护床模型)和对照组.干预组婴幼儿在进行X线检查前被放置在自制儿童X线防护床模型中,令其对检查床模型进行充分的适应,对照组直接进行X线检查.比较2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和一次成功投照所需的平均对间.结果:干预组婴幼儿X线检查一次性成功率(97%)和患儿家属满意度(9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一次成功投照所需的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进行放射投照前应用X线防护床模型可使患儿适应X线投照环境,明显减少完成一次成功投照所需要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一次性投照成功率,有效地减少了重复投照的次数,减少了放射线对婴幼儿的损害,可提高放射科的工作效率.因此,非常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全息条码技术使生化检验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更适应条码技术在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要求。方法应用全系条码控制标本流程,建立重要的节点控制程序。结果全程自动控制标本与数据的流向。结论全息条码技术使生化检验更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更适应应急状态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挛缩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合并肢体挛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应用Ashworth痉挛量表(ASS)、Brunnstrom运动评定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实施措施前、实施措施后3个月时调查,采用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挛缩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挛缩肢体运动功能情况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肢体挛缩程度、挛缩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肢体挛缩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实施效果和实施要点。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实施一体化健康管理,为观察组;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未实施一体化健康管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体检者体检时间、体检质量、体检服务态度、体检满意度评分、体检后3个月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症等控制率。结果:观察组体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服务态度、体检满意度和体检质量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体检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可提高体检质量,改善健康干预效果,信息化支持是实现健康管理一体化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双向电泳法测定烟草烟雾染毒大鼠肺组织差异蛋白的表达。[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平均体重(150±10)g,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其中,3组为吸烟组,分别暴露于动式气体染毒装置进行烟草烟雾染毒1个月、2个月和4个月,每天2次,每次30min;另1组为不吸烟对照组,按常规饲养于动物房。分离不同剂量组大鼠肺组织,提取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测定。用ImageMaster2D Platinum软件对获得的蛋白图谱加以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病理切片显示吸烟组大鼠肺气肿改变明显,支气管炎症反应逐渐加重。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吸烟组大鼠肺组织总蛋白数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数,其中16个表达上调,12个表达下调。表达上调的蛋白点中,6个仅在吸烟组表达;下调的点中5个仅在对照组表达。[结论]双向电泳是一种有效的分离肺组织总蛋白的方法,烟草烟雾染毒可致大鼠发生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症反应,并引起大鼠肺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一次性止血带用于输液固定及替代人工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6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在静脉穿刺时均使用自制一次性止血带,穿刺后按常规方法固定,对照组撤去止血带,实验组再用松开的止血带固定针头硅胶管和输液管末端,观察一次静脉输液的成功率;拔针时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压迫止血,实验组利用止血带固定棉签压迫止血,观察按压部位的出血率、淤血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一次静脉输液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出血率、淤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一次性止血带用于输液固定能提高输液的成功率,用于压迫止血能替代人工按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