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三维定位技术在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进行锥形束CT扫描,所得数据经计算机软件处理可获得多生牙的三维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曲面断层影像,以指导手术入路及方式。结果 32例患者38颗埋伏多生牙,通过CBCT定位的术前判断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准确率100%。所有埋伏多生牙均顺利拔除,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锥形束CT可以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多生牙的数量、形态、唇腭侧位置、大小、方向、与邻牙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精确定位多生牙,对手术入路、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对复杂埋伏牙多生牙进行术前定位,为减少手术创伤提供依据。方法对98例116颗上颌复杂埋伏牙多生牙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术前定位,并经手术验证。结果 64层螺旋CT术前诊断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64层螺旋CT能获得直观的、立体的三维图像,并可准确测量多生牙与相邻组织的关系,可作为复杂埋伏多生牙术前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秀珍  朱忠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48-2949
目的:探讨前颌骨埋伏多生牙的术前CT定位.方法:68例中18例经X线片显示确定有埋伏多生牙且其与恒牙重叠或位于根尖部,望触诊唇腭侧无膨隆而无法确定手术入路的患者加用CT轴位扫描,以确定其位于恒牙唇侧或腭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结果:68例中5例合并较大囊肿患者住院手术,其余均在门诊局麻下拔除埋伏多生牙.CT定位指导手术18例.结论:CT对埋伏多生牙的定位更精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埋伏牙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埋伏牙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运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等方法重建图像,以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及其与相邻牙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 24例患者共计33颗埋伏牙,其中单颗牙埋伏阻生16例,多颗牙埋伏阻生8例;埋伏牙的牙体形态、大小、数量、根尖部发育情况、萌出方向和与周围邻牙的关系等临床信息均能清晰显示。多层螺旋CT图像显示的定位信息与术中埋伏牙解剖信息均可达到基本吻合。结论多层螺旋CT牙成像可对埋伏牙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客观有效的定位信息,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多生牙在颌骨中埋伏的位置,定位性诊断及拔除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拍摄X线牙片,曲面断层片及上颌三维CT片,结合临床检查,确定埋伏多生牙的位置,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以确定手术入路,然后进行多生牙的拔除。结论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通过不同类型X线片及临床检查相结合,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然后进行多生牙的拔除术。  相似文献   

6.
以往上颌埋伏阻生牙的定位,多采用拍摄X线根尖片和上颌咬颌片来确诊。单凭X线平片影像,很难精确定位埋伏阻生牙在上颌骨中的位置,特别是埋伏阻生牙是否在上颌的唇侧或腭侧,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弥补了X线平片的缺欠。现就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重要作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弥补了X线平片的缺欠。现就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玮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98-99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埋伏牙诊断的应用。方法:对本科2000年以来正畸治疗患者中23例有埋伏牙的患者采用(1.5T)64层螺旋CT颌面部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以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与邻牙的关系。结果:本组共29颗埋伏牙,螺旋CT重建图像准确显示颌骨内埋伏牙的数量,牙冠牙根的形态,唇腭向的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甚至能测量与唇侧骨面的距离,为手术定位。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准确诊断埋伏牙,多生牙,对正畸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与拔除方法。方法 临床门诊患者50例,通过定位X线牙片结合临床检查分析判断埋伏牙的位置,然后确定手术进路手术拔除。结果 50例患者,经术前定位,4例位于唇侧,38例位于腭侧,8例位于牙列中,与术中所见一致,无损伤邻牙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定位X线牙片对埋伏多生牙进行定位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手术应据此选好进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例疑似上颌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然后对上颌骨骨折进行三维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患者常规CT扫描结果及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使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2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诊断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CT扫描诊断效果。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充分显示出患者的上颌骨骨折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资料,对上颌骨骨折患者的后期治疗与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价值,提高了上颌骨骨折的一次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对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怀疑上颌前部埋伏牙的患者做上颌牙轴位螺旋CT扫描,将所得到的二维图像传送到ADW3,1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ultiplannar reformation,MPR)和三维重建(3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结果:经3D成像和MPR处理后,15例不易定位的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其位置、数目、牙轴方向、牙体形态等,均被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来。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的定位精确,能清晰显示其形态、唇侧或腭侧位置、萌出方向及邻牙关系,三维重建技术可作为颌面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前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埋伏多生牙在颌骨中的定位诊断与拔除方法。方法通过拍摄X线牙片及全景片,结合临床检查,利用X射线照相中的几何学原理确定多生牙的位置,以确定手术入路,然后拔除。结果门诊与住院患者120例,根据手术结果与术前的X线牙片及全景片对照,诊断符合率达98.6%;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牙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埋伏多生牙的位置通过X线牙片及全景片,结合临床即可正确判定其位置,以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手术入路拔除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上颌骨埋伏牙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X线片均不能清楚地判断埋伏牙(或阻生牙)形态、位置及与邻牙关系的30例患者应用螺旋CT进行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并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经CT三维重建和SSD处理后,30例病例均清楚地显示了埋伏牙的牙体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上颌埋伏牙手术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美  刘景旺  成明富 《淮海医药》2004,22(4):280-281,F003
目的 评价螺旋 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在膝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2例膝关节创伤性骨折进行高速螺旋 CT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 ,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层面重组 (MPR)、三维重组 (3D)。结果  2 2例膝关节检查均获清晰图像 ,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后 ,能清晰、立体、直观显示骨折部位、范围及劈裂移位方向和塌陷程度。结论 螺旋 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为膝关节创伤性骨折术前明确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荣耀  曹伟  孔凡彬 《黑龙江医药》2011,24(6):1001-100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三维重建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埋伏牙患者进行轴位螺旋CT扫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齿科后处理软件获得埋伏牙多方位图像及曲面断层影像.结果:在24例患者中均清晰显示埋伏牙,牙齿的形态、结构及与邻牙的解剖关系.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对埋伏牙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16排螺旋CT对38例埋伏牙患者进行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在东芝工作站上进行MPR、CPR及VR三维重组。结果 16排螺旋CT横断面图像、三维立体图像及多平面图像清楚地显示了埋伏牙牙齿的形状、埋伏的深度、离唇侧或腭侧方向的距离、牙齿萌出的方向,还有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16排螺旋CT MPR、CPR及VR图像可以准确地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作为埋伏牙治疗的精确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螺旋 CT三维重建对颌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颌面复杂骨折 46例患者采用西门子 Plus- 4C型螺旋 CT行螺旋方式扫描 ,层厚 3mm或 5 m m,应用表面阴影显示法 (SSD)进行三维图像重建 ,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 ,若怀疑下颌骨骨折时 ,应用勾画删除技术对图像进行切割删除处理 ,以便单独显示下颌骨的三维图象。结果 螺旋 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 :应用勾画删除技术可清楚显示下颌骨骨折位置与移位情况 ,尤其髁状突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结论 螺旋 CT三维重建对复杂颌面骨骨折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有利于确定复杂颌面骨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 ,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马红 《安徽医药》2012,16(5):620-621
目的总结多生牙发生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临床检查和放射线检查发现多生牙。结果在接受检查的3 425名患者中,共发现33位多生牙患者(男23位,女10位),一共37颗多生牙。29位(87.88%)病人有1颗多生牙,4位(12.12%)有2颗。31颗(83.78%)多生牙发生在前上颌骨,其中17颗(54.84%)位于中线处。剩下的6颗(16.22%)多生牙位于前磨牙、磨牙的低位区。24颗(64.86%)多生牙为锥形,其余的为切牙状、双尖牙状和不规则状。结论多生牙好发于男性,男∶女为2.3∶1。多生牙主要发生在前上颌骨,其次位于前磨牙、磨牙的低位区。  相似文献   

18.
孙玉亮  朱洪峰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2):132-133,F000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4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结果64层螺旋CT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瓣片、破口位置及内膜和主动脉壁钙化。三维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按DeBakey分型,表现为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19例。结论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对主动脉夹层明确诊断并分型,具有准确、快捷、简便及无创的特点,是诊断该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