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牛蒡种子质量检验方法,为牛蒡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及质量分级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牛蒡种子的扦样、净度分析、真实性鉴定、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与结论:通过对牛蒡种子7项指标的测定,初步建立了牛蒡种子质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莲花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金莲花种子品质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方法:通过测定不同产地金莲花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率、发芽情况等指标,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利用SPSS 12.0软件中的K聚类分析方法,初步制定金莲花种子的分级标准.结果与结论:测定了不同产地金莲花种子品质,并初步制订了金莲花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明党参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明党参种子品质检验方法,为明党参种子检验规程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种子检验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明党参种子的品质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的明党参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并据此初步制订了明党参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蜀葵种子的品质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为黄蜀葵种子检验规程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种子检验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黄蜀葵种子的品质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测定了不同产地黄蜀葵种子的千粒重、含水率、生活力、发芽率等,并初步制定了黄蜀葵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桔梗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桔梗种子的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的桔梗种子的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测定了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的桔梗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等,并据此初步制订了桔梗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秦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及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秦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从不同产地采集的24份秦艽种子进行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指标的测定,统计分析数据,利用平均数加减标准差法制定秦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以发芽率作为秦艽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其他指标作为参考,将秦艽种子质量分为4个等级。结论:此方法初步制定了秦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可作为控制秦艽种子质量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7.
黄檗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及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黄檗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及分级标准.方法:通过对黄檗种子扦样、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发芽率等指标的研究,建立相应的检验方法,并对62个来源的黄檗种子进行检验.各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作为分级依据的参考.结果与结论:建立了黄檗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制订了黄檗种子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决明子种子质量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决明子种子的质量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采用扦样、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鉴定、生活力测定、种子重量测定等方法对决明子的种子质量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采用现有的种子检验规程对我国决明子药材主产地6省23个市县收集的决明子种子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桔梗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不同产地53个批次的桔梗种子样本进行分选,测定净度、含水量、千粒重、发芽率、生活力等指标,通过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逐步聚类分析,确定桔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桔梗种子被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和二级种子为合格的种子。结论:建立了桔梗种子的分级质量标准,为桔梗种子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别山区桔梗种子的分级方法及标准。方法采用筛分法将桔梗种子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测定不同等级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幼苗长势等指标,用扫描电镜测种子大小、表面纹理。结果Ⅰ级种子为优质种子,其种子大小、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幼苗长势等均优于Ⅱ、Ⅲ级,且种子表面纹理皱缩程度明显小于Ⅱ、Ⅲ级。结论该研究将桔梗种子合理分为三个等级,且分级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为桔梗种植良种繁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定知母种子检验方法,为知母种子检验规程及质量分级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参照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知母种子的扦样、净度分析、真实性鉴定、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与结论:通过对知母种子7项指标的测定,初步建立了知母种子质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来源泽泻种子质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产区、不同批次泽泻种子千粒重,含水量、种子净度和发芽率,结果:四川彭山夏季成熟的泽泻种子千粒重、含水量、种子净度和发芽率较好.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泽泻种子质量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夏枯草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目的:研究夏枯草种子的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不同居群夏枯草种子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进行检测,各项指标综合进行K聚类.结果与结论:测定了不居群夏枯草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发芽情况各项指标,并以此初步制订了夏枯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肉苁蓉种子质量进行评价并建立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考察不同初加工方法对肉苁蓉主要有效成分影响,确定肉苁蓉的适宜加工方法。方法:以种子千粒重、空胚率、水分含量等方面对肉苁蓉种子进行质量评价;分别对冷冻干燥法、自然烘干法和热风循环烘干法进行初加工方法考察,采用HPLC-UV法测定不同初加工方法下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含量。结果:建立肉苁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并根据评级指标将种子分为Ⅰ、Ⅱ、Ⅲ 3个等级;通过对加工方法的考察表明最优加工方法为冷冻干燥法,该方法有效成分损失少、饮片外形美观、质地酥脆、干燥速度快。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肉苁蓉种子资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也为肉苁蓉鲜品的初加工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夏枯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条件,研究其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方法: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夏枯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采用风选法对种子进行分级,测定不同等级夏枯草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含水量、色泽、种子大小等各项指标。结果:夏枯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不同千粒重种子的发芽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发芽率随着千粒重的增大而升高。结论: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含水量、色泽、种子大小等各项指标的测定可为制定夏枯草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种子的贮藏技术对于延长种子寿命、提高种子品质、增加药农收入至关重要。从种子在储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影响因子、贮藏方法等方面综述了中药材种子贮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材种子的安全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撑,为建设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仓储中心提供参考。众多研究结果显示,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其内部的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等代谢产物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会发生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种子的种类和含水量等生理因素及贮藏温度、湿度、时间、通气情况等外界因素均会对种子的寿命及活力产生影响。选择良种、改善贮藏环境可以延长种子寿命,也是中药材种子仓储中心建设的重心。  相似文献   

17.
头花蓼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头花蓼种子育苗技术。方法头花蓼种子育苗选用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或疏松肥沃的人工混合土做育苗基质,采用种子拌细土(1∶200)撒播,播种后厢面盖地膜再起塑料拱棚进行保温、保湿,并加强揭膜、浇水等田间管理。结果通过对育苗基质、覆土厚度、播种方法、播种后保温保湿措施等影响头花蓼种子育苗的因素进行系列试验研究,提出了头花蓼种子育苗的可行方法,并研究制订了种苗质量标准。结论头花蓼种子育苗技术可在头花蓼GAP基地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黑老虎种子检验方法,为黑老虎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实施指南及相关文献,以不同试剂、浸种方式及时间组合处理两批黑老虎种子,通过发芽率筛选最适播种前处理方法;考察不同贮藏方式和时间对发芽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黑老虎种子的红四氮唑(TTC)生活力测定参数;并对黑老虎种子进行水分测定和质量测定。结果 黑老虎种子播前处理的最优方法为40℃纯水浸种2 h,室温纯水浸种10 h;发芽试验条件为于自然光照下室温土培,播种后第60天计数。经最优前处理方法处理后的两批次黑老虎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0%、88%;此外,种子经密封冷藏6周发芽率可达最高,后快速下降。黑老虎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为种子穿刺后预湿6 h,用0.3%TTC于40℃避光染色24 h。分别采用低恒温烘干法和百粒法测定两批种子的千粒重分别为210.97、218.18 g,含水量分别为13.15%、18.64%。结论 建立了黑老虎种子质量检验方法,黑老虎种子采后密封冷藏有助于一定时间内提高黑老虎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贝母种子浸液抑制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伊贝母种子浸液对种胚本身后熟过程及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证实种子内存在某类抑制物质,据此提出了新的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精种子休眠的特点,探索其萌发的适合条件。方法:按照种子检验规程要求测定了黄精种子的基本特性,包括千粒重、种子活力等。应用不同温度层积方法探索黄精种子萌发特征。同时测定了黄精种子抑制物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黄精种子平均胚率为56.39%,浸种72 h的饱和吸水率为36.81%;新鲜种子、4℃湿沙和25℃干燥储存半年种子的种子活力率为100%、98.67%、96.67%;黄精种子及小球茎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芽抑制物;15、20、25℃层积的黄精种子均能萌发,但萌发时间、发芽率及萌发后发育情况存在差异,4℃层积种子不能发芽;种子萌发形成小球茎后进入休眠状态,4℃层积60 d处理后出苗率为93.33%。结论:黄精种子25℃可以正常萌发,但存在上胚轴休眠特性,需要一定低温打破休眠后才能出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