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年特发性便秘患者结肠、直肠和肛门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 (CIC)患者结肠、直肠和肛门运动功能变化。方法 应用不透 X线标记物法 ,采用 8通道水灌注式消化道压力检测系统 ,对 5 9例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 (CIC)患者及 36例对照者进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及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结果  1老年 CIC组全结肠及分段结肠通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 .0 5 ) ;2长期服用泻药的老年 CIC患者其全结肠通过时间较间断服药和不服药组明显延长 (P<0 .0 5 ) ;3老年 CIC患者最大缩榨压、模拟排便时肛管压力变化低于对照组 (P<0 .0 5 ) ,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容量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 ) ,并有 2 8例 (4 7.5 % )老年 CIC患者模拟排便时出现肛管压力异常升高。结论 老年 CIC患者存在结肠动力学异常 ,与直肠低敏感、高耐受及排便时直肠肛管运动不协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压力 ,探讨肛门直肠动力障碍在便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美国Sandhill公司生产的BioLAB动力学参数监测系统及固态压力传感器导管 ,对 40例CIC患者进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 ,并与 4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 便秘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榨压、最大缩榨间期及缩榨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5 ,P <0 0l,P<0 0 1) ;模拟排便动作时肛管剩余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肛管松弛率、排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 ,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 ;初始感阈值容量大于对照组 (P <0 0 0 1) ,排便感阈值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最大耐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慢性特发性便秘病人存在肛管直肠的动力学异常及直肠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65例为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75. 6±7. 2)岁;对照组为无糖尿病的老年便秘患者97例,男73例,女24例,平均年龄(76. 2±8. 6)岁。采用灌注式肛门直肠测压装置测定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缩榨压、初始感觉阈值、首次便意感阈值、最大耐受容量。结果观察组肛管静息压明显低于对照组(t=2. 112,P=0. 036);其初始感觉阈值、首次便意感阈值及最大耐受容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合并糖尿病的男性老年便秘患者肛管最大缩榨压明显高于女性(t=3. 801,P=0. 000)。伴腹痛的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的肛管静息压显著高于不伴腹痛者(t=3. 289,P=0. 002);伴排便不尽感的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肛管最大缩榨压、首次便意感阈值及最大耐受容量均明显高于无排便不尽感患者(P0. 05)。结论糖尿病老年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变化有其特点,性别及腹痛、排便不尽感是肛门直肠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65岁的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学的特征。[方法]选择42例65岁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及33例的中青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别进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并记录2组间患者的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及肛门括约肌是否出现矛盾运动。[结果]2组功能性便秘患者间,老年组的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而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最大耐受阈值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模拟排便时的肛门括约肌矛盾运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女性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缩压与男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均存在肛门括约肌的矛盾运动,但65岁的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盆底肌肉群收缩力减弱,内脏感觉功能异常,直肠对容积扩张的灵敏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老年人与非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肛管测压结果的研究,探讨不同年龄的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动力学及感觉功能的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采用瑞典Medtronic公司生产的8通道水灌注式消化道压力检测仪对30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及30例非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直肠肛管压力及感觉的测定.结果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静息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及模拟排便肛管不松弛与非老年功能性便秘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大多存在初始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增高及模拟排便肛管压力异常升高;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缩窄压与非老年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引起直肠抑制反射(RIRA)的最小气体容量二者比较存在差异(P<0.05).老年组患者高于非老年组患者.模拟排便时老年功能性便秘者直肠压力升高多较低.结论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对容量刺激存在低敏感、高耐受、高顺应性,且肛门、直肠的协调收缩功能紊乱;促胃肠动力药物能促进肛门、直肠协调收缩作用,因此除了生物反馈治疗外,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促胃肠动力药物可作为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慢性功能性便秘(F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障碍的特点,以指导其临床治疗。方法选择FC患者76例,其中老年女性27例(A组),老年男性20例(B组),非老年女性29例(C组);另选健康对照组26例。应用肛门直肠测压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肛管直肠屏障压、直肠肛管压差、最大缩榨压(MSP)、最小松弛容积(MRV)等指标,计算初始感觉阈值(FSV)、排便感觉阈值(DSV)和最大耐受量(MTV)。结果与对照组及B组比较,A组MSP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A组肛管直肠屏障压升高(P<0.05)。模拟排便时,A组直肠肛管压差显著低于对照组、B组及C组,其FSV、DSV和MTV均高于C组(P<0.05或<0.01)。结论老年女性FC患者较男性患者和非老年女性患者存在更多的肛门直肠动力异常,其可能是老年女性FC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及感觉阈的变化 ,探讨老年便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 8导水灌注压力检测系统 ,对 31例老年便秘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 ,应用气囊扩张检测其感觉阈值。同时检测 1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 :肛管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功能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肛门括约肌静息压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肛管最大缩窄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直肠肛门松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直肠初始感觉阈和最大耐受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存在明显直肠动力与感觉障碍。治疗方法应采用饮食、促动力药物以及直肠生物反馈等物理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知功能特点。[方法]选取57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OOC组),另选取27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检测,对比2组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知功能。[结果](1)OOC组最大肛管静息压(MARP)、肛门括约肌功能长度、缩榨持续时间及直肠排便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OC组最大肛门括约肌收缩压(MASP)、模拟排便时肛管残余压均高于对照组,而模拟排便时肛管松弛率低于正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健康志愿者比较,OOC组最小松弛容积及直肠最大耐受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OC组直肠初始感觉阈值及初始便意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女性OOC患者MARP、模拟排便时肛管残余压及肛管松弛率、最小松弛容积、初始感觉阈值、初始便意阈值、最大耐受量均高于男性OOC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OOC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长度、缩榨持续时间、直肠排便压较男性OOC患者降低不明显(P0.05),而女性OOC患者MASP较男性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OOC患者肛门外括约肌及盆底肌的收缩及协调功能障碍、直肠敏感性下降及对容量刺激的反应较迟钝可能是造成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重要原因;(2)女性OOC患者肛门外括约肌及盆底肌的收缩功能较男性弱。  相似文献   

9.
肛门直肠运动协调性障碍与慢性特发性便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测定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压力,探讨肛门直肠协调性运动障碍在便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生物反馈训练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Sandhill公司生产的BioLAB动力学参数监测系统及固态压力传感器导管,对40例CIC患者进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观察CI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生物反馈训练的作用.结果便秘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榨压、最大缩榨间期及缩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5,P<0.01,P<0.01);模拟排便动作时肛管剩余压高于对照组(P<0.001),肛管松弛率、排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意义.有73%(29/40)的患者直肠收缩无力,42%(17/40)的患者直肠收缩压低于肛管剩余压,28%(11/40)的患者出现反常的肛管括约肌收缩;生物反馈治疗可以调整便秘患者肛门直肠的协调性运动.结论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存在肛门直肠的动力学异常,直肠收缩无力、肛管松弛不良和肛门括约肌的反常收缩导致排便功能的障碍,生物反馈训练可以调整这些异常的动力改变.  相似文献   

10.
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及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慢性性发性便秘(CIC)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学及其力学及其心理的变化。方法肛门直肠测压法检测28例CI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变化,同时进行心理测试,并与24名健康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CIC患者年龄偏大(P<0.05);肛门括约肌静息压,最大缩榨压降低(P<0.05,P<0.005),肛管高压带长度增加(P<0.005);引起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最小松驰容量(MVR)增加(P<0.005),肛门括约肌松驰率下降(P<0.025);直肠内部容量刺激的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量均明显增加(P<0.005,P<0.005);CIC患者焦虑、抑郁精神心理异常倾向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CIC患者存在肛门直肠动力学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异常。  相似文献   

11.
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结肠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CIC)患者结肠运行功能变化及其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不透X线标记物法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虎自评量表(SAS)对59例老年CIC患者及36例老年对照者进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及心理状况分析,结果:(1)老年CIC组全结肠及分段结肠通过时间较老年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2)长期服用泻药组的老年CIC患者其全结肠及分段结肠通过时间较间断服药和不服药者明显延长(P<0.05),(3)老年CIC患者SDS,SAS标准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老年CIC患者中结肠通过时间延长组SDS标准通过时间延长组(P<0.05),结论:老年CIC患者存在结肠动力学异常,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与老年CIC患者结肠运行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便秘型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肛门直肠运动及直肠感觉改变。方法对2000-01~2004-01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根据罗马Ⅱ标准入选的便秘型IBS30例,腹泻型IBS20例,正常对照组26例,进行肛门直肠运动功能及直肠感觉测定。结果(1)便秘型和腹泻型IBS肛门括约肌压力、肛门括约肌最大缩窄压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增加腹压时,肛门括约肌净增压腹泻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拟大便时直肠和肛门括约肌出现同步收缩发生率便秘型IBS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便秘型IBS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顺应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腹泻型IBS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顺应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1)IBS存在肛门直肠运动异常。(2)便秘型IBS直肠对容量刺激低敏感、高耐受、高顺应性,可能是引起便秘原因之一。(3)腹泻型IBS直肠对容量刺激存在高敏感、低耐受、低顺应性和肛门自控能力减弱,可能与腹泻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感觉阈值和动力学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 Polygraf HR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检测42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肛门直肠压力、直肠容量感知、疼痛阈值、耐受阈值等指标,并与15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发现IBS的直肠静息压、肛管括约肌静息压、最大缩窄压及肛管长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初始感觉阈值、疼痛阈值、排便阈值腹泻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便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排便时IBS便秘组患者的肛管松弛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提示IBS患者排便功能和直肠感觉功能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肛门直肠运动及直肠感觉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瑞典CTD-SYNECTICS公司生产的PC-Polygraf HR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消化道检测仪,对35例非老年UC及19例老年U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功能进行检测,并与20例非老年健康人和28例老年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1)肛门静息压、括约肌压力、肛门括约肌最大缩窄压,老年UC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11、1.298、1.401,P>0.05);增加腹压时,老年UC组肛门括约肌净增压为(2.8±1.1)kPa,低于相应对照组的(3.8±1.2)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5).(2)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和顺应性,老年UC组为(85±30)ml、(180±69)ml和(26.5±8.8)ml/kPa,低于老年对照组的(95±31)ml、(205±78)ml和(32.9±12.9)ml/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21、3.135、3.146,P<0.01).(3)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顺应性,老年UC组均高于非老年UC组(t值分别为2.246、2.239、2.240,P<0.05);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性老年对照组高于非老年对照组(t值分别为2.238,2.301,P<0.05).结论 UC患者存在肛门直肠运动异常,肛门自控能力减弱;UC患者直肠对容量刺激存在高敏感、低耐受、低顺应性现象.健康老年人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受阈较高,老年UC患者对容量扩张刺激敏感性比非老年UC患者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气虚型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知功能的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便秘平台收治的53例OOC患者及60名健康志愿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知功能资料。 结果53例患者的平均肛管静息压高于健康志愿者(t=4.985,P<0.01),平均最大收缩压低于健康志愿者(t=7.555,P<0.01)。直肠排便压中,所有患者的平均排便压也是低于健康志愿者的(t=4.297,P<0.01)。肛门括约肌长度OOC患者较女性健康者增长(t=4.825,P<0.01);不同合并症女性OOC患者肛管静息压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前突=5.257,t会阴下降=6.091,t内套叠=4.23;P<0.05)。总体平均最大收缩压低于正常参考值,各型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前突=6.277,t会阴下降=5.306,t内套叠=3.293;P<0.05);直肠排便压中,各型患者均表现排便压较低,但仅直肠前突及会阴下降与健康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前突=3.313,t会阴下降=4.637,P均<0.05);患者排便阈值及平均排便阈值均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8,P<0.01)。虽然53例患者的平均初始阈值高于健康志愿者,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耐受量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合并症便秘患者的初始阈值与健康志愿者相差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OOC动力特点主要表现为高肛管静息压,低收缩压,以及直肠低敏感性,这说明肛门外括约肌及盆底肌的收缩及协调功能障碍、直肠敏感性下降及对容量刺激的反应较迟钝可能是造成功能性便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慢性特发性便秘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结肠、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变化及心理学基础初步探讨慢性特发性便秘(CIC)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肛门直肠测压法检测21例CI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变化,同时进行心理测试.20名健康者作对照.CIC组中11例行远端结肠测压,9例非CIC组作对照.结果CIC患者年龄偏大(P<0.05);肛门括约肌静息压、最大缩榨压降低(P<0.025,P<0.005);肛管高压带长度增加(P<0.005);引起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最小松弛容量(MVR)增加(P<0.005),肛门括约肌松弛率下降(P<0.025);直肠内部容量刺激的排便阈值和最大耐受量均明显增加(P<0.005,P<0.005);11例CIC组患者远端结肠测压结果表明收缩时间百分比、动力指数较非CIC组均明显降低(P<0.005);CIC患者焦虑、抑郁精神心理异常倾向的出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CIC发病机制是复杂的,结肠、肛门直肠动力学及精神心理因素均参与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136例帕金森病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8)与对照组(n=68),对照组患者应用美多芭和酚酞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减地黄饮子治疗,2组疗程均为28 d。比较2组便秘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慢性便秘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和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及帕金森病39项问卷评分(PDQ39)、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便秘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肛管静息压、CSS评分、PDQ39评分、直肠初次排便感觉阈、PAC-QOL评分与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肛管最大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相较于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直肠初次排便感觉阈及CSS、PDQ39、PAC-QOL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肛管最大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直肠初次排便感觉阈及CSS、PDQ39与PAC-QOL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地黄饮子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便秘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便秘症状、肛门直肠动力学及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和肛管直肠动力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和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及其对便秘分型、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我院4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CFC)及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不透X线标记物法测定结肠通过时间(CTT),同时应用8通道水灌注式下消化道压力检测系统进行直肠、肛管动力学测定.结果 (1)老年CFC组全结肠通过时间及乙状结肠通过时间分别为(49.0±16.4)h和(20.1±13.5)h,较对照组(25.2±7.7)h和(7.8±4.1)h明显延长(t=6.16和t=3.97,均P<0.05);(2)老年CFC患者模拟排便时肛管压力为(39.6±15.7)mmHg,对照组为(17.6±9.3)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P<0.05),老年CFC组13例患者模拟排便时出现肛管压力反常升高;老年CFC组直肠初始感觉阈和最大耐受容量分别为(49.2±10.5)ml和(175.2±52.6)ml,高于对照组的(33.6±8.5)ml和(123.4±39.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9和t=3.91,均P<0.05);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松弛率两组分别为59.5%和85.0%(x2=4.03,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