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04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39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6例患者术后出现胆道感染,7例患者出现轻度急性胰腺炎,经过及时观察护理和对症治疗后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ERCP成功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我科26例胆道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结果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治疗成功2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治疗成功3例;1例采用两种介入方法均失败后行胆肠吻合术;1例死于肝癌复发,1例再次肝移植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胆道狭窄的有效方法,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而心理护理、引流的观察及护理、有效预防感染、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饮食指导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DCD) 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52例DCD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胆道并发症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胆道并发症共12例,发生率为23.1%,包括8例胆管狭窄(5例吻合口狭窄和3例非吻合口狭窄)、5例胆漏(2例为吻合口狭窄合并胆漏)、1例胆道结石。患者中行ERCP处理7例,治愈及好转6例,1例次行二次肝移植,无死亡病例。结论 术后严密细致的监测、及时有效的护理治疗对于保证手术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ERCP治疗68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患者中胆道狭窄44例,其中吻合口狭窄28例,非吻合口狭窄16例;胆漏11例;胆泥和胆石形成25例,其中合并胆道狭窄12例。对胆道狭窄患者行括约肌切开、胆管扩张、鼻胆管引流和塑料内支架置放术等治疗;对胆漏患者行鼻胆管引流及塑料内支架置放术等治疗;对结石患者行括约肌切开、鼻胆管冲洗引流术及取石网篮取石等治疗。结果 ERCP手术成功率为94.4%(169/179),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吻合口狭窄的治愈率为96.4%(27/28),非吻合口狭窄的治愈率为25.0%(4/16),胆漏的治愈率为81.8%(9/11),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80.0%(20/25)。结论 ERCP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毕Ⅱ式切除术后胆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治疗的配合和护理.方法:对21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胆管结石患者施行治疗性ERCP,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沟通,常规胃镜检查,镇静药物分段使用,术中默契配合,及时的变换体位和腹部按摩,术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1例ERCP治疗成功19例(91%),失败2例.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3例,胆道感染1例.结论:术前、术后有目的的介入护理,术中默契的配合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围术期护理策略。方法:分析35例80岁以上患者行ERCP围术期临床资料,总结有效护理策略。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成功完成手术33例,成功率94.29%;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8.57%,其中急性胰腺炎1例、消化道出血1例、胆道感染1例,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未发生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评估、积极准备,术中配合娴熟、严密观察,术后细致观察、积极护理,围术期护理保证了80岁以上患者ERCP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7.
总结5例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狭窄行ERCP术的观察与护理的经验。对5例患者在ERCP术后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关键。本组5例愈全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胆系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肝移植患者的7%-25%,其中胆道狭窄最为多见[1]。临床采用内镜微创治疗对肝移植胆道并发症的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肝移植术后的应用目前已广泛开展,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施行的胆管置管引流减压技术,是在ERCP基础上开展的胆道治疗技术。我科室于2011年9月收治1例肝移植ERCP+ENBD术后鼻胆管脱落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的患者,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69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实施ERCP检查及治疗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患者均顺利接受ERCP治疗,术后2周58例术后恢复良好,42例肝外胆管狭窄患者术后3~6个月后吻合口狭窄治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表现和内镜治疗方法,评估治疗性ERCP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22例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实施34次ERCP,并根据ERCP结果实施相应内镜治疗.结果 21例33次获得成功,ERCP成功率为97.06%(33/34).全组患者ERCP后明确胆道并发症原因,并发症发生的部位为:供体肝、供体及受体胆管、胆管吻合口及十二指肠乳头.其中胆管炎性狭窄5例,胆管炎性狭窄伴肝内外胆管胆泥或胆石形成3例,胆管吻合口狭窄3例,十二指肠乳头功能紊乱2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2例,胆管过长、扭曲2例,吻合口胆漏2例,供体胆管与受体胆管直径差异过大1例,胆总管轻度扩张1例.该组无胆道出血患者,其中胆管炎性狭窄发生率最高,为36.36%(8/22);其次为胆管吻合口狭窄,为13.64%(3/22).内镜治疗治愈率为63.64%(14/22),好转率为31.82%(7/22).治疗方式选择:乳头球囊扩张(EPBD)17.65%(6/34),乳头括约肌切开EST35.29%(12/34),扩张胆管41.18%(14/34),鼻胆管引流(ENBD)70.59%(24/34),胆管支架引流(ERBD)26.47%(9/34),取石11.76%(4/34),胆管冲洗29.41%(10/34).结论 治疗性ERCP已成为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和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可靠、诊疗一体化等优点,逐渐成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