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用PWI联合MRA技术评价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后循环远端的无症状型缺血情况.方法 设立3组研究对象.A组:无症状组(n=22);B组:症状组(n=22);C组:健康对照组(n=30).分析3组PWI和MRA检查资料,观察后循环血管狭窄程度,侧支血管分级的显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rMTT)指标.结果 3组研究对象前后循环血管的MRA图像均取得满意效果;A、B、C3组后交通动脉开放的比率分别为68.2%(15/22)、77.3% (17/22)、50% (15/30),软脑膜动脉生成的比率分别为31.8% (7/22)、59.1%(13/22)、23.3%(7/30);A组与C组比较,rCBF、MTT存在差异,rBCV无明显差异;A组与B比较,B组的rCBF、rBCV下降,MTT延长,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PWI联合MRA,能够评价无症状型后循环缺血的范围及侧支循环血流,可以尽早地为临床提示后循环血液动力学状况,为治疗及评价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DWI)和灌注成像(PWI)结合,对短暂性脑缺血(TIA)分类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41例TIA患者入选,第1次DWI及PWI均在发病后24 h内进行,DWI阳性或PWI异常者分别于7~14 d内、1~3月复查T2WI、FLAIR、DWI及PWI ;DWI阴性及PWI正常者7~14 d后复查,如无异常,则随访终止,反之,同上随访.症状侧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分别除以对侧对照正常半球的CBV和MTT值得到其相对值,即rCBV和rMTT,rCBF值由rCBV除以rMTT得到.根据随访后的DWI表现,TIA患者被分为预后好与差2组.结果 28例(68%)患者有DWI或PWI的异常.在这些患者中15例仅有DWI异常,6例仅有PWI异常,7例既有DWI异常又有PWI异常.预后差的TIA患者rCBF和rCBV均明显高于预后好的患者.结论 磁共振弥散和灌注结合有助于评价TIA患者缺血的程度,对于治疗及预后判断都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狭窄是由椎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高血压/低血压等因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病变,是引起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约20%脑梗死患者是由后循环缺血所致[1]。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登记研究将后循环缺血根据血管走行分为远端、中间段、近端3个部分,其中远端血管解剖及生理结构特殊,一旦发生缺血,预后最为凶险,有效评估患者后循环远端缺血血流动力学,对病情诊断、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工作中,MR灌注加权成像(PWI)在判定脑血流灌注方面具有良好效果[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PWI及不同b值DTI在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脑常规MRI显示无明显缺血改变的单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PWI及不同b值(3100~400 s/mm2)DTI成像,以健侧脑组织为对照,分析患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白质MTT、rCBV、rCBF、TTP及不同b值ADC、FA值变化.结果 患侧脑白质MTT、TTP值较健侧延长(P<0.05), rCBF较健侧减小(P<0.05),患侧rCBV与健侧无统计学差异;b值自3100~1000 s/mm2,患侧ADC值大于健侧(P<0.05);b值等于700、400 s/mm2时,患、健侧ADC值无统计学差异;b值自3100~1300 s/mm2,患侧FA值小于健侧(P<0.05),b值自1000~400 s/mm2,两侧FA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常规MRI显示无明显缺血改变的脑动脉闭塞患者,MTT、rCBF、TTP可敏感地检测其灌注异常,高b值较常规b值ADC、FA值能够更敏感地探测其弥散改变.  相似文献   

5.
后循环脑梗死日益引起临床的关注。部分后循环脑梗死病人病灶与供血动脉病变不匹配,或血管狭窄的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不匹配,提示血管解剖变异或侧支循环影响了脑血流分配代偿。后交通动脉是后循环最重要的侧支动脉,可沟通前后循环的血流,但其常因变异而影响血流代偿,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转归有关。目前有多种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可应用于后交通动脉的检查,是活体研究后交通动脉的重要手段。就后交通动脉的MRA以及后交通动脉与后循环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MRA筛选潜在高危后循环梗死病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烟雾病分期、分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MR灌注加权成像(PWI)判断不同类型烟雾病脑血流动力学的情况.方法 搜集经DSA证实的28例烟雾病,按Suzuki分期(Ⅰ~Ⅵ期)方法分期,将尚未形成明显颅外至颅内侧支循环的Ⅰ、Ⅱ、Ⅲ期归第1类,将颅外向颅内侧支循环逐步明显的Ⅳ、Ⅴ、Ⅵ期归第2类.分别对DSA及MRA图像进行分期与分类,以DSA结果作为标准,比较MRA分期、分类结果的可靠性.运用MR PWI研究两类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测量患者拟手术侧及对侧大脑中动脉(MCA)分布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延迟时间(DT),计算拟手术侧MCA分布区/对侧MCA分布区灌注参数相对比值(rCBF、rCBV、rMTT及rDT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类型烟雾病PWI灌注参数相对值的差异.结果 28例烟雾病患者DSA显示第1类16例,其中Ⅰ期0例,Ⅱ期5例,Ⅲ期11例;第2类12例,其中Ⅳ期9例,Ⅴ期2例,Ⅵ期1例.MRA显示第1类14例,其中Ⅰ期1例,Ⅱ期6例,Ⅲ期7例;第2类14例,其中Ⅳ期10例,Ⅴ期3例,Ⅵ期1例.MRA与DSA对比分期符合率仅为67.9%.PWI参数中MTT、DT两项参数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敏感.第2类烟雾病患者拟手术侧MCA分布区/对侧镜像区的rMTT(2.35±0.49)及rDT(2.47±0.51)高于第1类rMTT(1.48±0.47)及rDT(1.51±0.56)(t值分别为4.46、4.87,P值均<0.05),第2类烟雾病患者拟手术侧MCA分布区/对侧镜像区的rCBF(0.72±0.16)及rCBV(0.75±0.27)与第1类rCBF(0.89 ±0.25)及rCBV(1.01±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1.79,P值均>0.05).结论 MRA对烟雾病的分期有局限性,与DSA对比符合率低.PWI发现不同类型烟雾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rMTT和rDT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通过对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A一站式扫描,对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Willis环侧支循环代偿作用进行评价,为临床血管再通治疗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方法:对40例经颈部血管超声或头颈CTA检查确定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狭窄率>70%)行320排CTPI检查,重建灌注参数图及4D-CTA图。在基底节层面选取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及前、后分水岭区作为感兴趣区行灌注参数测量,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对患侧与健侧的各项灌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根据CTA图将Willis环分为开放组及未开放组,对两组的dTTP(患侧TTP-健侧TTP)、dMTT、rCBF(患侧CBF/健侧CBF)及rCBV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比分析两组间各个兴趣区的缺血程度(rCBF<80%为重度,>80%为轻度),评价Willis的代偿能力。结果:与健侧比较,患侧脑区MTT、TTP延长,CBV增大,CBF略下降,其中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和前、后分水岭区CBV、MTT、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供血区MTT、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lis环未开放组各兴趣区dTTP、dMTT、rCBV和rCBF均高于开放组。仅前分水岭区的脑缺血程度与Willis环是否开放有相关关系(P=0.001)。结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的患侧脑组织MTT、TTP延长,部分脑区CBF下降,处于低灌注状态;Willis环对患侧有一定的代偿作用,在前分水岭区代偿作用明显;CTPI可以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提供血管再通依据。  相似文献   

8.
后颅凹肿瘤的磁共振灌注成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在后颅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 3 7例后颅凹肿瘤病人行双倍剂量PWI,求出肿瘤和脑白质的相对脑血流容积 (rCBV)和平均通过时间 (MTT) ,计算肿瘤与脑白质的rCBV之比QrCBV、肿瘤的MTT较白质的延长值rMTT。结果 血管母细胞瘤的血流灌注最高 ,明显高于其它肿瘤。转移瘤的QrCBV和rMTT变化范围较大 ,与其它肿瘤不易区别。髓母细胞瘤的QrCBV高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 ,但后两者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脑膜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较脑内原发性肿瘤的rMTT明显延长。结论 PWI在后颅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可作为常规MRI检查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脑胶质瘤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评价rCBV和rCBF在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组共30例颅脑胶质瘤,均经病理证实.常规MRI扫描后行PWI,PWI序列为GRE-EPIRIT2*WI,由灌注资料获取rCBV、rCBF图像,计算最大rCBV和rCBF并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对照.结果Ⅲ~Ⅳ级胶质瘤(18例)的rCBF、rCBV分别为1.8~7.4和2.67~10.48,均值分别为5.4±1.8和5.75±3.85.I~Ⅱ级胶质瘤(12例)rCBF、rCBV分别为0.5~1.7和1.36~3.16,均值分别为1.4±0.3和1.75±0.65.两组间rCBF和rCBV差别有显著性(P<0.01,studentt检验).结论灌注成像对颅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灌注成像(PWI)在缺血性脑卒中(CI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CI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均开展磁共振成像检查,包括常规平扫、DWI、PWI,获取表观扩散系数(ADC)、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水平,比较2组ADC、r CBF、r CBV、MTT、TTP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ADC、r CBF、r CBV、MTT、TTP及联合检测诊断CIS的临床价值;依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CIS(发病时间≤6 h)及急性期CIS(>6h),比较2组ADC、rCBF、r CBV、MTT、TTP差异;治疗3个月后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患者预后,其中得分<3分为预后良好,得分≥3分为预后不良,比较2组ADC、rCBF、rCBV、MTT、TTP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ADC、r CBF、rCBV、MTT、TTP及联合检测评估CIS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ADC、r CBF、r CBV...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 总结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CT血管成像特征,探讨CTA诊断后循环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CTA资料,观察后循环动脉瘤的分布、形态、大小及伴随征象.结果 本组后循环动脉瘤中基底动脉瘤15个(含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0个),大脑后动脉瘤8个,椎动脉瘤4个,小脑上动脉瘤和小脑后下动脉瘤各1个.其中,囊状动脉瘤26个,梭形动脉瘤3个,巨型动脉瘤2个,大型动脉瘤1个,中型动脉瘤8个,小型动脉瘤18个.破裂动脉瘤12个,2例动脉瘤血栓形成,4例伴随烟雾病,6例伴随单侧或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结论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发生部位以基底动脉分叉部最常见,常伴有Willis环变异.CTA是无创性检出后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螺旋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索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2例,其中23例采用3mm薄层容积扫描,重建层厚1.5mm,并进行MIP管重建。结果螺旋CT显示脐周静脉曲张12例,胆囊周围静脉曲张8例,脾肾静脉侧支开放9例,腹膜后静脉曲线10例,食管静脉曲张24例,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闭塞后冠脉侧支循环建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阻断后,冠脉侧支血管建立的时间及表现,探讨侧支血管建立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杂种犬8条,开胸结扎LAD,在结扎LAD后1天~1年内定期行冠脉和左室造影。结果:结扎LAD后1周,造影开始显示侧支血管建立;结扎LAD后1~3个月,皆可见程度不等的侧支血管建立,左室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犬冠脉有丰富的侧支血管;侧支血管的建立,有助于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