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用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志清醒,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茂军 《大家健康》2016,(11):170-171
目的:分析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中,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纳洛酮进行抢救,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抢救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抢救治疗中,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63例的纳洛酮组(对照组)和65例的纳洛酮加醒脑静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先用0.8 mg纳洛酮静注,以后每隔30~45 min再静注0.4 mg,直至患者清醒。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醒脑静20 ml静点(已排除糖尿病),观察两组患者清醒时间,评价药物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为(3.88±1.37)h,较对照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6.82±1.64)h明显缩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纳洛酮,抢救成功率高,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纳洛酮,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酒醒后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全身乏力和血压降低等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为(3.3±0.9)h明显少于对照组(3.8±1.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由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能有效减少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和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8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催吐、补液、利尿、保护胃黏膜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ml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纳洛酮0.8mg,观察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ml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纳洛酮0.4mg,0.8mg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2组苏醒时间、呼吸恢复平稳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呼吸恢复平稳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以首剂量0.4mg静脉注射+0.8mg静脉滴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威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3):219-219,221
目的 观察醒脑静和盐酸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联合组(30例)应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26例)单用纳洛酮治疗.结果 联合组症状消失时间、重度中毒患者神志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是目前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457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纳洛酮组、醒脑静组、纳洛酮和醒脑静组,三组常规治疗相同,观察三组患者的治愈时间.结果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纳洛酮组和醒脑静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纳洛酮组和醒脑静组比较,两组治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有协同作用,能缩短疗程,疗效满意,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单用纳洛酮和醒脑静者,值得临床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大学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治疗量纳洛酮,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治疗量纳洛酮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与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很好地缓解患者的症状,缩短他们的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周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342-1343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例,治疗组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并设纳洛酮为对照组,两组其他西医对症处理相同。结果: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及急诊留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禤惠连 《当代医学》2010,16(10):145-146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2),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方案,实验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方案。结果2组总有效率、痊愈率、酒后清醒时间和酒后症状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丽 《中外医疗》2012,31(24):5-6
目的观察醒脑静与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Ⅱ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Ⅲ组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结果Ⅲ组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优于Ⅰ组和Ⅱ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和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均有效,两者联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时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醒脑静或纳洛酮注射液组。  相似文献   

12.
陆锦新  何金海 《吉林医学》2014,(22):4851-4852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在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应用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88例,其中男51例,女37例,按照1∶1的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均为44例,治疗组进行究醒脑静静脉滴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对照组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清醒时间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酒后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消失时间要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痊愈35例(79.5%),有效6例(13.6%),无效3例(6.9%);对照组经治疗后痊愈22例(50%),有效15例(34.1%),无效的有7例(15.9%),治疗组总有效率(93.1%)要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在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应用及效果研究要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纳洛酮。  相似文献   

13.
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12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等方面无差异性(P〉0.05)。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纳络酮0.4mg-0.8mg静推,严重患者间隔30min可重复使用1次,随后给予10%Gs500ml+纳络酮0.8mg-1.2mg静滴。结果:纳络酮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清醒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宗海燕 《吉林医学》2011,(20):4129-4130
目的:探讨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对照组应用纳络酮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志恢复时间以及神志恢复正常时头痛、头晕症状。结果: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神志恢复时间分别为(150±68.4)min和(260.3±9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志恢复正常后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患者数分别为13.89%(5/36)和36.11%(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抢救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探讨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联合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2年12月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例)与对照组(n=38例),两组患者均行立体定向穿刺血肿抽吸术+术后支持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d,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消退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显著缩小,观察组患者脑水肿体积(5.2±0.8)mL明显小于对照组(5.7±0.9)mL(t=2.615P=0.011)。②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缺损评分(17.5±2.7)低于对照组(18.9±3.0)(t=2.185P=0.032)。③观察组基本治愈比例(47.6%)与总体有效率(90.5%)均高于对照组(39.5%、81.6%),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1.125,P=0.261;χ2=1.322,P=0.249);两组病死率(7.1%vs13.2%)无显著性差异(fisherP=0.467)。结论: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联合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较彻底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并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影响。方法:临床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的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受检者的纤维蛋白原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  相似文献   

17.
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意识障碍转清及体温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意识障碍患者神志转清时间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发热患者平均体温升高幅度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的意识障碍、发热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等有明显治疗效果,能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乙醇中毒对大鼠纹状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以及吡拉西坦的保护作用。方法选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测定各组纹状体MDA和SOD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纹状体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则显著降低。吡拉西坦组与模型组相比,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则显著升高。结论大鼠急性乙醇中毒后表现出明显的氧化损伤,而吡拉西坦对于这种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纳洛酮组)34例和观察组(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组)34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h的血清神经递质及抗氧化能力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24h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他神经递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