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过去的30年中,腹主动脉瘤(AAA)的发病率上升了7倍。与AAA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吸烟、年龄65岁以上、伴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有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病史和有AAA家族史。对伴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影像学筛查可降低AAA相关的病死率。对于动脉瘤直径5 cm的无症状AAA病人,应定期监测,根据动脉瘤大小、增长速率和临床症状来决定手术时机。开放手术或主动脉腔内修复(EVAR)治疗AAA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两者手术死亡率和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VAR因微创、恢复快,已成为首选疗法。临床研究已经证明,药物治疗对于AAA作用有限。AAA破裂病情危急,围住院期病死率很高,治疗具有挑战性。提高AAA破裂病人存活率的关键因素是尽量减少发病到手术干预的时间,以及具有一支既有开放手术又有EVAR治疗AAA丰富经验的手术团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18~40,41~60,≥61岁不同年龄段髂前下棘形态学解剖参数变化。 方法选择正常半骨盆资料155例,其中男性115例,年龄(48±15)岁,女性40例,年龄(53±14)岁,均无髋臼撞击综合征,通过软件测量髂前下棘的最大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表面积和体积。 结果41~60岁及≥61岁年龄段男性髂前下棘的最大宽度[(12.0±1.9)mm;(12.0±1.8)mm]、表面积[(444.11±139.24)mm2;(469.03±132.26)mm2]以及体积[(910.19±452.34)mm3;(989.09±442.99)mm3]显著大于女性[宽度:(9.5±1.1)mm,(9.5±1.6)mm;表面积:(328.96±92.64)mm2,(326.26±118.32)mm2;体积:(577.04±259.51)mm3,(482.47±254.34)mm3,均P<0.05)。≥61岁年龄段中,男性髂前下棘的最大高度大于女性[(6.1±1.4)mm VS(4.6±1.4)mm,P=0.007)。不同年龄段之间(18~40岁,41~60岁,≥61岁),男性和女性的解剖学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三个年龄段中,最常见的髂前下棘分型均是1型(18~40岁,86.05%;41~60岁,71.23%;≥61岁,79%)。年龄与髂前下棘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和表面积均没有相关性(均P>0.05)。 结论髂前下棘的解剖形态相对稳定,与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但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髂前下棘的体积和表面积会有显著差异。此外低位髂前下棘(2型)并不一定导致髋臼撞击综合征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EVAR)目前已成为AAA的首选术式,但EVAR需要在动脉瘤近远端有足够的锚定区。保留或重建腹主动脉的重要血管是EVAR的前提和关键。近年来,开窗支架、分支支架的应用及烟囱技术、三明治技术、杂交技术的开展进一步拓展了AAA行EVAR的指征,肾上型AAA、主髂动脉瘤及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高危病人等逐步得到EVAR的机会。不同技术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术者应遵循重要血管的保留原则,根据病变特点、临床经验和不同技术的适应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分支重建策略,改善EVAR的中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39家医院诊治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资料。将华北地区18家医院资料定义为华北组,华东地区21家医院资料定义为华东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等。 结果共收集老年Colles骨折2 610例,其中男性466例(17.85%),女性2 144例(82.15%),男女比为1∶4.60;年龄中位数为70岁;左侧(1 372例,52.57%)多于右侧(1 238例,47.43%)。华北组1 777例,其中男性349例,女性1 428例,男女比为1∶4.09;华东组833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716例,男女比为1∶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2,P=0.001)。华北组和华东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69岁和7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72,P<0.001)。华北组和华东组均为60~6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分别占35.34%(628/1 777)和29.05%(242/833),两组60~65岁、81~85岁和≥86岁3个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4, χ2=5.028, χ2=24.885, P<0.05),其他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北组和华东组老年Colles骨折均为左侧多于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Colles骨折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60~6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约占1/3。与华东地区相比,华北地区老年Colles骨折患者年龄低,男女比高,60~65岁年龄段构成比高,81~85岁和≥86岁年龄段构成比低。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研究1990~2019年中国颈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患病率、致病原因、地域分布及年度变化趋势等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报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Study,GBD)2019相关数据来计算中国整体颈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患病率、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不包含台湾地区在内的33个省级行政区数据(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对各行政区的颈脊髓损伤致病原因、地域分布及年度变化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从1990~2019年,中国不包含台湾地区在内的33个省级行政区颈脊髓损伤患病人数从103.4万人增加到248.6万人,增加了140.51%,年龄标化患病率从0.09%增加至0.13%。1990年颈脊髓损伤的患病率在65~69岁达到峰值(男性50~54岁,女性75~79岁),而2019年在90~94岁年龄段达到峰值(男性65~69岁,女性85~89岁)。2019年,东部发达地区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最高,如浙江分别为[11.44(7.34~17.48)/10万]和[212.00(196.52~229.10)/10万],上海分别为[10.84(7.15~16.24)/10万]和[226.43(209.93-246.36)/10万],江苏分别为[9.68(6.31~14.70)/10万]和[180.44(167.29~193.92)/10万]。此外,1990~2019年四川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变化最大,变化值分别为[0.79(0.64~0.92)/10万]和[0.85(0.73~1.01)/10万]。2019年颈脊髓损伤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跌倒和道路损伤,但各省级行政区的患病率和具体病因又各有不同。结论:1990~2019年间中国颈脊髓损伤的疾病负担明显加重,但因地域不同又有所差异。鉴于致病原因以跌倒和道路损伤为主,对发达地区和老年患者,应制定精准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从而尽快控制和降低沉重的个人、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腔内修复(EVAR)完全替代开放手术治疗急性腹主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1例真性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病人资料。对比“选择性EVAR(EVAR/Open)”时期(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与“完全EVAR(EVAR Only)”时期(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的两种治疗策略的疗效。结果 121例真性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病人中,29例于术前放弃手术或死亡。其中,在“EVAR/Open”时期,40例(19例EVAR及21例开放手术)接受外科治疗,EVAR及开放手术后30 d病死率分别为26.3%及23.8%(P=0.94);而在“EVAR Only”时期共52例全部接受EVAR治疗,术后30 d病死率为23.1%。两个时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两个时期内均未观察到不同术式在不同术前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不同瘤体解剖学条件中对病死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基于所在中心平诊手术经验的“完全EVAR”策略可有效用于几乎所有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急诊救治,并获得与“选择性EVAR”策略一致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如何做好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Fu WG  Shi DB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3):1587-1589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为血管外科临床重要疾病之一,随瘤体增大,其增长速度加快,破裂风险增加,破裂AAA的病死率高。多数AAA患者因高龄或伴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而不适于行开放手术。1991年,阿根廷Parodi等首次报道用支架型人工血管(后简称“支架”)成功治愈AAA,开创了AAA腔内修复治疗(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新时代。以下将就如何做好AAA的EVAR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瘤(AAA)的发病率因年龄和性别而异,在年龄小于65岁的人群中,约1.7%的女性和5%的男性腹主动脉直径大于3.0cm[1].此后,直径大于3cm的动脉瘤的患病率每10岁增加6%.英国科学家发现女性AAA患者就诊时年龄更大,瘤体破裂的比例更高[2].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大庆市1096例健康汉族人群骨密度,了解该地区健康人群骨量峰值、骨密度变化的规律及骨质疏松发生率。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er Prodigy Advance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将1096例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5岁为1年龄组,应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骨密度测量指标及骨质疏松(OP)发生率。结果 大庆市汉族男、女性人群腰椎骨密度峰值分别为1.197±0.203、1.192±0.145,股骨颈骨密度峰值分别为0.977±0.157、0.918±0.128。其峰值骨量年龄男性为45~49岁,5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其峰值骨量年龄女性为40~49岁,5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50~54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5.56%,女性为5.67%;55~5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7.32%,女性为11.51%;60~64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15.15%,女性为28.28%;65~6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6.67%,女性为29.41%;70~74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5.00%,女性为44.44%;75~7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6.36%,女性为77.78%;8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为66.67%,女性为83.33%。结论 大庆市汉族人群不同年龄及同年龄组两性之间比较骨密度测定值差异显著(P<0.01)。55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本研究报告的骨密度峰值大于沈阳地区,与合肥地区相近,略低于贵阳地区。OP发生率与合肥地区比较相近,略低于沈阳地区。  相似文献   

10.
腔内治疗(EVAR)作为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首选方式已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但高达40%的AAA病人不符合传统标准EVAR的治疗指征。大多数不适合标准EVAR的病人都是因为近端锚定区不足或动脉瘤累及内脏动脉,这些病人通常也是高外科风险的病人。超适应证应用标准EVAR治疗非常规AAA却成为了一种趋势,但这些技术治疗短瘤颈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争议。多项研究的早期结果显示使用辅助技术(例如平行支架等)扩大标准EVAR适用性仍存在较高失败率和再干预率等问题。另一些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亦显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接受标准EVAR+辅助技术治疗的AAA病人再干预和晚期AAA破裂的风险也有所增加。自1999年首次报道以来,开窗腔内修复术(F-EVAR)在治疗近肾AAA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F-EVAR的基本理念是将锚定区跨过分支动脉,同时通过开窗保留分支动脉。这是EVAR技术质的飞跃,它标志着腔内重建分支血管时代的到来,也为后来腔内修复技术重建弓上分支动脉提供了参考。目前在我国注册的针对内脏动脉的开窗器材主要有COOK公司生产的ZFEN开窗支架型血管。ZFEN可用于高外科风险和正常风险的近肾AAA病人。也可用于修复先前开放手术或EVAR失败的病人。定制ZFAN开窗直径分为开窗主体和分叉主体与分支两部分,完全根据病变解剖直径和长度数据设计。对径路血管条件良好的病人一般采用经皮穿刺完成手术。近端开窗主体植入体内前应在X线下仔细确认每个标记物所代表的位置。植入体内后首先确认主体支架的前后方向正确,然后将开窗部位推进至目标血管附近。肾动脉重建是ZFEN手术最关键和困难的步骤,图像融合技术有利于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肾动脉支架选择以球扩式覆膜支架为宜,在肾动脉下有一定瘤颈的病变可用球扩性裸支架, 植入分叉支架主体和对侧支。大量研究证实了ZFEN技术重建内脏动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腔内修复(EVAR)术后腹主动脉瘤(AAA)破裂是严重的主动脉疾病,危及生命。随着EVAR手术的推广和病人预期生命延长,发现其术后远期发生率显著高于预期。提高EVAR术后长期随访率,同时重视动脉粥样硬化和系统性炎性疾病对EVAR手术远期预后的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AAA破裂风险,降低发生率。该疾病须根据病人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但总体的围手术期病死率高。腔内手术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以“Cuff开窗技术”、“裙套技术”为代表的腔内手术能够快速、有效地隔绝内漏;开放手术是治疗复杂病变的重要手段,以“球囊阻断技术联合主动脉缩缝术”为代表的开放手术,能够迅速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彻底纠正主动脉破裂的病变,有较高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宋峰  钮峥嵘  杜晓宣 《骨科》2018,9(2):136-140
目的 对两种不同方式超声引导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术后病人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为65~83岁,平均(66.78±9.32)岁。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①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组(上髂筋膜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65~84岁,平均(66.13±9.16)岁;②腹股沟韧带下髂筋膜阻滞组(下髂筋膜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为65~82岁,平均(65.80±8.13)岁。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连续神经阻滞后镇痛,设置两组镇痛泵的局部麻醉药物均为0.2%的罗哌卡因200 ml,负荷量20 ml,置管成功后注入,背景量为0。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10 ml/次,锁定时间为1 h。对病人的静息疼痛、持续性被动疼痛和主观性疼痛等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进行记录,对病人的阻滞效果、曲马多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上髂筋膜组的手术时间为(70.4±12.1) min,下髂筋膜组为(70.8±10.3)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状态、主被动VAS评分方面,上髂筋膜组均优于下髂筋膜组;上髂筋膜组病人阻滞后各时间点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阻滞程度和曲马多使用量优于下髂筋膜组,以上指标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阻滞后各时间点股神经阻滞率和术后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HA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浓度为0.2%罗哌卡因,在THA术后镇痛效果上,腹股沟韧带上连续髂筋膜阻滞明显优于腹股沟韧带下连续髂筋膜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或腹主动脉夹层(AAD)合并腹部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EVAR治疗的AAA(n=14)/AAD(n=3)合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2例于EVAR后接受腹腔镜肿瘤切除术、1例接受开腹肿瘤切除术,4例因心肺功能欠佳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EVAR治疗效果。结果 EVAR成功率为100%,术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1个月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通畅。术后随访1~28个月,期间均未见明显并发症,亦未见AAA/AAD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EVAR治疗AAA/AAD合并腹部恶性肿瘤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4.
腔内修复(EVAR)术后腹主动脉瘤(AAA)破裂是严重的主动脉疾病,危及生命。随着EVAR手术的推广和病人预期生命延长,发现其术后远期发生率显著高于预期。提高EVAR术后长期随访率,同时重视动脉粥样硬化和系统性炎性疾病对EVAR手术远期预后的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AAA破裂风险,降低发生率。该疾病须根据病人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但总体的围手术期病死率高。腔内手术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以“Cuff开窗技术”、“裙套技术”为代表的腔内手术能够快速、有效地隔绝内漏;开放手术是治疗复杂病变的重要手段,以“球囊阻断技术联合主动脉缩缝术”为代表的开放手术,能够迅速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彻底纠正主动脉破裂的病变,有较高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腔内修复(EVAR)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12例RAAA病人资料,对EVAR组和开放手术(OSR)组围手术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VAR组和OSR组30 d病死率分别为12.3%(8/65)和12.8%(6/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2),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干预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AR组和OSR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1.7)h和(7.2±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7.7±433.9)mL和(2721.3±211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红细胞量分别为(2.2±4.2)U和(7.2±3.1)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血浆量分别为(147.7±324.6)mL和(1121.3±75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ICU时间为(6.9±8.0) d,低于OSR组(8.6±8.4)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EVAR组住院时间为(13.3±10.4) d,低于OSR组(21.8±1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AR治疗RAAA有与OSR相似的30 d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而EVAR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更短的住院时间。EVAR治疗RAAA是合理、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腔内修复(EVAR)完全替代开放手术治疗急性腹主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1例真性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病人资料。对比“选择性EVAR(EVAR/Open)”时期(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与“完全EVAR(EVAR Only)”时期(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的两种治疗策略的疗效。结果 121例真性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病人中,29例于术前放弃手术或死亡。其中,在“EVAR/Open”时期,40例(19例EVAR及21例开放手术)接受外科治疗,EVAR及开放手术后30 d病死率分别为26.3%及23.8%(P=0.94);而在“EVAR Only”时期共52例全部接受EVAR治疗,术后30 d病死率为23.1%。两个时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两个时期内均未观察到不同术式在不同术前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不同瘤体解剖学条件中对病死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基于所在中心平诊手术经验的“完全EVAR”策略可有效用于几乎所有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急诊救治,并获得与“选择性EVAR”策略一致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腔内修复(EVAR)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12例RAAA病人资料,对EVAR组和开放手术(OSR)组围手术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VAR组和OSR组30 d病死率分别为12.3%(8/65)和12.8%(6/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2),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干预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AR组和OSR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1.7)h和(7.2±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7.7±433.9)mL和(2721.3±211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红细胞量分别为(2.2±4.2)U和(7.2±3.1)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血浆量分别为(147.7±324.6)mL和(1121.3±75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ICU时间为(6.9±8.0) d,低于OSR组(8.6±8.4)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EVAR组住院时间为(13.3±10.4) d,低于OSR组(21.8±1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AR治疗RAAA有与OSR相似的30 d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而EVAR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更短的住院时间。EVAR治疗RAAA是合理、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8年至2012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踝关节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646例老年踝关节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等数据。根据年龄分为3个年龄段:60~69岁,70~79岁,≥80岁,总结5年间老年踝关节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收集646例老年踝关节损伤患者,男231例(35.76%)、女415例(64.24%),男女比为1︰1.80;损伤高发年龄段为60~69岁(62.38%);44-A型损伤303例(46.90%),44-B型损伤249例(38.55%),44-C型损伤94例(14.55%)。44-A型和44-B型损伤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44-C型损伤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患者AO分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40,P0.001)。60~69岁以及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各分型男女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7)。结论老年踝关节损伤高发年龄段为60~69岁,女性多于男性,损伤高发类型为44-A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河北省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收集河北省5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骨折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数字化影像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60岁以上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记录并比较其性别、年龄、AO分型等数据,分析两年间河北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共收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 142例。其中男性984例(45.9%)、女性1 158例(54.1%),男女比例为1∶1.18;左侧骨折1 117例(52.1%)、右侧骨折1 025例(47.9%)。年龄61~99岁,平均年龄(65±8)岁,各年龄段骨折中以71~8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45.0%),按照AO分型,31-A2型所占比例最高(59.1%);31-A3型所占比例最低(12.3%)。 结论河北省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占同期全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67.7%,占同期60岁以上所有骨折患者的13.4%。女性普遍多于男性。71~8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31-A2型骨折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AA)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中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03例AAA合并DM患者行EVAR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88例(85.43%)患者完成最终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59年,最长随访时间10.32年。随访期间共发生25例死亡,远期全因死亡率为24.3%。随访期间共发生介人相关并发症6例(5.8%)。随访期问二次干预2例,二次干预率为1.9%。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为70%,术后10年累积生存率为6l%。结论EVAR手术对AAA合并DM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