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长春市8955例汉族人群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8955例长春市汉族人群骨密度测量,提供本地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及峰值骨量,分析骨质疏松发生的人群规律.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 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8955例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10岁分为一年龄组统计分析骨密度均值,T评分及骨量丢失百分率.结果 长春市区男女BMD峰值分别为0.6244±0.098、0.5050±0.064,其BMD峰值出现在30岁年龄段,5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50~59岁男性OP发生率为6.95%,女性为8.52%;60~69岁男性OP发生率为19.66%,女性为35.44%;70~79岁男性OP发生率为38.39%,女性为60.64%;80岁以上男性OP发生率为58.17%,女性为72.73%.结论 不同年龄组及同年龄组两性间比较BMD测定值差异显著(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OP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仪器检测的BMD数据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广西南宁地区汉壮族健康人群骨量和骨质疏松(OP)的发病情况。方法 l084名健康人群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正位、髋部、前臂的骨密度(BMD)值。按民族、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作为1个年龄段。结果 骨峰值年龄分布:男女汉壮族各部位骨峰值年龄在30-39岁,60岁后OP患病率(WHO)汉族男性23.36%,壮族男性25.00%,汉族女性31.69%,壮族女性44.44%,汉壮族男女各年龄段和总体OP患病率差异无显性。结论 广西南宁地区汉壮族男女健康人群峰值骨密度水平及骨质疏松检出率差异无显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长春市16019例汉族人群骨密度,分析本地区峰值骨量及骨密度变化的人群规律.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桡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16019例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每5岁为一年龄组,应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骨密度均值、T评分及骨量丢失百分率.结果 长春市男、女性人群骨密度峰值分别为0.625±0.109、0.506±0.058,其峰值年龄为30~39岁年龄段,4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50~5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7.7%,女性为6.97%;60~6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18.13%,女性为35.97%;70~79岁年龄段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36.41%,女性为59.55%,8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7.53%,女性为75.56%.结论 不同年龄及同年龄组两性之间比较骨密度测定值差异显著(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本研究报告的骨密度峰值高于日本、丹麦同类型骨密度仪检测结果;与北京地区骨密度检测结果相近.与西双版纳傣族、西藏、甘肃东乡族比较,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量新疆地区3264例汉族、维吾尔族健康人群前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建立本地区双能X线骨密度仪(Due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XA))测量前臂骨密度的正常数据库,比较两族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评价两族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率之间的差异。方法使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Lexxos型DXA对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20岁以上健康人群前臂BMD进行测量,按不同性别每5岁分为1年龄组,得出骨密度均值、标准差和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①汉族男性骨峰值见于30~34岁,女性骨峰值40~44岁;维吾尔族男性骨峰值40~44岁,女性骨峰值25~29岁,维吾尔族男、女峰值骨量分别高于汉族男、女峰值骨量。②同一族别中相同年龄段同一测定区域BMD男性均高于女性;两族同性别BMD(男性在20~24岁、25~29岁、40~44岁3个年龄段和女性在20~24岁、25~29岁两个年龄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族男女OP发生率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族别、不同性别到达骨峰值的年龄不同,骨量峰值水平也不同,本研究提供了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DXA测量前臂各年龄段BMD的参考数据和OP发生率,为国内的资料比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所得骨矿含量数值更好的评估骨强度,监测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提高高危患者骨折风险识别能力。方法选取吉林省2375例50—89岁体检者运用美国OSTEOMETER DTX200周围骨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受检者非受力侧前臂桡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的骨密度、骨矿含量,应用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X±S表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50~59岁年龄组OP发生率为9.33%,女性为7.38%;60~69岁男性OP发生率为18.59%,女性为26.26%;70~79岁男性OP发生率为40.00%,女性为55.90%;80岁以上男性OP发生率63.93%,女性为71.42%。结论提示随着年龄增加,男女骨密度及BMC均呈下降趋势,女性下降速度明显较男性快,OP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各年龄组之间OP发生率女性亦均高于男性;T值大于-1的受检者中有5.74%骨量丢失率在13%~24%之间,亦为骨量减少范围,这类人群远期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及骨折的发生率很高,故骨矿含量(BMC)在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浙北地区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方法 使用美国进口的Dove3000骨密度仪对浙北地区20~93岁的居民6330人进行跟骨BMD测定,然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性骨峰值在30—39岁年龄段,峰值后随年龄增长BMD逐渐下降,女性在50岁后可见明显的骨质丢失加速,而男性丢失是逐渐和缓慢的。浙北地区50~7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为35.8%,女性为67.3%。结论 骨质疏松研究的重点在中老年妇女,但对于男性也不能忽视;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从青少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湖北孝感部分企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患病 情况,为OP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本地区四50例健康体检 人群进行骨定量超声检测和分析。结果女性桡骨超声速率(SOS)峰值出现在46~50岁,50岁以后 缓慢下降,60岁以后下降趋势明显。男性桡骨SOS峰值出现在51~ 55岁,之后呈缓慢下降。50岁以 上,OP患病率男性为14.0%,女性为41.6%,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 01),并且,各年龄段女性OP 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 )。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均逐渐增加,定量 超声适用于普查,可用于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并进行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莆田地区部分人群骨密度,建立莆田地区正常人群各年龄组的骨密度正常值范围,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337例(男466,女871)莆田地区健康人群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Tech公司的DTX-200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前臂尺挠骨远端的BMD值.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莆田地区男性女性骨密度峰值(PBM)均出现在30-39岁,分别为0.62±0.06和0.52±0.07,随后成下降趋势,同年龄段和同一测量部位的男性BMD均高于女性,女性在50岁以后,男性在70岁以后骨密度值明显下降.结论 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增龄呈明显正相关,女性在50岁以后,男性在70岁以后,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应尽早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莆田地区全国人口较少的畲族居民骨密度,为诊断治疗预防骨质疏松症而建立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的数据提供资料。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Tech公司的DTX-200骨密度仪对莆田地区的本地畲族居民人群742人(男251,女491)进行前臂挠尺骨远端的BMD检查,用SPSS10.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按年龄组进行平均值标准差的计数,各中老年龄组骨量与峰值骨量组比较,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莆田地区畲族居民人群男性女性骨密度峰值(PBM)均出现在30~39岁,随后成下降趋势,同年龄段和同一测量部位的男性BMD均高于女性,女性在50岁以后,男性在70岁以后骨密度值明显下降。结论莆田地区畲族居民骨质疏松发生率和增龄呈明显正相关,女性在50岁以后,男性在70岁以后,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应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10.
深圳地区QCT骨密度正常值调查与临床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深圳地区正常人群腰椎骨密度测量 ,获得本地区QCT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 采用CT扫描机 ,羟磷灰石固体体模和QCT骨密度测量软件 ,选择了无骨质疏松疾病的正常人 1 0 2 8例 ,扫描第 3、第 4腰椎中层横断面 ,做QCT骨密度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得到男女人群骨峰值和年龄组均值。通过对年龄组数据进行不同标准的统计处理 ,探讨较为合理的诊断标准。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 (单纯松质和包括皮质 )的对比 ,探讨QCT与其他方法的差异。结果 根据 2 1~ 35岁年龄段统计出的骨峰值男性第 3腰椎为 1 65 85± 30 1 7,第 4腰椎为 1 70 95± 31 81。女性第 3腰椎为 1 75 33± 2 6 95 ,第 4腰椎为 1 81 97± 2 7 63。采用 4种不同的骨峰值降低标准统计骨质疏松症检出率 ,发现M 2 5 %组检出率偏高 ,M 30 %与M 2S较接近。包括皮质骨的测量降低敏感性。结论 进行深圳地区骨密度正常值调查 ,获得了男女人群骨峰值和年龄组均值 ,临床诊断建议采用骨峰值 30 %作为QCT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界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