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黎晓鹃  王睿  闫婷 《中国校医》2022,36(6):460-462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在血液病理论授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7月于本院学习的临床医学生6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应用理论授课教学法,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下的案例教学模式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学生认知程度、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血液病认知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0.00%,(χ2=5.455,P=0.020);授课前,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9,P>0.05);授课1个月后,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91.57±6.48)分,高于对照组的(82.45±4.33)分;实验组教学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χ2=3.606,P=0.023)。结论 临床路径下的案例教学模式能够改善临床医学生对血液病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利于提升其学习成绩,提高临床医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多媒体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18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包括2014级96名学生,采用多媒体联合案例教学法,B组包括2013级88名学生,采用多媒体联合基础教学法,分别对学生进行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授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满意度调查两项指标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教学完成后,考试测评结果显示,A组学生成绩总体优于B组(t=13.537,P<0.05),A组学生满意度总体优于B组(χ2=9.350,P<0.05)。结论 多媒体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应用效果比多媒体联合基础教学法更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飒 《中国校医》2020,34(1):16-17,23
目的 调查在临床班开设全科医学相关课程之后,临床班学生就业思想的转变,从而判断全科医学教育对学生择业方向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班大一新生400人作为对照组,临床班大二学生400人,为实验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学生对全科医学、全科医生的认知度,择业方向的调查和统计学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全科医学的认知方面和择业方面的态度的不同。结果 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度方面,实验组有91.3%,对照组有89.4%的认知是正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择业意见的调查方面,实验组71.5%的人愿意毕业后去基层医疗机构,对照组则有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医学教育会对大学生毕业后去参加基层的就业方向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区小学低年级学生父母对子女体形认知现状,为制订控制儿童肥胖的措施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对广州市3 889名1~2年级学生现场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同时对其父母进行子女体形认知的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1~2年级小学生消瘦、超重及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7.79%、6.69%和5.86%;75.03%的学生家长对子女目前的体形不满意,总体形不满意度评分校正均值为-0.14,存在体形低估现象,特别是对儿子(-0.25)及一年级子女(-0.21)体形低估现象更为明显。结论 广州市城区1~2年级学生父母对子女体形认知存在明显低估现象,可考虑通过提高父母对子女体形认知的准确性,达到控制儿童肥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对医护岗位职业危害防护的知识和态度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问卷星线上调查的形式对462名医学生进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结果 医学生对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回答全部正确率仅为13.4 %,不同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0,P=0.020),其中最高的是大五年级学生(24.3%),大一学生最低(6.2%);不同专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8,P=0.516),但是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回答全部正确率最低(7.7%),最高为护理学专业学生(16.0%)。而针对喷溅物的防护、医务人员的标准防护的回答正确率,各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3,P=0.021;χ2=9.428,P=0.042),护理学专业学生回答正确率最高(100%)。在职业危害防护的态度方面,97.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掌握职业安全防护措施,95.2%的医学生建议在学校开设职业防护课程。结论 在校医学生对医护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迫切需要加强预防医学和相关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学生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关口前移,为新一代医护人员的健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探寻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途径。【方法】在预防医学课程结束后,调查临床专业医学生对课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及课程满意度的评价,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预防医学课程中内容评价和效果评价得分一致,前3位分别为"膳食与健康""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度为77.2%,对课程改善的建议主要为增加案例教学(47.7%)及开展小班化教学(37.7%)。【结论】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较满意,但在授课过程中仍需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模式,从而提升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7.
蒋冠 《中国校医》2020,34(10):798-800
目的 探索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mcedural skius,DOPS)方法在皮肤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签选取某高校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在皮肤镜教学中,实验组采取DOPS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皮肤镜检技能考核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实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皮肤镜教学完成之后,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皮肤镜检辨识率分别为80%(16/20)、65%(1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85%(17/20)的实验组学生对DOPS方法更满意。结论 在皮肤镜教学中引入DOPS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胡红娟  展海燕  方蕾 《中国校医》2019,33(12):910-913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门诊的方便可及、整体环境及各接种流程的满意度,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靖江市各预防接种门诊0~6岁儿童家长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 095份,对预防门诊总体评分8分以上为 92.24%,对预防接种过程中服务的各项指标满意度平均达91.93%,对从家到接种门诊打预防针的距离满意度最低,占78.26%,其次为等候排队时间,比较满意以上者占78.63%。结论 靖江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全过程的满意度较高,对从家到接种门诊的距离和等候排队时间还不够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循证医学双语教学的认知与需求状况,探讨双语教学方法在高等医学院校应用的前景。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循证医学双语教学的认知和需求。结果共调查323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仅有1.9%的学生深入了解双语教学模式,一般或不了解双语教学的学生占64.1%;54.8%的学生认为循证医学课程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40.6%的学生希望双语教学的学时数占该课程总学时的60%~80%;16.4%的学生希望双语教学的重点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既往参与双语教学的经历是循证医学双语教学的认知程度和需求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对循证医学双语教学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但具有较高的需求。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双语教学的水平、选编难度适宜的教材对双语教学的推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医学生COVID-19知信行现状,为高校开展COVID-19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4—5月从某医科大学随机抽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合计84个班级全部学生,采用结构式自编问卷进行线上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245份,其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临床药学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分别为805人(35.8%)、435人(19.4%)、667人(29.7%)、132人(5.9%)和206人(9.2%)。COVID-19知识综合得分为(9.42±1.47)分,知晓率为91.2%。不同专业、年级、年龄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学生COVID-19知识综合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是医学生COVID-19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获取COVID-19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87.5%)和电视广播(82.1%)。学生“关注COVID-19疫情”态度持有率为96.1%,“积极预防COVID-19”态度持有率为99.7%,仅10.0%的学生感到恐惧焦虑。消毒、洗手和戴口罩等健康行为增加的医学生分别占73.1%、83.8%和90.7%,46.3%的医学生减少了“体育锻炼”健康行为。结论 医学生COVID-19知信行情况良好,年级是医学生COVID-19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高校与相关部门应根据学生不同特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降低校园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肇庆市某专科学校全体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高职护理学生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965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男生134人,女生1 831人,分别占6.8%、93.2%,年龄17~22岁, 17~18岁占42.0%,大一年级817人,占41.6%。乳腺癌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21.6±5.7)分,共有1 327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良好(得分≥20分),认知良好率为6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4.943)、年级越高(OR=6.508)、有乳腺癌家族史(OR=7.799)、有乳腺疾病史(OR=9.593)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其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良好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一般,受到年级、年龄、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因素影响,腺癌筛查、防治的多方面内容认知良好率较低,应当重视相关宣传教育工作,改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乳腺癌筛查、防治知识现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预防并有效应对核辐射污染及恐怖事件。方法 对喀什地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核辐射认知健康状况。结果 居民对有关核知识掌握甚少,当地专业力量薄弱。结论 应加强辐射防护宣传和专业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医学求援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苏丽嬛  杨坚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544-1547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实习生职业暴露及防护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刚进入医院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共调查745名医护实习生,男生250人,女生495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39人,男生217人(49.43%),女生222人(50.57%),护理专业学生306人,男生33人(10.78%)、女生273人(89.22%)。对职业暴露常见因素完全知晓率为41.2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完全知晓率38.50%,护理专业实习生完全知晓率45.10%,在学校或(和)医院接受过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培训的有724人,占97.18%,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95.90%,护理专业为99.02%。在学校和实习医院都接受过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培训的有211人,占28.32%,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22.32%、护理专业为3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总体完全知晓率为42.95%,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39.86%,护理专业实习生为47.39%,2个专业实习生的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完全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在职业暴露及防护的认知水平和对职业防护技术的掌握程度均低于护理专业,与其重视程度和课程培训有紧密关系。2个专业实习生均存在职业暴露风险与安全防护知识缺乏系统性、安全防护技能不扎实等情况。学校和医院需协同开展学习知识—坚定信念—规范行为的全过程、系统性职业安全防护教育,重视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14.
杨星  田爱  涂浪 《中国校医》2018,32(10):783-785
目的 了解贵阳市在校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医疗保险服务效率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选取贵阳市4所高校的77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基本特征、医疗保险了解情况、利用情况和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等。对相关满意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对影响医保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利用率为27.37%,对医疗保障制度满意的比例为17.9%。年级越高、未使用过医保、对医保不了解的大学生不满意度的可能性更大,其OR>1(P<0.01)。结论 在校大学生对医保的满意度不高,且其满意度受到年级、医保认识和利用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认知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认知与技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根据文献优选及专家建议制定调查表格,2016年5月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助产、临床及其他专业的学生中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的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含艾滋病基本知识、HIV暴露的危险认知、HIV暴露的预防认知、HIV暴露后的处理认知。应用描述性分析、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分析医学生对艾滋病暴露防护知识得分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分析年级、性别、专业、地域来源等因素对认知情况的影响。 结果 调查对象1 180人,回收有效问卷1 160份,有效应答率为98.31%,调查对象包括男生360人,女生800人,年龄17~23岁,平均年龄(19.24±0.85)岁。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认知得分均数(45.25±6.50),总体知晓率为52.60%,知晓率在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城乡分布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专业、来源的OR值分别为0.844、2.167、0.817、0.584,95%CI分别为0.715~0.948、1.254~2.537、0.721~0.925、0.426~0.642。总体认知情况表现为男生好于女生,大二学生高于大一学生,护理专业的学生认知水平较其他专业稍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认知情况不理想,需要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对本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及存在问题,分析公共卫生能力培养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信息。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6月对湖北医药学院三个年级258名全科医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对管理者、理论与实践任课教师进行关键人物访谈,抽取10名本专业学生进行专题小组讨论;运用SPSS软件,选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级组间构成比;采用框架分析法,运用MAXqda软件描述并解释关键问题。结果回收问卷256份,回收率99.2%,其中男生133名(52.0%),女生123名(48.0%)。对理论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全科医学专业教育不满意的学生分别占19.8%(51名)与32.1%(82名);不了解全科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学生为27.0%(69名),2010级学生了解情况高于2012级学生(χ~2=11.432,P=0.003)。对本专业开设相关公共卫生课程认同度不高,不同年级学生对开设《社区卫生服务管理》(χ~2=7.639,P=0.022)和《全科医学概论》(χ~2=7.506,P=0.023)的认知不同,反映内容存在重叠现象,对个别课程开设时间存在异议。对完成实践学习的86名2010级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调查,结果显示47.7%(41名)的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不满意,46.5%(40名)的学生觉得应只在三甲医院实习,64.1%(55名)的学生对社区实习表示肯定,但实习效果不理想,仅51.2%(44名)的学生比较熟悉双向转诊制度,实践教学主要存在实习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结论尽早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强化学生对全科医学专业的认知;整合优化课程体系,调整重叠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开设时间;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推广学习质量评定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学生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及其预防性疫苗的认知现状,为制定预防HPV感染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以该校2014—2017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自制调查问卷,于2017年10月组织学生在校园网上以随机整群形式进行HPV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1 329名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21.07%同学听说过HPV;13.39%同学听说过HPV预防性疫苗; 280名听说过HPV的学生中,了解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的为23.57%、HPV感染可导致生殖器疣以及子宫颈癌的分别为33.93%和34.64%、男性感染HPV的为56.43%、对女性感染HPV是否普遍以及HPV感染是否有特效药物治疗等的知晓率分别为15.36%和17.14%;在疫苗有效的前提下,愿意主动接种HPV疫苗的为27.13%;85.2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结论 该校大学生对HPV及其预防性疫苗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严重不足,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以提高大学生对有关HPV相关知识的知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济宁医学院2014级临床本科专业80人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实验组学生采取基于微信平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基础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66.7±6.45 VS 62.3±8.42, 14.3±1.75 VS 13.2±2.28, 87.7±9.32 VS 81.8±8.51,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知识点掌握、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教学方法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实践教学中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神经外科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学心理学教学和团体咨询对蒙古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某高校87名蒙古族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同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试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前,87名蒙古族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有23人存在心理问题,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6.44 %;干预后,SCL-90中的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2人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79 %,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医学心理学教学和团体咨询有助于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改进目前的教学方法.[方法]对临床专业医学生的<预防医学>学习兴趣、认识、现有的<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等做了调查,并在部分学生中尝试了一种新的实验项目一综合性实验项目,对其效果也做了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临床专业医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兴趣不大,但对SPSS软件学习兴趣浓厚,绝大部分学生对综合性实验项目是欢迎的,对其效果也是肯定的.[结论]研究结果为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