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3):363-364
目的: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50例,年龄79~8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组(F&D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麻醉诱导。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间断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麻醉维持。F&D组患者切皮后即静注氟比洛芬酯1.0mg/kg,术毕静注地佐辛0.1mg/kg。C组患者静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毕15min后停止输注静脉麻醉药,达到拔管条件后拔除气管导管。分别在拔管后5min、30min、60min、4h、6h、8h、24h、48h、72h对患者进行VAS镇痛评分,VAS评分大于3分者静注芬太尼0.5μg/kg。记录每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追加芬太尼的例数、24h内发生不良反应(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例数、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结果:在5min至72h所有时点,F&D组VAS评分均低于C组;在5min至4h时点,F&D组追加芬太尼的比例低于C组;在24~72h时点,F&D组无追加芬太尼患者。F&D组患者在24h内发生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比率均显著低于C组患者。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不同时点超前镇痛对高龄患者有显著的超前镇痛效应,减少了患者术后追加芬太尼量,降低了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对腹腔镜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男46例,女44例,年龄18~62岁,体重46~70 kg,随机均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地佐辛组(B组)和对照组(C组)。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胺0.8 mg/kg、舒芬太尼0.4μg/kg诱导后,术中恒速输注丙泊酚4~6 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患者随机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1 mg/kg(A组)或地佐辛0.1 mg/kg(B组),C组不用镇痛药物。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持续时间,于患者苏醒后即刻(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15 min记录HR、MAP、Sp O2并进行SAS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T0~T2时HR明显减慢,MAP和SAS评分明显降低,躁动例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均能有效减少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地佐辛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9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3组,予手术结束后行PCIA.氟比洛芬酯组(F组,n=25):氟比洛芬酯2 mg/kg+生理盐水至100 ml;地佐辛组(D组,n=35):地佐辛 0.8 mg/kg+生理盐水至100 ml;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组(FD组,n=30):氟比洛芬酯1mg/kg+地佐辛0.4 mg/kg+生理盐水至100 ml.于手术结束后 2、6、24、48h分别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FD组术后6h及以后的静息和运动镇痛VAS评分优于F组和D组(P<0.05);F组术后 6 h及以后的Ramsay 镇静评分低于D组和FD组(P<0.05);FD组的不良反应最少.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PCIA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可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对鼻咽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鼻咽手术的患者90例,ASA I或Ⅱ级,男45例,女45例,年龄20~60岁,体重45~70kg,随机均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用咪达唑仑0.05mg/kg、依托咪酯0.3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诱导后,术中输注丙泊酚4~6mg.kg~(-1).h~(-1),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维持麻醉。F组:术前20 min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静脉滴注;D组:在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滴注地佐辛0.1 mg/kg;C组:术中静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持续时间,于患者苏醒后即刻(T0)、苏醒后15 min(T1)、30 rain(T2)时行SAS评分和Ramsay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F组和D组T0~T2时SAS评分明显降低,躁动例数明显减少,B组Ramsay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D组比较,T0~T2时A组Ramsay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均能有效减少全麻下鼻咽手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临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下肢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手术完全结束前均接受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进行术后镇痛,给予对照组地佐辛0.5 mg/kg联合氟比洛芬酯150 mg镇痛,给予观察组地佐辛0.8 mg/kg联合氟比洛芬酯150 mg镇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程度;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镇静程度;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6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该用量不增加用药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拟行人工流产的152 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手术开始前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kg,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实验组术前10 min予氟比洛芬酯50 mg溶于1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缓慢静脉推注,手术开始前依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kg,丙泊酚2 mg/kg.术中根据患者抵抗运动强弱追加丙泊酚0.5-1 mg/kg,至体动消失.观察唤醒时间、镇痛效果、术者和患者对镇静的满意度、术中丙泊酚追加次数及用量,并比较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静满意度、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镇痛效果满意,可减少术后疼痛不适,且不良反应小,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组,单一地佐辛麻醉组对就诊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采取术前地佐辛0.15 mg/kg静脉推注麻醉,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组对就诊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采取术前地佐辛0.15 mg/kg静脉推注麻醉联合术前氟比洛芬酯1 mg/kg静脉推注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麻醉阻滞起效的平均时间以及维持时间;不同时间神经阻滞麻醉患者血糖应激水平;尿潴留、呼吸抑制、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组麻醉优良率、麻醉阻滞起效的平均时间以及维持时间、血糖应激水平相比较单一地佐辛麻醉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组尿潴留、呼吸抑制、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少于单一地佐辛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地佐辛0.15 mg/kg静脉推注麻醉联合术前氟比洛芬酯1 mg/kg静脉推注麻醉对于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不良应激和减少不良反应,起效快且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以及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人工髋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FS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DS组)以及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FD组)3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术后采用PCIA。FS组镇痛首剂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氟比洛芬酯200 m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DS组镇痛首剂给予地佐辛5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20 m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FD组镇痛首剂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氟比洛芬酯200 mg+地佐辛20 mg+托烷司琼4 mg。术毕前30 min给予镇痛首剂和托烷司琼2 mg,接静脉镇痛泵。观察患者术后12、24、48 h被动活动时和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静息时:术后12、24 h VAS疼痛评分DS组明显高于FS组和FD组(P<0.05),FD组与F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活动时:术后12、24 h VAS疼痛评分在DS组、FD组、FS组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2、24 h DS组较FS 组明显降低(P<0.05);泵按压次数:术后12、24 h DS组较FS组、FD组明显增多(P<0.05);头晕的发生率FS组较DS组、FD组显著降低。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均可有效地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息痛,但对运动痛的制止效果前者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的协同镇痛效果不如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且头晕发生率偏高。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6,(1):78-8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在骨科手术中进行超前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4例拟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氟比洛芬酯组患者术前30min使用氟比洛芬酯,对照组患者给予脂肪乳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VAS评分的差异,记录术后24h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氟比洛芬酯组患者术后1h、3h、6h、12h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氟比洛芬酯组患者术后24h曲马多用量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氟比洛芬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手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临床效果好,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在老年患者日间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宫腔镜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低剂量地佐辛组(D1组)和高剂量地佐辛组(D2组)。观察患者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丙泊酚用药量、术毕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以及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1组呼之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D2组(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D2组(P<0.05)。两组丙泊酚用量、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D2组(P<0.05)。结论低剂量地佐辛(0.04 mg/kg)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过程安全平稳,术后患者苏醒迅速,能够达到快通道周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麻醉所致术后痛觉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1例)。观察组术前15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0.4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肌内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患者术前15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0.8 mg/kg。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HR、MAP、疼痛情况。结果:术前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h与2 h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2 d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15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0.4 mg/kg,术后30 min肌内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瑞芬太尼麻醉所致术后痛觉的预防效果优于术前15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0.8 mg/kg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瑞芬太尼麻醉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LC手术患者66例,将入选的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利多卡因组(L组)、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L组于手术结束前10min时静脉推注负荷剂量1.5mg/kg利多卡因,随后以1.5mg/(kg·h-1)持续输注直至手术结束,D组于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推注地佐辛10mg,C组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15min、1h、6h、12h、24hVAS评分、术后24h镇痛补救次数及氟比洛芬酯的使用总量,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结果最终完成研究病例63例。D组、L组术后15min、1hVAS评分、术后24h镇痛补救次数及氟比洛芬酯的使用总量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D组比较,L组术后15min、1h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VAS评分均小于3分,且两组患者术后24h镇痛补救次数及氟比洛芬酯使用的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及术后寒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麻醉下行LC手术患者使用利多卡因与地佐辛可减轻痛觉过敏同时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利多卡因的效果是否强于地佐辛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患者苏醒后痛觉过敏的效果影响,评价其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随机分为3组:A组手术结束前45 min肌肉注射喷他佐辛0.5 mg/kg;B组手术结束前45 min肌肉注射喷他佐辛1 mg/kg;C组(对照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后即刻与苏醒后1,2 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变化.结果 (1)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与C组相比,A组在苏醒时间、苏醒后即刻的Ramsay评分等指标明显占优(P<0.05),B组在苏醒后2 h的VAS评分优于C组(P<0.05),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则高于C组(P<0.05).(3)A组在T0时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结论 喷他佐辛可安全、有效地预防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后痛觉过敏的发生,以0.5 mg/kg的剂量于手术结束前45 min肌肉注射,不延迟患者苏醒,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未见呼吸抑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175例ASAI级全麻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5组.K10组、K5组和K1组分别于麻醉前10、5和1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F组于术前10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P组为对照组.各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作全麻诱导,术中出现体动追加丙泊酚1mg/kg.观察各组术中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丙泊酚总用量、麻醉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丙泊酚注射痛、术中患者体动和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术后作V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研究组术中血压、心率、丙泊酚总用量、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患者术中体动发生率、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较P组显著降低或缩短.F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4组.VAS评分,K10组与F组相似(P>0.05),显著低于K5组和K1组(P<0.05).K10组术后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其余4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50mg超前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与芬太尼1μg/kg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而无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其较佳的给药时机为术前10min.  相似文献   

15.
贺峰  马烨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4):474-476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行宫腔镜电切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扩宫时(T2)、手术结束时(T3)、苏醒时(T4)血压心率改变情况,并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主要不良反应、术后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呼吸抑制、体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T1时研究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快于对照组,T2时研究组心率快于对照组,T4时研究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清醒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术麻醉效果较好,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丙泊酚用量少,术后苏醒快,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李欣  张雪军  王建 《吉林医学》2014,(24):5359-5360
目的:观察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在肛门手术中超前镇痛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SAⅠ~Ⅱ级行肛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D组、F组、W组,每组40例。D组、F组手术切皮前10分钟分别给予地佐辛0.15 mg/kg、氟比洛芬酯0.1 mg/kg,W组给予对应剂量的NaCl溶液。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术后5个时点的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级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三组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术后48 h的VAS均小于3分。D组、F组的VAS评分均低于W组(P<0.05),且D组低于F组(P<0.05);D组、F组的BCS评级和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W组(P<0.05),且D组高于F组(P<0.05);D组、F组的自控按压次数明显少于W组(P<0.05)。结论:地佐辛、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改善术后舒适度,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终止妊娠且无麻醉禁忌证的早孕妇女7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对照组,术前10 min两组分别静推地佐辛0.2 mg/kg,或安慰剂(生理盐水)2 ml.两组均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记录丙泊酚用量、术中呼吸和循环监测指标、丙泊酚引起注射痛、意识恢复时间、自由对答时间、苏醒时、苏醒后5 min、15 min及30 min宫缩痛及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MBP、RR、H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和对照组注射痛VAS评分分别为(2.3±1.1)分和(6.5±1.9)分;患者清醒后不同时间点VRS口述痛觉评分对照组均较地佐辛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显著降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注射痛及苏醒期宫缩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减少丙泊酚用量,且不增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李力  林峥 《当代医学》2008,(16):97-99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和瑞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术前ASA Ⅰ~Ⅱ级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氟比洛芬酯50mg+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0.5ug/kg),Ⅱ组(氟比洛芬酯50mg+丙泊酚1.5mg/kg).Ⅲ组(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1ug/kg).Ⅳ(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0.5ug/kg)组.观察各组诱导及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药总量,记录术中呼吸、循环参数改变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疼痛评分,术后由手术医生评定麻醉效果.结果 ⅠⅡ组术中舌根后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中SpO2值小于90%的病例均少于ⅢⅣ组,且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P<0.05),与其他组比较,Ⅰ组丙泊酚用量最少(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和瑞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可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和对呼吸循环功能抑制,减轻术后子宫收缩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普外科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每组40例。术后均行PCIA。镇痛药物配方D组:地佐辛1.0mg/kg+托烷司琼5 mg+0.9%生理盐水=100 mL;DF组:地佐辛0.8 mg/kg+氟比洛芬酯2 mg/kg+托烷司琼5 mg+0.9%生理盐水=100 mL。观察并记录术后2、4、8、12、24、48 h患者安静状态和90°翻身时镇痛效果(VAS评分)和各时点镇静效果(Ramsay评分),各时间段PCI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两组各时点安静状态下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点90:翻身时DF组VAS评分明显优于D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段PCIA按压次数无明显差异;DF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术后镇痛。与单独使用地佐辛相比,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术后运动痛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日间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日间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组(D组)、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组(R组),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氟比洛芬酯50 mg于麻醉开始前10 min静脉注射, D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滴注地佐辛0.1 mg/kg, R组手术结束前采用0.5%罗哌卡因6 ml/处局部浸润。结果:T_1、T_5时刻两组VAS评分差异不大,T_2、T_3、T_4时刻R组VAS评分较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L-6、INF-α含量均较术前增高;与R组比较,D组升高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R组之间相比较,R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少。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的镇痛模式具有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恢复的效果;但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