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院9年间2389例纤维结肠镜检查中,共检出下消化道息肉561例,计大肠息肉1256个,末段回肠息肉82个;共摘除息肉1299个,均用活检钳咬切。经病理证实腺瘤406个,其中有异型性增生者89个,恶变者23个;在932个非肿瘤性息肉中,有异型性增生102个。脉瘤属癌前病变,经纤维结肠镜摘除大肠息肉,特别是有异型性增生者,可使大肠癌发病率下降。本组肠癌合井息肉者达51.28%,肠癌术后亦可能再发息肉。及早发现恶变的小腺瘤是提高大肠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大肠息肉216例内镜随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大小、形态、病理特征等与息肉恶变的关系。方法 用电子结肠镜对 2 16例大肠息肉进行 2~ 7年内镜随访 ,并对内镜、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息肉总癌变率 9.7%。绒毛腺瘤、混合腺瘤癌变率较高 ,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管状腺瘤、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癌变率较低 ,与前二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息肉基底愈宽、愈短 ,癌变率愈高 ,息肉 >2 .0cm者达 2 8.6 % ,广基者达 2 2 .9%。腺瘤性息肉作内镜下摘除术与未作摘除者癌变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腺瘤性息肉是癌变高危因素之一。腺瘤体积大 ,呈绒毛状结构者易癌变。息肉不论大小应尽可能予以摘除  相似文献   

3.
经结肠镜摘除结直肠息肉是一惊人的改进.因为许多息肉避免了外科手术.少数还需经腹切除或行结肠切除术者,要待摘除的息肉行组织学检查后才能决定.一般认为息肉恶变属粘膜内癌或原位癌经结肠镜摘除即可,息肉恶变有浸润的治疗还有争议,许多作者用正在发展的组织学标准来决定浸润性癌性息肉经结肠镜摘除后的处理方法.亦有人主张经肠镜摘除息肉恶变有浸润者都应行外科手术.本文回顾了以前经结肠镜摘除的息肉恶变有浸润者的治疗,包括组织学、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治疗结果等,发现息肉恶变浸润到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者,能用结肠镜切除治  相似文献   

4.
大肠息肉癌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遵禹  曾昭时 《腹部外科》1989,2(3):105-106
大肠息肉中,腺瘤具有恶变性。腺瘤恶变与病理类型、肿瘤数目、大小、形态、上皮不典型增生程度有关。内镜摘除恶变的息肉以后,是否需行肠切除,关键在于是否有癌残留或转移淋巴结存在。叙述了腺瘤恶变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合并的大肠息肉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的大肠息肉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55例大肠癌和2017例非大肠癌进行肠镜检查,对41例大肠癌合并的大肠息肉和269例非大肠癌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进行研究。结果:大肠癌合并的大肠息肉发病年龄较大,大肠息肉、大肠多发息肉、大肠腺瘤及大肠多发腺瘤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发息肉及多发腺瘤在大肠癌患者中的比例较高;腺瘤中广基的比例高、混合性腺瘤较管状腺瘤比例高,重度异型增生比例高。结论:大肠癌合并的大肠息肉恶性潜能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80~1998年3月的2400例老年纤维结肠镜的检查。并统计了老年人24种大肠疾病和其检出率,而后对大肠瘤和大肠息肉,进行分析和叙述。在2400例老年人中。共检出息肉776例,检出率为32.33%,单发者371例(47.81%),多发者405例(52.19%),共检出息肉1851颗。大肠息肉中,以腺瘤性息肉居多,共482例(62.10%)。在活检或手术标本的切片中,腺瘤组织与癌灶并存者46例,其癌变率为8.24%,而混合性息肉和绒毛状息肉的癌变率则分别为12.34%和45.31%。在活检标本中,腺瘤性息肉的异型增生,轻度者43%,中度者24%,重度者13%。本组共检出大肠癌392例,检出率为16.33%。左侧结肠和右侧结肠,在症状上有所差异。老年人感觉迟钝,症状常不明显,因此对大便习惯改变者,腹痛便血者,及粘液便者应进行肛诊及大便潜血的检查。直肠癌肛诊的阳性率约75%,大肠癌大便潜血的阳性率为72%。大肠癌,直肠与乙状结肠为好发部位,左侧结肠占发病率的70%。病灶超过1/2周肠壁者,共319例(81.37%),其病程均在一年以上,大都为进展期,经手术等证实属早期者,仅14%,所以我们应放宽肠镜检查尺度,使患者消除恐惧,一些可疑的患者,都能及时的检查。以腺癌最为常见,占75.76%,粘液痛与印戒细胞癌分别占18.36%和3.82%,此外我们还检出1例较为少见的腺鳞癌。本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内境下切除大肠息肉后病理检查在早期大肠癌诊断和治疗中价值,总结分析了本院近十余年来内境诊断和切除的大肠息肉576例,其中癌变37例。37例中腺瘤性息肉癌变者共36例(16.3%).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10例(31.3%),管状腺瘤癌变4例(9.3%).混夸性腺瘤癌变22例(15.1%)。更性息肉癌变者1例(0.3%)。病变分布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共29例(占78.4%)。息肉大于2.0cm者。癌变率选31.4%。无蒂息肉癌变达57,1%。因此,畸大肠腺瘤性惠肉,尤其是较大、无蒂的息肉应早期内镜下切除及病理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早期大肠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治疗巨大大肠息肉6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息肉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癌变率较高。体积大的息肉比体积小者更具有恶变倾向,直径≥2cm的腺瘤中有50%会发生癌变。所以治疗大的息肉,特别是直径≥2cm的巨大息肉,对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我科2002年1月-2007年10月诊断直径≥2cm大肠息肉77例,其中对65例,共82枚息肉采用内镜下治疗,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甜 《中国科学美容》2011,(16):150-150,185
目的探讨成人型结肠镜对小儿大肠息肉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清洁肠道后应用成人型结肠镜对282例1.5~14岁小儿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302枚,于镜下用高频圈套器对息肉行圈套凝切或点凝摘除治疗,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282例患儿共摘除息肉302枚,其中单发息肉259例,2枚或2枚以上息肉者19例。病理结果:幼年性息肉占86.4%(261/302),炎性息肉占11.6%(35/302),腺瘤性息肉占2.0%(6/302)。结论成人型结肠镜在小儿大肠息肉诊治中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4年4月,在纤维结肠镜下摘除大肠息肉574例,共摘除息肉653颗,疗效满意.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手术处理方法及疗效,回顾分析56例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病例的诊治资料。结果显示,2004年3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255例大肠癌患者中共发现并存大肠息肉者56例,其中45例行术前息肉摘除手术,7例行术中结肠息肉切除,4例在术后进行结肠息肉摘除。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息肉切除部位无残留、恶变或癌种植转移。结果表明,术前应用内镜切除是治疗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主要手段;不宜内镜切除者,尽量采用扩大切除术;远离大肠癌常规切除范围、较分散的息肉和不宜扩大切除的患者,可在内镜定位下行局部切除,如为恶性息肉则行结肠次全或全切除。双镜联合可提高大肠息肉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微波应用于临床治疗 ,已有多年的历史 ,但作为内镜下治疗手段 ,还是近几年的事。我院采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 ,在纤维结肠镜下治疗大肠息肉 15例 ,32枚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 ,男 11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14岁。大肠息肉 32枚中 ,降结肠 4枚 ,乙状结肠 17枚 ,直肠息肉 11枚。最多者 6枚。最大息肉直径 1 5cm左右 ,小者直径约 0 3cm。其中有蒂者 8枚 ,亚蒂者 9枚 ,无蒂者 15枚。病理诊断 :腺瘤样息肉 9例 ,其中绒毛状腺瘤 1例 ;增生性息肉 5例 ;幼年性息肉 1例。2 治疗方法治疗前 ,常规行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分布、形态、大小、性质、不典型增生和恶变情况。方法对1297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结直肠息肉男女之比1.45:1,平均年龄(56.39±13.57)岁,高发年龄段在51—60岁组,26.52%和61—70岁组,28.37%。息肉分布,直肠所占比例最高,为34.79%,其次为乙状结肠,31.06%。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的大小临界点大约为0.7cm。息肉的大小与息肉的形态、性质和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呈显著相关,息肉越大分叶状越多,绒毛状腺瘤越多,增生程度越重,息肉恶变率越高。结论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分析发现,息肉的演变符合腺瘤一不典型增生一大肠癌的经典序贯发展论点。随着年龄增加,息肉增大,不典型增生升级和癌变发生率增加,分布状况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大小在0.7em以上的多为腺瘤性息肉。支持对腺瘤实施内镜或者手术预防性切除从而切断大肠癌发生发展的路径,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认为,大肠癌多数系起源于结肠腺瘤。本文对我院1982年至1996年间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大肠息肉和大肠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对大肠癌与大肠息肉发病关系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982年至1996年的15年中,共行全结肠镜检查3561例,发现大肠息肉488例(564)枚,其中男性289例,女性199例,平均54岁(10~84岁);大肠癌331例(339个癌灶),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61例,平均61岁(23~86岁)。大肠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大肠息肉主要症状是便血。本组资料中,大肠息肉和大肠癌肿发生部位均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为常见,其次为降结肠或升结肠(见附表)。  相似文献   

15.
�󳦰��ϲ�Ϣ��132���ٴ�����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大肠癌病人同时合并息肉的诊断,处理。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132例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肠癌合并息肉者发生率高达18%。息肉术前确诊率低(20%),在切除大肠癌同时一期处理大肠息肉者101例(77%),术后二期处理息肉者26例(18%),85例获得随访,其中一期处理息肉者65例中术后息肉复发5例,恶变1例(1.5%),二期处理息肉者20例中,12例息肉明显增大,其中恶变4例(20%),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息肉在大肠癌中漏诊率高,并有明显的恶变倾向。因此。应尽可能术前明确诊断,力争在根治大肠癌的同时处理息肉。术中仔细探查与纤结镜结合,可明确息肉诊断提高切除率,术后应加强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息肉。  相似文献   

16.
大肠息肉病4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息肉是大肠内常见的病变。近年来纤维结肠镜的广泛应用使其发现率显著提高。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尚有争议,对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总结了我院在1978~1987年间经内窥镜活检或切除标本病理证实的大肠息肉病44例的诊治经验,并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44例病人中男20例,女24例,男女之比为1:1.2。平均年龄47岁(15~78岁)。腺瘤有30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消蕈汤口服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探讨本方对不同病理类型、临床症状的大肠息肉是否具有疗效方面的差别,对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息肉50例用消蕈汤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肠镜下情况等疗效指标进行判断分析。结果显示,(1)治疗后临床控制14例,显效31例,有效2例,无效3例;肠镜下息肉完全缓解21例,基本缓解23例,有效3例,无效3例。(2)治疗后评价为“有效”和“无效”的7例患者中,增生性息肉1例,绒毛状腺瘤2例,管状绒毛状腺瘤4例,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完全消失患者20例。结果表明,(1)治疗后患者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有效率达94%。(2)肠镜下息肉有效率达88%。(3)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与其他病理类型息肉的疗效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绒毛状腺瘤与管状绒毛状腺瘤的疗效较其他病理类型大肠息肉相对较差。(4)对于纳呆、里急后重、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形状改变4种临床症状,具有明确治疗优势;对于暖气、口干、便血,临床症状可部分缓解;对于腹痛、腹胀、黏液便疗效一般。  相似文献   

18.
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大肠疾病,与大肠癌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经发现,多主张摘除。以往剖腹手术是大肠息肉唯一的治疗手段,所造成的痛苦使大多数病人不愿接受。随着内窥镜技术在大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腔内治疗已成为大肠息肉主要的治疗手段,使大部分息肉患者免于剖腹手术。我科自1988年以来采用日本Olympus光学株式会社生产的纤维结肠镜及其附件治疗大肠息肉3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84例大肠息肉进行了临床分析,认为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特别是绒毛状腺瘤的恶变率较高。本文就大肠息肉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1986~1992年连续26708例结肠镜操作病例。其中17189例属诊断性检查;9519例属治疗性操作,息肉大小约3mm~5cm,大于7mm者用圈套电烙器摘除,有959例使用Nd;YAG激光行无蒂腺瘤性息肉的消融和其他疾病如动静脉畸形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