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卵巢畸胎瘤的超声表现特点,探讨超声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4例卵巢畸胎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其中术前超声提示卵巢畸胎瘤199例,手术、病理诊断为卵巢畸胎瘤201例. 结果 204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169例(82.8%)、不完全符合者27例(13.2%)、不符合者8例(3.9%). 结论 超声检查卵巢畸胎瘤准确率高,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殖腺及生殖腺外畸胎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对各部位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畸胎瘤与超声检查结果对照,并回顾分析其声像特征。结果:畸胎瘤具有一些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其肿块检出率100%,诊断符合率89.8%,其中生殖腺畸瘤诊断符合率96.8%,生殖腺外畸胎瘤诊断符合率82.0%。结论:畸胎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应为目前首选检查方法。少见部位畸胎瘤因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良恶性的鉴别亦存在误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56例,59个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超声显像与手术标本剖视、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诊断的关系,分析漏、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显像对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高金霞 《临床医学》2012,32(7):90-91
目的对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超声图像特点和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1年超声诊断子宫肌瘤100例经临床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测证实的案例。结果 99例证实为子宫肌瘤,1例为来自卵巢的畸胎瘤压迫子宫使子宫形态失常。结论超声检查诊断对子宫肌瘤诊断符合率高,被公认为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并对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并对女性经期异常的病因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超声在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7年6月18日-2019年6月18日期间选取江宁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92例疑似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为试验对象,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或经阴道超声检查,随后分析超声在病变分型中诊断正确率以及相关影像特征。结果超声对单纯型诊断正确率为94.44%,对类实质型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混合型诊断正确率为98.04%。同时对卵巢囊性畸胎瘤漏诊率为3.80%,误诊率为7.69%,敏感度为96.20%,特异度为92.31%。结论在诊断卵巢囊性畸胎瘤时,运用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为疾病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2007年收治的40例睾丸肿瘤的超声图像结合其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睾丸肿瘤中,生殖细胞瘤34例(其中精原细胞瘤28例,胚胎癌4例,畸胎瘤2例),恶性淋巴瘤4例,睾丸间质细胞瘤1例,皮样囊肿1例,均具有较为特征性的声像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睾丸肿瘤作出初步的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是睾丸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必不可少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颅内肿瘤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与预后,随着产前医学的发展,超声已成为诊断胎儿颅内肿瘤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颅内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可在出生前帮助诊断[1].本研究对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颅内畸胎瘤病例产前、产后超声图像特点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骶尾部畸胎瘤的特点 ,以提高超声对其准确全面诊断。方法 回顾性总结 49例骶尾部畸胎瘤超声影像资料、临床相关资料、病理资料。结果 骶尾部畸胎瘤以婴幼儿 (<7岁 )发病率最高 ,良性者占 87.8% ,恶性者占 12 .2 % ,骶尾部畸胎瘤有其特有的声像图表现与临床特点。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骶尾部畸胎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神经鞘瘤是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常见于颈部、四肢、躯干等浅表部位.本组回顾分析20例神经鞘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旨在提高超声对神经鞘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超声显像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显像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显像检查61例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并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61例卵巢囊性畸胎瘤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为90.2%(55/61)。漏诊2例,误诊4例,共占9.8%。结论:经阴道超声显像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超声对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探查诊断卵巢囊性畸胎瘤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腹壁探查观察卵巢肿瘤的结构及声像特征.结果 56例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中52例包括1例恶变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92.8%.结论 卵巢囊性畸胎瘤由于其内容多来自外胚层组织,根据肿瘤中各种组织的成份不同,故形成多种不同的声像表现,但均离不开如脂液分层征、面团征、星花征、瀑布征、壁立结节征、多囊征、杂乱结构征、线条征等表现,根据这些特征,超声多能作出卵巢囊性畸胎瘤的确切诊断.  相似文献   

12.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经阴道超声对不同部位异位妊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2月我院妇科急诊入院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临床诊断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本组超声诊断总体符合率为98.6%;误诊14例,主要包括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和宫角妊娠.结论 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异位妊娠的主要检查方法,但对罕见部位的异位妊娠定位准确性欠佳.  相似文献   

13.
阴囊内肿物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超声显像对阴囊内实质性肿物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显像对55例阴囊内实质性肿物,其中精原细胞瘤11例,畸胎瘤3例,胚胎癌1例,附睾结核13例,附睾炎17例,睾丸血肿10例.结果 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和手术结果符合率93.5%.结论 超声显像对阴囊内实质性肿物有较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因此熟练的掌握超声显像技术,对阴囊内实质性肿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卵巢良性畸胎瘤108例二维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计二维超声诊断卵巢良性畸胎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8例卵巢良性畸胎瘤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标本及病理对照。结果 在术前经二维超声确诊为卵巢良性畸胎瘤的患者有99例,诊断符合率为91.7%;误诊4例,占3.7%;漏诊5例,占4.6%。结论 卵巢良性畸胎瘤二维超声检查具有特异性声像,是诊断畸胎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卵巢生理性肿块的误诊分析。方法 对38例仅由超声诊断囊腺瘤、畸胎瘤。单纯性囊肿和卵巢实质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卵巢肿块均在不同时间自行消失,最短二周,最长三个月。结论 特殊的生理功能和周期性变化,使卵巢内出现各种不同特征的结构,掌握其超声图像的特点,并随访观察,有助于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日益成熟,对胎儿骶尾部畸胎瘤产前明确诊断已成为可能。本报道应用Logiq^TM 400PRO黑白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MHz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胎儿骶尾部直径小于2cm的囊性畸胎瘤两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我院B型超声诊断的31例卵巢囊性畸胎瘤,经手术及病理对照,超声符合率87%(27/31例次)。通过病理与超声检查逐点对照,发现肿瘤内部的回声直接反映了瘤体内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对卵巢囊性畸胎瘤声像图分型的看法和体会.由于畸胎瘤易发生扭转、破裂,且有2%的恶变率,故一旦发现,应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18.
畸胎瘤为儿科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高.利用超声检查一般可对其做出准确诊断.超声诊断相对其他检查手段经济.价值性高,对婴儿无损害.可动态实时多切面连续检查,所以超声对畸胎瘤的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附睾炎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2例附睾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附睾炎的微小病灶、病变部位及范围大小.结论高频超声作为非侵入性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附睾炎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部肿块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对小儿腹部肿块的诊断率,通过对84例小儿腹部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来判断其部位、来源及性质.方法使用Nas-2000彩色超声诊断仪、CTS-310D超声仪,使用3.5 MHz、5 MHz、7 MHz超声探头.常规腹部纵、横、斜多切面扫查,必要时饮水后检查.结果 84例其中肝母细胞瘤12例,肾母细胞瘤19例,先天性胆管囊肿25例,经母细胞瘤2例,重度肾积水18例,畸胎瘤7例,超声明确诊断65例,诊断不明确者15例,误诊4例.结论超声是诊断小儿腹部肿块的重要方法,因具有操作简便,诊断迅速、安全无损、无放射、无禁忌、重复性强、价廉、方便等优点,且诊断符合率高.在小儿腹部外科中有颇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