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保留颈椎手术节段的活动性,减少以往前路减压融合术带来的相邻节段的退变加速。经过将近10年的临床应用和长期随访,我们对于这个先进理念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从文献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不论是中期随访还是远期随访,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确实减少了以往的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我们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颈椎前路融合术是20世纪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继发性退变和不稳定可以造成原有的症状复发或加重,已经成为影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远期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融合后手术节段获得的是一种非生理状态的稳定,失去了相应的运动节段,造成颈椎总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出现退变加快,一些患者甚至需要再次接受相邻节段的融合术。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设计理念是代替原来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实现保留运动节段、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颈椎前路融合术被认为是外科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术式,近年来国内手术量逐年增多[1]。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由此引发的邻近节段退变也日益受到关注[2]。现代医学认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可致颈椎管的储备空间较少,退变或外伤因素易引发脊髓受损,颈椎前路融合术邻近节段退行性改变可再次压迫神经产生脊髓病或神经根病[3]。然而目前有关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展开了临  相似文献   

4.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CDR)的设计理念是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减少以往融合术带来的相邻节段退变加速问题。颈椎融合与非融合混合应用即Hybrid术式,在某些临床情况下可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颈椎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颈椎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方法:随访40例颈体融合术后患者,颈部和神经系统体检,行X线及MRI检查,观察椎体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时间和程度。结果:颈椎体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为86%,约1-11年发生退变,平均9年,严重者发生椎间盘突出不全瘫。结论:颈椎体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容易发生,故对术后患者的指导和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成熟而标准化的前路手术.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和不稳定,导致手术远期疗效差、满意度低.  相似文献   

7.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亦称颈椎间盘成形术(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CDA)。随着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取代了导致关节功能严重丧失的髋、膝关节融合术,且腰椎人工椎间盘广泛、成功运用于临床,为了解决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由于融合节段运动功能丧失所造成的相邻节段的过度运动和应力集中而导致相邻节段退变加速,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投入到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8.
腰椎融合术对相邻椎间盘退变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是否在相邻退变椎间盘或相邻正常椎间盘的腰椎不稳患者中都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溯分析具有2年以上影像学分析和详细临床效果随访记录的35例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融合术。根据术前MRI检查分析评估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分为退变组和正常组。结果不管相邻椎间盘有无退变,腰椎不稳患者施行腰椎融合术都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在目前情况下尽管腰椎融合术将加速其相邻节段退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治疗腰椎不稳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因果关系。方法:对237例患者行前路椎间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87例),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109例),椎间节段减压、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41例)。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13年,平均6.8年;发生相邻节段明显退变的120例(50.6%),头侧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尾侧邻近节段(P<0.05),其中27例(22.2%)需2次翻修手术。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可导致颈椎相邻节段的退变。  相似文献   

10.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保留颈椎手术节段的活动性,减少以往前路减压融合术带来的相邻节段的退变加速。经过将近10年的临床应用和长期随访,我们对于这个先进理念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从文献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不论是中期随访还是远期随访,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确实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