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32例早期食管癌的胃镜诊断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因肿瘤而死亡的人数中,食管癌占近1/4[1],早期发现该病成为食管癌预后的关键.我院1992~2003年间胃镜检查27091例,共发现早期食管癌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保健》2012,(4):7-7
英国的科学家最近发现,食管癌癌前细胞的糖分子存在异常,这一发现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食管癌。食管癌占英国癌症死亡的第5位,也是美国男性第8种主要癌症死亡原因,该病的发病率正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区之一,该病死亡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北方的发病率较高,成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但食管癌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有一个食管癌癌前病变过程,包括: 一、食管炎:学者们认为,食管炎是较常见的癌前病变。如在食管癌高发区伊朗北部与我国林县人群中抽样调查,发现慢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分别为80%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邢台山区食管癌的饮食影响因素,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自制调查问卷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共366人进行调查。结果邢台山区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有食用新鲜蔬菜每周超过7次(OR=0.351)、食用豆类、鸡蛋及规律饮食(OR=0.303);危险因素有食用腌制食品(OR=2.898)、霉变食品(OR=3.121)及饮用井水(OR=3.177)。结论邢台山区食管癌的患病与饮食蔬菜、豆类、鸡蛋、腌制和霉变食品等有关,良好的水质和规律饮食可以预防食管癌发生。  相似文献   

5.
癌症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通过健康教育引起人们对疾病的重视、自觉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主动参加定期体检是防治癌症性价比最高的措施之一。食管癌作为我国疾病负担较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定期筛查和早诊早治是该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而队列研究有助于了解食管癌的自然史和危险因素、识别食管癌高危人群。本研究拟从危险因素调查、疾病监测、生物样本信息搜集等方面对食管癌多维动态随访共享队列的建设规范进行探讨,为今后建立规范统一的食管癌筛查队列研究操作流程和建设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肥城市居民食管鳞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设计,253例患者一部分来自对40~69岁居民采用染色内镜普查发现的病例,另一部分来自肥城市人民医院病例;以内镜普查食管黏膜正常者作为指示对照组(8159名).所有参加普查者首先进行心电图和B超腹部检查、问卷调查和内镜检查;问卷调查包括吸烟、饮酒及饮食因素等.内镜检查发现碘不染色者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由2位病理医生进行诊断.采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与食管癌有关联的因素.研究取得医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参加者签定知情同意书.结果 病例组253例(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内镜普查发现食管癌70例,同期住院患者183例),食管黏膜碘染色8159名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和文化水平与食管癌有关联,在分析其他因素时将这3个因素作为混杂因素进行调整.调整上述3因素后,发现吸烟和饮酒增加食管癌的危险性;将吸烟和饮酒结合分析发现既吸烟又饮酒的男性患食管癌的危险性OR=2.73(95%CI:1.54~4.82),人群归因危险性为51.47%.一级亲属有食管癌家族史也增加患病的危险性;饮食营养分析发现,食物纤维素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增加可减低食管癌的危险性.结论 吸烟和饮酒增加食管癌发生的危险性,而增加纤维素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可减低食管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生活习惯对农村食管癌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食管癌高发现场开展病例对照研究,以探索生活习惯对农村食管癌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食管癌病例和健康对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吸烟、每日吸烟量、食速过快、常吃新鲜蔬菜、常吃鸡蛋、饮水来源与食管癌相关,OR值分别为7.407(1.809~30.320)、2.037(1.146~3.620)、5.752(2.289~14.453)、0.122(0.040~0.374)、0.203(0.065~0.627)、0.199(0.049~0.809)。结论:吸烟及吸烟量、进食过快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新鲜蔬菜和鸡蛋是食管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是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疾病负担严重。吸烟、饮酒、蔬菜水果摄入过少、不良饮食方式、感染、遗传因素均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虽然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显示出了良好的食管癌筛查效果,但是胃镜检查目前仍然是食管癌的标准筛查手段。中国早期食管癌诊断率偏低、筛查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分析,了解影响该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的诊治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710例食管癌病例的基本信息、危险因素、家族史、手术记录、术后病理报告、随访资料等相关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食管癌术后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56.9%、27.0%,中位生存期为900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病理形态、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犯层次、切缘、淋巴结是否转移、转移数量、手术方式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侵犯层次、手术方式、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与食管癌预后有关。[结论]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仍较低,临床分期是食管癌术后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分期较早的病例术后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流行、聚集现状并探讨危险因素聚集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以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及食管癌专病队列项目为依托,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扬中市2 591名40~69岁高危人群进行一对一式面访调查,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危险因素聚集的影响因素。  结果  扬中市食管癌高危人群吸烟、饮酒、烫热饮食摄入、进食过快、室内空气污染、牙齿缺失和危险因素聚集的流行率分别为22.27%、17.79%、16.79%、26.94%、18.45%、32.15%和40.22%。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聚集模式为室内空气污染+牙齿缺失、吸烟+饮酒和进食过快+牙齿缺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在男性、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和农村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聚集性较高(均有P < 0.05)。  结论  扬中市食管癌高危人群中部分危险因素暴露还处于较高水平且危险因素存在明显的聚集,男性、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和农村地区居民是食管癌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92例食管癌患者、184名正常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为牧民、饮用手压机井水、河水、大量饮酒、喜辣食、食速快、不规律、有食管、胃病变史及食管癌家族史等因素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饮用手压机井水或河水、有食管癌家族史、辛辣饮食及食速快为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食用新鲜水果为保护因素。结论改善饮水条件,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减少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桐乡市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桐乡市恶性肿瘤1154例,采用多病例组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桐乡市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或者经历精神创伤与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相关(OR=3.590、3.923、3.896、12.429和11.291)。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的共同危险因素有相关疾病史和肿瘤家族史。饮茶和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是肺癌的保护因素(OR=0.569和3.161),而吸烟是肺癌和胃癌的危险因素(OR=3.826和5.699)。饮酒为结直肠癌和肝癌的危险因素(OR=3.593和5.316),而少吃烟熏食品则有利于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OR=0.093)。结论吸烟、饮酒、饮食等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史和肿瘤家族史等为桐乡市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全人群为基础的上消化道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索泰兴市上消化道癌的病因,方法:选择591例道癌,360例肝癌和430例胃癌新发病例按年龄,性别和居住地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泰兴市上消化道癌共同的危险因素是饮酒和各癌症部位的相关病变(胃癌和慢性胃炎和胃溃疡,食管癌与食道上皮细胞增生和化生,肝癌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此外还发现食道癌危险性与性格忧郁,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喜爱吃烫食,口味嗜咸和家族食道癌史有关,HB-sAg阳性和家族肝癌史可增加患肝癌的危险,而胃癌的危险因素则为性格忧郁,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和新鲜蔬菜少,结论:在当地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淮安151例食管癌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拟合表明:腌白菜、沟塘饮水、烫食、家族肿瘤史是发生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3.390 4.335 3.211和5.490;人群回归危险度(PAR),分别是0.3499 0.2572 0.3698和0.2083.以上食管癌发病4项危险因素的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为0.6133.新鲜蔬菜具抑癌保护作用.OR为0.6546.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食管癌与其危险因素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有关食管癌危险因素的22个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吸烟、饮酒、快食、烫食、嗜淹菜、食管癌家族史、不良心理因素、嗜咸食的合并OR分别为2.08(95%CI:1.66-2.61),1.51(1.25-1.81),2.38(1.70-3.34),2.11(1.67-2.66),2.11(1.68-2.66),3.09(2.37-4.03),2.90(1.84-4.58),1.30(0.96-1.77)。结论 吸烟、饮酒、快食、烫食、嗜淹菜、食管癌家族史、不良心理因素为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嗜咸食与食管癌的关系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食管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与食管癌发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食管癌现症患者232名为病例,其同性别、同居住地、年龄相差不大于2岁的健康人为对照,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急躁型情绪类型,食用酱菜和盐腌制品频次,喜食辣食情况,有喜欢吃硬食,粗粮的习惯,有癌症家庭史为食管癌关联指标;多食蛋类、蔬菜为食管癌保护因素。结论食管癌的发病与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有关,这为食管癌一级(病因学)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烟台地区居民饮食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男性125例胃癌,198例对照进行了通讯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无胃病史在17年前饮食中多吃含蛋白和VitB2多的粮食(小麦、玉米、豆类),多吃大蒜,少吃地瓜干,不吸烟等的人患胃癌的危险性小,这些因素的联合有进一步降低患胃癌危险性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并辅以文献追溯方法,收集国内1985年1月至2012年1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经Newcastle—Ottawa Seale(NOS)标准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分析软件对入选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经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纳人合格研究文献25篇,累计病例6646例,对照9957例。Meta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轻体力活动、饮茶、奶及其制品、葱蒜类食物、粗粮、蔬菜、水果等因素的合并OR值在0~1之间;吸烟、被动吸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油炸或烟熏以及腌制食品、红肉、动物油、肥肉、饮食偏咸、痔疮史、胆囊疾病史、肿瘤家族史等因素的合并OR值在1-2之间;精神创伤史、烧烤食品、饮食油腻、阑尾炎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直肠炎、直系亲属肿瘤史、旁系亲属肿瘤史等因素的合并OR值在2-5之间;肠息肉、黏液血便、慢性便秘或腹泻等因素的合并OR值大于5。结论生活方式、精神刺激、烹调方式不当、饮食油腻等、肠道相关症状或疾病、家族肿瘤史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而轻体力活动、饮茶、奶制品、膳食纤维为保护性因素,为结直肠癌的早期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了150例女性乳腺癌病例和150名医院病人作对照,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创伤、性格(孤独、抑郁、焦虑、爱生闷气)、体重高、产次少、癌症家族史、闭经迟等均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经交互影响分析发现,精神创伤和性格(孤独、抑郁、焦虑、爱生闷气)、癌症家族史之间存在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2.854和3.475,p<0.01。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城区女性乳腺癌某些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北京四城区435例女性乳腺癌进行了1:1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不生育、初产年龄 ≥ 30岁、行经年数 ≥ 35年、月经紊乱、乳腺良性病史、乳腺肿瘤家族史、青春发育期胸部X线照射史、不幸的生活遭遇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而婚龄、哺乳期长、末次产龄、文化教育水平为混淆因素。在几个因素结合分析中看出初产龄 ≥ 30岁加月经紊乱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本研究提出了在类似北京城区情况下选择乳腺癌高危险人群的四项指标:①初产龄 ≥ 30岁并有月经紊乱者;②不生育者;③有乳腺癌家族史者;④有乳腺组织增生或其它良性肿瘤病史者。应该定期对这些高危险人群进行防乳腺癌的普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