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偏头痛发作期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多数有血液动力学异常。临床上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本组研究通过偏头痛发作期男女之间以及女性月经期与非月经期,男性吸烟人群与非吸烟人群的脑血流改变观察,揭示了生理因素、生活习惯、性格差异、内分泌激素等不同,通过神经递质影响血管舒缩功能以及男女患者发病机制不同,颅内血流常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与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支气管哮喘、胃溃疡以及变态反应的关系一直是不一致的,这可能与未将吸烟等外加因素考虑进去有关。本文作者研究了育龄妇女吸烟、偏头痛与其它疾病的关系,企图回答以下问题:(1)偏头痛者是否比无头痛者的妇女更爱吸烟?倘若如此,吸烟倾向与什么有关?(2)吸烟是否诱发或加重偏头痛发作?(3)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导数年来用苯酰胺类药佳必利(Tiapride,Tiapidal)治疗87例头痛获得较好效果。计女性51例,男性36例。17—40岁38人,41—60岁35人,61岁以上13人。其中眼型偏头痛12例,月经期偏头痛6例,良性偏头痛19例,神经症头痛11例,外伤后头痛19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年来偏头痛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人群中患病率的研究 ;通过孪生子、不同种族及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对偏头痛遗传因素的研究 ;偏头痛与脑血管病、重症抑郁间的相关性 ;麦角胺及Triptan类的药理、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吸烟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吸烟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表及PANSS量表对279例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检查与评定,将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之间若干临床指标进行f检验及x2检验,并对吸烟量与若干量表分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79例男性患者中有吸烟者112例,其每日平均吸烟量为16.9士11.8支,81.3%的吸烟者在精神分裂症发病后开始吸烟.与非吸烟患者相比,病程多倾向于发作性,以往复发的次数较多.结论吸烟与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在制定治疗康复计划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患者血浆P物质与神经激肽A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偏头痛与P物质(SP)、神经激肽A(NKA)含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放射免疫法测定了69例无先兆性砂痛患者组与31例正常对照组血浆SP与NKA含量。结果发现SAP与NKA在偏头痛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头痛发作期该两种神经肽较间歇期更高。提示SP与NKA可能通过降低痛阈等机理偏头痛的发作。本组男女患者间SP与NKA含量无明显临床上偏头痛了于女性,常于月经期发病,提示SP、NKA等虽参予其发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多样性疾患。尽管此前已提出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伴性性状,限性性状,线粒体性及多基因性遗传模式,但均难以很好地解释该病的遗传性。笔者设想偏头痛为从性性状式(Sex-conditioned)遗传性疾患,即在男性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女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支持此假设的证据有: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以及其它一些经典的偏头痛疾病相关基因位于在常染色体19p,1q和2q;男女性别比为1:2-1:4;大多数在青年期前后发病:避孕药可以诱发;月经期好发;女性绝经期常自愈。女性性激素可能是该病在女性中高发的关键因素。此外,环境和人文经济因素亦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是一种以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的疾病,且在女性的不同生命阶段和月经周期偏头痛的患病率和头痛特征不同。内源性激素的变化及外源性激素的使用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偏头痛的发作,雌激素的不稳定波动可诱发偏头痛,严重的偏头痛常导致泌乳素水平升高,孕激素、雄激素对偏头痛有保护作用。在多种性激素中,雌激素对偏头痛的影响最大。除了个体差异,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对激素波动的反应也不同。本文旨在对各类性激素对偏头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眩晕及偏头痛患者颅内血流情况。方法对200例眩晕患者和10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TCD检查,主要记录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流速。结果眩晕组椎基底动脉系统流速普遍降低,而偏头痛组颈动脉系统流速普遍增快。结论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异常可能与生活压力、颈椎病女性月经期等因素相关,而偏头痛则因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10.
美多心安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偏头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常见诱发因素有情绪因素,如焦虑、疲劳及紧张等;气候因素,如冷、热及日晒等;生活事件,如失眠、饮酒及特殊敏感食物等。脑力劳动的发病高于体力劳动;昼夜发病不同,白天高于夜间。男性患病率为4%~6%,女性为139/6~17%。偏头痛的发作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不同组合,发病时患非常痛苦,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月经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8例月经期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每周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天,停用2天),B组为按生物节律周期治疗组(在月经来临前十天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连续服用20天)。所有患者均于睡前服用5mg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并记录头痛日记和药物不良反应;根据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经量化记分,于用药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疗效判定,同时比较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1个月和3个月两组间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6个月时,B组患者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与A组相比,明显减轻/减少(P<0.001);两组间药物不良发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能够有效的防治月经期偏头痛;根据生物节律周期即女性雌激素分泌水平变化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防治月经期偏头痛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患者脑血管病一级预防证据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偏头痛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证据,以为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分别以migraine or migraine with aura、prevention and control、ischemia、hemorrhagic stroke、treatmentor therapy等英文词组作为检索词,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获得临床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观察研究和综述等相关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共纳入偏头痛与脑卒中相关文献24篇(临床指南5篇、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4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病例观察研究10篇、综述1篇),其中20篇为高质量文献,4篇为低质量文献。结果显示:(1)偏头痛,尤其是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明显增加,且女性高于男性;吸烟、口服避孕药使风险进一步增加。(2)偏头痛患者出血性卒中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尤以女性突出,且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3)偏头痛发作频率与缺血性卒中风险呈正相关,以先兆性偏头痛更为明显。(4)卵圆孔未闭在病因不明的年轻脑卒中和偏头痛患者中更为常见,但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不推荐作为偏头痛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措施。(5)由于偏头痛急性期治疗药物曲普坦类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结论女性偏头痛患者应戒烟并行口服避孕药替代疗法,目前尚无证据显示减少偏头痛发作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首次脑卒中风险。由于曲普坦类药物的收缩血管作用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因此偏头痛患者应以预防性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吸烟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链-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和Bcl-1G/A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Fg水平和聚合功能表达的关系,并探讨二者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1386人,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Fg水平以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Amax)、FMPV/Amax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FgBβ链6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记录并分析吸烟与否人群FgBβ链基因多态性及其功能表达的特点。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FgB-β854位点变异基因型者血浆Fg系列指标均高于其野生基因型人群,且吸烟人群FgB-β249变异基因型人群的血浆Fg水平、FMPV〔分别为(424.93±89.42)mg/dL,0.73±0.20〕也明显高于其野生基因型人群〔分别为(383.63±80.28)mg/dL,0.67±0.17〕(P<0.05);吸烟组血浆IL-6水平〔(21.41±5.76)pg/mL〕高于不吸烟组〔(14.95±4.82)pg/mL〕(P<0.05);以脑梗死与否为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依次筛选出高血压、Bcl-1基因型、体重指数及吸烟为影响因素(P<0.05)。结论 FgB-β854基因多态性位点是影响血浆Fg水平和分子功能表达的重要部位;吸烟可能通过与FgB-β249位点变异基因型相互作用而使血浆Fg水平升高,并通过促进IL-6等细胞因子分泌而使Fg分子功能表达增强,因而成为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诱发因素多种多样,每种诱因对患者的影响程度也因人而异。不同偏头痛患者对各种诱因如月经、酒精、含酚类食物、含组胺食物等的敏感性不同,遗传学研究也证实某些偏头痛诱因的确存在遗传易感性。许多基因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也影响了包括诱因在内的某些临床特征,可能与偏头痛分型有关。针对某一诱因挑选敏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发现诱因的遗传机制,进而深入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目前关于偏头痛的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候选基因研究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偏头痛的易感基因在不同种族及地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偏头痛基因多态性重要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总结,将中国人群候选基因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探究中国人群偏头痛的遗传机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大约20%的人群患偏头痛,女性比男性常见.食物可能是偏头痛的原因.因此作者前瞻性研究了一组神经科门诊严重偏头痛患者的食物变态反应性.通过放射变态反应性吸收剂试验(RAST)评价对食物特异性IgE试验的价值.发现这些患者可分为2组:大多数RAST阳性者对排除食物具有良好的反应,而一小部份RAST阴性者对排除食物无反应.作者的结论是:食物过敏性反应对偏头痛起了作用,RAST有助于明确引起偏头痛的食物.研究方案:第一阶段,对47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了食物过敏性,除因各种原因14例未能统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长沙市50岁以上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长沙市天心区20个社区作为调查点,对50~90岁常住居民超重和肥胖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调查不同体质量人群中的高血压分布。结果 该地区人群超重及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9%和6.1%,女性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为33.1%和5.3%,男性为46.8%和7.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均<0.01)。60~69岁人群超重的发生率较50~59岁和70~90岁人群高(P =0.032,0.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吸烟、饮酒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有相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与BMI呈正比。结论 长沙市50岁以上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尤其是男性;影响BMI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吸烟和饮酒等;随着BMI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女性由于存在着特殊的生理周期变化,导致女性癫痫患者在月经期的癫痫发作与非月经期的癫痫发作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国际上对月经期癫痫(Catamenial Epilepsy)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而国内文献中对Catamenial Epilepsy的理解也不一致,混淆了月经性癫痫及月经期癫痫的概念.明确月经期癫痫的概念及了解其发作机制,有助于女性癫痫患者在月经期的合理用药及癫痫发作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偏头痛与青年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青年脑梗死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仔细调查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偏头痛等危险因素在两组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青年人脑梗死组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合并房颤、偏头痛、有先兆的偏头痛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青年女性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有先兆的偏头痛的比例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青年男性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合并偏头痛、有先兆的偏头痛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病史、有先兆的偏头痛与青年女性脑梗死发病关系最为密切,OR值分别为34.997(95% CI 3.084~397.124)、17.552(95%CI 1.372~224.586).结论 偏头痛,尤其是有先兆的偏头痛是青年女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偏头痛与消化性溃疡(PU)的关系。方法 对偏头痛伴PU10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由于神经、内分泌、微循环、有相同的遗传基因等因素的影响,使偏头痛患者易伴发PU。结论 偏头痛伴PU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治疗上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或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