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调动学生存教学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对医学系卫生学的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在我国现有的118所医学院校中,设立公共卫生系的仅23所;卫生专业的学生仅占全国医学生总数的4.72%;医学系现开设的33门课程中,卫生学是仅有的一门预防医学课程;其课时数虽仅占总课时的2%,但其任务却是要负责80%的医学院校,95%的医学生“预防为主”战略思想的树立。但遗憾的是以医疗为主攻方向的医疗系学生,普遍存在不重视卫生学的现象。既重要、又受轻视,这便是我国卫生学的现状。正因为卫生学地位的先天不足,因此要教好它的难度,相对比其它学科要大。笔者用激励的方法对七个年级近千名学生的探索试用,基本上可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如我院卫生学历年均为考试课程,未发现不及格现象;82级参加1986年全国医学生统考,预防医学试题正答率为70.235%;以83级为例,  相似文献   

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和其它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护理等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七年制、本科生、专科生均设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进入21世纪后,由于膳食结构的改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院校的营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医学院校营养教育情况 1.医学系: 医学生未开设营养课程,开设卫生学,其中教营养及食品卫生学。此课未针对临床医生的特点及需要,而是卫生专业中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缩影。卫生学为60学时,仅占总学时的1.28%(60/4699),详见表1。根据14院校统计,营养学及食品卫生学为4~18学时,占总学时的0.08~0.38%。其中营养学为2~12学时,多数为6~8学时,占0.12~0.17%。 2.口腔系:根据6个有口腔系的院校统计,情况与医学生类似,学时为4~12,其中营养学3~8学时。 3.护理系或护校: 根据6个开办护理系院校的课程安排,多数较重视,专门开设课程,学时数最高的为54。详见表2。护士学校多附设在医学院内。北医大单独开设36学时的营养与饮食学。其他院校有的只6学时,多数为12学时。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显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客观地反映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趋势,为各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国家教委高教司与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写了《中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指南》。该书汇集了我国现有150余所高等医药院校本、专科各主要专业的教学计划;集中反映了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预防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传统医学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法医学类、护理  相似文献   

5.
大理医学院是一所云南的省属新建院校(1982年成立),现设有临床医学、高级护理和药学等专业。卫生学教研室承担着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任务,为了解决《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学院主干学科的建设计划,我们把该学科的社会实践编制成《预防医学中的实践教学》电视教材,用于教学,收到了较好效果。1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与健康是预防医学中的重点内容。但现行教材中引用的大多是国外的例子,这就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印象上的偏差,认为环境污染主要在国外,国内的问题不多,这样不利于医学生环境忧患意识的…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时数是中医本科专业的1倍多,此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加强临床专业学生的预防观念,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及掌握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知识及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117学时中先讲授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内容,然后着重介绍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并开展卫生学实验课,观看地方病的录像,讲授和操作SPSS软件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最后安排1-2周的预防医学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评价《卫生学》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问卷方式对临床医学等非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虽然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学习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究其原因与《卫生学》教材内容与临床脱节密切相关。表明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亟需改革  相似文献   

8.
一般医学院校医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诊疗工作的医师。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毕业生将分配到县及以下医院、厂矿职工医院工作。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和专业服务方向,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上,要不要学习预防医学?现在的卫生学以开多少学时为宜?已成为教改中师生们经常议论的问题之一。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复习了国内外一些资料,并向国内50所医学院校发了调查表,承蒙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回收了35所(其中部属院校2所、地方院校33所),回收率为70%。我们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初步整理,除6所院校由于资料不全未统计外,我们对29所医学院校医学专业(五年制)卫生学、流行病学课程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规划纲要的认知情况,为预防医学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进行调查,整理分析数据。结果共回收问卷268份,其中男生98人(36.57%),女生170人(63.43%)。17人(6.34%)以前没有听说过预防医学,12人(4.48%)对预防医学知识没有需求;28人(10.45%)听说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只有9人(3.36%)了解相关内容;83人(30.97%)听说过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30人(11.19%)了解相关内容。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认知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需求。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1—12月抽取本校2019级临床医学生开展个人基本情况和《预防医学》认知、需求、期末成绩等内容问卷调查。结果 在505名学生中,大多数学生(72.9%)认为有必要对临床医学生开设《预防医学》课程;70.1%的学生满意《预防医学》教学过程;54.0%的学生学习动力一般或较小;仅有17.0%的学生会预习或复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母亲文化程度、上学期成绩、是否进行课程预习或复习、是否应进行案例教学是临床医学生期末成绩的影响因素。在学习需求方面,大多数学生希望开展更多的案例教学,并开展配套的实践内容教学。结论 临床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效果与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存在不平衡,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实践应用能力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校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从两大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方面是对现有的预防医学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加以改革,另一方面是开展预防医学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原来在第三学年开设的预防医学(或叫卫生学,46学时)课程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在第二或第三学年开设预防医学概论(16学时).调查结果显示①有兴趣学习预防医学概论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②绝大多数学生(91.15%)认为学习预防医学概论有助于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③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依次为社会心理与健康(70.80%)、食物与健康(50.44%)、环境与健康(36.28%);④学生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例、课堂讨论、主动参与等意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现状,为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建议。方法:对江苏省8所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8所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人文课程必修课开设最多的为5门,最少的为0门;选修课最多的为10门,最少的为1门。医学人文课程必修课总学时最多的为104,占必修课总学时的3.86%;最少的为0;选修课总学时最多的为160,占选修课总学时的12.42%;最少的为32,占选修课总学分的2.22%。结论: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的教育,高校需要通过改革教育模式等方法来构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教学结构体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塑造跨世纪的实用人才,我校于 1998年为大专护理专业开设了精神卫生护理学课程,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叙述如下: 1教材的确立根据 1996年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精神卫生护理会议的纲要、王效道主编的《心理卫生学》以及刘协和主编的《精神卫生大全》,我校组织自编《精神卫生护理学》,总学时为 20,理论教学 12学时,实践教学 8学时。 2教学的方法精神卫生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为此,在 3年制大专护理专业的第 4学期,我们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此时学生已具…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广泛推行,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硬件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参合率逐渐增高,基层卫生机构的就诊人数明显增加,社会对于能提供集医疗和预防为一体的人才需求显得更为突出.随着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多个医学专科院校对其《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方面均处在探索和改革之中[1-2].为摸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之路,我们自2008年以来深刻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及基层社区临床医学专业岗位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非预防医学专业开设预防医学概论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从两大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方面是对现有的预防医学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加以改革 ,另一方面是开展预防医学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将原来在第三学年开设的预防医学 (或叫卫生学 ,4 6学时 )课程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在第二或第三学年开设预防医学概论 (16学时 )。调查结果显示 :①有兴趣学习预防医学概论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 ;②绝大多数学生 (91.15 % )认为学习预防医学概论有助于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③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依次为 :社会心理与健康 (70 .80 % )、食物与健康 (5 0 .4 4 % )、环境与健康 (36 .2 8% ) ;④学生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例、课堂讨论、主动参与等意愿。  相似文献   

16.
预防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论上很少有人怀疑;但实际上,不论在卫生工作实践或医学教育中并未被放在应有的位置,长期从事医学专业卫生学与流行病学教学的人都深有体会。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时数由200多学时降到90多学时,课程由考试科目变为考查科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新生专业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问卷调查2009级449名新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般情况、父母职业、生源地和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4.63%新生知道医生的基本素质、67.48%知道医学的目的、40.31%知道基层卫生服务趋势、40.09%知道高职与普通高教区别、37.42%知道医学的学习方法、32.29%知道医学模式与学科分类、新医改及全科医学的含义知晓率仅为21.16%和2.67%;其认知程度受父母职业及生源地影响(P<0.05),与性别、年龄没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专业认知度较低,有必要对临床医学专业新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相关知识社会实践调查和参与卫生公益活动可能是提高学生专业认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等卫校非卫生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国内外医学教育有识之士都异口同声疾呼要加强。医学社会实践也证明如此。但是非卫生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始终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更没有获得解决。这里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医学教育本身的因素,其中包括教材的因素。本文仅就《预防医学》教材自身改革有关问题,谈谈个人肤浅的认识,抛砖引玉。一、历史的回顾建国以来,在“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中等卫校各专业络续开设《预防  相似文献   

19.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 )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以个体和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宏观和微观的技术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机体健康,预防疾病[1]。预防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三大卫生模块。根据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规定,抓好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综合素质进行教学评价,改革传统的评价模式,引入形成性评价是预防医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增强学生预防保健意识。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程应以流行病学为主体,并应深入基层实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