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合并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1例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合并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结果 随访3~36个月.优良率90.5%.骨折端均愈合,未出现假体脱位、松动.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合并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低,避免了多次手术,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儿童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汪启筹,邢培彤儿童外伤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多由于股骨颈外伤性囊内骨折所引起,骨折发生率比成人低,而骨折所引起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比成人高,根据我院统计资料,30年收治儿童股骨颈骨折,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0例,占1...  相似文献   

3.
促进新骨形成、硬化坏死骨吸收、防止骨坏死继续发展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理想途径,带血管蒂髂骨移植就是基于这一观点应用于临床,然而,目前应用的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方法骨膜成骨作用较弱,移植骨偏心,骨的生成与吸收呈非中心性进行,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应用带血管髂骨骨膜翻面骨瓣髓内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陈是性股骨颈骨折13例,共2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32~62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3例,21例中,9例…  相似文献   

4.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尽管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严重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老年人髋部骨折、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4〕,但是无菌性松动是影响其长期疗效最常见的原因。有报道表明,在接受了全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中,术后长达25年的随访显示,无菌性松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切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移植术是临床应用较广的一种用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缺损或骨不连的方法。我院从1981年以来,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胫骨或股骨缺损性不愈合152例。在临床实践中,切取带旋髂深血管蒂...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颈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27例股骨头颈内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结果.其中未手术的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例、髋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术后1例.作者认为:该法是一种了解股骨头颈静脉回流的简单易行、安全的方法,通过本造影能预示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和髋脱位患者下地负重时间,并可用来观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程度、过程和归宿.还可对带血管的骨转移或血管植入等的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力学因素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 对 147例股骨颈骨折术后的病例进行了 5~ 10年随访 ,发生 31例股骨头坏死。分析比较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时间、骨折的复位质量、年龄分布及下床不负重活动的时间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关系。结果  30例 (96 . 8% )股骨头坏死发生于骨的塑形期内 (0~ 3年 ) ;骨折复位质量越差—应力改变越大、股骨头坏死率也越高、GardenⅠ级 2 . 4%、Ⅱ级 6 . 8%、Ⅲ级 33. 3%、Ⅳ级 46 . 7% ;青少年组头坏死发生率为 2 8.1%、其它年龄组为 19. 1%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与不负重活动的时间无必然关系 ,大于 3个月下床股骨头坏死率为 2 0 .7%、小于 3个月其坏死率为 2 2 . 6 %。结论 应力因素改变在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病理演变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股骨头环死的发生是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8.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前路切开复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及多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6例,结果:经1.5-5年随访,优良率为89.2%,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为3%,疗效满意,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具有充足血供,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减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对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原因各异,病理改变复杂,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均不够理想;尤其是青壮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更为困难,从1985年11月~1988年1月,采用髋关节肥厚关节囊和滑膜次全切除加旋股外侧动静脉升肢血管吻合襻植入治疗股骨头无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3枚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23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11例,女125例;年龄19~89(50.17±12.88)岁。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其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相关性。对年龄、性别、损伤侧、体重、损伤机制、术前等待时间、Garden分型和是否有股骨颈皮质粉碎等单因素分析得到显著性差异的自变量,然后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36例病例平均随访4.58年,高能损伤(24.69%vs. 5.16%,χ~2=19.405,P=0.000),术前等待时间48 h(20.00%vs. 6.38%,χ~2=10.065,P=0.002),GardenⅢ/Ⅳ型(18.52%vs. 2.97%,χ~2=13.357,P=0.000),股骨颈皮质粉碎(66.67%vs. 4.88%,χ~2=39.96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损伤机制[高能损伤,Exp(B)=4.397,95%CI=(1.672-11.562),P=0.003],术前等待时间48 h[Exp(B)=3.060,95%CI=(1.176-7.966),P=0.022],股骨颈皮质粉碎[股骨颈压力侧皮质粉碎,Exp (B)=3.944,95%CI=(1.245-12.494),P=0.020;股骨颈压力侧和张力侧皮质均粉碎,Exp(B)=23.761,95%CI=(3.805-148.374),P=0.001]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GardenⅢ/Ⅳ型并非独立危险因素[Exp(B)=1.985,95%CI=(0.436-9.032),P=0.375]。结论:高能量损伤、术前等待时间(48 h)和股骨颈皮质粉碎是影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股骨颈压力侧和张力侧皮质粉碎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一个很强的预后危险因素,因为它表明了一种更严重复杂的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方法 对104例新鲜股骨颈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后随访X线检查,判断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和股骨头有无坏死.对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的影响因索,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骨折Garden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和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共同因素.结论 骨折本身及其后续的各种因素,造成局部血液供应的中断和不能建立代偿性的血液供应.是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共同发病机制,但两者在具体的发病机制方面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12.
20060390骨盆前环后环骨折与骨盆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研究,20060391小儿骨盆骨折,20060392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髋臼发育不良,2006039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DDH并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意义,20060394保留股骨头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05例临床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致残率高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每年大约有30万例骨坏死的病例.目前,病因仍不十分清楚.虽然有些骨坏死与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关,某些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例屡有报道[1],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无论成人与儿童均需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由此引起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报道尚少.单用糖皮质激素很难造出理想的股骨头坏死模型,需加用马血清或细菌内毒素造模才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并发骨不连接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比中青年人高,为提高骨折愈合率和预防股骨头坏死,自1994年我们采用双头螺纹加压钉内固定加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41例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对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与塌陷(随访观察与X线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塌陷是影响股骨颈骨折预后的主要因素。文献报告股骨颈移位骨折有 85 %出现股骨头坏死 ,30 %发生晚期塌陷。未移位骨折中有 15 %~ 2 5 %出现股骨头坏死 ,10 %发生晚期塌陷 [1 4,1 5]。在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病例中 ,约 1/ 3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1/ 3虽有症状 ,但患者多能忍受 ,仅 1/ 3症状严重 ,需手术处理。对于不同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率的影响各家报道不一 [2 ] 。为了探讨股骨头坏死病例的临床变化及 X线变化规律 ,我们对股骨颈骨折后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坏死率进行了统计 ,并对收集到的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颈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27例股骨头颈内静脉造影的临床结果。其中未手术的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例、髋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术后1例,作者认为:该法是一种了解股骨头颈静脉回流的简单易行、安全的方法,通过本造影能预示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和髋脱位患者下地负重时间,并可用来观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程度、过程和归宿。还可对带血管的骨转移或血管植入等的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ONF)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高SLE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认识.方法 对32例SLE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抽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SLE患者作对照,分为股骨头坏死组和非股骨头坏死组,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脏器累及、实验室检查及其治疗等特点.结果 合并有ONF的SLE患者比无ONF组在临床上以网状青斑与雷诺现象更常见,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激素的起始剂量、每日最高剂量、累积用量与ONF发病无明显相关,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与ONF的发病密切相关;此外,血脂水平、SLEDAI积分、有无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均与ONF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SLE患者以血管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其脉管系统对激素敏感性增加,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容易并发ONF.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也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障碍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的病理过程,从而引起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复杂多样,难以全面系统地分类,大体上可分为创伤性及非创伤性两大类。导致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疾病主要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等;导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疾病主要为某些血液系统疾病、脂肪代澍紊乱、酒精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服用或注射过量等。当然,股骨头本身解剖特点,特别是血液循环方面的特点,以及髋关节生物力学方面的特征,也是股骨头病变较易发生而引起缺血性坏死的内在因素。总的来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可能是血流动力学、代湔生化和生物力学等多种因素改变并彼此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压螺钉和大转子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运用加压螺钉和股骨大转子骨瓣移位植骨技术,治疗GardenⅢ、Ⅳ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02例。结果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3.5%,骨折愈合率100%;无固定失败病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24.5%),其中在21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中,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11例(52.4%)。结论加压螺钉能使骨折结合紧密、固定牢固,利于早期髋关节功能锻练,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植骨,能重建股骨头血运,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因之一,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病因与激素等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因不同.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到股骨头坏死,病理变化过程非常复杂,我们用患者的股骨头,采用HE、脂肪、微血栓染色,光镜下从股骨头至颈部,观察骨髓、脂肪细胞、骨小梁、新生骨和血管等的损伤、坏死和修复情况,分析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