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标准方丝弓矫治器关闭间隙的二种方法,即一步和两步关闭曲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对20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轻、中度前突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应用杭州爱丽斯方丝弓矫治器的病例,分两组分别采用一步关闭曲法和两步关闭曲法关闭拔牙间隙,对两组关闭间隙前后的X线头颅片分别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两步法在节省支抗上略优于一步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步法在时间上要明显短于两步法,在维持前牙覆(牙合)及前牙转距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 一步关闭曲法在标准方丝弓临床应用中可能会更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螺钉种植支抗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利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配合MBT矫治技术对13例上颌前突的牙周病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矫治前做彻底牙周治疗,其中一例进行牙周翻瓣刮治术.种植微螺钉共26枚,种植于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侧牙槽骨,术后1周负载进行滑动法关闭间隙.测量前牙问隙的关闭,前牙的内收,覆牙合的减低以及后牙的移动.结果 13例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后前牙间隙关闭,内收5.09±0.23 mm,覆牙合覆盖恢复至1-3 mm;后牙旋转距离0.33±0.02 mm.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在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中能有效降低后牙的不利移动,控制前牙内收和压低,恢复后牙正常咬合关系和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  相似文献   

3.
邱伟芳 《海南医学》2012,23(8):81-82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联合种植支抗钉对拔牙间隙关闭的加速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全部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种植支抗钉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金属直丝弓托槽矫治器联合口外弓支抗技术。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尖牙牙根的长度、尖牙牙槽骨的高度、拔牙间隙的关闭量以及关闭速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尖牙牙根长度及尖牙牙槽高度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牙间隙关闭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联合种植支抗钉可加速拔牙间隙的关闭速度,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锁托槽联合种植支抗钉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牙齿矫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金属直丝弓托槽矫治器联合口外弓支抗技术,治疗组采取锁托槽矫治器联合种植支抗钉法矫正牙齿,比较两组患者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结果 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压根长度以及牙槽骨的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患者拔牙间隙关闭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锁托槽联合种植支抗钉显著地提高了拔牙间隙关闭的速度,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成人患者100例,对治疗前后的牙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牙周情况显著优越于治疗前,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严重不适症状。结论:成人牙周正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牙龈炎,牙周松动、牙槽吸收情况,无严重不良反应和不适症状发生,可广泛应用于成人牙周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成人牙周炎致病理性牙移位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病理性牙移位的牙周炎成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通过临床牙周检查、X线检查和模型分析、面部软组织侧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患者正畸治疗后覆盖减小,U1-SN角度减小,U1-L1夹角增大,H角减小,鼻唇角增大,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而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和上颌前牙牙槽骨高度等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致病理性牙移位成人患者经过正畸治疗能够改善患牙咬合关系及软组织侧貌,牙周支持组织健康,对患者心理和情绪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关闭间隙,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关闭间隙。结果观察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指标SNA、ANB、U1-LI、U1-SN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模型测量指标OB、OJ、尖牙间宽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第一磨牙问宽度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种植体在矫治过程中保持稳定。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口腔科的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乓畸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成人牙周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9月一2011年8月治疗的86例成人牙周病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B组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二组患者在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D)、平均附着丧失(AL)以及咀嚼效能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经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后,A组的PD、AL、PLI、SBI、BOP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其咀嚼效能为(83.22±2.59),明显高于B组(70.96±3.67),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成人牙周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牙齿的稳定性增加,明显提高了其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9.
黎国彬 《大家健康》2016,(2):127-127
目的:探析成人口腔正畸中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94例行成人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正畸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度、上中切牙凸距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成人口腔正畸中应用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成人口腔正畸中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94例行成人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正畸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度、上中切牙凸距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口腔正畸中应用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以及休克指数法测定产后出血量的精确率。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276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称重组、容积组、面积组以及休克指数组,每组各69例,分别应用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以及休克指数法进行产后出血量的测定,比较不同测定方法计算的出血量以及产后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降低程度的差异。结果①称重组、容积组、面积组测定产后2、24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称重组、容积组、面积组及休克指数组测定产后2h出血量与24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指数组测定产后2、24h出血量以及检测出产后出血概率明显高于称重组、容积组、面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指数组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概率显著低于称重组、容积组、面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组内比较,产后30、60、120min时检测HB、HCT等指标下降程度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四组产后30、60、120min时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产妇产后30、60、120min心率〈90次/min、≥90次/min比例,收缩压〈80mmHg、≥80mmHg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指数法测定产后出血量更为准确,能够监测出隐性出血,作为抢救产后失血性休克扩容的一项客观指标,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医学教育水平 ,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如以问题为中心的“学导式”教学法[1] 等。笔者在药理学教学中分别采用“学导式”和“讲授式”的教学法授课 ,并进行了初步研究。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授课对象为本校 99级检验班 (46人 )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大肠镜检查单、双人操作的异同点,评价两种操作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双人法行大肠镜检查992例,单人法行大肠镜检查1 541例,比较两种方法从插至回盲部的成功率和所需的时间、因剧烈腹痛不能耐受检查及肠穿孔的发生率等。结果: 插至回盲部的成功率单人法为96.4%,双人法为90.8%(P<0.005);插至回盲部所需时间,单人法为(18.4±6.9)min,双人法为(26.6±8.3)min(P<0.001);因剧烈腹痛不能耐受检查发生率单人法1.0%,双人法6.7%(P<0.005);肠穿孔发生率单人法0,双人法0.3%(P>0.05)。结论: 单人法操作技术简便,插至回盲部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且因剧烈腹痛不能耐受检查的发生率低等,值得推广,双人法应逐渐为单人法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与免疫放射测量分析(IRMA)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CLI和IRMA对83例临床初诊怀疑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的血清TSH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这两种方法的测定值具有高度相关性(r=0.9081,P<0.001), CLI诊断甲亢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70.6%和84.4%;IRM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93.2%和51.1%,没有优劣之分,但存在系统偏差,CLI特异性较好,IRMA灵敏性较高。结论 对于甲亢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鉴别,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免疫放射测量分析具有相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猪苓最佳浸泡时间和干燥方法。[方法]通过考察猪苓药材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干燥方法,以猪苓中麦角甾醇、麦角甾酮、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猪苓的最佳炮制方法。[结果]猪苓不同炮制方法的综合评分值差异较大,浸泡8 h综合评分最高,其分值达0.796;干燥方法中自然晾干综合评分最高,其分值达0.745,烘干法以50℃烘干综合评分最高,分值达0.631。[结论]猪苓最佳炮制方法为:用水浸泡8 h后切片,于50℃烘箱中烘干。该方法可较好地控制猪苓药材质量,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8—2010-08收治的38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麻醉情况。结果386例病人均采用清醒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无一例产生不良后果。结论清醒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可行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为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和酶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分别记为LVDi与LVDe).结果:癌组织中LVDe的表达和癌旁组织中LVDi、LVDe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LVDi与LVDe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酶组织化学法可较好地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淋巴管.  相似文献   

19.
ELISA法与RPR、TRUST法用于梅毒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梅毒的实验诊断学方法。方法:ELISA法、RPR法、TRUST法。结果:RPR、TRUST法均有假阳性、假阴性结果。而ELISA法检测结果与TPPA法确认试验相符。结论:ELISA法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均好于RPR、TRUST法,在梅毒筛查试验中应视为首选,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提高阳性率的胸水涂片抗酸杆菌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破坏红细胞改良法和直接涂片法对96例随机采样的胸水标本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其中直接涂片法只采用离心沉淀涂片,改良法采用蒸馏水破坏红细胞后取离心沉淀物涂片。结果直接涂片法抗酸染色阳性率为3.13%,破坏红细胞改良法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0.42%(P<0.05)。结论破坏红细胞改良法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相比较直接涂片法有显著性差异,且涂片效果清晰,易于辨认,故其可作为综合性基层医院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