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巨核细胞生成是一个连续而复杂的细胞发育过程。在巨核细胞生成的调节中,存在一个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网络。本文简单阐述刺激和抑制巨核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在体内外巨核细胞增殖和分化成熟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巨核细胞生成包括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未成熟的巨核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成熟巨核细胞并释放血小板的过程。在巨核系造血的早期阶段,主要由TPO、IL-1、IL-3和PDGF调控,在分化后期有TPO、IL-6和IL-11参与。多个转录因子也参与巨核细胞的分化过程,GATA-1、FOG-1和Fil-1调节早期及中期的巨核细胞生成,NFE2参与晚期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的生成。本文综述有关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在调控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巨核细胞生成中的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核细胞生成包括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未成熟的巨核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成熟巨核细胞并释放血小板的过程.在巨核系造血的早期阶段,主要由TPO、IL-1、IL-3和PDGF调控,在分化后期有TPO、IL-6和IL-11参与.多个转录因子也参与巨核细胞的分化过程,GATA-1、FOG-1和Fil-1调节早期及中期的巨核细胞生成,NF-E2参与晚期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的生成.本文综述有关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在调控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调控巨核系造血的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综述有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在调控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的作用。巨核细胞的生成包括巨核系祖细胞增殖与分化为未成熟巨核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成熟巨核细胞并释出血小板的过程。在巨核系造血的早期阶段,主要由TPO及IL-1,IL-3和PDGF调控;在分化的后期有TPO及IL-6和IL-11参与。多个转录因子也参与巨核细胞的分化过程,GATA-1,FOG-1和Fil-1主要作为早期至中期巨核细胞生成的调节因子。NF-E2则主要参与晚期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的调控。目前对血小板释放的机制还缺乏深入了解。一氧化氮可能通过引起巨核细胞的凋亡。参与血小板的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5.
巨核细胞发育是一个涉及多极信号的复杂生物过程,包括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巨核系祖细胞的分化和成熟的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的发育和血小板的产生调控机制受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和转录因子协同调控.从细胞的形态、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到RNA、DNA,巨核细胞的研究可谓发展迅速.现就目前所认识的调控巨核细胞成熟和促血小板生成的相关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人巨核细胞Mpl受体再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血小板生成的生理性调节因子,其受体Mpl的表达仅限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系统。从巨核细胞到血小板,二者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已经证明,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过程中发生了膜的再分布(membrane redistribution),因此在产生血小板过程中,Mpl数量和分布的变化势必影响TPO在巨核细胞生成中的作用和代谢。为此,我们对正常人巨核细胞Mpl的分布做了系统观察。  相似文献   

7.
虽然已证实多种细胞因子可影响巨核细胞的产生和增加血小板的产生,但血小板生成素(c-Mpl的配体)仍是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的主要调节因子。自1994年该因子被发现以来,在临床医学中使用血小板生成因子有着显著效果,且对输血医学造成潜在的冲击。两种重组的血小板生成素(TPO)分子已被深入地研究:一种是全长的糖基化TPO(rHuTPO),另一种是非糖  相似文献   

8.
自本课题的最近一篇主要综述发表以来,人们对巨核细胞生成的知识已有了显著提高。本文主要考察了骨髓干细胞向血小板逐级分化的过程和涉及的调节活动。血小板是来自巨核细胞的无核血细胞。在发育、成熟期间,巨核细胞可生成除5-羟色胺(5-HT)以外的血小板全部成分。发育过程中巨核细胞形成各种多倍体。现已证明巨核细胞来源于未分化的祖细胞。这些前体细胞能在体外受刺激而成灶。虽然有人报道过这些细胞灶有二种或更多类型的细胞,如巨核细胞加粒细胞,红系细胞和(或)巨噬细胞,但通常巨核细胞灶发育仅限于单一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9.
巨核细胞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巨核细胞的免疫学作用鲜被研究,本研究观察巨核细胞的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以及细胞因子与巨核细胞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巨核细胞的免疫学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粘附分子CD36在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株(Meg-01,Dami,CHRF-288-11和M-07e)的表达;使用RT-PCR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至白细胞介素10(IL-10),TNF-α,TN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问题,血小板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血小板生成素的调节,其与特异性受体c-mpl结合后激活下游多条信号通路,包括STAT3/5,MAPK/RAs及P13K.新一代的血小板生成素模拟物克服了重组血小板生成素携带的免疫源性,其通过不同方式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并提高血小板数量,为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带来希望.此外白细胞介素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也参与血小板的生成.单胺递质5-羟色胺是血小板内容物之一,已证实其是巨核细胞生长因子之一,通过与巨核细胞表面的5-HT2B受体结合而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本文拟就促进血小板生成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和新的血小板生长因子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肝素增强血小板生成素刺激巨核细胞生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索肝素能否增强血小板生成素( Tpo) 刺激巨核细胞生成。方法 以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M07e ,人脐带血 C D3 4 + 细胞和 B A L B/c 小鼠为研究对象,用[3 H] Td R 掺入试验,巨核细胞集落( C F U M K) 血浆半固体培养和小鼠体内实验等方法研究肝素或( 和) Tpo 对巨核细胞生成的作用。结果 肝素能增强 Tpo 刺激白血病细胞株 M07e 增殖、人脐带血 C D3 4 + 细胞衍生的 C F U M K 生长和小鼠体内巨核细胞生成。结论 肝素通过增强 Tpo 的促巨核细胞生成参与巨核细胞生成的正调控。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第4因子抑制巨核细胞系膜结合型c-kit的表达(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表面受体c-kit与干细胞因子(SCF)对维持血细胞的生成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第4因子(PF4)能特异性地抑制巨核细胞生成。在本实验中研究了PF4对两个巨核细胞系HEL和Dami的c-kit表达影响。结果显示,经PF4处理的两株细胞,其c-kit mRNA表达量均下降,细胞表面受体数量降低,SCF与c-kit的结合量亦下降,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对细胞膜CD34表达影响方面,PF4与TGFβ1的作用相反,PF4促进CD34的表达,而TGFβ1抑制CD34的表达。研究表明,PF4抑制巨核细胞生长的机理,部分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c-kit/SCF而产生。  相似文献   

13.
巨核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产生血小板,其发育、成熟和血小板生成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调控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除骨髓之外,肺也是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主要场所。本综述以近年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概述了巨核细胞发育、成熟及血小板生成的过程,重点解析了凋亡因子、miRNA、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白介素、转录因子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对血小板生成的调控作用。了解血小板生成调控机制,可有助于了解血小板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为临床上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赵鸿鹰  廖小梅 《华西医学》2006,21(2):393-394
血小板的生成包括巨核细胞自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成熟及血小板产生的过程。巨核细胞生成的正调控因于主要有巨核细胞生长衍生因子(MGDF),即TPO;血小板衍生生长因于(PDGF);白细胞介素IL-1,IL-3,IL-6,IL-11,IL-13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细胞因子组合扩增巨核细胞的效应,并探讨造血干细胞因子(SCF)是否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生成素(TPO)介导的巨核细胞的凋亡。方法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脐血巨核细胞扩增,并在培养后期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TPO SCF组与单用TPO组CD41 细胞及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凋亡率。结果经14天培养后,SCF TPO组扩增的巨核细胞的数量和纯度均较高,分别为48.90%±5.71%、21.55%±2.83%,且培养后期TPO SCF组CD41 细胞及CB-MC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单用TPO组。结论SCF能有效抑制TPO介导的细胞凋亡,促进巨核细胞有效扩增,进一步说明体外扩增巨核细胞,SCF与TPO的联合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调控巨核细胞造血和血小板生成的细胞因子,在早期造血调控中也有重要作用,它是酪氨酸激酶c-mpl受体的配体。本文综述了TPO和体内注射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基cDNA过度表达或基因敲出的后果、对各系细胞的作用以及血清中的TPO浓度与血小板和核细胞计数的关系等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重要的细胞因子,研究表明PDGF对造血干/祖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以及骨髓微环境的血小板生成素(TPO)合成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DGF可直接亦可通过促进其他生长因子生成如GM-CSF等促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其凋亡.同时PDGF可调控TPO的生成及骨髓微环境,进而发挥对造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对人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生成巨核细胞的作用,以建立人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体系。采用Ficoll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CD34 细胞,进行体外半固体集落培养和液体培养,观察各种细胞因子组合对CD41 细胞和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影响。结果显示:TPO IL-6 IL3 FLT-3L4因子组合体外培养14天效果最好,在第7、14天CD41 细胞分别扩增了154.67±32.21倍、193.23±25.24倍。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体系,为促进脐血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背景:体外扩增脐血造血细胞对增加脐血造血细胞数量及植入能力至关重要,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介导的体外扩增不仅能使造血细胞数鼙增加,而且能够上调和归巢有关的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目的:实验拟观察白细胞介素3和白细胞介素6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中的作用及对扩增后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区组开放性实验,于2007-03/1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及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实验室完成.材料:10份足月顺产健康新生儿脐血标本.方法:将自新鲜脐血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培养体系中培养7d,根据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实验分组为:对照组(无细胞因了组)、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促巨核细胞生成因子组(A组)、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促巨核细胞生成因子+白细胞介素6组(B组)、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促巨核细胞生成因子+白细胞介素3(C组)、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促巨核细胞生成因子+自细胞介素6组+白细胞介素3(D组).主要观察指标:在0,7 d检测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62L+,CD34+CD49d+的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C,D组均可有效的扩增脐血造血细胞(P<0.05),C,D两组扩增效果均优于A,B组,差异显著(P<0.05),但A,B两组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D组能有效的扩增脐血细胞,并优于C组(P<0.05).A,B,C,D组细胞因子组合均可提高脐血CD34+细胞上CD49d,CD62L和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 A,B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优于C组(P<0.05),D组CD34+CXCR4+,CD34+CD62L+和CD34+CD49d+的细胞数扩增倍数优于A,B,C组(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6组+白细胞介素3可协同扩增脐血细胞,并能促进和归巢有关的CD49d,CD62L及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观察几种不同细胞因子组合通过体外培养以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和向巨核细胞/血小板分化.应用无血清培养基(StemSpan SFEM)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并向巨核细胞/血小板定向分化,将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分为3个阶段培养,并比较其培养效果.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的第14天时,SCF + TPO + FL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