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疗法(PT)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44例脑卒中合并SHS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20例和运动组24例.均接受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运动组患者配合PT训练.结果运动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早期采用PT训练能阻止脑卒中后SHS的病情进展,并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动静脉泵对脑卒中后合并肩手综合征(SHS)的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岁以下脑卒中后合并SHS的偏瘫患者60例。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动静脉泵治疗。5个月后评定上肢疼痛、水肿及综合性运动功能,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肘正中静脉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约85%的患者患肢局部水肿、疼痛及运动功能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后肘正中静脉血流量和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加。结论 对于脑卒中合并SHS的偏瘫患者,动静脉泵可以有效改善上肢淤血和水肿,有利于患肢的神经营养和功能活动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SHS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按常规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Fugl-Merey(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SA)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表现更明显(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SHS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SHS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穴位埋线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康复训练)各40例,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痛程度、手肿胀程度、X线片上肩峰至肱骨头间距(AHI)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肩痛的视觉类比评分(VAS)、手肿胀程度、AHI、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1),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SHS早期的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SHS组(35例)和非SHS组(25例),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患侧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肌电图检查,并对自发电位进行评分。结果:SHS组30例均检出插入电位延长,自发电位出现率为100%,而非SHS组为46%(P<0.01),SHS组自发电位评分(135分)明显高于非SHS组评分(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SHS患者上肢周围神经远端存在部分轴突变性,原因可能与继发的周围神经损伤有关,对早期诊断SHS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级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预防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86例首次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93例,给予三级治疗包括:一级预防加强护理;二级治疗减轻缓解症状;三级康复提高质量;二级治疗后4周行疗效评定,采用Fugl-Meyer法和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估;三级治疗后1年随访评定。结果康复组经一级预防加强护理后发生肩-手综合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出现SHS的时间也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S1、S2期SHS患者经二级综合治疗后4周,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上肢被动运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和水肿程度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经三级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结论三级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SHS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SHS)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选150例,其中患有SHS的患者有11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联合方法,对照组仅做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FMA评分、VAS评分及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MA评分、VAS评分及ADL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SHS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运动功能,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的肩胛带和手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血管运动性改变,晚期皮肤和肌肉明显萎缩,直至挛缩畸形,最终导致上肢功能受限。常规康复训练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仍欠理想,本研究对脑卒中所致的SHS患者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SHS一般发生于卒中后1-4mo,发病率一般为10%-30%,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作者对5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了康复护理,旨在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5%~32%,约74.1%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最早在发病后第3天,迟至6个月后发生。本文对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以肩手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将现代康复理念与中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基于Brunnstrom理论探讨SHS不同时期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BrunnstromⅠ期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建立,Brunnstrom Ⅱ~Ⅲ期平衡肌群间肌张力,Brunnstrom Ⅳ~Ⅵ期纠正异常运动模式、强化运动协调性。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特点包括患侧上肢的疼痛、水肿、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失调及营养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僵直、皮肤及肌肉萎缩或痉挛,严重影响了患者瘫痪上肢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均无治疗本病的特效疗法。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针灸康复疗法对43例SHS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陶文彪 《吉林医学》2012,(10):2060-2061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及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83例SHS患者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疗法,康复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主动-被动运动训练法、冷-温水交替浸泡法及针灸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康复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3.68%。康复组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刀结合电针和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予以针刀结合电针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和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价量表(shoulder hand syndrome scale,SHSS)及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患者的肢体感觉、水肿以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SHSS、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S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结合电针和温针灸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SHS患者关节肿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组,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或Sudeck综合征,常发生在脑卒中后1-3个月。笔者于2010年—2012年采用中药熏蒸结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身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5%~70.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出汗、疼痛、肿胀、僵硬和颜色改变,晚期可致肩胛部和手部肌腱痉挛、肌肉萎缩,甚至关节、手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对脑卒中后SHS,55例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缺血性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和出血性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是我国的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而肩手综合征(SHS)又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血管病后常见后遗症[1~3],目前针对这一后遗症的治疗手段较少.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以增强神经功能,促进肌肉收缩,对于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益[4].2008年1月本院康复科在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研究认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深层肌肉刺激(DMS)联合肌内效贴(KT)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患者上肢局部肿胀、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SHS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DMS联合KT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对患侧上肢进行综合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上肢疼痛,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SHSS中的水肿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FMA-UE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试验组感觉及肩部外展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试验组水肿评分及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结论 DMS联合KT对于SHS患者上肢水肿、疼痛改善获益更佳,但对于患者感觉、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常规康复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