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究无肝素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前体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64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32例患者列为A组,采用LMWH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32例患者列为B组,对比两组的凝血功能与血栓前体蛋白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A组的Fbg、TT、PT以及aPTT水平分别为(3.34±1.21)g/L、(18.85±2.36)s、(12.42±2.72)s、(36.45±3.18)s,B组的Fbg、TT、PT以及aPTT水平分别为(3.28±1.65)g/L、(22.66±3.12)s、(18.67±2.39)s、(41.36±2.69)s,B组的TT、PT以及aPTT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治疗后24 h、48 h的血栓前体蛋白水平分别为(6.54±1.10)ug/mL、(3.86±0.98)ug/mL,B组治疗后24 h、48 h的血栓前体蛋白水平分别为(4.17±1.08)ug/mL、(2.11±0.76)ug/mL,B组治疗后24 h、48 h的血栓前体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LMWH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重症脓毒血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降低血栓前体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持续高凝状态及抗凝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4例为正常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患者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抗凝治疗,对比三组受试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患者对照组PT(12.68±1.69s、12.53±1.52s)、TT(18.38±5.13s、18.97±4.68s)、aPTT(23.22±5.26s、22.63±7.62s)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5.69±1.23s、23.65±3.58s、28.75±6.67s),而Fbg(2.31±0.86s、24±0.73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76±0.5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aPTT和Fbg指标水平与患者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T(16.52±2.69s)、TT(23.16±4.69s)、aPTT(27.67±5.03s)显著高于患者对照组(11.69±3.47s、19.02±4.03s、21.04±5.68s),而Fbg(1.68±0.65g/L)显著低于患者对照组(2.49±0.71g/L),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aPTT和Fbg指标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对照组PT、TT、aPTT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Fb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普遍存在持续高凝状态,有必要采取抗凝治疗,以改善其持续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前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以及联合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我科2007年新引进的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我院近两年来产前孕妇956例(产前孕妇组)与205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四项及AT、D—D联合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前孕妇组PT10.2±0.9s、aPTT25.6±4.0s、TT10.5±1.6s、Fbg4.6±1.1g/L、AT65%±10%、D—D756±58ng/ml对照组PT14.1±1.6s、aPTT35.6±5.1s、TT14.5±2.0s、Fbg2.6±0.6g/L、AT85%±10%、D—D368±94n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产中及时检测孕妇或产妇的凝血四项及AT、D—D,动态观察其变化对防止异常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有很好的帮助,对提倡优生优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在急性加重期中凝血4项和纤溶系统功能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60例COPD住院患者与40例健康患者进行比较,测定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4项凝血指标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纤维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L)、D二聚体(D-D)。结果研究组PT、aPTT、TT、Fbg分别为(13.67±1.84)s、(39.02±18.44)s、(14.57±1.88)s、(4.71±1.33)g/L VS对照组(12.54±1.44)s、(31.33±16.03)s、(12.31±1.21)s、(3.21±1.28)g/L显著较高(P0.05);研究组t PA(8.33±3.74)μg/L VS对照组(5.54±3.21)μg/L,PAI-1(28.64±10.10)μg/L VS(32.78±5.92)μg/L,D-D(0.61±0.29)mg/L VS(0.09±0.07)mg/L显著较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伴随凝血纤溶功能失衡,临床应着重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或慢性、非显著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变化,筛选出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及其最佳检测时机,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的依据。方法纳入各类骨科大手术病例21例,健康对照21例。手术病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和7 d采血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P-选择素(P-selection)、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指标,结果用重复性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变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术后7 d康复顺利、无明显血栓并发症。(1)PT、aPTT手术前后7 d内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TT术后3 d与术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但仍在参考范围以内(16~18 s)。(2)D-D、Fbg浓度术后持续升高,术后7 d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D-D 446.6±94.20 g/L vs 135.38±87.25 g/L,P0.01;Fbg 5.17±1.50 g/L vs 3.48±1.06 g/L,P0.01)。(3)vWF、TAT和P-选择素术后3 d较术前明显升高(vWF,127.08±7.20%vs 121.38±5.55%,P0.01;P-选择素77.96±8.84 ng/ml vs 73.88±5.16 ng/ml,P0.01;TAT 16.84±6.30 ng/ml vs 11.00±5.41 ng/ml,P0.05)。tPA术后3 d较术前下降明显(17.37±3.48 g/ml vs 21.39±6.65 g/ml,P0.05)。结论常规凝血三项(PT、aPTT、TT)对于监测术后血栓前状态价值不大。D-D、Fbg术后非特异升高,对监测术后血栓形成价值有限。患者术后3 d vWF、P-选择素和TAT处于最高水平,tPA处于最低水平,提示患者术后3 d血栓前倾向严重,建议临床选择vWF、P-选择素、tPA和TAT等特异性指标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进行临床抗凝干预,防止术后血栓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子痫前期妇女、正常妊娠妇女及存在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的子痫前期患者血液中凝血、抗凝血指标的测定,观察子痫前期产妇女与易栓症的关系。方法取子痫前期妇女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正常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正常非妊娠妇女20例测定活化蛋白C比率(APCr),作为APCR阳性的判定标准。取外周静脉血4ml,其中2ml应用血球计数仪获取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bg)值;1.8ml应用血凝仪获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加入活化蛋白C(APC)后的aPTT值,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HCT、PLT、Fbg水平、aPTT时间分别为35.51±3.56%、178.87±81.66×109/L、3.68±0.98g/L、33.83±4.77s;轻度子痫前期组为33.15±2.64%、179.60±59.85×109/L、3.83±0.70g/L、32.00±3.51s;正常妊娠组为33.65±2.92%、194.98±62.01×109/L、3.91±0.77g/L、31.70±2.56s。HCT及Fbg水平在子痫前期APCR阳性组中分别为36.80±3.25%、4.52±0.74g/L;在APCR阴性组中为33.71±3.38%、3.57±0.77g/L。HCT水平重度子痫前期组较正常妊娠组及轻度子痫前期组高;aPTT在重度子痫前期组较正常妊娠组延长。子痫前期APCR阳性组中,HCT及Fbg值均比APCR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子痫前期孕妇血液呈血栓前状态,这种状态以APCR阳性的子痫前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变化及止血药对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行开腹手术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根据术后有使用止血药物分为2组,35例使用止血药物组记为止血药组,35例未使用止血药物组记为非止血药组,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2 d凝血指标及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结果术后D-D、Fbg分别为(0.94±0.32)μg/L、(2.73±0.51)g/L显著高于术前,PLT为(223.64±13.85)×109/L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非止血药组治疗后术后D-D、Fbg分别为(1.76±0.12)μg/L、(3.82±0.87)g/L显著低于止血药组,PLT为(207.64±15.69)×109/L高于止血药组,差异显著(P0.05);非止血药组DVT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止血药组22.83%(P0.05)。结论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应谨慎使用止血药物,预防DVT。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PT、aPTT、Fbg、TT 4个凝血项目为例,探讨建立实验室内不同凝血检测系统生物参考区间的方法.方法 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28-A2推荐的方法,通过检测120例健康个体,建立适合实验室内不同凝血检测系统的凝血项目生物参考区间,用计算符合率的方法对自建生物参考区间进行评价.结果 CA7000凝血检测系统参考区间为PT 10.5~13.7 s、aPTT 15~34 s、Fbg 1.5~3.5 g/L、TT 15~20 s;STA-R凝血检测系统参考区间为PT 11.0~14.5 s、aPTT 28~44 s、Fbg 1.8~3.8 g/L、TT 15.4~19 s.检测系统间临床符合率大于80%.结论 采用本方法建立实验室内不同凝血检测系统的生物参考区间科学、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乌司他丁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20例纳入研究对象,并对其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中给予静脉持续泵注1×10~5U/h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患者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分别在术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手术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 0. 05),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凝血PT、aPTT、Fbg、TT、D-D的检查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 0. 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时间(PT、aPTT、TT)变化不一,观察组倾向相对低凝,对照组倾向相对高凝(P 0. 05); Fbg、D-D检测增高(P 0. 05);观察组患者(血栓3例) DVT发生率为2. 73%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栓22例)发生率20. 00%,(P 0. 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给予患者乌司他丁治疗,能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高凝状态,并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DV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143例肝病患者与152例健康体检者凝血四项水平,分析两组之间的水平差异。结果:急性肝炎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分别为(17.5±2.1)s、(11.2±2.1)s、(37.2±3.6)s和(3.1±0.3)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四项检测水平分别为(24.4±3.0)s、(17.1±2.3)s、(57.9±4.7)s及(1.8±0.4)g/L,与健康对照组、肝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四项的检测可用于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辅助监测肝病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Maxmat PL多功能血凝分析仪的性能。方法结合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国家行业标准检测Maxmat PL多功能血凝分析仪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可比性及相关性。结果批内精密度PT、INR、aPTT、Fbg、TT、D二聚体正常质控CV值分别为:1.66、1.68、1.81、1.52、1.21、11.55;异常质控CV值分别为:1.11、1.21、1.46、3.58、0.35、6.14;批间精密度正常质控CV值分别为:1.51、2.01、1.93、0.99、1.24、16.03;批间精密度异常质控CV值分别为:1.03、1.11、1.26、3.16、0.22、5.03。PT、INR、aPTT、Fbg、TT测定结果在与法国STA-R凝血分析仪器上密切相关,r值分别为:0.996、0.996、0.958、0.974、0.982,D二聚体与法国STA-R的D二聚体相比阳性符合率96.8%。相关性:PT(s)的r值0.973、aPTT的r值为0.944、Fbg的r值为0.962。结论 Maxmat PL多功能血凝分析仪各项性能精确,机器结构严谨,设计合理,测试速度较快,操作简便。可以对临床血液分析做出快速准确的报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妇科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相关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手术患者32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67例,开腹组153例。观察比较两组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和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及术后24h,两组患者PT和a PTT显著下降,Fbg和D-D水平显著上升(P0.05),但术后及术后24 h,两组患者PT、a PTT、Fbg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的D-D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下肢DVT共23例(13.77%),开腹组下肢DVT共3例(1.96%)(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均使妇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增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下肢DVT发生,且腹腔镜术较开腹手术下肢DVT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不同术式对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为腹腔镜组,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为开腹组,均测定术前及术后1 d、3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记录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1 d、3 d P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a PTT较术前缩短(P0.05),但两组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3 d Fbg、D-D较术前上升,且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术后1 d t-PA较术前下降,PAI-1较术前上升(P0.05),术后3d t-PA较术后1 d有所上升,PAI-1下降(P0.05)。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短期内会导致凝血和纤溶激活,但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与凝血、纤溶指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80例下肢深静脉不同的超声表现,分为3组:①血栓组,②血栓前状态组,③正常组。并将各组反映凝血、纤溶机制的相关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D、FDP、Fbg等3项指标:血栓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栓前状态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栓组与血栓前状态组比较,差异均呈显著性(P〈0.01)。结论超声联合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有助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68例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下肢DVT形成孕产妇68例,抽签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肺栓塞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各项凝血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肺栓塞发生率为0%较对照组11.76%显著较低(P0.05);干预组复发率为2.94%较对照组17.65%显著较低(P0.05);干预组患者PT、aPTT、TT水平较对照组上调(P0.05)。结论给予围生期下肢DVT形成孕产妇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合并肺栓塞的发生率及复发率,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在重症肝炎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6例重症肝炎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重症肝炎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bg)的含量也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凝血四项检测能早期发现患者的凝血机制障碍,早期干预对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度子间疒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方法119例重度子疒间前期患者为重度子间疒前期(S-PE)组,同期正常的单胎晚期妊娠孕妇116例为对照组。采集孕妇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S-PE组孕妇的PT值、INR值、APTT值、Fbg值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TT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度子疒间前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应及早采取措施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褥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危险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褥期并发DVT患者及90例不伴有DVT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顾性分析产褥期并发DVT形成危险因素,观察产褥期并发DVT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变化及DVT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卧床休息时间≥6 d、口服避孕药史、剖宫产史、产后出血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卧床休息时间≥6 d、口服避孕药史、剖宫产史是产褥期并发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护理干预后a PTT、PT、Fbg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干预组DVT复发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产褥期并发DVT形成危险因素较多,依据其危险因素为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Destiny Max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性能。方法结合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国家行业标准检测Destiny Max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可比性、抗干扰能力以及Fbg检出限值。结果批内精密度PT、INR、aPTT、Fbg、TT、D二聚体正常质控CV值分别为:1.61、1.98、1.91、1.48、1.15、12.76;异常质控CV值分别为:0.90、1.20、0.44、3.70、0.31、5.41;批间精密度正常质控CV值分别为:1.54、1.98、1.77、0.89、1.15、15.90;批间精密度异常质控CV值分别为:0.52、0.80、0.40、2.75、0.53、5.25。Fbg试剂携带污染率为1.08%;PT、INR、aPTT、Fbg、TT测定结果在与法国STA-R凝血分析仪器上密切相关,r值分别为:0.995、0.995、0.947、0.962、0.984,D二聚体与法国STA-R的D二聚体相比阳性符合率96.9%;在抗干扰能力上不受黄疸、乳糜、溶血、混浊等光学干扰物对检测的干扰;线性范围较宽。结论 Destiny Max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各项性能精确,机器结构严谨,设计合理,测试速度较快,操作简便。可以对临床血液分析做出快速准确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康女性月经期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随机纳入健康女性60例,分别于月经前期、月经期、月经后期采血,检测PT、PT%、INR、FBG、APTT、TT等凝血指标,并对各期的凝血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价健康女性月经期凝血功能的改变。结果月经前期PT:11.4±0.78;PT%:107.5±10.6;INR:0.95±0.06;Fbg:2.47±0.46;APTT:28.02±3.58;TT:18.9±1.7。月经期PT:11.6±0.84;PT%:107.5±10.4;INR:0.96+0.06;Fbg:2.49±0.48;APTT:27.86±4.14;TT:18.7±1.9。月经后期PT:11.6±0.94;PT%:107.2±11.1;INR:0.96±0.08;Fbg:2.58±0.48;APTT:27.89±3.75;TT:19.1±2.2。所有指标在各期均在参考值范围内;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月经前期、月经期、月经后期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女性月经期机体的凝血功能无明显改变,月经对她们的影响可能在机体可代偿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