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在各种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5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40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和100例正常人分别检测TGAb和TPO-Ab水平。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的TGAb和TPO-Ab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原发性甲减。TGAb和TPO-Ab的定量检测,甲亢组、甲减组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单纯性甲状腺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GAb和TPO-Ab的定量检测在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TG)在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甲亢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初次临床诊断为甲亢的患者,进行甲状腺ECT扫描,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的TG-Ab、TPO-Ab、TG、促甲状腺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其中Graves病甲亢(Ⅰ组)159例,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Ⅱ组)37例,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Ⅲ组)28例.结果 Ⅰ组的TG-Ab、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58%和75%,明显高于Ⅱ组(47%、43%)、Ⅲ组(42%、37%),而Ⅰ组TG的阳性率(37%)则明显低于Ⅱ组(57%)、Ⅲ组(53%).三组的TS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Ⅰ组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分别与Ⅱ组、Ⅲ组比较(秩和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初次诊断的Graves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程度较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严重,且大部分患者TPO-Ab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定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5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桥本甲亢组、桥本氏甲减组、Graves病初诊组、Graves病控制组、Graves病未控制组、单纯性甲状腺肿组,并选取同期参加检查的46例正常健康者。结果:桥本氏病患者和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Tg Ab和TPO-Ab的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组别(P<0.05),且桥本氏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明显比Graves病患者高(P<0.05)。Graves病患者血清中Tg Ab和TPO-Ab的含量及阳性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Tg Ab和TPO-Ab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Ab)测定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测定389例患有各种甲状腺疾病及其相关疾病(包括经病理证实的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结节性或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良、恶性肿瘤;临床诊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其他内分泌疾病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的anti-TgAb和anti-TPOAb水平,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清anti-TgAb和anti-TPOAb水平及阳性率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01),其中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血清anti-TgAb和anti-TPOAb水平和阳性率最高(其中位数分别为373和6 974 U/ml,阳性率分别为84.3%和86.3%),Graves病次之(中位数分别为84和1 369 U/ml,阳性率分别为44.8%和72.4%),亚急性甲状腺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两种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血清anti-TPOAb水平显著高于anti-TgAb水平,二者之间呈直线相关(r=0.673,P<0.001).结论血清anti-TgAb和anti-TPOAb水平测定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具有临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艰音  李如涛 《上海医学》1998,21(2):114-115
自身免疫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病人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症状常能缓解、但停药后极易复发,少数可能转为甲减。有报道甲状腺自身抗体持续阳性者,复发率极高[1]。为探讨自身抗体和甲亢复发、转为甲减的关系,我们对77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抗体的测定,并就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并确诊为甲状腺疾病的女性患者TGAb和TPOAb测定值进行统计,并选取同期内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除单纯甲状腺肿外的其他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GAb和TPOAb测定水平及阳性率有差异(P=0.00),而单纯甲状腺肿与正常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桥本甲状腺炎的TGAb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桥本甲状腺炎的TPOAb阳性率与Graves病无差异(P=0.54)而与其他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应用TGAb和TPOAb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诊断,其中对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作用较为明显而对单纯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7.
血清TPO—Ab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亢患者、甲状腺肿大者、非甲状腺疾病患者测定血清TPO -Ab含量 .结果 :阳性率分别为78 5 % ,2 8 5 % ,3 33 % .甲亢组与非甲状腺疾病组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处理 ,P <0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甲状腺肿大组与非甲状腺疾病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处理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 .证明大部分甲亢患者血清TPO -Ab增高 ,甲状腺肿仅少数TPO -Ab升高 ,可能与桥本氏甲状腺肿有关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体内产生TG -Ab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和TM -Ab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 ,TPO -Ab又归类为抗微粒体抗体 (TM -Ab) ,所以 ,桥本氏甲状腺肿TPO -Ab升高 .结果表明 :TPO -Ab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 ,它的应用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研究甲状腺疾病的病因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8.
现今认为特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和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肿)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产生抗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THAA),我们已报道甲亢时THAA的临床表现。为探讨THAA临床检测的实用性,我们检测了69例非甲状腺疾病(非甲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相关疾病THAA状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甲状腺疾病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含量,探讨TGAb和TPOAb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GAb和TPOAb,并对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TGAb和TPOAb在桥本氏病患者和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又明显高于Graves病患者;(2)TGAb和TPOAb在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别。结论:TPOAb和TGAb检测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多种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TPOAb和TGAb为桥本氏病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马静  李应琴 《吉林医学》2012,33(33):7193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桥本病、Graves病、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等常见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甲状腺功能不同分为桥本病组、Graves病组、原发性甲减组和亚甲炎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68例上述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TMAb和TGAb)水平。结果:桥本病组、Graves病组、原发性甲减组和亚甲炎组TMAb和TGAb阳性率分别为84.2%、58.8%、52.8%、55.5%;78.9%、52.9%、43.3%、22.2%。提示桥本病、Graves病、原发性甲减和亚甲炎患者TMAb和TGAb阳性率均高于正常人。结论:上述桥本病等常见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MAb和TGAb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尤其是桥本氏甲状腺炎,故血清TMAb和TGAb是诊断上述疾病的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荧光免疫技术测定了34例甲亢患者的红细胞IgG值,同时观察了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结果显示:甲亢患者红细胞抗体结合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支持甲亢存在多种免疫异常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状况。方法 对本院1983年1月~1998年6月,接受手术方法治疗的394例甲亢和经手术病理诊断的245例甲状腺一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发现甲亢合并甲状腺癌12例,占甲亢的3.0%(12/394),占甲状腺癌的4.9%(12/245),Graves病合并甲状腺癌6例,毒性结节必 腺肿合并甲状腺癌6例。12例患者中,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3例甲,弥漫性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疗中3种自身抗体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忠华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2):151-152,155
目的 :为研究 3种甲状腺自身抗体 ,即 TSH受体抗体 (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 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 Ab)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的病因和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及预测复发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首次确诊的 AITD甲亢组、AITD甲减组、非 AITD组以及对照组血清 TRAb、Tg Ab、Tm Ab进行检测。结果 :血清 TRAb、Tg Ab、Tm Ab阳性率分别为 89.7%、37.9%、4 6 .6 % ;2 9.0 %、83.9%、90 .3% ;0 .0 %、15 .8%、10 .5 % ;0 .0 %、3.3%、0 .0 %。结果显示 AITD甲亢组中 TRAb显著高于其他 3组 (P<0 .0 1) ,且与其血清 FT3、FT4 明显正相关 ;而 AITD甲减组 Tg Ab和 Tm Ab则明显高于其余 3组 (P<0 .0 1) ;在非 AITD组中这 3种抗体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测定对 AIT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及预测复发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志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52-1653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在桥本甲状腺炎(HT)、Graves病(GD)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中,Ⅰ组HT 112例,Ⅱ组GD 66例,Ⅲ组非自身免疫性甲亢62例,Ⅳ组为健康体检者80名.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4组血清中TGAb、TpoAb、TRAb水平.结果:Ⅰ组患者血清TGAb、TpoAb和TRAb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1);Ⅱ组患者血清TGAb、TpoAb和TRAb亦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Ⅰ组患者TGAb阳性率90.17%,TpoAb阳性率100.00%,TRAb阳性率6.25%;Ⅱ组患者TGAb阳性率30.30%,TpoAb阳性率70.21%,TRAb阳性率90.90%.结论:联合检测TGAb、TpoAb、TRAb对诊断及鉴别诊断HT和GD 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TRAb升高对GD特别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380例(男143例,女237例;年龄7~13岁)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儿进行5年随访。结果表明,246例(64.7%)甲状腺肿大程度无变化,76例(20.0%)减轻,26例(6.9%)消失,25例(6.6%)加重,7例(1.8%)出现甲状腺结节。6例(1.6%)表现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4例(1.1%)表现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状。8例(2.1%)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转为阳性,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此结果显示,90%以上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儿预后良好,但小部分(<10%)发展为某种甲状腺疾病。提示对本病病儿进行定期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亢患者血清甲状腺免疫含量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变化,为临床及早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妊娠期甲亢患者为观察组,同期90例妊娠期非甲亢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妊娠早期,观察组患者T4、T3及TR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期,观察组患者T4、T3及TR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FT4及FT3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妊娠晚期,观察组患者T4、T3高于对照组,FT4及FT3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甲亢患者血清甲状腺免疫含量及甲状腺功能在妊娠早、中、晚期均存在明显的改变,临床工作中应该定期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甲状腺摄99m锝直观指数(VITU)定量测定法对42 例正常对照组,50 例甲亢患者(包括突眼性甲状腺肿),8例格雷夫斯眼病(Graves眼病),11例甲低患者(包括甲状腺炎),4例甲亢治愈者观察检查的结果,表明它能弥补甲状腺吸碘率(RAIU)和T_3、T_4的不足,是一种可作为提高甲亢准确性诊断有较大价值的指标,可推荐给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桥本氏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0年6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14例患者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病例占同期经病理证实为桥本氏甲状腺肿的14.4%(14/97)。14例中3例有淋巴结转移(3/12)。随访:6例超过5年,11例存活至今。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有上升趋势。对于单侧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不规则结节恶变的发生率,高于弥漫性肿大者。总体转移率较低,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AFA、抗CCP抗体RF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①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血清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厦类风湿因子(RF),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②比较AFA、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关节指数、晨僵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X线骨侵蚀之间的关系。③分析引起骨侵蚀的危险因素。方珐:RA组92例血清标本来自2003—10~2005-01就诊于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AFA、抗CCP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F、CRP用液相终点散射沉淀法。结果:①AFA、抗CCP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FA、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降低,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较单独检测明显升高(P〈0.05)。③AFA、抗CCP抗体阳性组病情活动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是RA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抗CCP抗体、AFA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存在相关性,但不完全重叠。临床上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预测病情的活动性厦严重程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131I清除甲状腺残余组织(清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 233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既往有甲亢病史。入院前停用甲状腺素片,同时禁碘饮食3~6周,服用131I治疗前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选择性行颈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所有患者给予口服131I后4~6个月,随访清甲治疗的效果。结果 DTC合并甲亢患者颈部超声对甲状腺癌的阳性检出率为61.54%(8/13),甲状腺显像阳性检出率为33.33%(2/6),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阳性检出率为75.00%(3/4)。DTC合并甲亢患者清甲所需的131I总剂量明显低于单纯DTC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治疗后4~6个月随访,13例DTC合并甲亢患者中,首次131I治疗即清甲成功的患者有11例,占84.62%,明显高于同期单纯DTC患者的一次131I清甲成功率55.90%。结论 颈部超声、甲状腺显像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仍是DTC合并甲亢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DTC合并甲亢患者131I清甲疗效优于单纯DTC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