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背景: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环孢素A转换成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方案对慢性移植肾肾病有一定疗效.目的:探讨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患者57例,诊断前均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免疫抑制治疗,然后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两组:环孢素A组(n=27),继续采用原方案治疗;他克莫司+雷公藤多甙片组(n=30),环孢素A切换成他克莫司的同时再联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结果与结论:转换后3,6个月两组间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组3个月与6个月的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冬酸氨基转换酶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他克莫司+雷公藤多甙片组震颤发生率较环孢素A组高(P < 0.05),但高血压、多毛症、血糖升高、牙龈增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结果表明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联合雷公藤多甙片的治疗方案对慢性移植肾肾病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能好,有助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2.
背景: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环孢素A转换成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方案对慢性移植肾肾病有一定疗效。目的:探讨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患者57例,诊断前均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免疫抑制治疗,然后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两组:环孢素A组(n=27),继续采用原方案治疗;他克莫司+雷公藤多甙片组(n=30),环孢素A切换成他克莫司的同时再联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结果与结论:转换后3,6个月两组间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3个月与6个月的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冬酸氨基转换酶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他克莫司+雷公藤多甙片组震颤发生率较环孢素A组高(P〈0.05),但高血压、多毛症、血糖升高、牙龈增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P〈0.05)。结果表明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联合雷公藤多甙片的治疗方案对慢性移植肾肾病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能好,有助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对人类移植肾组织P-糖蛋白表达影响的差异,分析两种药物肾毒性差异的分子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01/12在南京医科大学临床肾脏病学实验室完成。选择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中心接受肾移植的患者60例,肾移植后时间均在3年以上,根据移植后免疫抑制方案不同将其分为2组,环孢素A组32例患者采用强的松(5mg/d) 骁悉(1.5g/d) 环孢素A(初始剂量为5mg/(kg·d))免疫抑制治疗;他克莫司组28例患者采用强的松 骁悉 他克莫司(初始剂量为0.1mg/(kg·d))免疫抑制治疗,强的松、骁悉剂量同环孢素A组。①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②移植肾活检,比较肾组织慢性移植肾排斥的班夫评分(Ⅰ级:间质浸润同时发现中度或重度动脉炎病灶;Ⅱ级:轻度或重度内膜炎或严重的动脉内膜炎并涉及>25%的腔体;Ⅲ级:跨壁动脉内膜炎和/或动脉纤维样变和内侧平滑肌细胞坏死伴随淋巴细胞炎症)及平均慢性化病变积分(由小管萎缩、动脉病变、间质纤维化3项评分得出的均值,其中每项0~3分,依次表示<25%,26%~50%,51%~75%和>75%的观察视野)。③免疫组织染色检测移植肾P-糖蛋白的表达并借助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其在近端肾小管染色强度(半定量为0~4级,0为阴性,4为最强)的差异。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环孢素A组血肌酐、尿蛋白排泄量及血脂水平显著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肌酐清除率显著低于他克莫司组(P<0.05)。②肾毒性指标小管萎缩、动脉透明样变、间质纤维化的发病人数环孢素A组显著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环孢素A组慢性化病变积分也显著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③P-糖蛋白主要分布于肾小管顶膜、基底膜和细胞浆内。环孢素A组的染色强度显著低于他克莫司组(3.1±0.7,3.8±0.4,P<0.01)。结论:应用环孢素A进行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的患者发生神经钙调蛋白抑制剂肾毒性的比率和程度均明显高于他克莫司组,其中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下是其可能的分子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背景:环孢素A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移植肾的早期存活率,但远期移植物失功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他克莫司能否延缓慢性移植肾肾病进展,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目的:观察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泌外器官移植科.对象:选择2001-04/2005-10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泌外器官移植科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肾肾病的73例患者,均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男42例,女31例,年龄19~69岁,所有患者均对治疗项目知情同意,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环孢素A软胶囊为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或华北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吗替麦考酚酸酯胶囊购自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醋酸泼尼松片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提供,他克莫司胶囊为藤泽药品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环孢素A组(n =30)和他克莫司组(n =4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环孢素A组患者维持原免疫抑制方案进行治疗,即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泼尼松联用.他克莫司组将环孢素A转换成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转换方案为停服环孢素A 24 h后开始服用他克莫司,其起始剂量为0.08~0.1 mg/(kg·d),早晚餐后2 h口服,服药3 d后测其谷值浓度,要求其血药浓度维持在5~8μg/L,并根据血药浓度、血清肌酐及其毒副作用调整剂量,其他用药同环孢素A组,两组均治疗12个月. 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12个月后监测两组患者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②观察药物毒副作用(震颤、高血糖及高血压等发生情况).结果:患者7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转换治疗12个月后,他克莫司组血清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高于环孢素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毒副作用:他克莫司组震颤发生率为,高于环孢素A组[30% (9/30),5%(2/43),(P < 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高血压发生率为,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56%(24/43),83%,(25/30),(P <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他克莫司转换治疗后,肾功能减退得到延缓,蛋白尿减少,血脂代谢得到改善,他克莫司可以有效延缓慢性移植肾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5.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对肾移植受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高血脂为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泼尼松和他克莫司都会对患者血脂产生影响.目的:探讨他克莫司与环孢素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服药方案将肾移植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环孢素A组(n=20),免疫抑制剂方案为环孢素A+麦考酚酸奠酯+泼尼松;他克莫司组(n=23),免疫抑制剂方案为他克莫司+麦考酚酸莫酯+泼尼松.于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抽血化验,观察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各项指标移植前后比较均有差异,两组间比较,移植后1个月和6个月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显著(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对肾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的患者实施以环孢素A为免疫抑制剂的方案,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易升高,他克莫司在脂类代谢方面表现出更少的不良反应.与环孢素A相比,肾移植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背景: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是肾移植后临床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对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组,移植后分别给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与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结果与结论:他克莫司组的1年人/肾存活率、治疗逆转率高于环孢素A组(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环孢素A组(P<0.05);移植后1个月及1年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6,8和血糖水平高于移植前(P<0.05),低于环孢素A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10低于移植前(P<0.05),高于环孢素A组(P<0.05);移植后1个月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移植前(P<0.05),但低于环孢素A组(P<0.05);移植后1年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环孢素A组(P<0.05)。说明他克莫司可通过抑制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改善糖脂代谢等途径降低患者的排斥反应,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是肾移植后临床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对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组,移植后分别给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与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结果与结论:他克莫司组的1年人/肾存活率、治疗逆转率高于环孢素A组(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环孢素A组(P〈0.05);移植后1个月及1年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6,8和血糖水平高于移植前(P〈0.05),低于环孢素A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10低于移植前(P〈0.05),高于环孢素A组(P〈0.05);移植后1个月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移植前(P〈0.05),但低于环孢素A组(P〈0.05);移植后1年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环孢素A组(P〈0.05)。说明他克莫司可通过抑制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改善糖脂代谢等途径降低患者的排斥反应,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背景:自环孢素A应用于临床以来,肾移植患者人肾存活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后出现的肾毒性、高血压、高血脂等不良反应,增加了排斥反应的发生.目的:观察以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对肾移植患者移植后肾功能、血脂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人民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3±22.6)岁.移植后均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移植时间27(11~53)个月,血清肌酐水平为134.4~232.8 μmol/L.随访1年以上,有12例患者血压持续高于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6例患者出现多毛症和牙龈增生,17例有高脂血症.停服环孢素A的同时增加霉酚酸酯剂鼙罕750 mg,2次/d,2 d后加服他克莫司0.10~0.15 mg/kg,随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药物剂量.监测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随访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35例患者中32例完成了1年随访,2例患者重新服用环孢素A,其中1例是因服用他克莫司导致产生的糖尿病,另1例因中度脱发问题而放弃服用他克莫司,1例患者随访丢失.替代治疗1年后,12例患者血压明显改善(P<0.05),服用高血压药物已基本能控制;绝大多数患者血脂浓度显著降低,其中7例患者血脂水平已明显正常;6例患者多毛症和牙龈增生现象好转,换药后无新发糖尿病或恶化现象;所有患者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明显改善(P<0.05).提示在某些情况下,以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可以明显改善心脑血管和肾功能,减轻或消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背景:肾移植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肝毒性,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对临床出现肝功能异常者,需护肝治疗.但合用护肝药必须监测免疫抑制剂浓度.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与五酯胶囊合用对他克莫司浓度及血生化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他克莫司为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患者加服及停用五酯胶囊时他克莫司浓度及肾功能、血生化变化.患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于1998-06起行血液透析治疗.2000-08行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移植后免服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移植后4个月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加用联苯双酯.2010-07-25患者停用联苯双酯,改服五酯胶囊.2010-07-29患者停用五酯胶囊.结果与结论:服用他克莫司的肾移植受者,合用五酯胶囊,他克莫司血浓度显著升高.由5.3 ng/L升至24.7 ng/L,并合并高血钾症,停用五酯胶囊1周,他克莫司浓度由24.7 ng/L.降至6.1 ng/!.,血钾由6.4 mmol/L.降至4.6 mmol/L.提示移植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在加用五酯胶囊,必须严密监测他克莫司血浓度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及时调整他克莫司片用量,保护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病理检查确诊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肾移植后采用以环孢素A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肾移植后1年半,乏力1周,发现血肌酐升高1 d入院.入院后第1天接受移植肾穿刺活检,行移植肾病理检查.病理结果回报前应用甲强龙按可疑急性排异反应冲击治疗2 d,环孢素A和硫唑嘌呤未作调整.C4d免疫组化结果为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和.肾小球毛细血管阴性,病理诊断符合急性免疫抑制剂肾毒性.病理结果回报后,停止甲强龙冲击,同时停用环孢素A,改服他克莫司,剂量为2 mg/d;将硫唑嘌呤更换为相对不良反应更小的霉酚酸酯;口服泼尼松,20 mg/d.观察更换免疫抑制剂后的移植肾功能变化,同时监测血常规变化.结果显示经上述免疫抑制剂调整1周后,患者的移植肾功能开始明显好转,治疗期间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改变.提示移植肾病理活检是诊断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最重要手段,且调整免疫抑制剂,用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治疗肾移植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