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胆道感染的发病机理已基本被阐明,西医认为主要是由于胆道的梗阻,细菌的感染以及神经内分泌因素导致的,而中医学以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瘀血或虫积等机理加以说明,在胆道感染的发病机理及其病理演变方向,中西医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应用胆总管末段形成术治疗92例胆石病的情况,对其中80例作了随访观察,术后疗效达到良好以上者65例,占81.2%,文中对本术式的解剖学基础;术后胆道感染;手术适应症及其操作要点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作了讨论。认为采用本术式治疗较之一般的胆总管12指肠前吻合术具有:肠内容物不易逆流入胆道;能减少术后胆道感染和吻合口再狭窄等并发症;并可不用T管引流,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校附属医院1960~81年经治肝包虫囊457例,内并发肝支气管瘘17例(占3.7%)。通过对其中手术治疗的16例的研究分析,对本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术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①发生原因与部位、压力和感染这三个因素有关。囊内感染可使压力突增;囊若破入胆道,囊内物质阻塞胆道或胆道内结石均可发生阻塞性黄疸,引起胆道与囊内高压。②胆汁样痰为确诊本并发症的依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22例胆道蛔虫病及8例十二指肠蛔虫病的临床表现与内窥镜检查所见,认为十二指肠蛔虫病临床表现与胆道蛔虫病基本相同,若能排除胆道与胰腺疾病,应视为胆道蛔虫病;同时,着重对胆道蛔虫病的各种取虫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蓝氏贾第鞭毛虫(以下简称贾第虫)是一种重要的寄生虫。它主要寄生在小肠上段,尤其是在十二指肠内,但有时亦寄生在胆道、胆囊和肝胆管内。我科自1980—1982年收治小儿贾第虫所致的胆道感染7例,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齿龈内阿米巴(Entamoeba gingi-valis Gros,1849)系属于肉足鞭毛门,叶足钢的原虫。据《人体寄生虫学》记载“寄生于齿间,齿龈化脓时多见,但并非本虫所致”。齿龈内阿米巴分布于世界各地,国外有报告在口腔卫生不良人群中95%以上的人感染本虫;其他人群感染亦在50%以上。在我国却被认为是寄生于人体的“罕见”原虫。为了解我国人体对本虫的感染情况以及与口腔疾病的关系,近年国内苏州、南京等城市进行了一些调查。我们于1984年4月对南充市居民、口腔科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应用“急协四号”治疗800例胆道感染及胆石疸,胆道感染有效率达94.28%。胆石症疼痛缓解及炎症消除有效率达90.3%,无并发症,无死亡。作者认为用本方来治疗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疗效可靠,便于推广,值得提倡应用。并提出口苦、咽干可作为本病诊断主症之一。指出了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基本措施。并对“急协四号”治疗机理;西北地区结石的分布特点;手术治疗在中西医结合疗法中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胆道蛔虫是临床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预后和转归与疾病的早期诊断、恰当的治疗有密切的关系。超声诊断是确诊该疾病的重要手段。我院于1996~1998年超声诊断胆道蛔虫31例,治疗康复24例,遗留胆道感染和胆道结石9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31例,男10例,女21例;年龄21~79岁;其中21~40岁12例,~60岁10例,~79岁9例;农村患者27例,城镇患者4例;发病至检查时间最短的45min,最长4d。8例确诊后采用胃镜取虫治疗成功,17例在门诊采用解痉、安蛔和驱虫综合治疗,6例合并胆道感染患者住院治疗。12 方法 使用百胜AU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  相似文献   

9.
弓浆虫病     
<正> 弓浆虫也叫弓形体,致弓浆虫病。自1908年Nicolle与Manceaux从北突尼斯一种啮齿动物—豪猪体内发现弓浆虫以来,在世界各大洲陆续从人及多种动物发现本虫的自然感染和病例。1970年Hutchison对本虫生活史的揭示,促进了对其深入研究,现知其当属于球虫目。在我国,于恩庶等(1955)从福建的猫、兔体内分得本虫。广东海康县从罗赛鼠中发现本虫。在台湾、江西有人体弓浆虫病例。近年来,在上海、江苏、北京和辽宁等地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讨论了胆道蛔虫症的非手术治疗问題。788例中总手术率为2.3%,总死亡率为0.25%。作者等根据以往和本组胆道造影及手术治疗病例中所见,指出多数情况下蛔虫是可以自行退出胆道的。但是有大量蛔虫进入胆道时则不易退出;进入肝内者更不易退出;并认为,蛔虫进入胆道內所引起的重要病理变化是胆道痉挛。痉挛是剧烈疼痛及胆道感染、坏死等主要併发症的根本条件,所以在治疗中控制痉挛这一环节,即可止痛、预防感染。本组有773例经非手术治疗获癒,包括3例因长期严重疼痛而改行手术者在内,无一例发生合併症。说明了控制痉挛对控制感染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于家禽类能否作为华支睾吸虫保虫宿主的问题,迄今尚有争论,有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认为鸡、鹅、鸭可作为本虫的保虫宿主。江西易明华通过实验感染也曾二次报道鸡、鸭体内可查见成熟的华支睾吸虫成虫及虫卵。但更多的是持否定态度的文第报道。为弄清这一问题,我室于1987年11月对鸡、鸭作实验感染试验、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从广州郊区太和养鸭场购买童鸭六只,在菜市场购买健康本地鸡二只,经粪检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  相似文献   

12.
肺炎杆菌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胆道感染和败血症。近年来,肺炎杆菌感染明显增加,并已成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和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本菌毒力强,可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临床表现凶险、治疗困难,预后差,尤值得重视。本文就肺炎杆菌的各种临床标本中检出情况以及肺部、尿路、胆道感染和败血症的临床问题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胆道感染是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在我院外科仅次于急性兰尾炎、急性肠梗阻。约占第三位。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胆道感染属于“结胸发黄”、“黄疸”、“癖黄”等辨证范围内。我院外科十几年来,共收治急性胆道感染250例,其中50例是属于重症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14.
变色纵眼果蝇为结膜吸吮线虫中间宿主在我国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Stuckey(1917)在我国发现结膜吸吮线虫病例以来,对于本虫的中间宿主问题,一直为寄生虫学工作者们所关注,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讨。Faust(1928)曾以蟑螂作过人工感染实验,未能成功。Roa(1949)和光化县人民医院等(1976)曾在家蝇体内检获到线虫的丝状蚴,并就此认为是结膜吸吮线虫的幼虫。近几年我们在对本虫中间宿主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是解除胆总管远端梗阻的一种为临床医生广泛应用的内引流术式。一般认为近期效果较好,但有部分病例后期因吻合口狭窄而导致胆道感染,甚至需再次手术。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胆总管十二指肠的吻合口必须够大,才能减少胆道感染的发生。但也有报告在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既无明显狭窄,胆总管亦不扩张的病人胆道感染却频频发生,认为胆道感染的发生与吻合口缝合的质量密切有关。我院动物实验研究证实,胆总管十二指肠一层外翻缝合不仅吻合口愈合牢  相似文献   

16.
人蛔虫、猪蛔虫及犬弓蛔虫成虫氨基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犬弓蛔虫、人肠道蛔虫、人胆道蛔虫及猪肠道蛔虫的17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研究,观察到犬弓蛔虫雌虫与人、猪蛔虫雌虫的精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差异有显著性。人肠道蛔虫和人胆道蛔虫与猪肠道蛔虫之间,无论雌虫或雄虫,17种氨基酸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本结果与犬弓蛔虫和人、猪蛔虫在分类上属于不同的属,在形态上有显著区别,以及人蛔虫和猪蛔虫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的报告一致。建议以此作为鉴定蛔虫种属的生化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院26年中胆石症、胆道感染并发心包积脓7例。其中6例死亡,作者指出,凡胆石症并感染的患者出现心肺症状和体征,应警惕本并发症的发生。A型超声和X线检查对诊断有重要帮助。一旦确诊应及时行心包穿刺抽脓或心包造口引流;及时有效地处理胆道原发病灶是预防和减少本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胆道良性疾病31例施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痊毹5例(80.6%)。术中注重抗反流装置。吻合口径〉2cm,无张力缝合。保证吻合口通畅,解除胆道梗阻,避免反流和逆行感染。认为本术式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血吸虫在人体能活多久?这是一个寄生虫生物学问题。也是血吸虫病查病和治病工作中的一个现实问题。 Pesigan(1958)认为日本血吸虫雌虫存活的时间短于雄虫,可据宿主感染时间及血吸虫雄/雌比值而推算出血吸虫雌虫在该种宿主体内的年死亡率。Mueneh(1959)据菲律宾耒特岛流行病学资料,从各年龄组感染率算出感染的丧失率,推算日本血吸虫每年雌虫死亡率为25%,其雌虫平均存活年龄为4.25年。陈祜鑫、张悟澄(1978)专文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了解胆石症     
金旭 《开卷有益》2010,(11):20-21
<正>胆石症俗称胆结石,是指胆囊与胆道系统有泥沙样或固定形态硬石样物质的存在。病因与发病原理目前尚不清楚,但大都认为是由于胆汁淤积、胆道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等综合原因引起的,此病是胆道系统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