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阈值均衡噪声检测法研究耳蜗死区在突发性聋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耳蜗死区与突发性聋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阈值均衡噪声检测法检测138例(149耳)突发性聋患者,综合治疗2周后,再次行听力检测,分析耳蜗死区和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38例(149耳)突发性聋患者中39例患者(45耳)单或双耳存在一个或多个频率的耳蜗死区,耳蜗死区检出率为30.20%(45/149);耳蜗死区在突发性聋患者主要分布在2000~4000 Hz的高频区域;检测有听力下降的频率993个,其中有耳蜗死区的频率103个,治疗后有效率29.13%(30/103);经检测无耳蜗死区的频率890个,治疗后有效率54.38%(484/890)。两组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8,P<0.05)。结论耳蜗死区与突发性聋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探讨治疗顽固性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及快速寻找和确定翼管神经的简便途径。方法 :对 2 3例 (46侧 )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 Caldwell- L uc法进入上颌窦 ,手术显微镜下于上颌窦后壁内上 1/3处切开后壁进入翼腭窝 ,找出蝶腭神经节作为标志 ,在其深层寻找翼管神经并切断之 ,以治疗过敏性鼻炎 ,观察术后鼻涕、鼻塞、打喷嚏、鼻痒和泪液分泌情况。结果 :2 3例近期效果达 10 0 % ,经 5 a~ 8a随访 ,3例复发 (复发率为 13% ) ,远期疗效为 87%。结论 :翼管神经切断术对治疗顽固性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优越性.方法 利用耳内镜对35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35例中治愈33例(94.3%),无效复发2例(5.7%),有效率为94.3%.结论 在耳内镜下治疗外耳道胆脂瘤具有视野图像清晰、操作简便、损伤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爆震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在军事、矿业人员中尤为突出。它是由爆震波引起的爆震或间断性脉冲噪声引起的外耳、中耳及内耳不同程度损伤,从而造成耳鸣、耳聋、耳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爆震不仅会引起听觉系统的机械性损伤造成耳聋,还会引发一系列分子级联反应和细胞过程,如氧化应激增加、耳蜗血流量减少、血管收缩、谷氨酸兴奋性毒性、钙浓度增加等。根据这些分子变化机制,研发相应的药物或寻找分子靶点,将有助于改善爆震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该文对爆震性耳聋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疗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3例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伴呼吸困难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插管、全麻,经颈侧进路内镜下实施喉外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均未放置扩张子;呼吸和发声功能均恢复满意;拔管时间为8~15d,平均11.5d;术后随访6~36个月,未出现再狭窄、发声质量下降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对声门裂的可控性好,对喉黏膜无损伤,无需放置喉内扩张子;术后喉功能恢复快而满意,是治疗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寻找一种痛苦小、损伤轻、不影响通气功能、避免并发症的方法用于鼻手术后的止血处理。方法:基本手术操作完成后,将凝血酶吸附在明胶海绵中敷于创面,上颌窦腔内置水囊压迫止血,术前术后监测患者血气及肢体末端脉搏氧饱和度。结果:94例患者中83例基本不出血,8例出血较多者经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后停止,3例出血严重,改行前鼻孔或前后鼻孔栓塞。结论;本法效果确切,有效率96.8%,无刺激性头痛头昏等,不影响正常的鼻腔通气,避免压迫阻塞性并发症,免除抽纱条的痛苦、出血和再损伤,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以喷嚏、流清涕、鼻痒、鼻塞等鼻部症状为特征,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能诱导变应原耐受的疗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由于皮下注射副作用多,大部分患者选择舌下含服。由于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疗程长、起效慢,通常需要3年时间,导致治疗过程患者的依从性较差。目前临床上对疗效的评估主要依靠患者主观评分,使用客观生物标志物预判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疗效在临床应用较少。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可以预判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疗效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做一综述,为临床预判免疫治疗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是否存在耳蜗死区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均衡噪声阈值检测法检测82例(130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和25例(50耳)正常听力者是否存在耳蜗死区,并比较耳蜗死区与性别、年龄、耳别、听力损失程度以及病程的关系。结果 8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有41.46%(34/82)存在耳蜗死区,正常听力者中无耳蜗死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耳蜗死区的存在在性别、年龄和耳别之间无明显差异,而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病程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蜗死区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越重,病程越长,检出率越高。33.85%(44/130)受试耳存在耳蜗死区,其中高频区耳蜗存在死区者占23.08%(30/130),低频区耳蜗存在死区者占2.31%(3/130),高低频区同时存在耳蜗死区者占8.46%(11/130),高频耳蜗死区检出率远高于低频区。结论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存在耳蜗死区中,耳蜗死区的存在与听力损失程度及病程有关,听力损失程度越重、听力受损时间越长,存在耳蜗死区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运用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病例数共计为10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及生理性海水鼻腔盥洗,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完成3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慢性鼻窦炎进行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及生理性海水鼻腔盥洗等常规治疗时,联合克拉霉素口服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