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人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及血糖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于2007年5-6月对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1 499人,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MI)人群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水平及各指标异常率,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各危险因素聚集性分析.结果 超重和肥胖总检出率为49.9%.其中男性65.7%,女性33.5%,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正常体重成人相比,超重和肥胖组成人SBP、DBP、TC、TG、LDL-C和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SBP、高DBP、高TC、高TG、高LDL-C和低HD L-C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5).超重和肥胖成人SBP、DBP、TC、TG、LDL-C升高的危险性分别为BMI正常成人的2.27、2.37、2.97、2.24、5.37倍,HDL-C降低的危险性为BMI正常成人的4.02倍.拥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数与体重指数等级呈线性相关(X2趋势=238.485,P=0.000).结论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群超重和肥胖率较高,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不同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与血糖、血脂、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成人不同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与血糖、血脂、血压的关系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性。[方法]选择重庆市两社区中老年人群2883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超重与肥胖标准,对BMI和WHR与血糖、血压和血脂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超重及肥胖总检出率35.73%,腹型肥胖率31.84%。随BMI升高,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水平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降低;且糖尿病、高血压、高TG、低HDL检出率亦升高。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糖、高血压、高TG和HDL降低的危险性分别为正常人群的1.70、1.87、2.99、2.29倍。与正常组比较,超重与肥胖人群有任意1、2、3、4种危险因素时的危险性分别是2.15、3.84、6.23和24.90。[结论]超重与肥胖增加成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性以及获得多个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控制超重和肥胖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秀英  赵燚  金晶  杨建军  张毓洪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689-2691,2700
[目的]研究肥胖与代谢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部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共调查1612人。描述肥胖患病率的分布,并用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肥胖与代谢相关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结果]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超重、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29.65%,8.06%和33.7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回族患病率高于汉族(P﹤0.01);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超重人群高血压、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的危险性较高(OR值分别为2.2,1.9和1.5);肥胖人群高血压、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危险性分别为3.2和2.8;腹型肥胖人群高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危险性分别为2.6,1.4和2.3。[结论]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肥胖代谢相关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省5个监测地区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并分析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贵州省云岩区、白云区、德江县、黔西县及三穗县5个监测地区3682名18岁及以上常住人群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的测定。分析超重、肥胖及中心型肥胖在人群的分布及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关系。结果贵州省5个监测地区成人超重率为27.0%,肥胖率为7.5%,中心型肥胖率为16.9%。男性和女性的中心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中心型肥胖率以老年人(≥60岁)最高(χ~2=32.03,P<0.001),女性中心型肥胖率高于男性(χ~2=4.2,P=0.04)。在控制年龄、性别、地区因素的情况下,超重者患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风险分别为非超重者的1.4倍、1.4倍和2.0倍(95%CI 1.0~2.0、1.2~1.7、1.6~2.5,P<0.05);肥胖者患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风险则是非肥胖者的2.6倍(95%CI 1.7~4.1,P<0.001)、1.5倍(95%CI 1.1~1.9,P<0.001)和3.7倍(95%CI 2.7~5.1,P<0.001);中心型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OR=2.18,95%CI 1.58~3.01,P<0.001)及高血压(OR=2.2,95%CI 1.74~2.57,P<0.001)的风险。结论成人超重与肥胖是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中心型肥胖则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朝阳区13个街乡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共39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居民间超重率及肥胖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人群的主要慢性病指标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结果 朝阳区成人超重率为38.97%,肥胖率为19.66%;城市居民超重率(χ2 = 114.74,P<0.05)、肥胖率(χ2 = 373.83,P<0.05)低于农村居民;男性超重率(χ2 = 101.55,P<0.05)、肥胖率(χ2 = 22.37,P<0.05)高于女性,超重组患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0~1.84倍,肥胖组患病风险是正常组的2.06~3.20倍。超重、肥胖组患1种、2种、3种疾病的聚集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朝阳区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严重。随着BMI水平的升高,成人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升高,应积极开展超重肥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体检人员中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与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定期至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银川、银南、银北地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共调查2 224人,调查人群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5.9%,9.67%,46.67%;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超重和肥胖组人群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率均高于腰围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和高血压糖的发生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与肥胖有密切关系(OR值分别为3.015,1.093,1.304,2.892,2.880,P均0.05)。结论宁夏职业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西城区超重和肥胖患病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城区抽取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问卷调查。结果2004年收回有效问卷1974份,2007年收回有效问卷1766份。2004年男女超重率分别为39.8%和30.6%,肥胖率为12.4%和14.3%,2007年男女超重率分别为43.8%和32.1%,肥胖率为10.5%和13.4%,不同性别人群超重、肥胖率均无统计学差异;2004年、2007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超重肥胖率是逐渐上升的,有统计学差异(P0.01)。2004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人群的超重率分别为40.9%、39.0%和42.5%,肥胖率分别为28.9%、22.1%和24.1%,2007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人群的超重率分别为48.6%、40.4%和47.6%,肥胖率分别为19.8%、20.8%和21.2%,两年纵向对比,高血压患病人群的超重率、肥胖率(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4年锻炼人群与不锻炼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无统计学差异,2007年锻炼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低于不锻炼人群,超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控制体重、降低肥胖及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成年居民慢性病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河北省成年居民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通过问卷、体格测量及血样检测等方法,调查分析河北20个区(县)4200名成人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与流行水平。结果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向心性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血脂异常率、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5.19%,16.38%,52.98%,38.50%,39.62%,5.81%;标化率分别为30.28%,14.05%,44.32%,27.86%,32.71%,4.00%。以上几种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5岁以下组男性高于女性,55岁以上组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河北省男性吸烟率、饮酒率高于女性(P<0.01)。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率为2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是向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值和95%CI分别为10.69,6.62~17.26;1.95,1.58~2.40;1.38,1.13~1.69;1.72,1.05~2.81);高血压是超重、向心性肥胖、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值和95%CI分别为1.99,1.60~2.46;1.60,1.33~1.92;1.57,1.35~1.82);血脂异常是超重、向心性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值和95%CI分别为1.40,1.14~1.72;1.56,1.31~1.86;1.58,1.36~1.83;1.66,1.22~2.26)。结论河北省成人慢性病患病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防治处于较低水平。超重、向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是河北省成年居民应重点防治的慢性病,中老年人群是慢性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北京市顺义区居民超重及肥胖的流行病学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8岁以上北京市顺义区居民985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超重及肥胖流行状况。调查分为询问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的内容为年龄、职业、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抽烟、饮酒等基本信息;体格测量为身高和体重,计算被调查者体质指数(BMI),同时测量腰围(WC),计算体型指数(FI),分析身体脂肪分布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超重和肥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北京市顺义区18岁以上成年男性居民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44.4%和24.7%,女性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2.6%和30.0%。超重相关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已婚是男性居民超重的危险因素,而抽烟和饮酒是男性超重的保护性因素;年龄50~69岁是女性居民超重的危险因素。肥胖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饮酒是男性居民肥胖的保护性因素,初中、高中及中专教育水平是男性居民肥胖的危险因素,而年龄50~69岁是女性居民肥胖的危险因素,教育水平高中及中专和大学及以上是女性居民肥胖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北京市顺义区18岁以上成人居民超重及肥胖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加强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居民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与其危险因素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辖区内18岁以上604户1 425名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医学健康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诊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的患病率。结果 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8.3%,糖尿病为15.6%,糖耐量受损率为16.7%,血脂异常为39.7%,超重为31.1%,肥胖为28.7%,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和北京市,在肥胖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3种危险因素的比例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8倍。结论北京市顺义区成人居民慢性病流行广泛,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张海燕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92-2094
目的了解肥胖村民的血压、血糖、血脂的指标现状,为下一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北京市怀柔区某村民,以亚洲成年人体重指数(BMI)为标准,随机抽取肥胖者,将38.0~65.3岁的村民共101人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其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结果调查人群血压、血糖、血脂检测率均为100%。其中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54.4%、5.8%、60.2%,男性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56.3%、12.5%、62.5%,均高于女性患病率的54.0%、4.6%、59.8%。随着年龄的增加(〈35~45岁组),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血脂异常患病率逐年增加。调查对象对中国成人肥胖BMI值、女性腰围、男性腰围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0%、27.7%、15.8%。结论村民肥胖者血压、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率高,对肥胖知识知晓率低。应从做好社区监测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入手,这对疾病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掌握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社区居民高血压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抽样人群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集中测定血压,填写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格。结果北戴河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5.19%,其中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上人群明显高发;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患病率呈现出文化程度高患病率低的态势;不同收入人群中的患病率差异不明显;不同体质指数人群中,体重正常的患病率明显低于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结论高血压是该区社区居民中一种常见、高发病。性别、年龄、体力活动情况、精神因素、饮食习惯和肥胖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3年我国超重肥胖成人体重水平低估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 18岁成人共计179 570人。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体重水平自我评价、慢性病患病知晓情况等信息;体格测量获取个体的身高、体重和血压;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和血脂四项。选取收集到的87 552名超重肥胖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体重水平低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我国有74.7%(95%CI:73.3%~76.1%)的超重肥胖成人低估自我体重水平,其中轻度低估率为60.7%(59.6%~61.7%),严重低估率为14.0%(13.1%~14.9%)。较高年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农村地区和肥胖是低估和严重低估体重水平的危险因素(均有P < 0.05);高血压患者知晓和血脂异常患者知晓是低估和严重低估体重水平的保护因素(均有P < 0.05)。  结论  中国大部分超重肥胖成人低估自身的体重水平,低估受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慢性病知晓等因素影响,应对不同特征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南京市部分社区居民,分析居民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区18周岁以上居民812名进行体格和实验室检查,根据体质指数及腰围身高比,计算超重及肥胖率与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共调查居民812名,超重率为39.4%,肥胖率为17.6%,中心肥胖率为62.9%,高血压患病率为36.8%,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8.3%,糖尿病患病率为13.6%。高年龄组超重肥胖率、中心肥胖率、血脂异常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低年龄组。超重肥胖组(或中心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异常及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显示南京市某区超重肥胖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区成人超重的患病情况,分析超重对该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探讨防治对策与建议。方法抽样调查该区9个乡镇4个街道的3602例成人,包括调查问卷、血生化检测和体格测量,采用描述性分析超重患病情况,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该区成年人超重率37.13%,肥胖率16.56%。超重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超重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文化程度越低的超重和肥胖率越高。吸烟、红肉摄入较多和运动较少是主要的行为风险因素。结论需要重视对50~69岁中老年等重点人群的干预,加强对城市人口和文化程度较低人群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依托社区加强对行为风险因素的干预和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6.
刘彩霞  张海燕  李佳恒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90-2092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农村地区部分高血压患者现状及现存的危险因素,为实施高血压干预措施,降低由高血压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于2008年5—10月对怀柔区4个乡镇5个村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询问调查及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血生化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怀柔农村地区466名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率达79.8%,血脂异常率51.1%,合并有心脏、脑、血管、肾脏并发症率18.5%,规律锻炼率26.0%,高盐饮食率51.3%,规律服药率52.4%,高血压的控制率为17.8%。结论怀柔区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现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超重、肥胖、血脂异常、高盐饮食、缺乏体育锻炼,自我管理意识差,应加强健康管理,控制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雨花台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现况,为雨花台区制定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采用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对全区1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为吸烟、饮酒和饮食等与慢性病相关的生活方式,并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测量。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高血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1724人,平均年龄47.31岁,其中男性5434人,女性6290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35%(2151/11724),按南京市2000年人口构成标化患病率为16.56%。高脂血症者、非高脂血症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72.28%(146/202)、17.40%(2005/11522),体重超重/肥胖、偏轻/正常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5.14%(1236/4916)、13.44%(915/6808);吸烟者、非吸烟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3.85%(353/1480)、17.55%(1798/10244),饮酒者、非饮酒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分31j为27.61%(286/1036)、17.45%(1865/10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75岁及以上、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脂血症、饮酒和超重/肥胖等因素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OR=46.631、0.698、7.683、1.705、1.834),结论雨花台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龄、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必须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以减少高血压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8—10月对北戴河区20~92岁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抽取3 569人,用询问调查法获得个人基本情况和相关因素,测量身高、体重。结果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36.79%、13.28%和54.08%;不同性别的人群超重率、全身性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1,P0.01;χ2=63.85,P0.01;χ2=14.91,P0.01);不同年龄人群超重率、全身性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5,P0.01;χ2=6.002,P=0.01;χ2=24.70,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超重率、全身性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P0.01;χ2=126.31,P0.01;χ2=13.11,P0.01);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血糖异常和甘油三酯升高危险性较高,其OR值分别为2.86,2.94,3.52和5.06,4.19,6.37)。结论肥胖者易患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现状及变化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北京市选择与1996年基本相同的城区和幼园所,并采用同样的方法,先初筛后,测量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值,根据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诊断及分度,共调查7037名儿童。【结果】1996~2006年3~6岁儿童肥胖增长率为41.6%,以4~5、6~7岁增加明显,分别增长94.3%和112.3%,肥胖度的构成2006年比1996年轻度肥胖增多,中度肥胖减少,肥胖-超重比为2.04。男童增长率明显高于女童。【结论】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形势严峻,其防治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应加强肥胖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