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知识和态度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知识和态度的情况,研究不同背景护士临终关怀知识与态度的差异。方法:通过问卷对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1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仅19.0%的社区护士对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良好;社区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其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有关(P<0.05),而临终关怀态度则与其学历、工作年限、收入、宗教信仰、民族、职称有关(P<0.05)。结论:通过加强社区护士临终关怀基础教育及继续教育,可帮助其具备更专业的临终关怀知识、技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专业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态度与知识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生命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临终关怀态度和知识问卷对辽宁省3所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本科生858名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所在专业及其他因素对医学生临终关怀态度及知识的影响。结果 :不同专业医学生在临终关怀照护态度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临终关怀态度具体维度方面显示出了差异,护理专业学生在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临终关怀知识的自我评估、对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态度等维度显著优于其他专业(P0.05)。影响临终关怀知识的回归分析显示,本人是否患过重病和家庭成员是否患过重病联合解释变异量的55.9%;影响临终关怀态度的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和临终关怀知识总分联合解释变异量的4.8%。结论 :不同专业医学生在某些临终关怀态度方面显示出差异,医学教育中应加强对医学影像、麻醉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学生的生命教育,通过网络等途径扩大对医学生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掌握临终关怀知识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为了解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北京市一所综合医院和一所肿瘤专科医院的120名护理人员进行有关临终关怀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1.7%护理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处于一般水平,优秀率仅2.5%,以临终、临终关怀基本知识缺乏最严重。两所医院不同护龄、学历的护理人员掌握临终关怀知识程度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乏临终关怀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综合医院内从事肿瘤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开展临终关怀工作的意愿现状。方法:采用医护人员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意愿调查表,对山东省31家二级及以上医院的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982名医护人员中,32.4%愿意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其中愿意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原因:58.8%认为"能够体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价值",53.8%认为"可以帮助临终患者平静面对死亡";不愿意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原因:59.3%认为"心情会比较消极",40.5%认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够"。3%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临终关怀知识水平很高,51.7%认为缺乏临终关怀技能是"心理治疗",48.8%认为缺乏"死亡教育能力";5.8%的医护人员认为所在医院基本有条件开展临终关怀,27.2%表示医院已经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结论:对于选择愿意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医护人员,提高其工资待遇是做好临终关怀工作的关键;综合医院应积极创造条件,普及开展临终关怀工作;应对不同人口学资料的医护人员进行临终关怀普及教育,加强临终关怀技能培训,特别是心理知识及死亡教育能力的培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老年病房护士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终关怀照护态度量表对100名在老年病房工作的护士进行临终关怀照护态度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病房护士临终关怀照护态度总均分为(3.51±0.27)分,处于积极状态;对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态度和临终关怀的支持得分较高,分别为(3.76±1.00),(3.71±1.06)分;对医院目前临终关怀现状最不满意,为(3.10±1.01)分。不同年龄、学历、家庭形态、护龄、自己是否患过重病的护士对临终关怀照护态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 值分别为1.478,3.435,3.113,3.324,1.562;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病房护士的年龄、学历、家庭形态、护龄、自己是否患过重病对临终关怀的态度的影响(P<0.05)。结论建议加强护士临终关怀教育,提高老年病房护士的临终关怀照护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病人和家属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提高临终病人和家属的生命质量,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一、二、三级医院700名医护人员进行有关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积极的临终关怀照护态度,愿意为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照护。医护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临终关怀照护知识的专业培训,缺乏与临终病人及家属沟通的知识与技巧。护士临终关怀照护态度明显比医生积极。结论:建议加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教育,进一步改善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照护态度,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我国临终关怀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医护人员关于此方面知识了解较少。为了更好开展这项教育,对436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临终关怀知识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明显缺乏,对开展临终关怀的认识不足,而且目前医院临终关怀服务远远不能满足患和家属的需要。被调查中对“临终关怀知识的需求”肯定的占绝大多数,反映了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有自觉的要求。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医护人员进行死亡及临终关怀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儿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临终关怀自我评估及认知水平现况及相关因素,为医院及相关部门制定儿童临终关怀制度及流程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全国8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336名,进行儿童临终关怀自我评估及认知水平的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336份,回收有效问卷321份。临终关怀知识主要来源于教科书、教育或培训以及网络;对临终关怀的内涵认知参差不齐,仅有68.2%的人员知晓临终关怀内涵;对临终患儿家属的心理支持也有欠缺,54.8%的人员不知道如何与临终患儿家属沟通,53.3%的人员不知道如何对临终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知识问卷正确率67.6%~94.4%;"是否知道临终关怀""是否知晓临终关怀内涵""是否经过培训"与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知识得分处于中等相关(P0.05)。结论:儿童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危重症儿童临终关怀内涵认知缺乏,须对医护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并且对接触临终患儿及家属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支持,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东省综合医院肿瘤医护人员临终关怀认知及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临终关怀调查表,对山东省31家综合医院肿瘤的医护人员进行整群调查。结果:1037名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和评价均分分别为(4.01±0.42)分和(4.20±0.46)分;临终关怀知识及行为得分分别为(3.88±0.68)分和(3.92±0.40)分。结论:山东省肿瘤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态度积极,对临终关怀评价项目认同较高,但对临终关怀知识掌握不够理想,临终关怀行为不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医护人员对复合性损伤急救知识掌握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战伤救治标准、第四版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相关参考文献自行设计问卷,对相关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复合伤知识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在护士群体中,不受学历、工作年限和职称的影响,急救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好于复合伤知识;医生与护士相比较,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复合伤知识掌握程度医生好于护士(P<0.05)。结论部队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复合伤知识掌握欠缺,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对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进行复合伤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长沙市肿瘤专科医院护士临终关怀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长沙市肿瘤专科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护士临终关怀知信行问卷,对长沙市2所肿瘤专科医院的40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护士临终关怀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标准分分别是(14.03±3.31)分、70.15分,处于及格水平;(3.50±0.27)分、69.95分,处于及格水平;(4.11±0.73)分、82.17分,处于良好水平。月收入、学历、性别、是否通过专门培训学习临终知识、是否通过其他医护人员学习临终知识、行为得分对临终知识有影响(R2=0.279,F=12.767,P=0.000);是否通过专门培训学习临终知识、是否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学习临终知识、行为得分对临终态度有影响(R2=0.147,F=9.863,P=0.000);家庭形态、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对临终行为有影响(R2=0.120,F=18.513,P=0.000)。结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临终关怀知信行存在知信分离、知行分离、信行分离现象,因此肿瘤专科医院应进一步提高护士临终关怀知识水平,促进临终关怀态度转变,规范临终关怀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士对临终关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临终关怀照护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开展更好的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长春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82名N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ICU护士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渠道单一,对患儿的疼痛管理意识薄弱,其影响因素为年龄、工作年限、家中是否有重病病人;N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较积极,其影响因素为宗教信仰、月收入情况。[结论]NICU护士需要接受更多、更系统的临终关怀教育,才能为临终期患儿提供更好的临终关怀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情况,探讨改进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331名妇产科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度、防护措施执行情况和影响因素、职业暴露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0.2%医护人员掌握标准预防相关知识,依从性较强;55.3%基本掌握标准预防相关知识,依从性不足;14.5%标准预防相关知识缺乏,依从性差。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医师与助产士在标准预防依从性方面存在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主要为防护设备不足、医院重视不够、自身防护意识薄弱。职业暴露主要为锐器损伤和皮肤黏膜接触孕产妇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结论:妇产科医护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亟待加强,医院应强化标准预防相关知识培训,改善医院感染管理监督机制,提高医护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护理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5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宁波市20所养老机构的351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临终关怀知识、态度及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养老护理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养老护理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分别为(0.65±0.15)、(3.47±0.23)、(3.96±0.60)分。不同学历、工作年限的养老护理员,其临终关怀知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职称、家庭型态、临终关怀知识来源及临终关怀知识总均分的养老护理员,其临终关怀态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家庭型态、临终关怀知识来源及临终关怀态度评分的养老护理员,其临终关怀行为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历和工作年限是养老护理员临终关怀知识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职称、家庭型态、临终关怀知识来源、临终关怀知识是养老护理员临终关怀态度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型态、临终关怀知识来源和临终关怀态度是养老护理员临终关怀行为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临终关怀知识水平较低,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渠道局限,应重视养老护理员的临终关怀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信行问卷对长沙市8所养老机构206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11.37±3.13)分,得分指标为56.85%,处于一般水平;态度总分(3.48±0.27)分,处于高等水平;行为总分(4.10±0.65)分,处于高等水平。性别、宗教信仰、个人月收入、课堂教学与教材对临终关怀知识有影响;年龄、性别、从亲戚朋友处学习及临终关怀知识对临终关怀态度有影响;户籍、个人月收入、专门培训、临终关怀知识及临终关怀态度对临终关怀行为有影响。结论养老机构应加强不同特征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学习,拓宽知识获取途径,规范临终关怀教育和再教育,提高收入,引导临终关怀知识学习的热情,进而端正态度、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珠海市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中心的临终关怀态度开展现况,分析并提出临终关怀服务的最佳模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珠海市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中心的在珠海生活5年及以上时间的250名老年人(60周岁以上)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及不同民族的老年人在对个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对医护人员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对临终关怀知识的自我评估、对临终关怀的支持、对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态度、对医院临终关怀现状的看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对老年人临终关怀态度调查方面,医务人员在对医护人员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对临终关怀的支持、对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态度、总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信仰老年人临终关怀态度调查方面,对医院临终关怀现状的看法上,无信仰组与佛教组、基督教组比较;佛教组与基督教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对临终关怀态度欠佳。因此,在珠海市对老年人建立社区、家庭养老和临终关怀一体化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各级医院医护人员对安宁照护的认知态度,探讨加快安宁照护在医院推进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2015年8月,以苏州市一、二、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10家一级医院选择160人、10家二级医院选择254人、4家三级医院选择586人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0份,有效回收率99%。990名研究对象中,三级医院580人、二级医院252人、一级医院158人。其中,医生300名、护士690名;男性196名,女性794名。结果对安宁照护知识问卷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学历和宗教信仰;对安宁照护态度问卷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学历、医院级别和家庭患病成员情况等。结论各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安宁照护的基本知识较为了解,然而深入到哲学层次以及深刻内涵时,还是缺乏一定的感知理念。医护人员对安宁照护的认知以及态度与性别、年龄、学历、医院文化、民族、宗教、家庭型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护士对气管插管气囊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护士对气管插管气囊管理的认知情况。方法对我院内科、外科、急诊科等14个科室的护士进行气管插管气囊管理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同一所医院的护士,对气管插管气囊管理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①气囊充气量的掌握程度与护士所在科室、职称有关(P<0.05),与护士学历、工作年限无关(P>0.05)。②对放气囊时间的掌握程度与护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所在科室无关(P>0.05)。结论护士对气管插管气囊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建议医院通过继续教育,加强理论指导,规范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对临床护理人员临终关怀认知、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为临床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自设问卷,对131名二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有关临终关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渠道局限,认知、态度及行为评分分别为61.31±19.93、61.11±18.27、39.14±14.83。影响临床护士开展临终关怀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收入少(40.8%),害怕家属不满或引起纠纷(36.8%)。结论 二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缺乏临终关怀知识。应拓展学习渠道提高其临终关怀知识水平,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措施推进临终护理在临床的开展。关键词:临床护理人员 ; 临终关怀; 认知; 相互影响因素; 数据收集中图分类号:R47;R4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7-0058-0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医院管理层和相关临床科室营养科普知识、营养专业知识、临床营养知识的现状。方法:选择山东省30所医院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表,请各所医院的医院管理层和相关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营养学知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科普知识、营养专业知识、临床营养知识和知识来源及应用。结果:医院管理层和相关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临床营养学知识普遍不足,营养科普知识掌握好于营养专业知识和临床营养知识(P<0.01);不同类别医院之间知识掌握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专业之间知识掌握有差异,内外科明显优于其他科室(P<0.05)。不同职称的医生之间营养学知识答题得分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学历之间营养知识的掌握有差异,博士与硕士高于本科及以下学历(P<0.01)。结论:我省三级医院管理群体及普通医护人员基础营养、临床营养知识不足,建议医学院校适当增加营养学课程学时,适当增加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营养学知识水平及整体医疗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