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是大陆法系典范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国家伦理咨询委员会的国家,也是颁布《生命伦理法(Loi Bioéthique)》较早的西方国家.通过对法国《生命伦理法》立法之路的回顾、研究以及伦理学思考,期望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立法思路和目标提供借鉴.提出生命科学医学研究领域在《生命伦理法》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研究实践的模型和路线,通过这一模型能够更加清晰的展示《生命伦理法》与现代西方生命科学医学研究领域实践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1].《生理学》教学改革实践需遵循生理学教学的三大原则,即知识的客观性、直观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全面、客观、科学地认识和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并能活学活用.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培养造就创新型医学人才,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进行了“发现法”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史诗首当其冲的精神内核是民族性, 它应高度凝炼地再现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民族心态。《静静的顿河》和《白鹿原》浓墨重彩地抒写了哥萨克民族和中华民族诸多方面的个性特点,具备了史诗的良好品格。然而史诗的精神还必须升华到人类性的高度,方有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内经》和《嗄牙山哈雅》分别是中、傣医学现存对于人体生命认识的最早著作,二者均在吸取各自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从唯物、辩证等哲学和生命科学的角度对人体生命本原进行了探索。将二者对生命本原的认识进行比较,有助于更为全面理解中、傣医学对于生命的认识,也可促进各自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医《医古文》课程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多年社会实践与思想探索的成果,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学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中医医学思想、中华民族对生命的认知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在《医古文》教学过程中加强中华文化素养教育,不仅由《医古文》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更是大学教育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内经》与耗散结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与自然、社会密切联系的开放系统,时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人的气血,阴阳是非平衡的。《内经》这一学术思想,在它论述人的正常生理、生命的盛衰过程,五脏的调控机制和辨证论治原则时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精髓与耗散结构论的一般原则,如远离平衡原则、自组织原则、协同作用原则、涨落导致有序原理非常相似。本文旨在通过对《内经》关于人体非平衡学术思想的讨论,以期能纠正现代人们对《内经》在平衡观上的误解。这对正确理解《内经》原旨,合理解释生命过程,区别中、西医平衡观、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天文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运六气理论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强调了“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观念,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时,充分运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成果,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所有生物一样,生命活动及疾病变化与自然阴阳寒暑变化同步,并具有与自然气候规律同步的节律.阐述《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天文学背景,从侧面反映了《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科学性,对深入探索《黄帝内经》的自然科学内涵及人体生命规律,以及指导临床防病治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的起源、本质,生命的生长、繁殖、发育、运动形式、思维等生命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本文对《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的论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从生命的分类、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现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阐述,尤其是对胎孕、男女性别、人体生长发育、人体寿命、人体感觉功能、人体精神思维、健康、体质等方面,作了客观而深入的论述。中医学理论就是在《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反为中医学理论所掩盖,不为人们所注意。本文发掘《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理论,旨在光大《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对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亦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生命知识》核心信息及相关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为在我省开展《生命知识》传播制定新的传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本次调查选择在《生命知识》传播工作中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渭源县和会宁县进行。5月下旬,省“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下简称“行动”)办公室一行5人深入到渭源  相似文献   

10.
面对自古存在,后现代境状下尤烈的道德多元和碎裂,为了给当代医疗卫生提供一个共同的伦理框架或基础,恩格尔哈特建构了“俗世的生命伦理学”.其代表作《生命伦理学的基础》对中国的医学伦理学有着多方面借鉴价值,因为道德现实的多元性于中国并不陌生.而其中最重要的启迪之一在于恩著雄辩地表明:对医疗卫生道德根基的哲学反思、质询和探求构成了医学伦理学的灵魂,生命伦理学远远不只是一门“应用”伦理学.  相似文献   

11.
范瑞平《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出版《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近日被北京大学出版社列入"会通文丛"著名丛书出版,这是著名学者范瑞平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部力作。该书告诉人们,生命伦理学本质上所关注的是价值核心,是内在的、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3年版《赫尔辛基宣言》和旧版本进行比较,分析生命伦理学发展的新进展:一是对受试者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表现在从研究设计的源头管控保障受试者利益和从知情同意的过程管控维护受试者权利两方面.二是对研究医生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涉及研究医生的定义问题、资质问题、职责问题.三是对伦理委员会的定位进一步明确.此外,新版宣言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简论马王堆医书《十问》“审夫阴阳”生命观及现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王堆出土简牍医书《十问》在对生命的审视中,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深刻地影响着汉代中医核心生命观形成进程中的道德态度与伦理选择。《十问》生命观的三个层次:生命来源为“阴阳”;一切价值中“生最贵”;养生之道也就是体察天地阴阳之道。《十问》生命观具有宝贵的非有神论特征和现世价值。  相似文献   

14.
范瑞平《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出版《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近日被北京大学出版社列入"会通文丛"著名丛书出版,这是著名学者范瑞平构建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中的重点篇章《祭天.远祖回归记》的研究,探讨了纳西先民对生殖的一些基本看法:祭天与生命崇拜,生命的卵生、露生说,两性与肇基生命,多子的生殖崇拜。反映了纳西先民对生殖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与深化的。并为探讨人类起源、医药起源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探讨《内经》赖以建立的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原则、客观效果及其价值。 一、生命活动 的时间观 众所周知;中医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是建立在动态平衡观之上的。那么,生命活动的连续的运动状态的形式和特征是什么?规律是什么? 《内经》自始至终所阐明的一个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时值英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创办30周年、纳菲尔德生命伦理学委员会(Naffield Councilon Bioethics)成立25周年。为此,纳菲尔德委员会组织了一场题为“生命伦理学正在进步吗?”的专题讨论,邀请来自不同地区的国际知名生命伦理学家对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围绕生命伦理学是否已经取得进展、进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等问题各抒己见,使人们对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周易》对“时”的审美认识和哲理沉思体现了其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探究,此文重点从“与时偕行”的自然之美、忧患意识和圆融之境三个美学层面,探讨其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天地观的内容及意义,学术界多有论述,且开始结合哲学、宗教、建筑等多领域进行研究[1].中国医学文化史著名学者马伯英曾于2014年就中医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在《科学》杂志撰文,认为中医整体论“由三大支柱支撑:一是天地人大小宇宙观,二是活体生命观,三是生命关系网”[2].本文试图梳理《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天地观寻找支持,以天地观作为理论建构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而成为经典文本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生命伦理学会议期间,《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李恩昌副主编对英国Ruth Chadwick教授进行了采访,并以"政治、伦理与健康"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关于中英生命伦理学的学术对话。Ruth Chadwick教授是著名的国际基因伦理学专家,她是英国卡迪夫大学经济和社会科学研究院(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