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200例患者静脉穿刺进行针角度的观察和调查,得出静脉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间的进针角度(约60°)可减轻进针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现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1999年2月至2002年2月接受静脉注射输液的清醒患者。共计200例,其中男90例,女110例,年龄20~65岁之间。分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观察和比较。2 操作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本人操作,两组均选一次性使用输液器7号针头。选择的穿刺对象全都是接受静脉输液的清醒患者,均选用患者上肢前臂或手背静脉为穿刺点,原则上从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选择血管。2.1 实验组:选择好患者穿刺血管后,常规消毒皮肤,操作者右手持穿刺针头在血管上方的皮肤约成60°角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再呈约20°沿血管方向行走,见回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   总被引:98,自引:1,他引:97  
作者通过对438例患者静脉穿刺进行针角度的观察和调查,得出静脉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约60°角),可减轻进针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现将其简介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1993年2月至1995年6月接受静脉输液的清醒患者。共计438例,男196例,女242例。年龄14~65岁之间,分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观察和调查比较。2操作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作者本人操作。两组均选用常州市鹤寿医用器材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7号针头。选择的穿刺对象全都是接受静脉输液的清醒患者,均选用患者上肢前臂或手背静脉为穿刺点,原则上从远心端至近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进针、拔针法在门诊多次静脉输液患者中预防静脉穿刺部位发生瘀血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08年6月200例需多次门诊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00例。观察组按改良式进针、拔针法进行静脉穿刺、拔针,对照组按常规静脉进针和拔针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拔针,将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和拔针后瘀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瘀血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静脉进针、拔针法在多次静脉穿刺输液患者中应用,对预防穿刺部位瘀血、保护血管和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等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两种进针与拔针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我们对120例语言表达能力和感触觉正常的成年男性病人,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和两种拔针方法交替操作进行对照:从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的痛觉程度以及拔针后局部出现皮下瘀血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用直刺法进行静脉穿刺比用旁刺法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病人自觉疼痛程度轻。用改良拔针法比传统拔针法痛觉程度轻、局部发生皮下瘀血情况少。结论 静脉输液穿刺时,直刺法优于旁刺法。拔针时,改良拔针法优于传统拔针法。  相似文献   

5.
静脉给药是临床给药的一个主要方法,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治疗药物及时有效地应用,而且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1]。现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介绍如下。1常规穿刺时穿刺针与皮肤呈20度角的方法应改进穿刺针与皮肤呈40度~50度在进血管,见回血后再改变进针方向,平行沿血管方向进针少许即可固定。这样不仅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而且可减轻穿刺带来的痛苦。并且皮肤与血管上的针眼几乎在同一个位置,便于拔针后按压,利于再次穿刺。2水肿肥胖病人的穿刺这种病人因水肿或肥胖血管较难找。在输液量不太大的情况下,可选择手指或脚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在静脉穿刺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00例静脉穿刺难度大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向心方向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离心方向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病人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输液成功率和回血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输液成功率和回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穿刺困难静脉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输液,回血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输液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病人在医院就诊的比例越来越高,有一部分老人因长期患病,体质消瘦。静脉输液是给药的主要途径,而手背静脉是最常穿刺的血管。由于消瘦病人手背肌肉与皮下脂肪少、手背凹凸不平、静脉血管屈曲,给穿刺带来困难,影响穿刺成功率,也给病人带来痛苦[1]。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本研究采用压力式进针方法为病人  相似文献   

8.
静脉补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掌握静脉输入量,是在较大的手术中或危重病种抢救得以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历来临床行静脉穿刺时持针的斜面向上传统进针法。但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常遇到穿刺针头的斜面不能完全刺入血管内时,易出现血管外液体渗出,致使皮肤立即隆起,肢体局部肿胀、疼痛及皮下淤血等情况,造成穿刺失败而影响了手术的进展及静脉输液的速度。特别是为了在手术过程中预防意外情况发生及满足术中的快速输液、输血、用药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增大静脉穿刺角度对进针疼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轻患者穿刺疼痛和减轻血管损伤的静脉穿刺方法。方法对200例不同疾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采用增大静脉穿刺角度法与传统穿刺法。前者是在血管上方采取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平行方向直刺血管,见回血或感觉有突破感后,迅速将针柄放平,再沿血管进针少许。传统的穿刺方法,针尖斜面朝上,针头与皮肤成20°~30°,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见回血后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结果观察日患者穿刺的疼痛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日(p<0.01),穿刺成功率2组无差异。结论采取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平行方向直刺血管,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减少血管损伤,优于传统的进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20~30°、35~45°、50~60°三种不同留置针进针角度对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旨在找出最适宜的进针角度,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本研究将力学原理运用在静脉留置针进针角度的临床实践中,确定三种留置针进针角度分别为20~30°、35~45°、50~60°,对300例肝胆胰中心输液的患者分别采取这三种不同进针角度留置针静脉穿刺各100例次,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3组穿刺角度患者的疼痛反应、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针静脉穿刺以35~45°进针较20~30°、50~60°进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胡志辉  龙艳  欧阳莲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2007-2008
逆行静脉穿刺即离心式静脉穿刺,在静脉穿刺时采用与常规静脉穿刺相反的方向进针而实施的操作方法。老年病人由于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下脂肪少、血管易滚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等原因,静脉穿刺成功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慢性病、肿瘤、消耗性疾病病人,长期的静脉输液使静脉硬化、闭塞。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本文尝试了逆行静脉穿刺方法,对穿刺成功率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时的一种补救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手术期静脉输液临床已广泛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 ,由于围手术期病人外周血管充盈不佳 ,静脉留置针又较粗 ,穿刺成功率为 90 %左右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种快速有效的补救方法 ,现介绍如下。  方法 采用美国BD公司 18G型静脉留置针按常规静脉穿刺法穿刺 ,留置针尾部见回血后 ,可再进针少许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 ,然后进外套管退针芯时 ,留置针外套管中没有发现回血 ,此时避免再进退针芯 ,轻轻退出外套管 ,只要发现外套管中见回血 ,及时以轻稳的手法沿血管推送外套管 ,如无阻力回血存在 ,皮肤外留管 3~ 4mm接输液装置 ,观察液体滴速及穿…  相似文献   

13.
烧伤病人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输液方法。它选择血管广泛,不易引起刺破血管形成血肿,能多次使用同一血管,维持输液时间长,短时间内可输入大量液体,是烧伤休克期、烧伤手术及术后维持输液的理想方法。其输液方法是常规消毒皮肤后进针部位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进针方法同一般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将留置针外管沿血管方向推进,退出针芯,接通输液。作者就采用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血管的选择、穿刺方法、留置时间及护理作了阐述。认为采用此方法输液简便实用,且国产动、静脉留置针购货容易、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席冠华 《护理研究》2004,18(14):1290-1291
[目的 ]探讨采用两种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对病人痛感的影响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方法 ]对 2 3 0例门诊输液病人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常规静脉穿刺和 45度角静脉穿刺各 690例次 ,观察病人的疼痛反应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结果 ]两组疼痛反应、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静脉穿刺以 45度角或接近 45度角进针较传统 2 0度角进针具有进针后回血速度快、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由于静脉留置针具有维持静脉通道便于抢救和减少护士穿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在临床中已被普遍应用,其操作方法在教科书上也有记载,诸多临床护士也多以15°~30°为进针角度[1,2].但在实际操作中,我科护士总结出改变进针点和适当增加进针角度的经验,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规。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对于如何运用最佳的进针手法以减轻患者输液的疼痛及提高成功率广大护理工作者一直探讨较多,但对于进针时静脉的固定手法涉及较少。近一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并总结经验,应用了静脉穿刺进针时固定静脉的新手法,穿刺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种静脉留置针进针送管方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抢救室和ICU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学教科书上的常规方法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针见回血后即停止进针芯,沿针芯顺血管方向推进外导管约1cm后再将针芯与外导管一起送入血管,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8.0%,对照组为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p<0.01)。结论在留置针穿刺时见回血后不退针芯直接推进外导管的进针送管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手背浅静脉穿刺术中,对采用60°~70°角冲击式进针方法和常规进针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大角度冲击式浅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进针方法对患者左右手进行静脉穿刺,研究患者在接受静脉穿刺时的回血时间、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液体外渗率,血管可重复利用率、拔针后皮下淤血率、患者对穿刺进针方法的满意度7项指标。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回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穿刺成功率及血管可重复利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液体外渗率、皮下淤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显示,60°~70°角冲击式浅静脉穿刺法可缩短进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液体外渗率、皮下瘀血率,提高血管的可重复利用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进针点和进针角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铮 《护理研究》2010,(2):523-524
由于静脉留置针具有维持静脉通道便于抢救和减少护士穿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在临床中已被普遍应用,其操作方法在教科书上也有记载,诸多临床护士也多以15&#176;~30&#176;为进针角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我科护士总结出改变进针点和适当增加进针角度的经验,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技术操作,随着静脉输液的广泛开展,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临床上使用的普通金属头皮针需要每天进行穿刺,活动或搬动时容易刺破血管,造成液体渗出。因此,有时还需每日穿刺数次,同时,也限制了病人输液肢体的活动,给病人造成了痛苦。近几年来,我院引进了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并得到了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