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人群甲型H1N1流感(甲流)病毒抗体水平,掌握接种甲流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2010年1~3月,在龙岩市新罗区白砂镇随机抽取0~5、6~17、18~55、56~71岁健康人群合计140人,进行甲流血清抗体检测,对其中抗体阴性者进行甲流疫苗接种前后抗体水平比较。[结果]调查140人,甲流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43%。抗体阳性率,男性为2.86%,女性为10.00%(P>0.05);0~5岁为6.67%,6~17岁为14.29%,18~55岁为2.00%,56~71岁为0.00%(P>0.05)。84名抗体阴性者接种疫苗后21d,抗体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接种前(P<0.01)。[结论]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较低,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够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2010年邹城市部分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群甲型H1N1流感(甲流)病毒抗体水平,掌握接种甲流疫苗后的抗体水平增长情况。[方法]2010年1月和4月,在邹城市抽取6个镇,对部分人群采血,检测血清甲流病毒抗体。[结果]2次调查合计检测1 500人,甲流病毒抗体阳性的404人,阳性率为26.93%。甲流病毒抗体阳性率,1月为31.73%,4月为22.13%(P<0.01);男性为29.39%,女性为24.97%(P>0.05);0~5岁、6~15岁、16~24岁、25~59岁、≥60岁分别为22.67%、48.33%、36.67%、14.00%、13.00%(P<0.01);峄山镇、大束镇、北宿镇、城前镇、看庄镇、太平镇分别为40.80%、26.40%、40.80%、30.40%、21.20%、14.80%(P<0.01);接种过甲流疫苗者为79.63%,未接种者为22.84%(P<0.01)。[结论]人群中甲流免疫屏障尚未建立,目前仍需加强流感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甲流)抗体水平与甲流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为预测甲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1月,采集南阳市卧龙区部分普通人群、甲流确诊病例和甲流疫苗接种者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甲流抗体水平。[结果]检测普通人群138人,甲流抗体阳性的26人,阳性率为18.84%,几何平均滴度为1∶17.73,其中>60岁、20~61岁、3~5岁、6~18岁阳性率分别为为47.22%、11.43%、8.57%、6.25%(P<0.01)。检测甲流确诊病例25例,甲流抗体阳性的22例,阳性率为88.00%,几何平均滴度为1∶40.00。检测甲流疫苗接种者126人,甲流抗体阳性的105人,阳性率为83.33%,几何平均低度为1:41.12。[结论]卧龙区普通人群甲流抗体水平较低,甲流病人和甲流疫苗接种者甲流抗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泉州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现状及人群抗体水平,为判断疫情、完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泉州报告的甲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病例对照法,分年龄层随机抽取已接种和未接种甲流疫苗的健康人群检测病毒抗体。[结果]截至2010年6月30日,泉州市共报告甲型H1N1病例577例,其中重症86例,危重9例,死亡4例;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市中心地区和沿海高于山区,病例主要分布在6~10岁组。疫苗接种与未接种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0%和23.3%(2=32.042,P0.01);6~17岁组与18~55岁组总体抗体阳性率较高。[结论]小年龄组为甲流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加强该人群的监测,及早发现异常信息,有效防控;积极实行疫苗接种,提高全人群抗体水平,有效构筑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甲型H1N1流感(甲流)流行季节里,医护人员的甲流血清抗体水平以及接种甲流疫苗的效果,为制定医护人员防控流感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广东省某医院医护人员体检时所采集的血清标本,按有无接种甲流疫苗分为疫苗组(61人,在抽血2周前完成疫苗接种)、非疫苗组(329人),采用常规血凝抑制试验微量半加敏法(HI试验)检测其甲流抗体滴度,分析2组之间血清抗体阳性率、抗体保护率的差异。结果共检测390人,检出甲流抗体阳性者共73例,阳性率为18.72%;其中疫苗组检出抗体阳性32例,阳性率为52.45%(32/61),非疫苗组检出抗体阳性41例,阳性率为12.46%(41/329);疫苗组的抗体阳性率高于非疫苗组(P〈0.01)。甲流抗体保护率达13.59%(53/390),其中疫苗组保护率为45.90%(28/61),非疫苗组保护率为7.60%(25/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种甲流疫苗可以提高疫苗接种者的血清抗体水平,对于高暴露于甲流病毒的医务人员,接种疫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张璐  吴睿姝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511-1512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大流行后北京市金融街地区健康人群甲流血清抗体水平,为今后的流感防控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市金融街地区健康人群25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甲流抗体,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50名健康人群甲流抗体阳性率为25.6% (64/250),男女性别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甲流疫苗组与未接种疫苗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流感样症状者与未出现流感样症状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和6 ~15岁年龄组人群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0%和54%.结论北京市金融街地区健康人群中25.6%的人已具有甲流抗体,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2010年长沙市甲流流行期间不同时点及人群甲型H1N1型流感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1月、3月、8月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5个区,按照0~、6~、16~、25~和60~岁5个年龄组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开展三次横断面调查,每次均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甲型H1N1流感血凝抑制试验。结果 5个年龄组人群中,6~岁组和16~岁组甲流血清抗体阳性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以6~岁组的下降幅度较大,其抗体滴度几何均数(GMT)下降幅度也较大。6个职业组人群中,学生和医务人员组甲流血清抗体阳性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学生组下降幅度较大。不同性别间血清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三次调查结果,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的甲流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55.53%,为未接种流感疫苗人群的2.15倍;抗体GMT达到44.62,为未接种甲流疫苗人群的3.74倍。结论 2010年长沙市甲流流行趋势趋于缓和,初步形成免疫屏障;学生和医务人员是感染甲流的高风险人群;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有较高的抗体阳性率,但是抗体水平下降较快;接种甲流疫苗对人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应加强对60岁及以上人群甲流疫苗的接种和补种。  相似文献   

8.
1269例动物致伤者狂犬病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被哺乳类动物致伤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收集百色市城区1269例被动物致伤、经注射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20 d采集的血清检测狂犬病病毒抗体。[结果]检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1269例,检出抗体阳性1227例,阳性率96.69%。不同年龄组中0~9岁抗体阳性率最高(99.65%),80-84岁抗体阳性率最低(90.91%),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动物致伤者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对被动物致伤人群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区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普通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变化,及时掌握武汉市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评估、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按照时间间隔(1个月)分次采集4个年龄组普通人群的血清共2106份,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人群抗体水平。结果共调查2106人,甲流抗体总阳性率为18.14%,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7.00%,女性为19.48%。经过卡方检验,不同采集时间、不同年龄组、是否接种甲流疫苗人群间的甲流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市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普通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平均在18%以上,但是抗体水平仍然较低;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说明甲流疫苗的接种对人群具有明显的保护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西安市区不同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及时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选取市内两个区,选定5个年龄组的15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采血.国家疾控中心统一用血凝抑制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效价1:40判为阳性.[结果]实际共调查1508人,其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9.3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5.29,6~15与16~24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男性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χ2=6.90,P<0.05).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2.90%,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22.78%(χ2=168.01,P<0.001).[结论]我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到3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显著提高人群的保护率.接种疫苗对于防控可能造成新的暴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1.
刘开钳  李苑  陆碧宇  黄振宇  朱奕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172-2175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医务人员和中小学生两类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宝安区所辖的中小学校和医疗机构中随机抽取1 549名学生和770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分别对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宝安区中小学生甲流疫苗的接种率为30.39%,医务人员接种率为55.03%;两类人群未接种的主要原因是怕出现疫苗不良反应,分别占36.81%、39.10%;不同学生在年龄、监护人职业、是否知道甲型流疫苗接种时间、是否认为甲流疫苗能预防甲流和近3年是否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方面,接种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不同文化程度、医疗岗位、工作年限、是否知道甲流疫苗接种时间和近3年是否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和中小学生两类重点人群甲流疫苗有效性、安全性和接种相关知识宣传,医疗机构应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对公众传达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持久性。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5岁、6~10岁、11~15岁、16~20岁、21~40岁、41~60岁和〉60岁7个年龄组共350人作为监测对象。使用微量血凝抑制(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实验测定监测对象接种甲流疫苗前、接种后28 d和6个月甲流抗体水平。结果接种甲流疫苗后6个月的HI抗体平均滴度、阳转率和保护率均低于接种后28 d;3~5岁和〉60岁两个年龄组接种后28 d抗体几何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后6个月(均有P〈0.05);3~5岁、6~10岁和11~15岁3个年龄组接种后28 d和6个月HI抗体阳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国产甲流疫苗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并有一定的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0—2011年广州市不同时段人群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感染水平,为完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广州市未接种甲流疫苗人群为对象,开展3次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液样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抗体检测,抗体滴度≥1∶40判为阳性。结果共调查3 865人,检测甲流抗体阳性804人,阳性率20.8%;2010年1月、3月和2011年8月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7%、14.2%、25.5%;3次调查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6~24岁组;学生的阳性率较高。结论广州健康人群H1N1免疫屏障尚未建立,需加强流感防控宣传和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4.
赵静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10,(10):F0002-F0002,873
[目的]了解武城县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病疫苗人群产生抗体情况。[方法]采用狂犬病毒IgG抗体诊断试剂盒(即酶联免疫法)检测狂犬病IgG抗体。[结果]共检测血清标本448份,其中抗体阳性355份,总阳性率为79.24%。受伤24h内接种97人抗体阳性率86.60%,超过24h接种71人抗体阳性率8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剂加倍给予102人抗体阳性率87.25%,5针全程接种178人抗体阳性率70.2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伤后按要求正确处理伤口者324人抗体阳性率75.62%,未按要求处理伤口者124人抗体阳性率70.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168人抗体阳性率89.29%,未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280人抗体阳性率76.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了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被可疑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部门处理伤口,并及时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西安市区健康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安市内两个区,划分5个年龄组,每次至少选15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采血。国家疾控中心统一用血凝抑制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效价1︰40判断为阳性。结果 3次共调查4495人,合计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9.2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70。6~15与16~24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男性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χ2=4.78,P﹤0.05)。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58.84%,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26.99%(χ2=286.11,P﹤0.001)。结论该市健康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到3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提高人群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川县人群庥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59名6月龄~40岁人群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1.3%。不同年龄人群抗体阳性率及麻疹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阳性率无差异贸=0.35,P〉0.05),但接种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贸=1599,P〈0.01)。[结论]江川县6月龄~40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平均达91.94%,不同地区流动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存在差异,为此,需加强流动人群的管理,提高流动人群中t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福建省部分1~10岁儿童血清HBsAg、抗-HBs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1-10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与免疫水平,为计划免疫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3年6-7月,在福建省不同类型的13个县(市),抽取1 338名1-10岁儿童血清,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检测1 338名儿童,HBsAg阳性的109人,阳性率为8.15%;抗-HBs阳性的777人,阳性率为58.07%。HBsAg阳性率男性为9.13%,女性为6.91%;抗-HBs阳性率男性为56.09%,女性为60.91%(P〉0.05);1-3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明显较低(P〈0.01),而抗-HBs阳性率相对较高(P〈0.05);HBsAg阳性率接种乙肝疫苗者为7.27%,未接种者为12.54%(P〈0.01);抗-HBs阳性率接种者为64.20%,未接种者为44.22%(P〈0.01)。HBsAg阳性率山区为7.86%,沿海为8.40%(P〉0.05);抗-HBs阳性率山区为57.08%,沿海为58.97%(P〉0.05)。HBsAg阳性率城区为4.32%,农村为9.87%(P〈0.01);抗-HBs阳性率城区为70.43%,农村为52.49%(P〈0.01)。[结论]福建省1-10岁儿童HBsAg阳性率较高,应加强农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系统监测调查,掌握清新县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完善清新县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清新县6个镇作为监测点,分6个年龄组,抽取人群静脉血,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甲型H1N1流感IgG抗体。结果:清新县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14.34%;不同性别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县城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7~15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25.00%)。结论:清新县人群甲型H1N1流感IgG抗体阳性率较低,人群普遍易感,应加强幼托机构、学校等聚集性场所甲流的防控,加强甲流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40岁以上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一步控制麻疹疫情,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岛市崂山区2008年采集的1172份健康人群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调查1172人,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5.24%。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男性为84.54%,女性为85.93%(P〉0.05);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P〈0.01);中韩街道为91.51%,沙子口街道为89.38%,北宅街道为78.33%(P〈0.01)。[结论]崂山区45岁以上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较高,但40~45岁人群抗体阳性率偏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2009-2010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甲流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方法以公安人员、中小学生、医务人员这三类重点人群作为免疫学评价的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4个区县抽取公安人员110人,中小学生146人,医务人员306人,于甲流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5~6周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甲型H1N1流感(甲流)抗体水平,进行甲流疫苗免疫学效果评价。结果总体上,甲流抗体阳性率由接种前34.9%提高到98.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由接种前1∶17提高到1∶351,抗体≥4倍增长率为85.6%。结论 2009年上海市大规模人群接种的甲流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