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方天云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58-60,63
医德败坏有咎于医德教育不足,西医院校开设医古文的较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医古文医文兼通,寓医德教育于古文中。以之濡润学习刚性的工具理性的西医学生之灵魂,医学生既受到了医德教育,更学习了传统文化:为医学与人文之间架设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在《医古文》教学中,注重兴趣的培养,增加文字、词汇的讲授课时,强化工具书使用的训练,并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陶冶了医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在医学教育中不能只是医技的传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我在《伤寒论》的授课过程中,除讲授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外,注重树立学生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廉洁自律、严谨求实、勇于继承的高尚品格。将张仲景的高尚医德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也沐浴在高尚医德的熏陶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医德教育,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医德教育应做到:①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医德教育意识.②深刻认识医德教育的迫切性和可行性.③坚持寓医德教育于授业之中.  相似文献   

5.
五官科教学策略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教学效果。方法: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注重逻辑联系、寓医德教育于五官科教学之中,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结果: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结论: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6.
刘洪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86-4887
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也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医德是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涉及到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以及医务人员相互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高尚品德、行医准则[1]。为实现这一目标,医学院校应该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德教育。将医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当前医学教学改革值得探讨的内容。医德教育是学校的综合性教育之一。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发育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等,则是整个结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加强医德教育的中心环节。正如苏霍姆林基所言,“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应毫无例外地找出本门学科中所包含的、对学生进行德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可能性,并将其充分发挥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专业课,在教学中有机的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更是责无旁贷”。根据多年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的体会,笔者深感寓医德教育于专业课教育中远比那种说教式的伦理道德教育效果好。1讲好人体解剖学第一课,是渗透医德教育的关键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专业重要...  相似文献   

7.
加强医古文学习有助于医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医学生医学道德素质的提高 医学道德简称医德,即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医德作为调节医生与病人及相关人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并经历代医家的倡导,使中国医学的医德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医古文本身有融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为一体的特点,对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学道德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古文中有关医德的论述和记叙名医风范的事例很多,它是揉和了中国古代的道德观于医学的结晶,这不仅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而且也是向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其内容不仅体现在许多杰出医学家的行动上(如春秋战国的扁鹊、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李时珍等既是神奇医术的化身,也作为医德高尚的典范而深入人心) ,同时也反映在许多的著述中,如医学在《内经》中被称作“圣人之术”,后世也多称为“仁术”,充分说明了学医者应具备高度的智慧和高尚的医德。再如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大医精诚》既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德专论名篇,也是后世医家的医德教育范文。书中把“精”(专业要精)和“诚”(品德要高尚)作为医生修养的两个标准,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文中对医生的治学态度、诊疗作风、思想修养、学术道德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论述的观点对当今的医学生仍然起着十分积极的教育作用。更重要的是,医古文中有关医德的内容远离空洞的说教,用大量感性的事实说话,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并于潜移默化中变成一种内在的品质和精神,从而起到提高医学生医学道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品质合格的医学人才 ,体育精神在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体育教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挖掘提炼其中的体育精神 ,从而引伸到医德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9.
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所撰的《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一文,在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做一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所应有的职业道德,是一篇关于传统医德的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文中所论述的传统医德原则和规范,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正因为如此,1994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医古文》(六版),以及其它一些医古文书籍,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专科院校《医古文》教学的原则、方法。方法:从四个方面对《医古文》教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教学效果满意。结论:《医古文》教学中应坚持讲授文理为主,兼顾医理;坚持医德教育,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专科生学习中医古医籍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