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2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ffus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LD)是以弥漫性肺泡单位的特异性肺泡炎症伴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一大组非肿瘤、非感染异质性疾病组成的疾病谱,以运动性呼吸困难、弥漫性肺浸润、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各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相似文献   

2.
正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是以弥漫性肺泡单位的特异性肺泡炎症伴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一组非肿瘤、非感染异质性疾病组成的疾病谱,以运动性呼吸困难、弥漫性肺浸润、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各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1]。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有渐进性劳力性气促、干咳、双下肺吸气末捻发音或湿音,杵状指,胸片示双肺弥漫性网格状影。最终可导致严重的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DILD)可由许多原因引起,它作为许多急慢性肺部疾病的共同结局,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多见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的趋势逐年升高。DILD归属为祖国医学"肺痿""肺痹""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此病患者病久体虚,肺、脾、肾三脏脏腑虚衰,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日久又可致瘀,并进一步加重了虚,痰瘀热毒在其基础上形成,有相互胶着,使疾病的预后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近些年来临床上治疗DILD一般多采用中医药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效果。古书有"怪病多痰"一说,"痰"是人体之津液代谢失常所产生的病理产物,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会导致机体内水液停积、流溢而出为痰为饮,并进一步变生百病,需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方能要到病除。DILD无论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均为肺系疾病中的难治性疾病。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有着独特优势,文章从"怪病多痰"论治DILD,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4.
<正>弥漫性肺疾病(diffus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LD)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肺部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性呼吸困难、弥漫性肺浸润、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等。在临床上,儿童DILD诊断标准应包括缺氧或呼吸困难,以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属中医的肺痹、肺痿、咳嗽、喘证等范畴。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为肺泡炎、肺间质纤维化、蜂窝肺,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属于中医“咳嗽”、“肺痿”、“肺痹”、“虚劳”等病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IPF2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现代病证结合论治方法的整理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目前病证结合论治方法整理归纳为:西医诊病,中医治证;中医疾病的病证结合论治;用中医理论辨西医疾病之基本病机论治;西医疾病分期论治;专病专方治疗;专病专药治疗;中西医药联合治疗。并对每种形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钱华 《陕西中医》2004,25(5):480-480,F003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为病因未明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以弥漫性肺泡出血和继发性缺铁性贫血为特征,临床少见,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西医治疗措施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不能长期稳定病情和预防复发.祖国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咳嗽、咯血、气促、贫血等症,可归属于咳证、喘证、咳血、虚劳等范畴.临床实践中,笔者从瘀论治,获得较好疗效,兹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吕晓东主任医师治疗肺纤维化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简称肺纤维化或IPF)属于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ffuse interstitial lungdisease,DILD)范畴。根据其致病原因不同,大致可分为继发性肺纤维化(secondary pulmonary fibrosis,SPF)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两大类。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等,同时具有慢性经过、反复发作等特点,一般预后较差。从祖国医学角度,肺间质纤维化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肺痿”一病比较合适。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吕晓东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医理精深,学验丰富。对肺纤维化独具卓见,用药处方颇具心得,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吕师,今将其诊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西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芳  王彤 《北京中医药》2009,28(2):150-154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本文就此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西药治疗在临床上尚无大的突破,传统医学辨证多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气虚血瘀、痰瘀互阻、痰热蕴肺等.通过益气养阴、补肺益肾、宣肺解毒、活备化瘀、益气活血等法治疗可逆转纤维化过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故提出了中医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间质性肺疾病(ILD)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肺泡周围组织,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特征,以渐进的劳力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以双肺弥漫性阴影为影像学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群。此病症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ILD的分类繁多,目前部分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本文结合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对ILD的分类及中西医治疗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ILD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间质性肺病(ILD)是指多种急、慢性肺间实质病变导致肺泡壁、肺泡腔不同程度的炎性和纤维素性渗出,进而发展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一组疾病,西医治疗该病的效果不够理想,且毒副作用较大,而中医着眼于整体,强调辨证施治,在治疗中颇具优势。蔡宛如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30多年,注重中西医结合,对间质性肺病的诊疗有丰富经验,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是一类以弥漫性肺泡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总称,其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类慢性进展、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亦可造成肺损伤而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症状均以咳、痰、喘等为主。现代中医学者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当归属于中医学的肺痹、肺痿、喘证等范畴。古代文献中对肺痿的认识基于《金匮要略》,其证候特点以肺胃气阴两虚为主,亦可见肺气虚冷;肺痹则是尊崇《内经》中"五脏痹"的理论,主要证候特点为肺气闭阻;而肺间质纤维化的现代研究则表明其证候特点多以气虚为本、瘀血为标。因此,二者分别代表了肺纤维化的不同阶段和(或)不同证候特点,即肺纤维化患者表现出气阴两虚、虚热灼肺或肺气虚冷的证候特点可参照肺痿论治,若表现为肺气闭阻之实证特点则当以肺痹论治。  相似文献   

13.
辨证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岳会杰 《河南中医》2005,25(4):34-35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侵犯肺泡壁和肺泡周围组织,导致肺纤维化,出现换气功能严重受损,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应属“咳喘”、“肺痿”等范畴。近年来,笔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孙杰  张旭辉  马泉 《新中医》2016,48(9):169-171
正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炎症性肺部弥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干咳、劳力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下降、低氧血症和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ILD起病隐匿,病程缓慢,最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而死亡,为临床疑难病。中医无ILD病名,国内学者将ILD归属于中医肺痹、肺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是《医林改错》益气活血通络代表方。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并导致肺间质纤维化的疾病。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肺痿""肺痹"范畴,核心病机是气虚血瘀、肺络闭阻。依据"方-证要素对应"原理,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的5年病死率超过40%,呼吸衰竭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肺间质纤维化多归属"咳嗽"、"喘证"、"肺胀"、"肺痿"、"肺痹"等范畴。吴银根以络病理论为指  相似文献   

17.
正间质性肺病是一组以弥漫性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主的肺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伴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1]。宋康主任中医师长期从事间质性肺病诊疗工作,主张从络病角度分期论治本病。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将宋师从络病理论辨治间质性肺病经验介绍如下。1间质性肺病与络病关系中医古代文献并无间质性肺病病名,现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于"咳嗽""喘病""肺痿"等范畴[2]。西医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8.
浅谈肺系疾病从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脾相关理论是中医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对肺系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对肺系疾病的治法很多,而以从脾论治尤为重要。现就肺脾相关理论及肺病从脾论治的认识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68-1870
童少伯作为海派中医的临床大家,深得流派精髓,一生专注于中医临床并且专研创新,以精湛的内科临床技艺,在诸多疑难杂症中,显示了中医中药的优势和疗效,涉及内科各系病症(肾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疾病、肺系疾病等),更是在肾系病中造诣颇深。尤对慢性肾炎见解独到,其从肺论治慢性肾炎,疗效确切,现将其治疗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肺间质纤维化亦称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泡单位非肿瘤、非感染、非特异性肺泡炎症伴间质性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一大组异质性疾病组成的疾病谱。而致纤维化间质性肺病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主。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杵状指等,晚期多引起心肺功能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