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加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加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加护理的疗效显著,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且舒适度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膜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44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150例及剖腹子宫切除术148例的临床资料间的对比研究。结果膜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在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3d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对镇痛剂的需求、术后住院日等方面明显优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组及剖腹子宫切除术组(P<0.01)。结论膜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对患者损伤小、痛苦轻、腹部瘢痕小,在保留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术后加强护理及观察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膜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44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150例及剖腹子宫切除术148例的临床资料间的对比研究。结果膜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在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3d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对镇痛剂的需求、术后住院日等方面明显优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组及剖腹子宫切除术组(P〈0.01)。结论膜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对患者损伤小、痛苦轻、腹部瘢痕小,在保留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术后加强护理及观察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86例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9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 结果 阴式子宫切除术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短于开腹子宫切除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对于护理的要求更高,需要重视肠道准备、会阴的护理等特点,才能保证实现阴式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40例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40例行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40例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开腹子宫全切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开腹手术,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较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全切术(TAH),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腹痛消失所需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到下床活动时间、腹痛消失所需时间、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和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实施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35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分组对比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发热、皮下气肿、尿道损伤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0%);以上各项手术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稍长,但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5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中洁  张燕 《微创医学》2007,2(4):289-290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与开腹子宫切除术(TAH),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各5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率、术后排气、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镇痛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术后排气、下床活动、留置尿管时间等方面,腹腔镜组比开腹组结果更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式为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卢素娟  覃花婵 《当代医学》2011,17(34):53-5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常规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例数、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能够减少术后镇痛剂使用,手术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治疗措施不同,将其中40例行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及拔除引流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子宫肌瘤子宫全宫切除术式的三种术式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对 6 0例进行子宫全宫切除术的单纯子宫肌瘤病人 ,观察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体温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最长但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阴式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其它两组 ;腹腔镜组出血量最多 ,阴式组出血量最少 ,两者之间相比P均 <0 .0 5。术后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最短而开腹组时间最长 ,三组间P均 <0 .0 5 ;术后体温最高的平均值约为 38.5 6℃ ,为开腹组 ,与其它两组相比P均 <0 .0 0 1 ,体温最低为阴式组 ,但腹腔镜组与阴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术后病率开腹组为 8% ,其余两组为 0。结论 :在单纯 (1 2周以下的 )子宫肌瘤的子宫全宫切除术中 ,阴式子宫全宫切除术最佳 ,其次为腹腔镜。但每一种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术者的手法技巧和病人的具体情况经过综合评估后才能做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开腹子宫切除术(TAH)、阴式子宫切除术(VH)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三种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顽固性功血等指征在施行的139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开腹子宫切除术47例、阴式子宫切除术48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44例共1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三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及阴式手术组比较有术后发病率低、肛门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微、恢复良好等优点,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较开腹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更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扩大了阴式手术的适应证和弥补了手术的不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快速护理流程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速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快速护理流程能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4.
李慧 《中国伤残医学》2013,(11):130-13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妇科进行子宫除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镇痛剂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患者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E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EC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淋巴结清除数目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及肛门排气、导管留置、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 44%,低于对照组的17. 78%(P <0. 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EC患者,能有效降低术中损伤,提高淋巴结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房会萍  刘菊娥 《吉林医学》2014,(11):2289-2290
目的:对比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阴式组的60例患者给予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的6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阴式组,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镇痛率和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阴式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阴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阴式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相比,在治疗子宫肌瘤中具有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加快,临床效果确切,复发率较低等临床优势,但是其临床治疗费用较阴式子宫切除术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止痛泵率、术后发热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并且创伤更小,是有价值的子宫肌瘤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陈作珍  左月英 《广西医学》2010,32(10):1244-1246
目的观察腹腔镜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腔镜下行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30例(观察组),行开腹子宫切除术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舒适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5月实施的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2 68例为研究组 ,其中子宫肌瘤 164例 ,子宫腺肌症 65例 ,功血 2 6例 ,卵巢囊肿 13例。取同时期同组医师开腹子宫切除术 2 0 0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住院天数、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及抗生素应用天数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日短、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排气时间短 (均P <0 0 0 1) ,发热率低、术中出血量较少 (P <0 0 1)。结论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行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相关病例共计90例,其中纳入研究组的患者均在院期间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纳入对照组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开腹手术,将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不管是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还是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相较于开腹术式具有更多的优势,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更适宜在当前推行微创手术的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