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陈光明 《四川中医》2004,22(6):29-30
阳虚之躯,感受湿热病邪,在分解湿热的基础上,分别参以扶表阳、助中阳、温肾阳之药品,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糖皮质激素性味归属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的副作用,一些学者提出了激素是纯阳、热毒、湿热之品,另一些学者对纯阳、热毒、湿热之品却可用于治疗热毒证、湿热证表示不理解;故笔者提出把激素的生理作用和药理作用、副作用分开;生理作用可属纯阳之品,药理作用应属苦寒之品,副作用应是苦寒之品导致的结果。是苦寒伤阴导致应用激素后出现阴虚、阴虚火旺、阴虚阳亢。而且应用激素后出现的湿热征象,应该是疾病的病理产物和苦寒损伤脾阳导致水湿内蕴化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1阳痿赵某,26岁,结婚2年,阳事举而不坚,或不举,或早泄。近1年来无性要求,每想到此事就·C烦不安,为此夫妻不和。曾服男宝、延生护宝液、中药补肾壮阳之品达3个月之久,收效甚微,·C情郁抑。诊见除阳痪以外,无腰痛和腰酸,精神尚佳。只诉心烦,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思之再三,阳痪常见于肾虚和肝胆湿热,而肾虚必见腰酸,腰痛,尺脉弱或小,而肝胆湿热必有口苦,苔黄腻,脉弦滑数。而本例却无此象涸此本病非肾虚和肝胆湿热所致。弦脉为肝经之主,紧脉或是寒饮停聚,或是肝与三焦阳气郁结不化,阳亨者系宗筋所主,而宗筋…  相似文献   

4.
更年期失眠的总病机为阳不入阴,其中湿热之邪阻滞阳入于阴的通路是其病机之一。临床治疗当清热利湿,选用蒿芩清胆汤加减。  相似文献   

5.
1阳黄病因病机湿热乃是阳黄发生的主要病因。《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热相搏……民病黄库(疽)”概括说明了黄疽的病因病理,且涉及到发生黄泣的自然条件。《金匾》云:“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诸病源候论》曰:“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碎然发黄”。们临证指南冷云:“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井井,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浸于肺,则身目棋黄,热流膀眈,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可见阳黄病之发作,主要由于湿热过盛,湿得热而益深,热固湿而愈炽,…  相似文献   

6.
介绍曹毅教授应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湿疹的临床经验。曹毅教授结合江浙地区之气 候特点与居民的饮食习惯,认为湿热蕴结型湿疹之病因,湿、热之邪贯穿始终,核心病机为三焦气机不畅,少 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湿热中阻。蒿芩清胆汤在配伍上融清透、宣上、畅中、渗下于一体,寓分消走泄之法 于和解少阳之中。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湿疹时,要抓住皮损色红,伴渗出、瘙痒、口苦、舌红、苔腻、脉弦等 为证治要点。因其方药性寒凉,用时当注重顾护脾胃。故曹毅教授辨治湿热蕴结型湿疹强调通利三焦、条达少 阳,疏肝理脾、肝脾同治。  相似文献   

7.
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几点经验(1)结石部位分阴阳:以“脏为阴,腑为阳”的学说为指导,认为结石之在肾者,属阴,为肾中阳虚,阴寒凝聚,冰结而成;结石之在输尿管、膀胱者,为在腑属阳,由热灼津液,煎熬而成,因湿多下流与热结,故此热多为湿热。前者重在温阳散结,如兼...  相似文献   

8.
汪悦教授运用寒温并施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吾师汪悦教授运用寒温并施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现就其运用该法的经验做一总结,以飨同道。1寒热错杂型证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因邪气痹阻肢体、经络,气血运行失畅所致。风寒湿热外邪,侵袭肢节、肌肉、经络之间,以致气血运行失畅,而发为痹痛。如感受湿热之邪或阴虚阳盛之体,湿从热化则多见湿热痹阻之证;  相似文献   

9.
粉刺多因青春期素体阳热偏盛,加之喜食辛辣肥甘之品,滋生湿热,壅滞于肺胃,循经上熏,郁结于头面而生。笔者以白花蛇舌草为主治疗数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赭阳滑石考     
陈学广 《国医论坛》2011,26(4):46-46
滑石为硅酸盐类矿物,主含水合硅酸镁[Mg3(Si4O10)(OH2)],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其味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之功效。临床上内服常用于热淋、石淋、暑湿烦渴、湿热水泻的治疗,外用可治湿疹、湿疮、痱子等。据史志记载,滑石以赭阳出者为佳。那么古赭阳今在何地,赭阳滑石是否就是全国的地道药材呢?  相似文献   

11.
泌悄系结石是湿热之邪蕴结下焦所致,治从清热利湿、排石通林、行气活血、湿阳益气入手,自拟通淋排石汤,药用金钱草、丹参、海金沙、蒲黄、鸡内金、石苇、滑石、玄胡、前仁、王不留行、泽泻、莪术等,治疗13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王冬  宋俊生 《河南中医》2019,39(3):336-339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有地之阳的称谓,而人的体质和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艾灸可以治疗许多病证,但并非所有患者和病证均可艾灸。太阳表证慎用艾灸,以防表邪入里化热或进而迫汗而伤阴损阳;温病、中暍禁用艾灸,以防火热伤阴而起变证;实热、湿热证慎用灸法,以防邪因火盛,耗气伤津;阴血亏虚、津液不足者慎用艾灸,以防温热灼伤阴津,阴损及阳。临床艾灸不但要掌握它的适应证,对其禁忌证更应心中明了,外感实热病证,素体阴血不足或肝郁内热病证,湿热体质或患有传染性急症的患者禁止使用艾灸。  相似文献   

13.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目前中医多从湿热毒瘀论治白塞病,日久易损伤脾肾之阳,形成虚阳上浮,上热下寒的病机,宜选潜阳封髓丹以扶阳抑阴,引火归元。  相似文献   

14.
潮热浅析     
高凤  舒惠荃 《河北中医》2009,31(3):380-381
潮热是发热疾病中的一种热型,指发热如潮而有定时之证。很多人一见潮热便只知阴虚潮热,殊不知古往今来,对潮热病因病机就有各种记载,提出的有阴虚潮热、阴盛潮热、阳明日晡潮热、少阳潮热、气虚潮热、湿热潮热、瘀血潮热和阳虚潮热等。  相似文献   

15.
阳入于阴是睡眠活动的本质,阳虚神失所养、浮阳独留于外是阳虚失眠的根本病机。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被失眠所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久病气虚涉阳、肾阳虚衰、精神失养、湿热瘀毒等实邪积聚、阳入于阴的道路被阻有关。天雄散出自《金匮要略》,由附子、白术、桂枝、龙骨组成,能温一身阳气之根本,补一身之气,兼潜上浮之阳,与慢性肾衰竭患者失眠病机相合,李建民教授应用其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气虚涉阳、阳气虚损、精神失养、阳不入于阴所致的失眠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庞泮池教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庞泮池教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经验。庞教授认为正气虚损、湿热、瘀毒之邪内侵是其病因病机。治宜扶正祛邪,临床应选用党参、黄芪等益气温阳、滋阴养血、健脾补肾,再配合半支莲、白花蛇舌草等清热祛湿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以达到扶正祛邪相结合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临床治疗肝病过程中以健脾益气法贯穿于始终,收效较好,介绍如下。 1 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以湿热较为多见,清热利(化)湿为其治疗大法。但临床有时仅用清热解毒药物的疗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为大剂量苦寒药易遏阳于外,且有伤阳败胃之虞,日久可致脾阳。虚损而热毒不解,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腹胀便溏,肢软乏力等。故治疗中除应用清热解毒之品外,应顾护胃气,酌用茯苓、白术、甘草等药。……  相似文献   

18.
金洪元教授196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在新疆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教学及临床工作,在理论及临床上均有较深造诣,对肝硬化的治疗尤有独到经验。笔者曾侍诊于侧,颇有收获,现将之介绍如下。金师认为肝硬化为慢性进行性疾病,多因湿热久羁,未得清彻,胶结缠绵,阻于中焦致运化失常,熏蒸肝胆疏泄失职,郁久入络则络脉瘀滞,病久及肾而损阴损阳,导致不同的病理转归。故除湿、化瘀应贯穿于治疗全过程,扶正则着眼于无形之阳气及有形之阴血。关键在于辨证用药,掌握祛邪与扶正的用药比例。清热除湿,重在前后分消金师认为湿热之邪为患,…  相似文献   

19.
达原饮是明代吴又可所创,载于《温疫论》,主治温疫初起邪伏膜原之证。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将达原饮的药味略作增减,治疗“中焦热结,阳陷之症”甚验。笔者临证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湿热疾患,仅举3例,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认识糖尿病是类似于中医学中的消渴病痛疽,属“脱疽”范畴。认为肾虚、内热是本病的主要内因,外感湿热是其主要外因。同时阐明了脏腑失调,阴虚内热、血气变涩、营卫不行、湿热变盛是其主要病机。现今中医多认为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阴亏虚、瘀血阻络、外感湿热。l气明亏虚气阴亏虚则经脉失养,脏腑受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虚则无力抗邪,湿热之邪则乘虚入足;阴虚则内热,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消渴病涌脓而致。2瘀血阻络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血运受阻、血脉瘀滞、瘀血阻络,故出现面紫胸闷,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